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非霍奇金淋巴瘤并发人类冠状病毒HKU1肺炎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
1
1
作者
吴文玉
刘城鑫
+3 位作者
王凯
吴鹏
詹少锋
刘小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7-192,共6页
目的: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并发人类冠状病毒(HCoV)-HKU1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过程,以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于该病的认识,减少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分析2021年1月于本院住院的1例以夜间潮热盗汗、干咳和咽干为主要临床...
目的: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并发人类冠状病毒(HCoV)-HKU1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过程,以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于该病的认识,减少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分析2021年1月于本院住院的1例以夜间潮热盗汗、干咳和咽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并发HCoV-HKU1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既往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复习,分析其临床表现和诊断经过。结果:患者,女性,因确诊非霍奇金淋巴瘤2月余入院。查体,卡氏评分90分,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右下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双肺呼吸音稍粗,双下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胸部CT显示双肺弥漫性渗出灶,尿液分析中白细胞数158μL-1,采用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NGS)检测肺泡灌洗液明确诊断为HCoV-HKU1肺炎。患者入院时有右下腹隐痛、夜间咳嗽和盗汗等症状,予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无效,予复方磺胺甲恶唑片联合连花清瘟颗粒治疗后呼吸道症状消失,复查胸部CT提示渗出灶已吸收。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并发HCoV-HKU1肺炎患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临床出现肺部弥漫性阴影改变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时,仍需重视其他HCoV感染的可能。通过NGS可以高效筛选感染病原体,有利于更加精准地指导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冠状病毒
HKU1
非霍奇金淋巴瘤
第二代测序技术
肺泡灌洗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蛋白激酶D在人类冠状病毒229E复制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
作者
韩慧娟
刘欢
赵志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44-1052,共9页
目的探究蛋白激酶D(PKD)在人类冠状病毒229E(HCoV-229E)复制中的作用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以MRC-5细胞作为模型,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KD家族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siRNA敲除Prkd3及PKD抑制剂(CRT0066101)抑制PKD活性,检测HCo...
目的探究蛋白激酶D(PKD)在人类冠状病毒229E(HCoV-229E)复制中的作用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以MRC-5细胞作为模型,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KD家族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siRNA敲除Prkd3及PKD抑制剂(CRT0066101)抑制PKD活性,检测HCoV-229E感染细胞后的复制水平;通过CCK8检测细胞活性,TCID_(50)测定病毒滴度,免疫荧光染色检测HCoV-229E的表达和反式高尔基体网络(TGN)的结构;通过检测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I(4,5)P2)的水平反映磷脂酰肌醇4-激酶IIIβ(PI4KIIIβ)活性;采用PI4KIIIβ抑制剂(BQR695)抑制PI4KIIIβ活性,检测HCoV-229E感染细胞后的TGN的结构变化和HCoV-229E复制水平;采用CRT0066101抑制Vero-E6细胞的PKD活性,检测HCoV-229E感染后的的复制水平。结果PKD家族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在HCoV-229E感染过程中明显增加,包括Prkd1、Prkd2和Prkd3;与对照组相比,敲低PKD3显著抑制HCoV-229E的mRNA水平和滴度(t=8.999,P<0.001;t=6.920,P<0.001),过表达PKD3则增加了HCoV-229E的mRNA水平和滴度(t=6.630,P<0.001;t=5.794,P<0.001);CRT0066101也显著抑制HCoV-229E的mRNA水平和滴度(t=6.931,P<0.001;t=4.055,P<0.0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CRT0066101抑制HCoV-229E感染导致的TGN裂变;抑制PI4KIIIβ活性显著降低PI(4,5)P2水平,且BQR695挽救了PKD过表达导致的PI(4,5)P2水平升高(t=6.671,P<0.01),BQR695降低了HCoV-229E感染细胞的TGN裂变,HCoV-229E mRNA水平和滴度(t=5.151,P<0.001;t=7.744,P<0.001);CRT0066101抑制HCoV-229E在Vero-E6细胞中的mRNA水平和滴度(t=7.480,P<0.001;t=7.228,P<0.01)。结论本研究揭示了PKD通过调控PI4KIIIβ影响TGN的裂变参与HCoV-229E复制,并证明PKD抑制剂和PI4KIIIβ抑制剂对降低HCoV-229E的复制具有显著作用,这些发现为今后研究冠状病毒感染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冠状病毒
229E(HCoV-229E)
冠
状
病毒
蛋白激酶D
反式高尔基体网络
CRT006610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冠病毒能在体外存活多久?
