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海底“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的困境与原因 被引量:18
1
作者 周勇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3,79,共6页
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大会宣布国际海底及其资源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制定出国际海底制度并纳入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但此后该原则逐渐被削弱并陷入困境。主要原因有三:国际海底活动和国际海底管理局的工作由少数发达... 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大会宣布国际海底及其资源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制定出国际海底制度并纳入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但此后该原则逐渐被削弱并陷入困境。主要原因有三:国际海底活动和国际海底管理局的工作由少数发达国家主导、"新自由主义"主导国际经济观念以及国际社会对海底的关注重点向生物多样性问题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海底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海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兼谈世界资源的公平分享 被引量:5
2
作者 夏春利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4,共3页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制度源于自然法思想和人类理性学说,包括国际海底区域、月球和其他天体、南极洲的有形自然资源以及无线电频率和卫星轨道等无形资源,不得主张主权、不得据为己有、为和平目的使用并通过国际合作和共管机制为全人类谋福...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制度源于自然法思想和人类理性学说,包括国际海底区域、月球和其他天体、南极洲的有形自然资源以及无线电频率和卫星轨道等无形资源,不得主张主权、不得据为己有、为和平目的使用并通过国际合作和共管机制为全人类谋福利是这种资源的五项要求。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制度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对世界资源所有权进行再分配的要求,拓展了其对不属于任何国家所有的世界资源的利用方式,有助于世界资源的公平分享和利用。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制度关注资源所有权分配,在应对当前国际资源竞争转向资源使用权规则控制的趋势上作用有限。衡平的世界资源分配有赖于国家软实力的提高以及对国际贸易规则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国际海底区域 世界资源 衡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理论的新发展——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促动 被引量:5
3
作者 邱文弦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4-121,共8页
伴随人类科技与文明的高速发展,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理论中关于资源的所有权归属和实体财富的分配等要素已无法满足现代国际社会的发展需求。"一带一路"倡议在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前提下,从国际关系的... 伴随人类科技与文明的高速发展,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理论中关于资源的所有权归属和实体财富的分配等要素已无法满足现代国际社会的发展需求。"一带一路"倡议在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前提下,从国际关系的变迁、客体类型的扩大和法律规范的转型三个方面促动了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理论的深化发展。在此基础上,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与现行国际法理论的互动研究,以期推动形成一项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核心的拟议国际法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利益 “一带一路”倡议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频谱和轨道资源 被引量:4
4
作者 夏春利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103-107,116,共6页
无线电频谱和卫星轨道资源是有限的自然资源,在国际层面通过国际电信联盟的国际合作管理机制在成员国间进行分配,其依据是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上各国共同制定的《无线电规则》。各国对无线电频谱和卫星轨道资源的权利是具有一定优先权的... 无线电频谱和卫星轨道资源是有限的自然资源,在国际层面通过国际电信联盟的国际合作管理机制在成员国间进行分配,其依据是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上各国共同制定的《无线电规则》。各国对无线电频谱和卫星轨道资源的权利是具有一定优先权的使用权,这类资源具有国家不得对其主张主权或据为己有、通过国际合作共同管理、各国人民公平地分享资源、为和平目的使用的特征,是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空间商业化趋势带来的卫星及其所用频率和轨道位置跨国转让的问题,呼吁资源分配的国际机制的改革,以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各国资源需求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频谱 卫星轨道 空间商业化 无线电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地球气候的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属性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化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6-66,共11页
人类的生存、福祉与地球气候及其稳定性息息相关,保护地球气候越来越密切地融入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之中。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的理性抉择,然而美国政府先后退出《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全球气候治理不断遭遇挑战。联合国框架内... 人类的生存、福祉与地球气候及其稳定性息息相关,保护地球气候越来越密切地融入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之中。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的理性抉择,然而美国政府先后退出《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全球气候治理不断遭遇挑战。联合国框架内相关规范性文件将气候变化作为一项"人类共同关切事项"以促使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但是这一概念并不利于保护地球气候的集体行动,地球气候的法律属性理应在动态中寻求发展。人类共同继承财产概念已经得到国际社会公认,保护地球气候契合人类共同继承财产概念的基本精神,其符合全人类共享、无害财产的利用、全球治理等核心要素,理当确立地球气候的人类共同继承财产法律属性,这对于谱写人类可持续发展事业新篇章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气候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人类共享 无害财产的利用 全球气候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公域治理原则:人类共同继承财产拓展适用的出路 被引量:2
