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人类学民族学博物馆起源比较研究
1
作者 乔欐景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5,共8页
西方人类学博物馆根植于15—19世纪殖民扩张,通过“异文化”收藏构建了以社会进化论为基础的文化分级体系,博物馆展示成为殖民统治的合法化工具。相比之下,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博物馆起源于近代民族危机与国家构建的双重背景,民国时期的博... 西方人类学博物馆根植于15—19世纪殖民扩张,通过“异文化”收藏构建了以社会进化论为基础的文化分级体系,博物馆展示成为殖民统治的合法化工具。相比之下,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博物馆起源于近代民族危机与国家构建的双重背景,民国时期的博物馆建设虽屡经战乱但兼具救国图存和学术研究双重目的,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以民族平等团结为核心的展示叙事。中西方博物馆在历史起源、理论基础和社会功能上的鲜明差异,反映了不同文明背景下知识生产与文化传承的差异性,为理解人类学民族学博物馆的历史使命与当代转型提供了学术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民族学博物馆 殖民主义 民族国家建构 中西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类学民族学的田野回访与田野再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中奎 杨宇浩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9年第5期118-124,共7页
田野工作是在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范式中不得不涉及的环节。对于已经研究过的田野点进行跟踪调查,国内学者一般称其为“田野回访”,西方学者则将其称为“田野再研究”。通过回顾中国民族志和西方民族志中有关田野回访与田野再研究的经典案... 田野工作是在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范式中不得不涉及的环节。对于已经研究过的田野点进行跟踪调查,国内学者一般称其为“田野回访”,西方学者则将其称为“田野再研究”。通过回顾中国民族志和西方民族志中有关田野回访与田野再研究的经典案例,在充分理解前人研究时所处的特定时空等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田野回访与田野再研究的区别,提出了田野工作所处的时间、空间等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希冀在今后的田野工作中不断加以完善,得出更加令人信服的、有持久生命力的学术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民族学 田野回访 田野再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动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第十二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负责人联席会议”综述
3
作者 郑昊霖 薛涛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国特色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创新发展。2022年10月29日至30日,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主办,青海民族大学承办的第十二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负责人联席会议通过线上方式在西宁顺利召开。本次会议共收到...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国特色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创新发展。2022年10月29日至30日,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主办,青海民族大学承办的第十二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学科负责人联席会议通过线上方式在西宁顺利召开。本次会议共收到来自国家民委及国内高校、科研院所113位专家学者学术论文84篇,其中74位专家学者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建设”主题进行研讨交流,300余位学界同仁参加了本次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民族学 国家民委 科建设 研讨交流 科负责人 术论文 界同仁 科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百年民族题材照片的人类学解读 被引量:2
4
作者 尹绍亭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3-149,共7页
本文系统地梳理回顾了中外人类学民族学者百年来所拍摄的云南田野照片。根据拍摄时代和资料的特征,笔者将照片分为三个阶段,并逐一讨论各阶段照片资料的理论取向和文化内涵,表现了作为影视人类学重要途径的照片拍摄研究的价值、意义以... 本文系统地梳理回顾了中外人类学民族学者百年来所拍摄的云南田野照片。根据拍摄时代和资料的特征,笔者将照片分为三个阶段,并逐一讨论各阶段照片资料的理论取向和文化内涵,表现了作为影视人类学重要途径的照片拍摄研究的价值、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民族学照片 云南百年影像 影视人类学 非文字资料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及其世界大会回顾与展望
5
作者 王玲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7-140,共4页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是由各国人类学和民族学领域的专家及相关研究机构组成的世界性组织,每5年举办一届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世界大会,每两届大会期间举办年会。2008年7月中国昆明将承办第16届世界大会,主题是"人性、发展与文...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是由各国人类学和民族学领域的专家及相关研究机构组成的世界性组织,每5年举办一届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世界大会,每两届大会期间举办年会。2008年7月中国昆明将承办第16届世界大会,主题是"人性、发展与文化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人类学民族联合会 世界大会 年会 回顾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人类学/民族学大会(IUAES)中文化事象的人类学分析
6
作者 王清清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27-29,共3页
