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始模仿活动与实践美学的内在规定性
1
作者 聂运伟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57,共3页
实践的一般意义是指人类的活动,但从人类活动的历史来看,原始时代和文明时代的人类活动有着性质上的差异。我们今天所理解的人类实践活动的方式、结构、意义往往是对文明时代人类活动的理论说明,以此为基础而建构的实践美学受到质疑... 实践的一般意义是指人类的活动,但从人类活动的历史来看,原始时代和文明时代的人类活动有着性质上的差异。我们今天所理解的人类实践活动的方式、结构、意义往往是对文明时代人类活动的理论说明,以此为基础而建构的实践美学受到质疑,不足为怪。然而,以抽象的自由、生命概念反对实践美学并不能科学说明人类审美活动的由来,换言之,实践美学所坚持的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第一性原理,对于我们理解人类文明时代所有精神现象仍然是一个正确的出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美学 内在规定性 人类活动 模仿 文明时代 人类实践活动 物质生产活动 原始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实践及其在信息时代的发展
2
作者 李荫榕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29-31,共3页
本文从实践是解决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三方面矛盾的基点出发 ,历史地考察了生产实践、生活实践和交往实践这三个层面实践的发展过程 ,并探讨了科学技术进步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进而分析了当代科技发展造就的... 本文从实践是解决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三方面矛盾的基点出发 ,历史地考察了生产实践、生活实践和交往实践这三个层面实践的发展过程 ,并探讨了科学技术进步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进而分析了当代科技发展造就的社会信息化对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实践 生活实践 交往实践 科学技术 社会信息化 发展 人类实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时代的哲学旗帜——实践唯物主义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于 陈志良 杨耕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79-87,共9页
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两条基本原则是“反形而上学”和从“实践”出发,它所实现的哲学变革表现为:理解世界的思维方式由“客体原则”转换到“主体原则”,哲学结构由思维一存在的两极结构转换到思维一实践一存在的三级结构,哲学体系... 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两条基本原则是“反形而上学”和从“实践”出发,它所实现的哲学变革表现为:理解世界的思维方式由“客体原则”转换到“主体原则”,哲学结构由思维一存在的两极结构转换到思维一实践一存在的三级结构,哲学体系的建构由“物质”原则转换到实践原则,哲学功能由“解释世界’转换到“改变世界”;实践是哲学发展方向的永恒的校正者,立足于现代实践格局基础之上的实践唯物主义是由下列方面构成的一种新的坐标系统:出发点范畴——实践,坐标轴心——主体,世界——实践的要素与前提,社会——人类实践活动的存在方式,辩证法——以实践辩证法为核心的三级系统,认识——实践结构的内化和升华,人类——“自我塑造”的自组织系统,新的本体论——实践本体论,以及由此产生的“反形而上学”和开放性的实践建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唯物主义 哲学变革 人类实践活动 反形而上学 实践辩证法 实践本体论 解释世界 旗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历史理论的实践根基
4
作者 隽鸿飞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0-54,238,共6页
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实践理论基础之上的。实践作为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表现为劳动和交往两种基本的活动类型。正是通过对劳动和交往的分析,马克思阐明了人是如何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在历史中现实地生成的过程,并以此为基础,具... 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实践理论基础之上的。实践作为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表现为劳动和交往两种基本的活动类型。正是通过对劳动和交往的分析,马克思阐明了人是如何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在历史中现实地生成的过程,并以此为基础,具体地分析了现实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从而形成了对历史的双重阐释。五大形态理论与人自身发展三阶段理论的统一,也只有在对现实的人类实践活动的分析之中才能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历史理论 根基 人类实践活动 理论基础 存在方式 人的本质 活动类型 发展进程 人类历史 阶段理论 自身发展 形态理论 交往 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学思维范式下的经济平等观解读
5
作者 杨明 李北柿 邹月玲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8,共3页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过程中,民众对经济平等的诉求也越来越强烈。而经济平等观需要建立在合理的思维范式基础之上,在探讨理性之根源的三种不同思维范式中,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意识来源的人类学思维范式体现出了...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过程中,民众对经济平等的诉求也越来越强烈。而经济平等观需要建立在合理的思维范式基础之上,在探讨理性之根源的三种不同思维范式中,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意识来源的人类学思维范式体现出了思维进路的内在合理性。基于人类学思维范式的思维进路,人类社会制度及其经济运行机制的变革决定了经济平等观内涵的变迁。我国当代经济平等观原则及其现实化路径应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思维范式 经济平等观 人类社会实践活动 收入分配 机会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实践本体论
6
作者 王瑞娟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82-82,共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或物质一元论)还是实践本体论(实践一元论)呢?近年来哲学界争论不一。对此,肖前同志在3月12日《人民日报》上撰文认为:在确认实践观点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的意义上,马克思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或物质一元论)还是实践本体论(实践一元论)呢?近年来哲学界争论不一。对此,肖前同志在3月12日《人民日报》上撰文认为:在确认实践观点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的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上就是实践唯物主义,但不应当把它进一步看作是实践本体论或实践一元论。他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范畴不仅具有认识论和历史观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本体论 实践一元论 实践唯物主义 本体论意义 实践范畴 感性世界 来哲 肖前 人类实践活动 西方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和革命性结合的环节
7
作者 戴木才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1期16-23,共8页
