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5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合并2型糖尿病的诊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曾琴 曹丹枫 +4 位作者 杨红红 何坤 刘倩 吴玉珊 刘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3-247,共5页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导致人体免疫功能降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但随着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的问世,将HIV感染从一种致命性疾病转变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疾病,显著延长HIV感染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PLWH)的生命,但该群体慢性合并...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导致人体免疫功能降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但随着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的问世,将HIV感染从一种致命性疾病转变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疾病,显著延长HIV感染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PLWH)的生命,但该群体慢性合并症(糖尿病、肾病、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疾病)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我国的糖尿病以2型糖尿病(T2DM)为主,1型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少见,本文中涉及的PLWH合并糖尿病的相关研究指的是T2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 2型糖尿病 发病机制 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手术安全问题探讨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磊 刘保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2-64,共3页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合并多种外科疾病需要手术治疗,由于艾滋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损害,手术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手术风险大。因此做好围术期治疗对预防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手术期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情况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垒 张磊 刘保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6期4252-4254,共3页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1年9月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HIV感染者242例。根据术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分为A组(≤199 cell/μl)123例、B...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1年9月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HIV感染者242例。根据术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分为A组(≤199 cell/μl)123例、B组(200~349 cell/μl)70例、C组(≥350 cell/μl)49例,比较各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根据手术切口类型分为Ⅰ、Ⅱ、Ⅲ类切口,比较各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结果 242例HIV感染患者中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15例(47.5%);其中浅表切口感染93例(38.4%),深部切口感染13例(5.4%),器官或无菌体腔感染9例(3.7%)。4例术后死于腹腔感染脓毒症。A组发生手术部位感染62例(50.4%),B组32例(45.7%),C组21例(42.8%),3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4,P>0.05)。Ⅰ类手术切口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2.6%(2/77),Ⅱ类66.2%(102/154),Ⅲ类100.0%(11/11),3类手术切口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083,P<0.001)。结论 HIV感染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较高,术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不影响手术部位感染率,但是切口类型与手术部位感染率相关,适当的围术期防治措施可减少HIV感染者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感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泪膜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海燕 庞国祥 +1 位作者 叶俊杰 郭立斌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4-637,共4页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泪膜功能。 方法 前瞻性研究34例HIV/AIDS患者,对照组为40例HIV阴性者。分别行眼干症状询问、泪膜破裂时间测定(TBUT)、角膜荧光素染色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结果 病例组TBUT和SIt结果及TBU...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泪膜功能。 方法 前瞻性研究34例HIV/AIDS患者,对照组为40例HIV阴性者。分别行眼干症状询问、泪膜破裂时间测定(TBUT)、角膜荧光素染色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结果 病例组TBUT和SIt结果及TBUT和SIt异常和角膜荧光素染色的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病例组出现眼干症状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组与A、B组比较,C组SIt结果较低(P<0.05),角膜染色评分较高(P<0.05),SIt结果异常者较多(P<0.05)。不同眼底病变组比较,SIt和TBUT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IV感染者发生泪膜功能异常的比率并不高于正常人群。HIV感染者较不容易出现干眼症状。重症AIDS患者是发生干眼症的易患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泪膜功能 干眼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广西两省四县(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检测结果告知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单多 葛增 +1 位作者 王璐 张丽芬 《中国健康教育》 2009年第10期739-742,共4页
