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1~2023年海南住院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中人类博卡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1
作者 肖美芳 Afreen BANU +7 位作者 曾湘粤 石盛洁 邓宛心 彭箬岩 吴日宝 王杏虹 尹飞飞 常猛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103-1110,共8页
目的:探讨2021~2023年期间海南住院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群体中人类博卡病毒(HBoV)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其感染率、易感人群的性别与年龄、年度与季节流行特点、单一与混合感染情况、临床表现及相关风险因素,为博卡病毒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探讨2021~2023年期间海南住院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群体中人类博卡病毒(HBoV)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其感染率、易感人群的性别与年龄、年度与季节流行特点、单一与混合感染情况、临床表现及相关风险因素,为博卡病毒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患者样本,通过呼吸道病原体靶向高通量测序(tNGS)技术检测HBoV的感染。利用统计学分析方法研究HBoV感染率及其季节性变化,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感染儿童的主要症状及其与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关系。结果:在收集的19 339例样本中,共检测到583例HBoV阳性病例,检出率为3.01%。HBoV感染主要集中在春季和秋季,感染高峰分别出现在3月和10月,同时非药物干预措施对HBoV的流行趋势无明显影响。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和鼻塞,少数病例出现了严重的呼吸道并发症。年龄在0~5岁的儿童感染率最高,男童略高于女童。结论:海南儿童中HBoV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年龄是影响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应加强对高风险儿童群体的监测和防护,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减少HBoV感染带来的健康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博卡病毒 新冠肺炎疫情 住院儿童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人类博卡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学红 张国成 +1 位作者 许东亮 聂晓晶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4-517,552,共5页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以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人类博卡病毒(HBoV)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将2008年1月-12月以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咽拭及痰液标本252例分成2份,1份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RSV,甲、乙型流感病毒,Ⅰ、Ⅱ、Ⅲ型副流感病...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以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人类博卡病毒(HBoV)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将2008年1月-12月以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咽拭及痰液标本252例分成2份,1份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RSV,甲、乙型流感病毒,Ⅰ、Ⅱ、Ⅲ型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常见的7种呼吸道病毒;另1份用于提取HBoV DNA,分析HBo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随机抽取1份HBoV DNA阳性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并通过Clustal W软件与GenBank中其他HBoV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分析。结果252份标本共检测到15份(6.0%)HBoV PCR阳性扩增产物。HBoV感染全年均有发生,冬春季多发;73.3%HBoV感染患儿的年龄为6个月至3岁;53.3%的患儿诊断为支气管肺炎(包括毛细支气管炎);53.3%患儿合并有其他呼吸道病毒的感染,HBoV单独感染与合并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在临床特征方面无明显差别。HBoVNS1测序的291bp与GenBank中2个原型株HBoV Stockholm 1(st1,No.DQ00495)、HBoV Stockholm2(st2,No.DQ00496)和北京的2株(No.DQ988934.2及No.DQ988933.1)的同源性为99.0%。结论HBoV在15例以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咽拭及痰液标本中检出,HBoV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著,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有较高的合并感染,HBoV单独感染与合并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在临床特征方面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博卡病毒 住院儿童 急性呼吸道感染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3N2甲型流感病毒与人类博卡病毒混合感染致塑型性支气管炎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3
作者 何琳莉 邓昱 +2 位作者 耿刚 罗健 刘恩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95-997,共3页