6
作者 胡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43,共15页
在人类不断开拓新的空间领域过程中,人类共同继承财产(Common Heritage of Mankind,以下简称“CHM”)这一原则虽始终保持着活力和影响力,但其拓展适用又始终难有实质性的进展,盖因“共有”范式下的CHM不仅在规范逻辑上难以自洽,也缺乏... 在人类不断开拓新的空间领域过程中,人类共同继承财产(Common Heritage of Mankind,以下简称“CHM”)这一原则虽始终保持着活力和影响力,但其拓展适用又始终难有实质性的进展,盖因“共有”范式下的CHM不仅在规范逻辑上难以自洽,也缺乏现实的国际政治土壤。通过梳理CHM的起源与发展历史,结合当前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国际立法,可以看出,CHM的进一步拓展适用,应回归到作为全球共用物治理功能性原则的属性定位。应在保留CHM合理内核的同时,抛弃CHM的财产表述,推动全球公域资源的公平、公正开发利用与惠益分享。与此同时,功能主义CHM的回归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落实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规范性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全球公域 海洋遗传资源 惠益分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 被引量:6
7
作者 王传辉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6期88-92,共5页
关键词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国际法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人类共同利益 管辖范围以外 月球协定 国际海底 持续发展 主权要求 国际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BBNJ协定视阈下国际法制度性话语权的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磊 《交大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9,共13页
BBNJ协定开放签署是近年来国际法领域的重要成果之一。该协定在为深海遗传资源开发法律秩序变革奠定基础的同时,也存在较多的模糊性建构。这意味着各国在执行阶段将继续围绕制度性话语权展开绵长的博弈。根据国际法的理论与经验,“软法... BBNJ协定开放签署是近年来国际法领域的重要成果之一。该协定在为深海遗传资源开发法律秩序变革奠定基础的同时,也存在较多的模糊性建构。这意味着各国在执行阶段将继续围绕制度性话语权展开绵长的博弈。根据国际法的理论与经验,“软法之治”的重要性在BBNJ协定的执行阶段不容忽视,并成为国家之间争夺制度性话语权的重要维度之一。中国应当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通过理论创新,不断提高自身主张的理性程度,从而推动国际法观念地层的迭代。通过融入海洋科研自由革新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是理论创新的重要方面。同时,在BBNJ协定执行阶段,基于“软法之治”,借鉴“结构洞”理论的有益启示,中国可以在重要议题上努力弥合国家之间的罅隙。BBNJ协定的履约实践必将为中国构建制度性话语权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BNJ 软法 制度性话语权 结构洞 深海遗传资源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法和保护文化财产
9
作者 李适时 《政治与法律》 1985年第3期40-43,共4页
一、文化财产与人类文化继承财产原则文物、古迹、艺术品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传统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凝聚了同一文化渊源的人民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创造。它是增进各国人民互相了解、交流知识、加深友谊的桥梁,促进全人类文明和社... 一、文化财产与人类文化继承财产原则文物、古迹、艺术品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传统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凝聚了同一文化渊源的人民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创造。它是增进各国人民互相了解、交流知识、加深友谊的桥梁,促进全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媒介物。反过来,国家间、民族间文化的交流、相互的了解、取长补短,又促进着各民族文化的进步,从而诞生出体现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文物。限据国家主权原则,位于一国领土之内,并由世世代代生长栖息、繁衍在该国土地上的人民创造的文化财产当然是该国的文化财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财产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人类文化 文物保护法 保护制度 海牙公约 艺术品 人类文明 国际公约 所有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国际海底生物资源开发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善宝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共9页
国际海底生物资源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直接原因在于该资源所蕴藏的巨大商业价值,而公正、合理的分享这些价值有赖于开发制度的构建。国际海底生物资源开发制度的构建,法律属性的明晰是基础,获取模式的选择是关键,惠益分享制度的构建... 国际海底生物资源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直接原因在于该资源所蕴藏的巨大商业价值,而公正、合理的分享这些价值有赖于开发制度的构建。国际海底生物资源开发制度的构建,法律属性的明晰是基础,获取模式的选择是关键,惠益分享制度的构建是落脚点。研习现有国际法的规定,结合资源本身的特征,国际海底生物资源的法律属性应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获取模式宜采用联合企业安排,而在其惠益分享制度的构建中,应弱化货币惠益分享,强调非货币惠益分享,以使资源所衍生利益公平的惠及各个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海底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联合企业安排 获取与惠益分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家环境权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梓太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7-41,共5页
