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 被引量:4
1
作者 苗启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1-66,共6页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建立了一个以人的眼界来理解世界的人类学世界观。由此建立的哲学是以人类世界为对象的人类学唯物主义哲学。它虽然强调实践,但实践不过是"人的感性活动"而已。据此,实践也不过是人类学视界...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建立了一个以人的眼界来理解世界的人类学世界观。由此建立的哲学是以人类世界为对象的人类学唯物主义哲学。它虽然强调实践,但实践不过是"人的感性活动"而已。据此,实践也不过是人类学视界的活动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不是固守其唯物史观或实践观,而是要适应当代"世界历史"发展的要求,弘扬人类学唯物主义的哲学精神,才能在当代促进马克思极为关心的"世界历史"与"人类解放"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主义 实践 人类世界 人类学唯物主义 人类解放 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类学哲学视域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新理解 被引量:5
2
作者 苗启明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1,共11页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产生于黑格尔理念哲学转向费尔巴哈人本哲学这样一个至高点上,因而,它是马克思在这个至高点上向人类学方向的进一步开拓。《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使用了三个不确定的词——感性的人的活动、实践、主体方面来表达...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产生于黑格尔理念哲学转向费尔巴哈人本哲学这样一个至高点上,因而,它是马克思在这个至高点上向人类学方向的进一步开拓。《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使用了三个不确定的词——感性的人的活动、实践、主体方面来表达马克思确定的哲学新思想。它既通过上述三个词的互释而呈现出这种哲学新思想,又通过对三个词不同方面的强调而表达出了人的人类学特质。在这一意义上说,人就是以人的人类学特质来理解对象、现实、感性,即人的周围世界的。因而,马克思是在这种人类学特质的根基上,构建了他的人类学唯物主义、人类学世界观、人类学活动论、人类学实践论、人类学辩证法等,并据此提出了改变世界的哲学要求。这就充分表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所本有的人类学哲学特质。而这种对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新理解,对迎接人类学时代的来临,则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人类学特质 人类学唯物主义 人类学活动论 人类学本质论 人类学实践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