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剂量辐射联合人端粒酶逆转录酶C27过表达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洪帅 林桂淼 +6 位作者 王晓梅 罗琳 杨柳 卞东圆 李沙沙 蒋圣哲 陈强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18-1226,共9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辐射(LDR)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C末端多肽27(hTERTC27)过表达联合治疗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同时观察LDR与常规放疗(CONV-RT)结合的体内抑瘤效应。方法:将pEgr-hTERTC27质粒转染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及小鼠LLC肺癌... 目的:探讨低剂量辐射(LDR)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C末端多肽27(hTERTC27)过表达联合治疗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同时观察LDR与常规放疗(CONV-RT)结合的体内抑瘤效应。方法:将pEgr-hTERTC27质粒转染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及小鼠LLC肺癌(LLC)细胞,用G418筛选建立稳定表达C27的A549-C27细胞和LLC-C27细胞。细胞实验分为6组,分别是CONV-RT(A549-Con)、低剂量照射(A549-Low)、C27(A549-C27)、常规剂量联合C27(A549-C27-Con)、低剂量照射联合C27(A549-C27-Low)和对照(A549-Mock)组,其中Low组的辐照剂量仅为Con组的36%。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通过皮下种植建立LLC肺癌移植瘤小鼠模型,动物实验分组同细胞实验;记录各组小鼠肿瘤生长情况,并检测各组肿瘤体积和质量,H-E染色观察各组移植瘤组织邻近肌肉浸润情况。结果:与A549-Mock比较,A549-Con和A549-Low组细胞增殖活性均显著降低(均P <0.01);而且A549-C27-Con和A549-C27-Low组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低于A549-C27组(均P <0.01)。与A549-Mock组比较,A549-Con组和A549-Low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均P <0.01);A549-C27、A549-C27-Con和A549-C27-Low组细胞凋亡率无显著差异(P> 0.05)。与未经照射治疗的荷瘤小鼠相比较,CONV-RT及LDR+CONV-RT均可使荷瘤小鼠肿瘤质量显著降低(均P <0.01)。此外,LDR+CONV-RT+C27组肿瘤质量显著减小,局部浸润减少(均P <0.01)。结论:LDR与CONV-RT相结合能够在降低辐射总剂量的同时达到与CONV-RT单独使用相似的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抑制效果。而且,LDR与C27多肽有协同抗肿瘤作用,两者同时使用能够使移植瘤局部浸润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辐射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C末端多肽27 基因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yc调节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活性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林勇 谢渭芬 +4 位作者 陈伟忠 张新 张兴荣 张忠兵 沈建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 :研究c myc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启动子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Lipofect脂质体转染法将DNA质粒分别转染至肝癌细胞HepG2 、猴肾COS 7细胞和NIH3T3细胞 ,孵育 48h后 ,分别检测其报告基因萤虫素酶活性。结果 :与对照相比 ,载有... 目的 :研究c myc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启动子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Lipofect脂质体转染法将DNA质粒分别转染至肝癌细胞HepG2 、猴肾COS 7细胞和NIH3T3细胞 ,孵育 48h后 ,分别检测其报告基因萤虫素酶活性。结果 :与对照相比 ,载有htert 80 0bp启动子的质粒TERTLuc(80 0 )在肿瘤细胞HepG2 中活性显著增强。外源性转录因子c myc可显著上调htert启动子的表达 ,其激活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人工突变c myc结合位点明显降低htert启动子的活性。结论 :c myc可直接激活htert启动子的表达 ,是调节端粒酶活性的重要转录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YC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 启动子 基因调控 脂质体 肝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去甲基化对肝细胞人端粒酶逆转录酶上调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正友 张长松 +7 位作者 郭献灵 程越 卜欣欣 李蓉 贾凤岐 李云龙 吴孟超 卫立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1-64,共4页
目的:观察肝细胞系L02及肝癌细胞系SMMC-7721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的表达与DNA甲基化修饰之间的相关性,观察5-杂氮胞苷(5'-aza-dC)去甲基化对肝细胞系hTERT表达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 目的:观察肝细胞系L02及肝癌细胞系SMMC-7721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的表达与DNA甲基化修饰之间的相关性,观察5-杂氮胞苷(5'-aza-dC)去甲基化对肝细胞系hTERT表达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分析肝细胞系L02和肝癌细胞SMMC-7721中hTERT的甲基化状态,采用RT-PCR和TRAP-ELISA法检测5'-aza-dC干预对培养细胞hTERT mRNA表达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肝细胞系L02中hTERT有甲基化修饰,5'-aza-dC去甲基化处理上调hTERT mRNA表达并呈现端粒酶活性升高;肝癌细胞系SMMC-7721中hTERT则没有甲基化修饰,5'-aza-dC去甲基化处理对其hTERT表达和端粒酶活性无影响。结论:肝细胞中DNA甲基化可能参与抑制肝细胞hTERT的表达,hTERT去甲基化可能是肝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DNA甲基化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5-杂氯胞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靶向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对人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华 王欣璐 +4 位作者 杨扬 张剑 汪根树 姜楠 陈规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23-1326,共4页