3
作者
亚塞明·沙普拉克奥卢
《养猪》
2020年第2期128-128,共1页
题:新型冠状病毒在物体表面上能存活多久?(记者亚塞明·沙普拉克奥卢)新型冠状病毒能在物体表面存活多久?简短的回答是,我们不知道。但根据一项新研究,如果新冠病毒类似其引发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其...
题:新型冠状病毒在物体表面上能存活多久?(记者亚塞明·沙普拉克奥卢)新型冠状病毒能在物体表面存活多久?简短的回答是,我们不知道。但根据一项新研究,如果新冠病毒类似其引发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其他人类冠状病毒“近亲”,那么它可以在物体—如金属、玻璃或塑料—的表面存活长达9天。相比之下,流感病毒仅能在物体表面存活约48小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
冠
状
病毒
流感
病毒
物体表面
体外存活
人类冠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发现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其临床特征
被引量:
10
4
作者
刘恩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59-561,共3页
呼吸道感染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世界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其临床表现易被认识,但病因却很难明确。2001年以来许多新的人类病毒被发现,其中人类偏肺病毒、人类冠状病毒NL63和HKU1,以及人类博卡病毒,均已被证实可...
呼吸道感染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世界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其临床表现易被认识,但病因却很难明确。2001年以来许多新的人类病毒被发现,其中人类偏肺病毒、人类冠状病毒NL63和HKU1,以及人类博卡病毒,均已被证实可引起小儿呼吸道疾病,其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也得到较为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
病毒
儿童
人类
偏肺
病毒
人类冠状病毒
人类
博卡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霍奇金淋巴瘤并发人类冠状病毒HKU1肺炎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
1
1
作者
吴文玉
刘城鑫
王凯
吴鹏
詹少锋
刘小虹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内科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7-19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973814)
广东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2022ANLK025)
广东省中医药局中医药科研项目(20231169)。
文摘
目的: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并发人类冠状病毒(HCoV)-HKU1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过程,以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于该病的认识,减少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分析2021年1月于本院住院的1例以夜间潮热盗汗、干咳和咽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并发HCoV-HKU1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既往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复习,分析其临床表现和诊断经过。结果:患者,女性,因确诊非霍奇金淋巴瘤2月余入院。查体,卡氏评分90分,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右下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双肺呼吸音稍粗,双下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胸部CT显示双肺弥漫性渗出灶,尿液分析中白细胞数158μL-1,采用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NGS)检测肺泡灌洗液明确诊断为HCoV-HKU1肺炎。患者入院时有右下腹隐痛、夜间咳嗽和盗汗等症状,予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无效,予复方磺胺甲恶唑片联合连花清瘟颗粒治疗后呼吸道症状消失,复查胸部CT提示渗出灶已吸收。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并发HCoV-HKU1肺炎患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临床出现肺部弥漫性阴影改变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时,仍需重视其他HCoV感染的可能。通过NGS可以高效筛选感染病原体,有利于更加精准地指导肺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
人类冠状病毒
HKU1
非霍奇金淋巴瘤
第二代测序技术
肺泡灌洗液
Keywords
Human coronavirus HKU1
Non-Hodgkin’s lymphoma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分类号
R733.4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蛋白激酶D在人类冠状病毒229E复制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
作者
韩慧娟
刘欢
赵志军
机构
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临床病原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罗彻斯特大学医学系