目的了解云南、广西两省四县(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检测结果的告知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对云南和广西两省四县(区)于2008年1~12月期间检出的HIV感染者采用自行编制的匿名问卷进行一对一调查,调查HIV阳... 目的了解云南、广西两省四县(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检测结果的告知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对云南和广西两省四县(区)于2008年1~12月期间检出的HIV感染者采用自行编制的匿名问卷进行一对一调查,调查HIV阳性人群HIV检测阳性结果的告知对象、告知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361名调查对象中,愿意将HIV检测阳性结果告知固定性伴、非固定性伴、亲人和朋友的比例分别占72.6%,22.0%,63.2%和6.2%。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3.73,95%CI:1.22—11.38),艾滋病知识知晓(OR=63.13,95%CI:20.76~191.97)与探讨性伴告知(OR=2.32,95%CI:1.01~5.79)在固定性伴告知意愿上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部分HIV感染者不愿意将HIV阳性状态告知他人,应进一步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不断提高HIV检测阳性结果的告知意愿,减少家庭或同伴感染概率,防止HIV二代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告知 意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12例血小板数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朱理平 王永志 +1 位作者 朱士红 杨美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3期2108-2108,共1页
近年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增多,患者常以发热、出血表现前来就诊。工作中我们发现此类患者血小板减少。现就我院近年来先后收治的12例HIV感染者周围血小板计数(BPC)资料收集整理,报告如下。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病毒感染者 血小板数 HIV感染者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计数 收集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的代谢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龙振昼 刘华 +5 位作者 王闻文 池宏亮 陈江平 黄丽秀 卓义理 聂青和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7-560,共4页
目的评估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对中老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代谢的影响及变化特点。方法随机选择51例接受ART的40岁以上HIV感染者,监测治疗1年后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 目的评估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对中老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代谢的影响及变化特点。方法随机选择51例接受ART的40岁以上HIV感染者,监测治疗1年后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常用代谢及相关指标变化,分析其原因及应对措施。结果 51例中老年HIV感染者接受ART后1年,患者上述检测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高三酰甘油、高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等脂代谢紊乱,部分患者出现糖代谢异常及高血压。其中,以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异常变化较为常见。导致代谢紊乱的疾病谱中,单一指标异常14例(27.4%),代谢综合征5例(9.8%),混合型高脂血症4例(7.8%),2项及以上指标异常但未达到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者19例(37.2%)。以上变化统计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HIV感染者接受ART后,受药物、社会、心理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代谢紊乱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中老年 代谢综合征 血脂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四川、新疆两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固定性伴侣暴露前预防用药接受意愿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高菲菲 钟晓妮 +5 位作者 彭斌 张燕 戴江红 刘倩萍 宋本莉 黄爱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5-400,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四川、新疆两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固定性伴侣(regular sexpartners,PAR)对暴露前预防用药(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的接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非随机抽样,... 目的:了解我国四川、新疆两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固定性伴侣(regular sexpartners,PAR)对暴露前预防用药(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的接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非随机抽样,对473位合格的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匿名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我国四川、新疆两省的PAR对PrEP的知晓率不高,85.41%从未听说过PrEP,调查人员对PAR人群进行PrEP相关内容的讲解后,PrEP的接受意愿达到了80.34%。经Logistic回归分析,PAR人群PrEP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包括民族(维吾尔/汉族:OR=2.471,P=0.009 3)、月收入水平(≤1 000元/1 001~3 000元:OR=2.046,P=0.018 4)、半年内是否与配偶发生过性行为(是/否:OR=2.263,P=0.019 2)、自认为从配偶处感染HIV的可能性(可能性一般/大:OR=0.485,P=0.065 1;可能性小/大:OR=0.447,P=0.027 3)、是否建议朋友使用PrEP(会/不会:OR=9.416,P〈0.000 1)、配偶查出感染HIV的时间(3年之内/1年内:OR=0.478,P=0.059 9;3年前/1年内:OR=0.374,P=0.009 4)。结论:我国四川、新疆两省的PAR对PrEP的知晓率低,接受意愿高,在今后的艾滋病干预工作中,应加大PrEP的宣传力度,提高其知晓率,进一步提高接受意愿。同时,不妨尝试在该人群中开展同伴教育,这可能是推广PrEP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固定性伴侣 暴露前预防用药 接受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50岁男性新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的基因亚型及治疗前耐药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方宁烨 韦文翠 +17 位作者 李剑军 岑平 冯献湘 阳冬 唐凯玲 梁淑家 邵玉兰 陆华湘 江河 孟琴 刘帅凤 朱秋映 陈欢欢 蓝光华 阳世雄 周丽芳 莫靖林 葛宪民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9-404,共6页