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以来,环境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并且把它同国际政治、经济等诸多问题结合起来,尤其是因污染物越境转移及设置环境贸易壁垒等引起的国际纠纷越来越多。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不可避免地要涉... 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以来,环境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并且把它同国际政治、经济等诸多问题结合起来,尤其是因污染物越境转移及设置环境贸易壁垒等引起的国际纠纷越来越多。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国家环境权利与义务,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与国际社会进行环境合作过程中,应当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环境权益,很值得研究。根据当前国际环境条约、宣言的规定,国家环境权可以分为六个部分:①国家对本国环境及自然资源享有永久主权权利;②人类共同继承财产权;③发展中国家优先发展权;④控制污染物越境转移权利与义务;⑤领土无害使用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问题 国家环境权 越境转移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发达国 环境与自然资源权 控制污染物 环境与发展 发展中 管辖范围以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国国际海底区域政策的演进逻辑、走向及启示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梓太 程飞鸿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1-72,共12页
美国在国际海底区域政策的演进上历经多次转变,但其始终坚持以国家利益为导向。综合来看,美国未来极有可能全面回归到国际海底区域各项制度中,其关注的重点将围绕“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的具体落实以及国际海底区域事务的话语权。基于... 美国在国际海底区域政策的演进上历经多次转变,但其始终坚持以国家利益为导向。综合来看,美国未来极有可能全面回归到国际海底区域各项制度中,其关注的重点将围绕“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的具体落实以及国际海底区域事务的话语权。基于此,我国可以从美国政策的演进历程中获得启示。首先,坚持和落实“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以制度设计打通利益分享与合理开发的隔阂,以制度手段和开放态度实现技术转让。其次,构建国际海底区域制度中的引领国地位,实现技术、资金和规则的三方面引领,提高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中的话语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海底区域 政策演变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引领国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国际海底资源开发法律制度中的地位探索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志文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0-45,共6页
不同国家在国际海底资源开发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并不相同,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共同推动下,有必要确立我国于国际海底资源开发制度下的引领国地位,辩证分析在确立该地位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阻却性因素,改进《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 不同国家在国际海底资源开发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并不相同,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共同推动下,有必要确立我国于国际海底资源开发制度下的引领国地位,辩证分析在确立该地位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阻却性因素,改进《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中相应的立法原则,将"适当给予其他较为落后的或地理不利的发展中国家以一定的便利"明确至立法中,在理论上将"一带一路"思想方略运用至国际海底资源开发活动中,以有力地带动周围其他发展中国家,提升我国在国际海底资源开发活动中的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海底资源 引领国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海底区域法律地位对经济学产权理论的反思
14
作者 任秋娟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1-123,共3页
国际海底区域应定位于全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经济学上的产权理论有其局限性,应谨慎适用,国际海底区域制度在全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上应作具体设计。
关键词 国际海底区域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产权 外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钰如 《太平洋学报》 1995年第2期33-36,共4页
历史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罗钰如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总计有门个部分,包括320条和9个附件。所涉及的问题,概括地说,主要有:领海和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岛屿和群岛国。国... 历史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罗钰如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总计有门个部分,包括320条和9个附件。所涉及的问题,概括地说,主要有:领海和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岛屿和群岛国。国际航行海峡的通过、内陆国出人海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批准公约 国际海底区域 海洋强国 专属经济区 海洋环境保护 《公约》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联合国海洋法会议 联合国海洋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遗传资源的惠益分享制度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思竹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0-82,共13页
