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生命与生态一体化安全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 被引量:4
1
作者 方世南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3-30,共8页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人类生命危机,与以气候变化为主要表现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交织叠加,使人类安全问题愈益呈现出更加严峻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总体性的态势,也充分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突出地表现为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人类生命危机,与以气候变化为主要表现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交织叠加,使人类安全问题愈益呈现出更加严峻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总体性的态势,也充分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突出地表现为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将生命安全与生态安全紧密结合一体化并予以系统谋划和实践,是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并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的一项极其重大的历史任务。深刻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蕴涵的生命安全与生态安全一体化安全关系,以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理念以及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指导,自觉将生命安全与生态安全有机联结,用二者形成的总体性安全之力夯实我国国家安全基石,同时以胸怀天下的视野着眼于促进世界安危与共,以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目标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实现与每个国家、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安全共同体 生命安全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全球风险社会到人类安全共同体:理论进阶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杨之涵 罗思东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8-148,共11页
全球性风险和安全问题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全球风险社会理论通过对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阐述了现代社会的风险特征,以及在现代风险挑战下传统制度的解构和风险治理机制的瓦解,并探寻由自反性现代化向世界主义迈进的路径,以应对这... 全球性风险和安全问题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全球风险社会理论通过对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阐述了现代社会的风险特征,以及在现代风险挑战下传统制度的解构和风险治理机制的瓦解,并探寻由自反性现代化向世界主义迈进的路径,以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文章剖析了现代风险社会理论的要点,提出了该理论应对全球风险存在的局限性,认为我国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当中有关人类安全共同体的论述,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倡导以人类整体利益为导向,以发展为基础,以共商共建为原则、互利共赢为目标,实现了对现代风险社会理论的超越,为人类社会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风险社会 人类安全共同体 全球治理 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安全、国家安全与人类安全共同体构建 被引量:6
3
作者 保建云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2-16,共5页
生物安全和主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内容,世界各国人民需要共同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进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生物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推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演化的标志性事件。而推动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 生物安全和主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内容,世界各国人民需要共同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进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生物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推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演化的标志性事件。而推动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不仅能够维护世界各国人民最为广泛的生物安全和国家主权安全利益,而且能够促进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最为显著的特征便是人民性、共商性、共建性、共治性和共享性。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负责任大国,需要而且能够承担起推动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的历史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安全 国家安全 人类安全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方核伦理研究的局限及其超越--以人类核安全命运共同体为方法
4
作者 冯昊青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48,共8页
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在“核时代”的存在样态,其间衍生的核伦理问题关乎人类安全、福祉与命运,需要相应的方法予以研究解决。但西方核伦理研究范式却罔顾人类已然成为核安全命运共同体的事实,囿于国家利己主义方法的流弊,局限颇多,... 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在“核时代”的存在样态,其间衍生的核伦理问题关乎人类安全、福祉与命运,需要相应的方法予以研究解决。但西方核伦理研究范式却罔顾人类已然成为核安全命运共同体的事实,囿于国家利己主义方法的流弊,局限颇多,未能充分发挥核伦理研究与实践的应有功效,因而需以人类核安全命运共同体为方法对之加以重构。以人类核安全命运共同体为方法,就是要以维护人类作为核安全命运共同体的问题意识、价值立场、道德标准、思维逻辑、理论话语、分析框架和道德理想图景为依凭展开核伦理的研究与实践。纲领性言之,以人类核安全命运共同体为方法就是要把人类核安全命运共同体视为最高核伦理实体,把维护核安全命运共同体的普遍安全和利益当作首要核伦理原则,并将推进人类核安全命运共同体建设作为核伦理实践的根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时代 人类安全命运共同体 核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极限:国家安全学标识性概念的建构
5
作者 李文良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32,共11页
标识性概念的建构,对于推进国家安全学基础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安全领域,极限施压随时被祭出,追求绝对安全恶行时而呈现,“安全极限”不断被逼近甚至被突破的危险不断加大。国家安全学基础理论回应这种安全境况有效路径之一,... 标识性概念的建构,对于推进国家安全学基础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安全领域,极限施压随时被祭出,追求绝对安全恶行时而呈现,“安全极限”不断被逼近甚至被突破的危险不断加大。国家安全学基础理论回应这种安全境况有效路径之一,就是构建“安全极限”这一标识性学术概念,揭示安全行为体之间安全结果的有限性,任何突破安全极限的行为,都可能给国家自身安全和国际安全带来极大损害。安全极限是指国家利益特别是核心利益和重大利益因被免除危险和威胁,国家安全实现相对安全而不是绝对安全的状态以及国家追求共同安全和可持续安全的理性选择。安全极限可以溯源中国安全认知与西方安全困境概念两大因素。人类安全共同体构成安全极限的价值追求。正如经济增长存在极限一样,国家安全也存在极限。深入理解安全极限内涵,树立极限思维理念,对于有效应对极限施压和破解追求绝对安全恶行,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识性概念 安全极限 国家安全 人类安全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当代中国的安全哲学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乐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77,157,158,共27页