目的 分析广西≥50岁男性新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基因亚型及治疗前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广西14个城市2020年1至6月新报告≥50岁男性HIV感染者,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IV-1 pol基因片段进行测序... 目的 分析广西≥50岁男性新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基因亚型及治疗前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广西14个城市2020年1至6月新报告≥50岁男性HIV感染者,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IV-1 pol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分析耐药突变位点及耐药程度。结果 共615例HIV感染者纳入分析,CRF01_AE、CRF07_BC和CRF08_BC 3种主要亚型的构成比分别为57.4%(353/615)、17.1%(105/615)和22.4%(138/615)。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非NRTI(NNRTI)和蛋白酶抑制剂发生耐药位点突变例数分别为8例(1.3%)、18例(2.9%)和0例。NRTI和NNRTI位点突变率最高的分别为M184V(0.7%)和K103N(1.8%)。22例(3.6%)至少对任意一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产生耐药,其中,对NRTI耐药4例(0.7%)、NNRTI耐药14例(2.3%),同时产生耐药4例(0.7%);对蛋白酶抑制剂未产生耐药。NNRTI治疗前耐药率高于NRTI(2.9%比1.3%;χ^(2)=3.929,P=0.047)。拉米夫定、齐多夫定、替诺福韦、阿巴卡韦、利匹韦林、依非韦伦、奈韦拉平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治疗前耐药所占比例分别为0.8%、0.3%、0.7%、1.0%、1.3%、2.8%、2.9%和0。结论 CRF01_AE、CRF07_BC和CRF08_BC为2020年广西新报告≥50岁男性HIV感染者主要流行毒株,其治疗前耐药仍处于低度流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基因亚型 治疗前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结核分枝杆菌、梅毒螺旋体感染1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麻海龙 张少平 +2 位作者 刘江福 林惠宇 朱焱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62-564,共3页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感染的病例报道已常见,HIV感染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病例偶见报道,HIV感染者同时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罕见。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感染的病例报道已常见,HIV感染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病例偶见报道,HIV感染者同时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罕见。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于2018年7月29日收治1例HIV感染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结核分枝杆菌、梅毒螺旋体感染,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马尔尼菲篮状菌 结核分枝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眼部病变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小伟 叶俊杰 +6 位作者 耿爽 徐海燕 赵家良 闵寒毅 马楠 韩阳 李太生 《协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总结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诊治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眼部病变的发病率及其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和房水、泪液病毒学检... 目的总结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诊治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眼部病变的发病率及其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和房水、泪液病毒学检测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诊治的223例HIV/AIDS患者的眼部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其中男性157例,女性66例;平均年龄(39.2±9.7)岁(8.0-78.0岁)。对所有患者的感染方式、眼部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3例HIV/AIDS患者中,有眼部并发症者99例(44.4%),共156只眼,其中并发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视网膜炎64只眼(40例),HIV视网膜病变54只眼(35例),HIV/梅毒双重感染合并眼底病变20只眼(13例),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immune reconstitution inflammatory syndrome,IRIS)16只眼(10例),慢性泪腺炎2只眼(1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50/mm3的HIV/AIDS患者泪液分泌低于正常人(P=0.008)。在行高效抗逆转录酶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治疗有效且血浆HIV检测为阴性的16例HIV/AIDS患者的泪液中发现HIV-1病毒,中位病毒载量为2291(519,6667)拷贝/ml。结论在HIV/AIDS患者眼部病变中,CMV视网膜炎是AIDS晚期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早期发现和及时给予全身及眼部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视力预后。患者血液HIV检测阴性时,房水和泪液HIV仍持续阳性,提示防止HIV病毒播散,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眼部病变 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房水 泪液 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5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唾液中人类疱疹病毒1-4型的检测情况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凡 翟维维 +3 位作者 葛柳莹 祁燕伟 高辉 段开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4-517,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唾液中人类疱疹病毒(HHV)1~4型即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和EB病毒(EBV)的分布情况。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HIV感染者和健康者非刺激...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唾液中人类疱疹病毒(HHV)1~4型即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和EB病毒(EBV)的分布情况。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HIV感染者和健康者非刺激性全唾液中HSV-1、HSV-2、VZV和EBV DNA的存在情况进行检测,并采用SPSS 18.