目前,人类学的研究已经突破了原初对异文化研究的局限,现代意义上的都市文化、都市问题,以及人类学研究的行为等也不断被纳入其研究和反思的领域。同时,对展示人类学研究内容和成果的方式、平台、渠道的思考也有所起步。对"人类学... 目前,人类学的研究已经突破了原初对异文化研究的局限,现代意义上的都市文化、都市问题,以及人类学研究的行为等也不断被纳入其研究和反思的领域。同时,对展示人类学研究内容和成果的方式、平台、渠道的思考也有所起步。对"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IUAES)第16届世界大会"的不同场景的田野考察,可以给我们诸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人类学/民族大会 术考察点 文化事象 人类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主旨发言掠影
7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关键词 国际人类学民族联合会 世界大会 云南大 昆明市 云南省 主会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主旨发言掠影
8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07-,205,共2页
关键词 国际人类学民族联合会 文化人类学 主旨 研究领域 人类学研究 大会 墨西哥 全球经济 连续进化 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主旨发言掠影
9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2-,356,共2页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于2009年7月27日至31日在中国云南省省会昆明市召开,以云南大学为主会场。有逾4000名中外学者齐聚春城,共襄此次学术盛会。
关键词 国际人类学民族联合会 文化人类学 主旨 研究领域 人类学研究 大会 中国云南省 世界 墨西哥 云南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将在中国昆明召开
10
作者 本刊记者 《语言科学》 CSSCI 2008年第2期211-211,共1页
关键词 国际人类学民族联合会 昆明 云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人类学专题会议”获第16届国际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2008ICAES)组委会批准
11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8-128,共1页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国际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2008ICAES)”将于2008年7月15-23日在我国昆明召开。本届大会以“人类、发展与文化多样性”(Humanity,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Diversity )为主题。这个主题直面当...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国际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2008ICAES)”将于2008年7月15-23日在我国昆明召开。本届大会以“人类、发展与文化多样性”(Humanity,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Diversity )为主题。这个主题直面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处境和问题,涵盖了人类学民族学乃至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华南师大博士生导师胡小明教授牵头申请的“体育人类学专题会议”已获组委会批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人类学民族联合会 体育人类学 世界大会 专题会议 组委会 人文社会科 文化多样性 博士生导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东尼·沃克的拉祜族研究及对中国人类学研究的启示
12
作者 陈刚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19,共3页
安东尼.沃克(Anthony R.Walker)的《积德与太平盛世:拉祜人礼仪生活中常规和危机活动》是他从事拉祜族研究长达40余年的总结。他所采用的跨时间和地域的比较法、长期细致的田野调查与广泛的文献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多学科的资料收集... 安东尼.沃克(Anthony R.Walker)的《积德与太平盛世:拉祜人礼仪生活中常规和危机活动》是他从事拉祜族研究长达40余年的总结。他所采用的跨时间和地域的比较法、长期细致的田野调查与广泛的文献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多学科的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小社区与大环境相联系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主题与社会经济文化历史背景密切联系的方法,都值得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东尼·沃克 拉祜族研究 宗教与礼仪 中国人类学/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历史人类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3
作者 刘海涛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7-95,共9页
根据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国内外学界对西方历史人类学的研究和认知存在学科差别和时代差别,即不同学科的学者,往往会有不同的认识,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关认识又在不断流变。国内外学界虽有不少研究涉及西方历史人类学,但多是兼论,... 根据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国内外学界对西方历史人类学的研究和认知存在学科差别和时代差别,即不同学科的学者,往往会有不同的认识,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关认识又在不断流变。国内外学界虽有不少研究涉及西方历史人类学,但多是兼论,较为零散,缺乏从具体角度对西方历史人类学展开的专题研究与系统梳理,对西方历史人类学的整体认知亦处于较为纷乱和模糊的狀态。从总体历史进程来看,形成了史学学科脉络中的西方历史人类学研究与民族学人类学学科脉络中的西方历史人类学研究两大学科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人类学 民族人类学 西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人类学大会2009年7月春城举行--国内外体育人类学研究者将共聚一堂
14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7,共1页
以“人类、发展与文化多样性”(Humanity,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Diversity)为主题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IUAES)第十六届世界大会,将于2009年7月27日至31日在云南昆明召开。