出处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44-1052,共9页
基金
美国国立卫生院NIH(No.HL141171)资助。
文摘
目的探究蛋白激酶D(PKD)在人类冠状病毒229E(HCoV-229E)复制中的作用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以MRC-5细胞作为模型,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KD家族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siRNA敲除Prkd3及PKD抑制剂(CRT0066101)抑制PKD活性,检测HCoV-229E感染细胞后的复制水平;通过CCK8检测细胞活性,TCID_(50)测定病毒滴度,免疫荧光染色检测HCoV-229E的表达和反式高尔基体网络(TGN)的结构;通过检测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I(4,5)P2)的水平反映磷脂酰肌醇4-激酶IIIβ(PI4KIIIβ)活性;采用PI4KIIIβ抑制剂(BQR695)抑制PI4KIIIβ活性,检测HCoV-229E感染细胞后的TGN的结构变化和HCoV-229E复制水平;采用CRT0066101抑制Vero-E6细胞的PKD活性,检测HCoV-229E感染后的的复制水平。结果PKD家族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在HCoV-229E感染过程中明显增加,包括Prkd1、Prkd2和Prkd3;与对照组相比,敲低PKD3显著抑制HCoV-229E的mRNA水平和滴度(t=8.999,P<0.001;t=6.920,P<0.001),过表达PKD3则增加了HCoV-229E的mRNA水平和滴度(t=6.630,P<0.001;t=5.794,P<0.001);CRT0066101也显著抑制HCoV-229E的mRNA水平和滴度(t=6.931,P<0.001;t=4.055,P<0.0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CRT0066101抑制HCoV-229E感染导致的TGN裂变;抑制PI4KIIIβ活性显著降低PI(4,5)P2水平,且BQR695挽救了PKD过表达导致的PI(4,5)P2水平升高(t=6.671,P<0.01),BQR695降低了HCoV-229E感染细胞的TGN裂变,HCoV-229E mRNA水平和滴度(t=5.151,P<0.001;t=7.744,P<0.001);CRT0066101抑制HCoV-229E在Vero-E6细胞中的mRNA水平和滴度(t=7.480,P<0.001;t=7.228,P<0.01)。结论本研究揭示了PKD通过调控PI4KIIIβ影响TGN的裂变参与HCoV-229E复制,并证明PKD抑制剂和PI4KIIIβ抑制剂对降低HCoV-229E的复制具有显著作用,这些发现为今后研究冠状病毒感染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人类冠状病毒
229E(HCoV-229E)
冠
状
病毒
蛋白激酶D
反式高尔基体网络
CRT0066101
Keywords
human coronavirus 229E(HCoV-229E)
coronavirus
protein kinase D
trans-Golgi network
CRT0066101
分类号
R373.1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冠病毒能在体外存活多久?
3
作者
亚塞明·沙普拉克奥卢
机构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
出处
《养猪》
2020年第2期128-128,共1页
文摘
题:新型冠状病毒在物体表面上能存活多久?(记者亚塞明·沙普拉克奥卢)新型冠状病毒能在物体表面存活多久?简短的回答是,我们不知道。但根据一项新研究,如果新冠病毒类似其引发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其他人类冠状病毒“近亲”,那么它可以在物体—如金属、玻璃或塑料—的表面存活长达9天。相比之下,流感病毒仅能在物体表面存活约48小时。
关键词
新型
冠
状
病毒
流感
病毒
物体表面
体外存活
人类冠状病毒
分类号
R373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发现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其临床特征
被引量:
10
4
作者
刘恩梅
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中心
出处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59-561,共3页
文摘
呼吸道感染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世界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其临床表现易被认识,但病因却很难明确。2001年以来许多新的人类病毒被发现,其中人类偏肺病毒、人类冠状病毒NL63和HKU1,以及人类博卡病毒,均已被证实可引起小儿呼吸道疾病,其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也得到较为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呼吸道
病毒
儿童
人类
偏肺
病毒
人类冠状病毒
人类
博卡
病毒
Keywords
respiratory viruses
children
human metapneumovirus
human coronavirus
human Boca virus
分类号
R725.6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非霍奇金淋巴瘤并发人类冠状病毒HKU1肺炎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吴文玉
刘城鑫
王凯
吴鹏
詹少锋
刘小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蛋白激酶D在人类冠状病毒229E复制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韩慧娟
刘欢
赵志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冠病毒能在体外存活多久?
亚塞明·沙普拉克奥卢
《养猪》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新发现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其临床特征
刘恩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