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相关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在245例HIV阳性患者唾液中,HSV-1、HSV-2、VZV和EBV检出率分别为29.0%、3.3%、4.1%和82.0%;30例对照组唾液中上述4种病毒检出率分别为13.3%、0、0和36.7%。两组总体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使用后HIV感染者唾液中4种病毒的检出率与未使用HAART的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地区HIV感染者HHV有较高的流行率,以EBV最为常见,其次为HSV-1,VZV和HSV-2少见,还存在多种疱疹病毒联合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唾液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人类疱疹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围术期脓毒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及与免疫缺陷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磊 黄朝刚 刘保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7期3251-3253,共3页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围术期脓毒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及与患者免疫缺陷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2年12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351例HI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术期脓毒症发生...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围术期脓毒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及与患者免疫缺陷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2年12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351例HI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术期脓毒症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与无脓毒症组,分析两组术前免疫学指标(CD4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及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清蛋白水平。根据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为0~199 cell/μl、200~349 cell/μl、≥350 cell/μl,分析脓毒症与免疫缺陷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脓毒症组较无脓毒症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清蛋白水平降低,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与脓毒症发生有回归关系(P<0.05)。脓毒症组与无脓毒症组免疫缺陷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869,P=0.004)。结论术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为HIV感染者围术期脓毒症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患者免疫缺陷程度加重,脓毒症的发病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脓毒症 T淋巴细胞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机会性感染的防治 被引量:4
14
作者 费艳秋 施安国 刘晓琰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1年第2期121-124,共4页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机会性感染 防治措施 抗逆转录病毒疗法 卡氏肺孢子虫 弓形虫 结核分枝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营养素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免疫状态的影响
15
作者 赵飞 冯学灵 +3 位作者 徐伟 马彦民 王哲 李文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0-342,共3页
目的研究微量营养素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体内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02名HIV感染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给予安慰剂和复合微量营养素片,在研究开始及结束时分别进行体格测量和免疫状态测定。结果两组受试者在年龄、身高... 目的研究微量营养素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体内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02名HIV感染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给予安慰剂和复合微量营养素片,在研究开始及结束时分别进行体格测量和免疫状态测定。结果两组受试者在年龄、身高、体重和男女性别比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前两组受试者体内的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和IgA、IgG、IgM、C3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后试验组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和IgA、IgG、IgM、C3水平均明显高于研究前和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与研究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补充微量营养素能改善HIV感染者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微量营养素 免疫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拔牙围手术期的风险评估和管理
16
作者 王凯丽 陈世璋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4-757,共4页