关键词 体育人类学 世界大会 国际人类学民族联合会 研究者 国内外 文化多样性 云南昆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首届影视人类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
15
作者 王清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95-95,共1页
中国首届影视人类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中国首届影视人类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4月24—2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的议题是:新中国人类学影片的拍摄实践和理论研究;国外影视人类学的历史和理论;人类学影片的研究价值、... 中国首届影视人类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中国首届影视人类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4月24—2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的议题是:新中国人类学影片的拍摄实践和理论研究;国外影视人类学的历史和理论;人类学影片的研究价值、教学作用及其它功能;人类学影片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人类学 国际术讨论会 文化人类学 中国人类学 国际人类学民族联合会 理论研究 术组织 民族院校 多媒体技术应用 社会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学专业的教学与改革 被引量:2
16
作者 庄孔韶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23-24,共2页
目前,我国民族学(人类学)专业的教学与改革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在国家教委第二期“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主任兼人类学所所长庄孔韶博士提议,本刊编辑部参加,召开... 目前,我国民族学(人类学)专业的教学与改革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在国家教委第二期“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主任兼人类学所所长庄孔韶博士提议,本刊编辑部参加,召开了笔谈,现刊出部分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专业 课程改革 与改革 民族 民族人类学 社会—文化人 庄孔韶 科研 必要性 中央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民族学理研究 完善《学科分类与代码》
17
作者 陈国强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A01期17-18,共2页
加强民族学理研究完善《学科分类与代码》陈国强我国有56个民族,但民族学的理论研究却很不够。当前,我们需要加强民族学的理论研究。按过去划分,民族学与民族志其内容是不同的,前者属于共同的问题,带有归纳的理论问题;后者则是... 加强民族学理研究完善《学科分类与代码》陈国强我国有56个民族,但民族学的理论研究却很不够。当前,我们需要加强民族学的理论研究。按过去划分,民族学与民族志其内容是不同的,前者属于共同的问题,带有归纳的理论问题;后者则是对每个民族的具体调查和著述,属于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分类 民族人类学 理研究 一级 民俗 文化人类学 理论研究 民族研究 民族研究 应用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语学:从国际传统音乐学会的更名谈Ethno-艺术学/musicologies 被引量:2
18
作者 萧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25,I0002,共9页
就民族艺术学与艺术学的关系而言,如果前者的建设宗旨是“民族艺术本质特征、创—演的基本规律,艺术创造与展示的实践,逐步形成以艺术理论研究、创作实践、传承与传播等面向”,去掉前缀的“民族”则与一般艺术学讨论无异。如果“民族艺... 就民族艺术学与艺术学的关系而言,如果前者的建设宗旨是“民族艺术本质特征、创—演的基本规律,艺术创造与展示的实践,逐步形成以艺术理论研究、创作实践、传承与传播等面向”,去掉前缀的“民族”则与一般艺术学讨论无异。如果“民族艺术”以依托音乐舞蹈学、设计学、美术学、艺术学理论与民族学、社会学、教育学、新闻传播交叉作为构建“民族艺术学”的路径,其艺术中的分科与艺术外的交叉,又会是“多张皮”还是“共同体”?核心在于对“民族艺术”而言,这些分类是主体的“文化—形成”(Culture-emerging),还是观察者—施与(Observer-imposed)?本文以民族音乐学为背景,以术语学为切入点,从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Traditional Music,简称ICTM)的更名史及其研究范畴的变化,提供有关“民族艺术学”在理论范式或研究领域方面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语 民族艺术 民族音乐/音乐人类学 ICTM 传统音乐 音乐传统 表演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信息
19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07-308,共2页
关键词 术信息 国际人类学民族联合会 专家 术研究成果 文化多样性 专题研讨 专题会议 展览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觞多哀 思我故人——《薪寂火传形往神存——杨殿斛音乐论文选集》编后记
20
作者 赵培波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20年第4期188-192,共5页
2017年7月31日,青年民族音乐学家、扬州大学杨殿斛教授殒命于其故乡贵州采风途中,天地呜咽。他的突然离世,是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界的一大损失,使其家庭也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受其家属所托、带着学界同人的期待,由笔者选编其音乐论文... 2017年7月31日,青年民族音乐学家、扬州大学杨殿斛教授殒命于其故乡贵州采风途中,天地呜咽。他的突然离世,是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界的一大损失,使其家庭也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受其家属所托、带着学界同人的期待,由笔者选编其音乐论文,将之汇集成书并命名为《薪寂火传形往神存——杨殿斛音乐论文选集》,后由云南人民出版社于2018年6月出版。笔者所作编后记是对该选集出版缘由、编选过程的真实记录,也是对杨殿斛学术人生的一次梳理,更是对杨殿斛逝世一周年的缅怀、寄托、哀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殿斛 音乐论文选集 民族音乐/音乐人类学 编后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