我国哲学界对实践问题、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越来越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到底是怎样的;一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和属性到底是什么。对这两个方面的回答,目前学术界仍然是仁者见... 我国哲学界对实践问题、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越来越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到底是怎样的;一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和属性到底是什么。对这两个方面的回答,目前学术界仍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观点各异,众说纷纭。对于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有的论者认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世界观 费尔 方法论体系 现存世界 黑格尔哲学 人类实践活动 哲学手稿 异化劳动理论 法兰西内战 感性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社会进步与理性、非理性的协调
8
作者 郑伟建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92年第6期29-34,共6页
在当代,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类越来越拥有日新月异的知识和急剧增长的物质力量。人类运用这些新奇的知识和强大的力量去最大限度地改造世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果,建构了一个日益庞大的人造系统和人化世界,... 在当代,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类越来越拥有日新月异的知识和急剧增长的物质力量。人类运用这些新奇的知识和强大的力量去最大限度地改造世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果,建构了一个日益庞大的人造系统和人化世界,使人类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应当看到,当代人类的实践创造活动一方面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肯定性的积极效应,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史无前例的否定性的消极效应,当代人类一方面拥有空前的实践力量,另一方面又陷于盘根错节的全球性危机之中。这就是当代人类在发展中所普遍面临着的“困境”,也是现时代人类实践活动的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实践活动 社会进步 非理性 协调 改造世界 物质力量 实践力量 社会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教学高潮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于世华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17,共3页
课堂教学有无高潮?这不应该是一个问题。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有其产生、发展、高潮、结局等阶段的划分,作为有意识的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选择性、创造性等特点,是精心设计的,当然也有着类似的阶段划分,如点火仪式是奥运... 课堂教学有无高潮?这不应该是一个问题。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有其产生、发展、高潮、结局等阶段的划分,作为有意识的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选择性、创造性等特点,是精心设计的,当然也有着类似的阶段划分,如点火仪式是奥运会开幕式的高潮,一场印象深刻的宴席必有高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学高潮 人类实践活动 精心设计 目的性 有意识 开幕式 奥运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与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孙炯《西藏旧事》读后
10
作者 张西立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7-257,共1页
关键词 文化发展 交流 西藏 人类实践活动 文化类型 人类文明 田园牧歌 利益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4——技术世界及其结构问题
11
作者 王伯鲁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45-48,共4页
在简述技术与技术世界概念的基础上,指出了技术世界与人工自然之间的差异。分析了实践活动对技术世界发展的决定作用,以及技术世界的结构,力图确立技术世界的本体论地位。
关键词 技术世界 人类实践活动 结构 本体论 人工自然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牛班的春天》:诠释音乐教育的多元化与正能量
12
作者 石丰恺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0-112,共3页
音乐和音乐教育体系在人类学学科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音乐艺术涵盖着人类壮阔的胸怀,产生了不同的音乐个性和跨文化的音乐表达。所以,将音乐作为哲学意义上的教育手段的理念由来已久。从远古时代起,音乐就成了人类通用的语言,沟... 音乐和音乐教育体系在人类学学科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音乐艺术涵盖着人类壮阔的胸怀,产生了不同的音乐个性和跨文化的音乐表达。所以,将音乐作为哲学意义上的教育手段的理念由来已久。从远古时代起,音乐就成了人类通用的语言,沟连起共同的情感,既改善着人类的精神面貌,也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重视转移到对精神层面的迫寻。正是基于对音乐社会功能的深刻而共同的认知,埃里奥特在《音乐的种种问题:一种新的音乐教育哲学》(1995)一文中提出了“音乐是一种多样化的人类实践活动”的理念,并提出要建立适应当今多元文化格局之下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使更多的人得以深入了解承载着各种民族风俗的音乐文化,使人类可以在全球范围里用包括音乐在内的文化符号进行沟通、绵延和传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体系 《放牛班的春天》 多元化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能量 诠释 音乐社会功能 人类实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技术与技能辨 被引量:37
13
作者 姜大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4期1-1,5,共2页
技术和技能.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复杂现象,又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特殊方式。对这两个词及其关系的理解,大概最能充分体现“似是而非”的含义。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技能 技术 人类社会发展 人类实践活动 似是而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造纸术发展与纸质档案保护意识研究——评《中国读本——中国的造纸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宁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I0032-I0032,共1页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之一,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造纸术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诞生之日起,不断改造,逐渐达到现在的鼎盛时期。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展彻底解放了古代繁杂笨重的记事材料,例如甲骨文、书简...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之一,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造纸术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诞生之日起,不断改造,逐渐达到现在的鼎盛时期。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展彻底解放了古代繁杂笨重的记事材料,例如甲骨文、书简等,极大地推动了文化和信息的传播速度,促进了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而纸质档案是记录人类实践活动的方式,具有历史感和参考价值,能为后人提供经验和历史总结,推动社会整体更好更快发展。因此,纸质档案保护意识的构建是当代国人必须重视和形成的基本意识。其中,《中国读本一中国的造纸术》一书很好的阐释了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展,并涉及纸质档案保护意识的形成等方面的内容,是一部专门研究造纸的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实践活动 造纸术 传播速度 纸质档案 历史感 四大发明 甲骨文 发展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统型领导权威到法理型领导权威的转型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乔博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2Z期35-36,共2页