通过分析安全主体在安全政治中的思维逻辑和行为方式,可以抽象出其所信奉的安全哲学。以当代中国的安全哲学为例,自改革开放以来,基于自身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战略判断,中国提出与之相匹配和呼应的新安全观,并且分为互信、... 通过分析安全主体在安全政治中的思维逻辑和行为方式,可以抽象出其所信奉的安全哲学。以当代中国的安全哲学为例,自改革开放以来,基于自身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战略判断,中国提出与之相匹配和呼应的新安全观,并且分为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以及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两个阶段。同时,中国所主张的新安全观与旧安全观在政治基础、安全结构、安全战略、争端因应、和平保障五个方面形成鲜明对比。以此为线索,当代中国安全哲学的具体内涵可以被理解和概括为一体安全、兼容安全和发展安全,倡导树立忧患意识与发扬斗争精神。当然,当代中国的安全哲学还面临包括启动成本、维持成本和机会成本在内的成本问题,包括不对称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在内的行动问题,以及包括安全感问题、实践转化及其效力问题和他者问题在内的竞争力问题等现实困境和理论困难,这也是当代中国的安全外交需要作答和完成的理论命题与实践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 安全政治 安全外交 安全 全球安全倡议 人类安全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统安全观到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国安全观的演变、成就及世界议程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明生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54,I0002,I0003,共21页
基于特定的历史时代和社会背景,中国的安全观经历了由专注于军事和政治安全的传统安全观,到涵盖经济、文化、环境等更多领域安全的非传统安全观,再发展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历史演变。总体国家安全观是科学、发展的安全观,全面、整体、系... 基于特定的历史时代和社会背景,中国的安全观经历了由专注于军事和政治安全的传统安全观,到涵盖经济、文化、环境等更多领域安全的非传统安全观,再发展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历史演变。总体国家安全观是科学、发展的安全观,全面、整体、系统的安全观,辩证、包容的安全观,人民至上的安全观,全球视野的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超越传统安全观和非传统安全观的局限,综合性地考量传统和非传统的多重安全因素,促进了国家安全事业的巨大发展,推动了国家安全能力的全面提升,拓宽了国家安全理论的研究视野与实践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世界议程贡献了中国方案,全球安全倡议则为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的国际安全合作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 传统安全 非传统安全 国家安全战略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安全倡议 世界议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安全倡议落地落实的机遇、挑战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亚勇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49-55,共7页
全球安全倡议为实现人类共同安全、永久安全擘画了美好蓝图。推动全球安全倡议落地落实,既面临东西方实力此消彼长、全球性安全问题倒逼驱动、中国整体实力日渐增强、以及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力不从心等重要机遇,也面临冷战思维、霸权规... 全球安全倡议为实现人类共同安全、永久安全擘画了美好蓝图。推动全球安全倡议落地落实,既面临东西方实力此消彼长、全球性安全问题倒逼驱动、中国整体实力日渐增强、以及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力不从心等重要机遇,也面临冷战思维、霸权规范、大国战略竞争、逆全球化思潮、非传统安全问题等现实挑战,必须从增进理念认同、壮大推动力量、完善协作机制、做实重点工作等方面入手,携手推动倡议落地落实,为人类开辟美好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倡议 全球安全风险人类安全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安全倡议:推进全球安全治理的中国智慧 被引量:7
9
作者 阚道远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20,共10页
全球安全倡议是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安全形势日益错综复杂的背景下,中国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而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是习近平外交思想在国际安全领域的具体呈现。全球安全倡议逻辑严密、体系完整、内涵丰富,是辩证统一的有... 全球安全倡议是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安全形势日益错综复杂的背景下,中国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而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是习近平外交思想在国际安全领域的具体呈现。全球安全倡议逻辑严密、体系完整、内涵丰富,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其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为彼此联系、相互呼应的“六个坚持”,实现了国际安全理论的重大创新。积极落实全球安全倡议,需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来坚持维护、切实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统筹发展与安全,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为推进全球安全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安全倡议 人类安全共同体 习近平外交思想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国际安全话语体系构建
10
作者 景丽娜 《国际论坛》 2025年第5期137-154,160,共19页
国际安全话语体系既是国家安全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工具。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安全话语体系是应然之举,内生动力强大,且外在责任重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落实... 国际安全话语体系既是国家安全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工具。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安全话语体系是应然之举,内生动力强大,且外在责任重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落实全球安全倡议,推动全球治理是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安全话语体系的基本逻辑。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国际安全话语体系在塑造国家安全环境、推进国际共同安全、参与全球安全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呈现出国家安全能力提升为国际安全话语体系构建夯实话语根基,国家安全实践为话语体系构建积累话语素材,国家安全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为话语体系构建提供话语策略等特点。但是,在话语全局性统筹谋划、话语学理性阐释研究、话语博弈策略优化等方面仍存在一些明显的短板。对此,应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地位,加强对国际安全话语体系的谋划,做好国家安全战略和政策的解读和传播;重视对原创话语的学理性阐释,增强国际安全叙事的理论性;拓展话语主体间的合作网络,优化话语博弈的策略性设计,以形成同国家安全实践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安全话语 总体国家安全 全球安全倡议 人类安全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