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法语境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13
1
作者 黄德明 卢卫彬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5-120,共6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提出具有鲜明的实践旨趣和特定的国际背景,是中国共产党在全球化时代对国际法的新发展。在国际法语境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与国际法的价值观相符合,体...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提出具有鲜明的实践旨趣和特定的国际背景,是中国共产党在全球化时代对国际法的新发展。在国际法语境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与国际法的价值观相符合,体现为人本意识、合作意识和共进意识三个层次,以维护或推进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为其最高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法 语境 十八大报告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复杂性与全球治理——一种新全球治理理念的构建 被引量:7
2
作者 叶险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3-44,共12页
人类对新的全球治理理念的呼唤,缘于当代全球化提出的挑战和当代全球治理的制度困境。这种新的全球治理理念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重视对这一意识的复杂性与全球治理间关系的系统研究,才能构建新的全球治理理念。这项研究包含三个逻... 人类对新的全球治理理念的呼唤,缘于当代全球化提出的挑战和当代全球治理的制度困境。这种新的全球治理理念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重视对这一意识的复杂性与全球治理间关系的系统研究,才能构建新的全球治理理念。这项研究包含三个逻辑环节:一是提出“人的特质”与“人的存在”的矛盾运动及其演变规律的论说,以确立全面认识和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复杂性与全球治理间关系的历史观基础;二是据此把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分为“三个层级”,即精神文化层级、全球治理机制规则层级、全球治理机制与地区或区域治理机制和民族国家治理机制关系层级,并探询三个层级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揭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全球治理机制中作用的复杂性;三是科学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全球治理转型时期的权力分散和分享过程中的复杂性,以及在民族国家之间、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整体利益之间关系中的复杂性,阐释正确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复杂性与超越目前全球治理制度困境的关系,从而昭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全球治理中确立与贯彻的规律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全球治理 人的特质 人的存在 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学科阐释及教学启示 被引量:4
3
作者 欧阳子豪 孙美娜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1-138,共8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是合理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两类关系。《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阐释了应从协调观理解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要素、区际、代际维度,强调基于区域联系认识人与人命运共同体的多样性、必然性和合理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是合理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两类关系。《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阐释了应从协调观理解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要素、区际、代际维度,强调基于区域联系认识人与人命运共同体的多样性、必然性和合理性,指明义务教育阶段侧重培养学生依循利益—责任—命运逻辑形成人与自然要素命运共同体意识,理解不同层级尺度“复合世界”中人与人命运共同体的合理性。教学时要以“共生”视角促进核心素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整体生长、全面有序创生教学内容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有条件生长、依循学科思想方法指引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自然生长,使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从学科附加走向学科内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课程标准 中学地理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学科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4
作者 程德慧 《河南农业》 2018年第9期54-55,57,共3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提出是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正确分析把握世界大势,顺应世界人民的共同期待而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构建总体稳定均衡的大国...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提出是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正确分析把握世界大势,顺应世界人民的共同期待而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构建总体稳定均衡的大国关系;秉持正确义利观和亲、诚、惠、容的理念,着力构建与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的团结协作;促进与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推进中国的国际关系向更高层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复杂意识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初探 被引量:10
5
作者 叶险明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40,150,151,共19页
作为复杂意识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由两大类别或层面构成:社会心理层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社会意识形式层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前者是作为复杂意识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心理基础,是直接连接这一复... 作为复杂意识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由两大类别或层面构成:社会心理层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社会意识形式层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前者是作为复杂意识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心理基础,是直接连接这一复杂意识体与现实世界的桥梁,并为社会意识形式层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输送“素材”和“原始动力”,以及决定其起积极作用的程度和其传播的速度和深度,影响其走向。后者是作为复杂意识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升华”部分,直接标示着这一复杂意识体的水准;它具有以理论化、系统化、定型化的形式自觉引导现实世界,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实现“人类以相互包容为基础的共生共存共赢共享共担当共发展的可持续性趋势”的功能,并推动社会心理层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发展,使其发挥持续和稳定的作用,规定其发展方向。这两者间的区别和联系,显示了作为复杂意识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其内部的差异和矛盾,以及其存在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从逻辑上看,如果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作为复杂意识体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这两大层面间的区别和联系,那么不仅会使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研究走入歧途,而且也会损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意识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社会心理 社会意识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生物学教学: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6
6
作者 徐益苗 《生物学教学》 2021年第4期33-36,共4页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部分为例,分析了教材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支持情况。通过实施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生物学教学和实践活动,亦可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目标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核心素养 生物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