一、对传统型领导权威的分析领导权威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影响或改变人们心理和行为的一种物化性的观念,是权力和威信的有机结合。马克斯·韦伯认为领导权威有三种类型,即传统型领导权威、魅力型领导权威和法理型领导权威。... 一、对传统型领导权威的分析领导权威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影响或改变人们心理和行为的一种物化性的观念,是权力和威信的有机结合。马克斯·韦伯认为领导权威有三种类型,即传统型领导权威、魅力型领导权威和法理型领导权威。根据这种权威分析理论可以认定,初期的领导权威属于传统型领导权威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权威 法理型 权力因素 人类实践活动 权威分析 执政合法性 党的领导 领导方法 化性 党政不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教育与人”漫议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川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7-22,共6页
文化,是与自然相对应的概念,是由人创造的、非自然界所提供的、社会性的人适应环境的超生物手段与机制的总和。换言之,文化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各个文明时代所创造的且被积淀下来的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心理的,为一定... 文化,是与自然相对应的概念,是由人创造的、非自然界所提供的、社会性的人适应环境的超生物手段与机制的总和。换言之,文化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各个文明时代所创造的且被积淀下来的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心理的,为一定社会共同体的成员共享的生存式样。至于教育,即是作为人类文化保存与延续以及个体社会化赖以实现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而教育只是人类文化系统中一个能动的要素;作为世代交替中的单个的人,却是文化及其教育的产物,是文化的继承者。自有了人类,也就有人类文化,也就必然亦必须有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活 人类文化 人类社会实践 教育内容 个体社会化 人类实践活动 自然相 个体文化 文化心理结构 人类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原则
17
作者 乔治·拉瑞 朱平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88年第11期60-62,共3页
为了能够提纲挈领式地把握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所必须提出的最重要的原则,以及它向社会科学所提供的特殊透视,必须考虑到四个相互联系着的领域和观点:社会、意识、历史与个人。[社会]1、社会不是许多个人的简单集合,'而是许许多多个人... 为了能够提纲挈领式地把握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所必须提出的最重要的原则,以及它向社会科学所提供的特殊透视,必须考虑到四个相互联系着的领域和观点:社会、意识、历史与个人。[社会]1、社会不是许多个人的简单集合,'而是许许多多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集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集合 人类实践活动 物质力量 社会形式 个性解放 生产过程 预定计划 历史变化 特定形式 社会生产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党性原则
18
作者 田文棠 史智忠 《统计与信息论坛》 1991年第1期77-80,共4页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正确地认识和回答这个问题,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党性原则的重要问题.应当看到.一方面。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植根于人类自身的认识本性.因为人类认识和客观对象的关系,其实...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正确地认识和回答这个问题,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党性原则的重要问题.应当看到.一方面。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植根于人类自身的认识本性.因为人类认识和客观对象的关系,其实质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另一方面。它又根源于人类实践活动和社会运动自身的内在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党性原则 唯物主义 思维与存在 关系问题 人类实践活动 人类认识 客观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美学的几个问题
19
作者 司徒锡钧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23-26,66,共5页
美学问题,建国以来,有过两次较大的讨论;五讲四美活动开展后,人们更为关注。但对其中许多重大问题,仍众说纷纭。本文拟就其中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能否用艺术审美代替现实审美美学的对象问题,多年来争论不休。我认为美学的对象... 美学问题,建国以来,有过两次较大的讨论;五讲四美活动开展后,人们更为关注。但对其中许多重大问题,仍众说纷纭。本文拟就其中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能否用艺术审美代替现实审美美学的对象问题,多年来争论不休。我认为美学的对象是审美关系,特别是对现实的一般审美关系(包括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艺术)。有的同志却认为现实审美主要体现为艺术审美,美学的主要对象并不是现实的审美关系,而是艺术。美学研究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意义 审美关系 艺术审美 美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美学 审美对象 美丑观 精神愉悦 人类实践活动 审美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意识”是对领导干部责任担当的直接检验
20
作者 陈菊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36-37,共2页
“问题意识”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是人们对现实存在的能动性、探索性和前瞻性的反映。这里的“问题意识”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还含有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诸环节;不仅是一种面对本体的认知,也是一种面对现实的研究,更是一种... “问题意识”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是人们对现实存在的能动性、探索性和前瞻性的反映。这里的“问题意识”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还含有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诸环节;不仅是一种面对本体的认知,也是一种面对现实的研究,更是一种对事物发展规律与趋势的思考。问题是人类实践活动面对的主要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存在着的问题出发,求真务实亦要落脚于解决问题。问题得不到解决就意味着缺乏改革创新,意味着没有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意识” 责任担当 领导干部 一切从实际出发 检验 事物发展规律 人类实践活动 哲学命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