目的评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拔牙围手术期的免疫状态,探索预防感染的临床处理方法,降低患者的术后感染风险。方法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五官中心口腔科2008年5月至2018年7月拔牙的246... 目的评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拔牙围手术期的免疫状态,探索预防感染的临床处理方法,降低患者的术后感染风险。方法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五官中心口腔科2008年5月至2018年7月拔牙的246例HIV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术前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差异分为3组,给予相应的抗感染的预防用药,总结每组患者围手术期的相关处理流程,并对术后7 d和术后1个月CD4+T淋巴细胞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过适当的抗感染治疗,虽然术后7 d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水平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个月即可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利用CD4+T淋巴细胞能够有效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的特点,确定最佳手术时间、评估手术风险并给予相应的预防性干预治疗,可切实降低HIV患者手术感染风险。合理的抗感染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同时,围手术期的心理管理和饮食管理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拔牙术 感染 CD4^+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合并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病风险状况及其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延雪 胡虹英 +7 位作者 李新刚 鹿星梦 郜桂菊 梁洪远 肖江 杨涤 王芳 韩晓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尚未进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心血管病风险状况及其临床特点。方法以HIV感染... 目的探讨尚未进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心血管病风险状况及其临床特点。方法以HIV感染者193人为研究对象,按照MS的诊断标准选择诊断为MS的患者为MS组,选对应的非MS患者为非MS组;按照Framingham风险评分筛选心血管病中高危患者为中高危组,低危者为低危组。分别比较2组的临床特征。结果本研究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9.33%,MS各组分中比例最大的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 kg/m^2,其次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代谢综合征患者年龄更高,BMI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患者的心血管病风险明显高于非MS患者,年龄、BMI和吸烟史与初治HIV感染者心血管病风险有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险评估为中高危组患者HIV RNA载量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与BMI与初治HIV感染者代谢综合征风险有关,MS患者心血管病风险明显高于非MS者。HAART治疗前需评估相关危险因素,密切监测并控制患者代谢紊乱及心血管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初治 代谢综合征 心血管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衰弱状况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梦茹 吴文林 +5 位作者 许晓蕾 何坤 李奇穗 李明俊 刘敏 陈耀凯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5-458,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衰弱状况,并研究不同衰弱评估方法对于中国HIV感染者的适用性、一致性和可操作性。方法选取≥35岁的HIV感染者200例,采用Fried衰弱表型(frailty phenotype,FP)、衰弱指数(frailty index,FI)、... 目的了解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衰弱状况,并研究不同衰弱评估方法对于中国HIV感染者的适用性、一致性和可操作性。方法选取≥35岁的HIV感染者200例,采用Fried衰弱表型(frailty phenotype,FP)、衰弱指数(frailty index,FI)、衰弱量表(frail scale,FS)进行衰弱状况评估,比较三种评估方法的检出率、一致性和可操作性。结果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5.8岁,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234.5(112.3,406.5)/μL。衰弱前期和衰弱检出率分别为39.5%和11.0%(FP)、24.5%和19.0%(FI),49.0%和8.5%(FS);两两比较,FP与FI、FP与FS、FI与FS之间一致性评估结果的Kappa值分别为0.361、0.335、0.378(P<0.001),具有较弱的一致性。三种衰弱评估方法的可操作性具有差异。结论我国HIV感染者衰弱或衰弱前期发生率较高,三种衰弱评估方法检出效率具有一致性,但可操作性存在差异,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选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衰弱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友病A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的麻醉处理
19
作者 朱红花 唐俊 张莹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09-810,共2页
血友病A是因先天性凝血因子Ⅷ缺陷而引起的以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特异性地侵犯CD4+T淋巴细胞,造成机体免疫细胞功能受损。血友病A患者感染了HIV又合并外科疾患而需要手术治疗,手术... 血友病A是因先天性凝血因子Ⅷ缺陷而引起的以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特异性地侵犯CD4+T淋巴细胞,造成机体免疫细胞功能受损。血友病A患者感染了HIV又合并外科疾患而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和麻醉风险大大增加。本中心为此类患者进行了14例手术,现总结其麻醉处理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病毒感染者 血友病A 麻醉处理 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病 CD4+T淋巴细胞 机体免疫细胞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预防人乳头瘤病毒相关肿瘤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6
20
作者 章清 卢洪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24-628,共5页
艾滋病是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Joint United Nations Programme on HIV/AIDS,UNAIDS)[1]于2020年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球现存活HIV感染者为3800万,新发感染人数为170万,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 艾滋病是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Joint United Nations Programme on HIV/AIDS,UNAIDS)[1]于2020年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球现存活HIV感染者为3800万,新发感染人数为170万,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者为2540万,覆盖率达67%。ART能够有效降低HIV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使患者获得预期寿命并提高生活质量[2]。然而,HIV感染者患艾滋病相关肿瘤和非艾滋病定义性肿瘤的危险性很大,其中包括了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癌症。目前宫颈癌被认为是艾滋病定义性肿瘤,而肛门癌被认为是非艾滋病定义性肿瘤[3]。绝大多数情况下,HPV感染具有自限性,在引起疾病之前能够被机体免疫系统所清除[4],但在感染HIV的女性患者中,由于HIV导致HPV高感染率和低清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人乳头瘤病毒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