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德育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人类学思维范式
1
作者 孙彩平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41,共12页
中国德育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需要首先解决研究范式这一元理论问题,人类学思维范式是其适切选择。人类学思维范式是对哲学和人类学两个语境中的人类学思维的综合,是作为科学研究的德育理论知识生产的思考起点、方法的整体理论框架。哲... 中国德育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需要首先解决研究范式这一元理论问题,人类学思维范式是其适切选择。人类学思维范式是对哲学和人类学两个语境中的人类学思维的综合,是作为科学研究的德育理论知识生产的思考起点、方法的整体理论框架。哲学语境中的人类学思维强调理论源于人类生活与实践,是将人类生活本身作为理论的最终依据,为人类学思维范式提供了基本的理性立场;人类学语境中的人类学思维关注人类具体的生活与文化实践形态,重视深入现实生活和文化内部发展机制的扎根研究,为人类学思维范式提供了文化立场和方法路径。这种思维范式在所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都有所体现,只是成熟程度不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德育研究中的人类学思维呈现出寻求本土文化特殊性的朴素形态、关注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发展形态和构建生活德育论的彰显形态。在人类学思维范式下,中国德育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需要三个方向的努力,首先要运用反思性平衡策略处理好中国德育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知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其次是深化传统德育概念的本源性诠释,彰显中国伦理文化的人类学立场,最后要深入中国德育实践现场,提高当代德育中国问题的整体性把握,积极探索解决德育问题的中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思维范式 中国德育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理性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裁判中法人类学思维的运用逻辑及限度
2
作者 刘顺峰 《现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6-161,共16页
法人类学思维承继社科法学的经验取向,注重以整体主义、经验主义和情境主义视角剖析司法裁判的运作过程及其内在机理。针对司法裁判中是否需要运用法人类学思维,法学界形成了司法排斥论、限缩适用论和普遍适用论等代表性立场。法人类学... 法人类学思维承继社科法学的经验取向,注重以整体主义、经验主义和情境主义视角剖析司法裁判的运作过程及其内在机理。针对司法裁判中是否需要运用法人类学思维,法学界形成了司法排斥论、限缩适用论和普遍适用论等代表性立场。法人类学思维在司法裁判中的运用逻辑,主要循沿案件事实的“描述—阐释—重构”、法律规范的社会情境解释、裁判后果“规范—实效”的统合性考量的进路展开。法人类学思维在司法裁判中的运用限度,受到我国司法裁判的历史传统、一般理论与现实经验影响。在司法裁判中运用法人类学思维,不但可避免司法的教条主义与形式主义,实现“文本法”与“内心法”的有效沟通,还可为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背景下司法人类学范式建构提供一种可能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裁判 人类学 人类学思维 情境嵌入 司法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学思维范式下的循环经济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兴凯 张九海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72,共5页
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诉求的循环经济模式既是人类学思维范式发展的直接结果,同时也是人类学思维范式在当代社会的彰显。人类学思维范式是循环经济理论基础研究的首要问题与逻辑前提,基于此视角,循环经济首要的生态伦理价值在于彻底... 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诉求的循环经济模式既是人类学思维范式发展的直接结果,同时也是人类学思维范式在当代社会的彰显。人类学思维范式是循环经济理论基础研究的首要问题与逻辑前提,基于此视角,循环经济首要的生态伦理价值在于彻底还原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本质,更为重要的是内在地凸显了循环经济的文化底蕴。对于循环经济而言,人类学思维范式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有助于我们超越这种技术范式的生产方式层面而使得循环经济成为人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思维范式 循环经济 和谐 文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学思维范式下的经济平等观解读
4
作者 杨明 李北柿 邹月玲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8,共3页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过程中,民众对经济平等的诉求也越来越强烈。而经济平等观需要建立在合理的思维范式基础之上,在探讨理性之根源的三种不同思维范式中,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意识来源的人类学思维范式体现出了...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过程中,民众对经济平等的诉求也越来越强烈。而经济平等观需要建立在合理的思维范式基础之上,在探讨理性之根源的三种不同思维范式中,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意识来源的人类学思维范式体现出了思维进路的内在合理性。基于人类学思维范式的思维进路,人类社会制度及其经济运行机制的变革决定了经济平等观内涵的变迁。我国当代经济平等观原则及其现实化路径应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思维范式 经济平等观 人类社会实践活动 收入分配 机会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过程中的社会科学思维:以人类学为中心 被引量:14
5
作者 侯猛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9-86,共8页
越来越多法律纠纷的背后往往隐含着文化冲突。作为社会科学的人类学,其田野调查、参与观察、理解他者、使用当地语言等特点,都会影响甚至改变法律人对司法裁判过程的认知。人类学思维会注重拓展事实认定的边界;在进行后果考量时,会强调... 越来越多法律纠纷的背后往往隐含着文化冲突。作为社会科学的人类学,其田野调查、参与观察、理解他者、使用当地语言等特点,都会影响甚至改变法律人对司法裁判过程的认知。人类学思维会注重拓展事实认定的边界;在进行后果考量时,会强调情理和风俗习惯因素;而人类学者也越来越多地作为专家证人进入司法裁判过程。法律人不仅需要法律思维,也需要借助人类学思维深刻理解纠纷背后的文化冲突,从而更好地解决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冲突 人类学思维 事实认定 后果考量 法律多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亲切的精神家园
6
作者 王南湜 《求是学刊》 CSSCI 1999年第6期11-14,共4页
关键词 精神家园 人类学思维范式 实践方式 中国哲学 人类学范式 思维方式 真精神 认识论范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体论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