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后人类主义与传播主体的重构:一种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阐释 |
郑奕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与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探索 |
王天民
高涧竹
|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媒介尚古主义:后人类状况下的人类文化行动 |
常江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7
|
|
4
|
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中心主义包围下的技术论突围——破除教师“主体性困境”幻象的中国“器道”哲学进路 |
林敏
宋萑
|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人类世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中心论的检视与发展 |
刘晓艺
李明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境遇 |
晏扩明
|
《探索》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培育国家忠诚与构建人类情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双重使命 |
叶飞
|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8
|
后人类时代的来临与后人文主义批评的崛起 |
王宁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9
|
习近平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底蕴 |
周向军
温东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0
|
“人类的祖国”:哲人卢梭的历史爱国主义 |
黄璇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1
|
人类世的“生态共产主义”如何可能?——从斋藤幸平看马克思晚年的共产主义思想 |
刘魁
王秀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2
|
从内在批判到哲学人类学——哈贝马斯实证主义批判中研究方法的转变 |
郑召利
杨建伟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人类永久生存的历史唯物主义立法 |
吴宏政
|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4
|
一次都市爱情题材向科幻叙事的转向:从《非诚勿扰3》中的后人类主义视角说起 |
岳文立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5
|
分道而行:技术时代人类命运的超人类主义和后人类主义想象 |
苏晨生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16
|
后人类新闻:内涵、认识论与能动现实主义 |
常江
刘松吟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9
|
|
17
|
何为“增强”:比较生物保守主义与超人类主义的一个视角 |
胡珍妮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8
|
后人类主义视角下的科幻电影:一种时间体验的身体尺度 |
蔡耿羽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9
|
中国式现代化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及其人类解放意蕴 |
王建国
唐辉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0
|
人类基因编辑技术对运气平等主义的挑战及应对 |
王灵芝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2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