目的:确诊塑型性支气管炎病例1例,总结其临床特点与病原学诊断。方法:患儿,5+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喘息、气促、进行性呼吸困难,胸部CT示左肺大片实变,肺不张可能,予以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及灌洗,取出气道内内生性异物,确诊... 目的:确诊塑型性支气管炎病例1例,总结其临床特点与病原学诊断。方法:患儿,5+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喘息、气促、进行性呼吸困难,胸部CT示左肺大片实变,肺不张可能,予以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及灌洗,取出气道内内生性异物,确诊为塑型性支气管炎。取该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16种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16种呼吸道病毒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检出阳性,进一步扩增病毒核蛋白段测序明确为H3N2;同时显示人类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检出阳性,病毒拷贝数为3×105拷贝/ml。该例患儿取出内生性异物后治愈出院。结论:作为儿科危重症,塑型性支气管炎通过纤支镜检查与灌洗取出内生性异物,不仅可以明确诊断,也是必不可少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本例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原学诊断结果提示流感病毒与HBoV混合感染,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人类博卡病毒 塑型性支气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博卡病毒结构蛋白基因VP2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莹 张丹 +1 位作者 李京京 李毅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0年第3期67-69,共3页
采用PCR方法扩增出人类博卡病毒结构蛋白基因VP2,通过双酶切、连接、转化等方法将VP2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MAL-c2x上,构建重组质粒pMAL-c2x-VP2,通过双酶切检测重组质粒构建成功;用0.8 mmol.L-1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经SDS-PAGE检测... 采用PCR方法扩增出人类博卡病毒结构蛋白基因VP2,通过双酶切、连接、转化等方法将VP2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MAL-c2x上,构建重组质粒pMAL-c2x-VP2,通过双酶切检测重组质粒构建成功;用0.8 mmol.L-1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经SDS-PAGE检测、Western Blot分析,证明目的蛋白得到了表达。可为目的蛋白的纯化及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相应抗体的制备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博卡病毒 结构蛋白基因VP2 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0年苏州地区博卡病毒感染住院患儿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蓓荃 季伟 +6 位作者 蔡利红 孙慧明 严永东 丁云芳 邵雪君 张学兰 徐俊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53-756,共4页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人类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的3 826例患儿的痰标本,应用实时PCR检测HBoV DNA,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人类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的3 826例患儿的痰标本,应用实时PCR检测HBoV DNA,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B)、副流感病毒(1~3)和腺病毒,同时采用逆转录PCR检测人偏肺病毒RNA,并进行细菌培养及荧光定量PCR检测支原体DNA,分析HBo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并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进行比较。结果 3 816份标本共检测到HBoV 272例(7.13%),仅次于RSV;HBoV单独感染率为32.7%,与其他呼吸道病毒的合并感染率为18.38%,高于RSV和其他病毒的合并感染率(P<0.05)。HBoV感染全年均有发生,夏季最多;6~18月龄婴幼儿检出率最高,占48.17%。在住院患儿中,HBoV主要引起支气管肺炎(85.39%),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96.63%)、喘息(46.07%)、发热(56.18%)。与RSV相比,HBoV感染患儿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CRP均高于R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oV是苏州地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有单独的致病性,与RSV相比,在年龄、季节分布、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等方面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博卡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临床特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人博卡病毒感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肖霓光 张兵 +9 位作者 段招军 谢志萍 钟礼立 高寒春 丁小芳 李嘉 宋靖荣 刘震宇 黄寒 侯云德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0-513,共4页
目的了解人博卡病毒(HBoV)在长沙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中的流行情况及临床特征,比较分析其区域流行特点。方法收集2007年9月—2008年3月长沙地区773份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鼻咽抽吸物(nasopharyngeal aspirates,NPAs)样本进... 目的了解人博卡病毒(HBoV)在长沙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中的流行情况及临床特征,比较分析其区域流行特点。方法收集2007年9月—2008年3月长沙地区773份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鼻咽抽吸物(nasopharyngeal aspirates,NPAs)样本进行HBoV病毒NP1基因检测,将PCR阳性产物测序,并将所测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773例样本中,HBoV阳性例数87例,HBoV感染患儿年龄为18 d~64个月,冬春季节流行,主要的临床诊断与症状是支气管肺炎与咳嗽;所测序列与GenBank公布的不同地区的HBoV NP1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9.5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99.8%,对核苷酸序列作基因进化树分析显示属于1种基因型。结论长沙地区部分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儿童与人博卡病毒有关,且HBoV感染在低年龄组的儿童中更常见;一种基因型在长沙地区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人类博卡病毒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27例喘息住院患儿病毒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宇清 季伟 +5 位作者 严永东 陈正荣 储矗 邵雪君 张学兰 徐俊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44-1149,共6页