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遗传资源的惠益分享制度是当前国际海洋立法中的焦点问题。确立惠益分享制度,需要平衡和协调其与公海自由原则、各国海洋管辖权、国际海洋渔业的关系,同时也要面对国家间运用海洋遗传资源能力的巨大差异。在惠益分享... 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遗传资源的惠益分享制度是当前国际海洋立法中的焦点问题。确立惠益分享制度,需要平衡和协调其与公海自由原则、各国海洋管辖权、国际海洋渔业的关系,同时也要面对国家间运用海洋遗传资源能力的巨大差异。在惠益分享制度谈判过程中,关于分享的主体、范围与模式的分歧最大。在模式选择上,国际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开发模式和海洋科学研究模式各自有其缺陷,不能完全照搬。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因其财产表述与经济实践难以为惠益分享制度确立价值基础,有必要对其进行扬弃。以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惠益分享的指导原则和价值遵循,在具体制度设计中具有纲举目张的效果,是更优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管辖范围外 海洋遗传资源 海洋科学研究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海洋命运共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多宣言》赢取海洋话语权的历史影响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建华 邹冠男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4-102,共9页
《帕多宣言》在海洋政治发展史上是一个富有成果的话语权传奇。马耳他以一个地中海小岛国的身份,在联合国会议上提出了“国际深海海底资源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主张,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切转化为共同话语,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和赞同,不... 《帕多宣言》在海洋政治发展史上是一个富有成果的话语权传奇。马耳他以一个地中海小岛国的身份,在联合国会议上提出了“国际深海海底资源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主张,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切转化为共同话语,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和赞同,不仅引领了海底政治的发展方向,推动了国际海底区域制度的形成,而且改变了长期以来西方海洋大国垄断国际海洋话语权的局面,推动了国际海洋大国在博弈中的合作,校正了国际海洋话语权在认识上的偏见与误区。其对备受国际海洋话语缺失困扰的中国具有三点重要启示:一是要积极主动出击,坚持话语斗争是赢取海洋话语权的必要前提;二是海洋话语权与国家实力并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在国际海洋政治中话语权错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三是高质量创新海洋话语表达是赢取海洋话语权的关键和根本所在。在复杂纷扰的国际海洋领域,进取与协作是推动合作发展的根本选择,谁能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国际重大海洋问题,创新话语表达,谁就能拥有更大的海洋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多宣言》 海洋话语权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海底政治 和平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世界国家对国际海底开发制度的贡献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世忠 《政治与法律》 1983年第4期111-117,共7页
1982年4月30日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以130票赞成,4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海洋法公约,同年12月10日在牙买加蒙特哥湾城举行了签字仪式。至此,历时98年的海洋立法会议已经结束,经100多个国家批准,公约已经生效。海洋法公约中... 1982年4月30日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以130票赞成,4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海洋法公约,同年12月10日在牙买加蒙特哥湾城举行了签字仪式。至此,历时98年的海洋立法会议已经结束,经100多个国家批准,公约已经生效。海洋法公约中篇幅最大,谈判费时最多的是国际海底区域的勘探和开采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世界国家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海洋法公约 国际海底 海底区域 管理机构 海洋法会议 管辖范围 法律制度 联合国大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面临的挑战及其前景 被引量:1
19
作者 蓝海昌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2年第5期57-63,共7页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诞生至今已经经历了10个不平凡的春秋。人们期待着她早日生效,然而却面临着以美、英、德为代表的西方工业化国家的挑战,使其蒙上了一层阴影。印度、法国、日本和前苏联以及中国先后被批准为国际海底区域的先驱投资...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诞生至今已经经历了10个不平凡的春秋。人们期待着她早日生效,然而却面临着以美、英、德为代表的西方工业化国家的挑战,使其蒙上了一层阴影。印度、法国、日本和前苏联以及中国先后被批准为国际海底区域的先驱投资者,使这一层阴影见到了曙光。而77国集团急转直下的声明,为使《公约》早日生效并使其成为代表全人类利益的海洋法公约开了绿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国际海底 前苏联 联合国海洋法会议 海底区域 临时措施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国际海洋法法庭 国内立法 海底矿物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治理的特征与世界政治新理念
20
作者 刘明周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8-95,共8页
全球海底治理在建构过程中形成了三个典型特征。首先,以国际海底管理局为核心的相对有效治理;其次,发展中国家在治理机制建设中发挥了主导地位;最后,各方博弈形成的平行开发制,即国际海底管理局与民族国家同时为企业的开发活动提供授权... 全球海底治理在建构过程中形成了三个典型特征。首先,以国际海底管理局为核心的相对有效治理;其次,发展中国家在治理机制建设中发挥了主导地位;最后,各方博弈形成的平行开发制,即国际海底管理局与民族国家同时为企业的开发活动提供授权。海底治理的进程揭示了世界政治的三个关键性转变,一是权力政治在新的时代相对弱化,二是世界政治中的伦理性色彩更加凸显,三是世界政治正展现出超越民族国家的人类共生性特征。在这个新旧杂陈的时代,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暗合世界政治的新特征,有望为海底治理的推进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治理 国际海底管理局 权力政治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海洋命运共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