-
题名浅析中国古人类的审美意识特征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王诗群
-
机构
浙江义乌工商学院
-
出处
《美术大观》
2006年第5期58-59,共2页
-
文摘
对于史前先民来说,除了技术手段上的区别之外,各种造型艺术的载体、目的和意义具有极大的共同性和互相包容性.同时由于生产力、生活条件的限制和媒介的缺乏,他们只能尽最大努力去表达他们心中所思所愿,去改善(包括)美化自己的生活.……
-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类审美意识
岩画
崖画
古人类
-
分类号
J01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试论艺术修养与文化修养的关系
- 2
-
-
作者
李连志
郭凯
王丽丽
-
机构
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
出处
《美术大观》
2007年第7期152-,共1页
-
文摘
艺术修养是衡量一个人审美素质的重要因素.艺术修养也将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素质与生存质量.一个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能够主动地、充分地使其感性、情感和理智协调起来,使其心理结构的各个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和完善.……
-
关键词
文化修养
艺术修养
人类审美意识
-
分类号
J03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论社会实践与艺术生发的几个问题
- 3
-
-
作者
王耕夫
-
出处
《民族艺术研究》
1990年第5期4-12,共9页
-
文摘
艺术起源这个古老的课题,人们很早就在探索。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西方历来即有所谓的摹仿说和游戏说,但没有劳动说。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直至近代都有人界定艺术是对自然的摹仿;康德、席勒、斯宾塞则界定艺术源于“自由的游戏”,人类的审美活动最先产生于精力过剩的游戏中。
-
关键词
审美活动
游戏说
席勒
德谟克利特
原始人类
资产阶级经济学
巫术文化
斯宾塞
人类审美意识
物质生产活动
-
分类号
J021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舞
- 4
-
-
作者
豆肖楠
-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
-
出处
《中国宝玉石》
2023年第5期62-63,共2页
-
文摘
该作品的灵感正是来源于敦煌飞天,敦煌舞历经千年岁月,飞舞的丝带展现了永恒的艺术生命力,至今仍然给人以审美的享受。飞天通过身体富有协调性、韵律感、审美化的动作、姿势、造型、动作组合和动作过程来表达内心情感,是人类审美意识和情感表达在人体动态形式中的呈现,通过自由的动态,以动来表达静,以静来体现动,超越有限的“实境”,营构无限的“虚境”,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创造出一种超脱、空灵、古朴、高雅的审美境界和东方韵味。
-
关键词
动作组合
审美想象
艺术生命力
人类审美意识
人体动态
审美境界
动作过程
敦煌飞天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