目的了解当前喘息儿童病毒感染病原学的状况。方法对2010至2011年因喘息住院治疗的1527例儿童应用逆转录PCR方法检测人类偏肺病毒(hMPV),实时PCI0方法检测人类博卡病毒(hBoV),同时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分泌物中呼吸道合... 目的了解当前喘息儿童病毒感染病原学的状况。方法对2010至2011年因喘息住院治疗的1527例儿童应用逆转录PCR方法检测人类偏肺病毒(hMPV),实时PCI0方法检测人类博卡病毒(hBoV),同时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分泌物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IVA、IVB)、副流感病毒(PinfⅠ~Ⅲ)和腺病毒(ADV)。结果1527例患儿的标本中病毒检测阳性者705例,总检出率46.2%,其中〈3岁患儿占90.1%;分别为RSV344例(22.5%)、PinfⅢ156例(10.2%),hBoV89例(5.8%),hMPV60例(3.9%),ADV18例(1.4%),PinfI18例(1.2%),IVB11例(O.7%),IVA8例(0.5%),PinfⅡl例(0.1%)。合并感染2种病毒者38例,最常见为hMPvA并hBoV感染(21.1%)和RSvA并hBoV感染(21.1%)。相比hMPV.PinfⅢ、hBOV感染患儿,RSV感染患儿的平均年龄小,气促、呼吸困难、紫绀表现更多见,平均住院时间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RSvJ惑染于每年的1至3月及10至12月间流行,hMPV的检出高峰在2至4月,PinfⅢ的检出高峰在6至7月,hBoV的检出高峰在6至8月。结论RSv是诱发儿童喘息最常见的病毒病原,hBoV和hMPV位居第3、4位,Rsv为冬春季节引起喘息的主要病原,PinfⅢ、hBoV为夏秋季节引起喘息的主要病原。hMPV和hBoV感染后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RSV感染怠扎年龄较小、病情柱对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喘息 呼吸道合胞病毒 人类偏肺病毒 人类博卡病毒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现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其临床特征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恩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59-561,共3页
呼吸道感染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世界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其临床表现易被认识,但病因却很难明确。2001年以来许多新的人类病毒被发现,其中人类偏肺病毒、人类冠状病毒NL63和HKU1,以及人类博卡病毒,均已被证实可... 呼吸道感染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世界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其临床表现易被认识,但病因却很难明确。2001年以来许多新的人类病毒被发现,其中人类偏肺病毒、人类冠状病毒NL63和HKU1,以及人类博卡病毒,均已被证实可引起小儿呼吸道疾病,其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也得到较为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毒 儿童 人类偏肺病毒 人类冠状病毒 人类博卡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儿童医院112例毛细支气管炎病原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罗健 刘恩梅 +7 位作者 邓昱 魏金凤 徐文飞 陈杰华 王莉佳 刘玮 杨锡强 符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246-2250,共5页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住院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鼻咽分泌物中HBoV和其他10种呼吸道病毒检出率及其流行特征变化。方法收集2006-2008年的毛细支气管炎发病高峰季节(2006年11月至2007年3月和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住院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鼻咽分泌...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住院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鼻咽分泌物中HBoV和其他10种呼吸道病毒检出率及其流行特征变化。方法收集2006-2008年的毛细支气管炎发病高峰季节(2006年11月至2007年3月和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住院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鼻咽分泌物,首先通过直接免疫荧光进行呼吸道常见7种病毒筛查,然后提取鼻咽分泌物病毒的DNA和RNA,用PCR/RT-PCR的方法检测HBoV等其余10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相应基因片段。结果①两时间段患儿的年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临床症状中,发热、呕吐、气促的发生例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余情况差异均不显著;②重庆地区住院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鼻咽分泌物中共检出十余种呼吸道病毒,112例患儿呼吸道标本中共检出呼吸道病毒阳性84例(75%),其中单一病毒阳性45例(40.18%),2种或2种以上病毒合并阳性39例(34.82%),2006年11月至2007年3月和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毛细支气管炎发病高峰季节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毒检出情况不同;③112例患儿中最常见的为RSV,其余依次为PIV3,RV等,检出HBoV10例,均为合并感染。结论①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鼻咽分泌物呼吸道病毒感染阳性检出率高,病毒种类复杂,合并感染率高。而且每年的病毒检出情况、合并感染情况、流行季节变化可能与不同年份患儿临床特征不同有关;②在住院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鼻咽分泌中新近发现HBoV感染,以合并感染为主,但其检出阳性率明显低于RSV和hM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呼吸道病毒感染 人类博卡病毒 人类偏肺病毒 流行病学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