目的利用RNAi技术降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表达,抑制其活性,研究其对人肝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影响。方法构建针对hTERT基因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pLXSN-EGFP-U6-siTERT,制备靶向hTERT的重组逆转录病毒;用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HepG... 目的利用RNAi技术降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表达,抑制其活性,研究其对人肝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影响。方法构建针对hTERT基因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pLXSN-EGFP-U6-siTERT,制备靶向hTERT的重组逆转录病毒;用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HepG2人肝癌细胞,以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MTT法检测肿瘤细胞生长抑制情况。结果成功制备出hTERTsiRNA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重组病毒感染HepG2细胞24、48、72h后端粒酶活性分别下降了23.84%、58.03%和85.01%(P<0.05);感染后24h细胞凋亡率29.05%;MTT实验结果显示肿瘤生长受到抑制,并存在一定量效和时效关系。结论hTERTsiRNA能特异性使hTERT基因表达抑制,端粒酶活性下降,肝癌细胞增殖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基因治疗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调控腺病毒介导胸苷激酶基因治疗人膀胱癌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连文峰 林向阳 +6 位作者 张素英 王春仙 杨永安 于洋 宫香宇 陈艳军 张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058-1061,共4页
目的:探讨带有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驱动单纯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激酶(HSV-tk)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hTERT-HSV-tk结合无毒的环氧鸟苷(GCV)对人膀胱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人膀胱癌细胞株253JBALB/C裸小鼠移植瘤模型,采用Ad-hTERT-... 目的:探讨带有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驱动单纯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激酶(HSV-tk)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hTERT-HSV-tk结合无毒的环氧鸟苷(GCV)对人膀胱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人膀胱癌细胞株253JBALB/C裸小鼠移植瘤模型,采用Ad-hTERT-HSV-tk裸鼠尾静脉注射,腹腔注射GCV治疗并观察结果。通过常规病理切片观察肿瘤破坏情况及安全性;通过TUNEL染色进一步观察肿瘤的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测定增值细胞核抗原(PCNA)。结果:Ad-hTERT-HSV-tk/GCV治疗组,显示出明显的肿瘤抑制作用,其肿瘤体积、重量显著低于各对照组(P<0.05),抑瘤率明显。Ad-hTERT-HSV-tk/GCV治疗组凋亡指数高于其它各组,而增殖指数却明显低于其它各组。结论:Ad-hTERT-HSV-tk/GCV系统对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以靶向性转入人膀胱癌细胞,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单纯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激酶基因 腺病毒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转染对正常人毛乳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官智 伍津津 +3 位作者 朱堂友 鲁元刚 杨亚东 杨桂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9-191,共3页
目的研究外源性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基因转染对体外培养正常人毛乳头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hTERT基因导入体外培养的正常人毛乳头细胞,经G418筛选得到阳性克隆,连续传代培养... 目的研究外源性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基因转染对体外培养正常人毛乳头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hTERT基因导入体外培养的正常人毛乳头细胞,经G418筛选得到阳性克隆,连续传代培养。检测转染细胞内hTERT基因的整合和表达情况,初步分析转染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转染后获得1个阳性细胞克隆,扩大培养后细胞生长良好,传代次数增加,已连续传至35代。检测证实转染细胞内hTERT基因在DNA、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有表达,且此转染细胞具有体外培养正常毛乳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结论外源性hTERT基因转染可以延长体外培养正常人毛乳头细胞的寿命且可保持其正常的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乳头细胞 端粒酶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人端粒酶逆转录酶促进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被引量:4
7
作者 林若芸 黎丹戎 +2 位作者 钟艳平 王琪 李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4-89,共6页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是端粒酶的催化亚基,专司在染色体末端添加端粒重复序列,与维持端粒长度与功能有关.为探索hTERT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以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为研究对象,观察了hT...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是端粒酶的催化亚基,专司在染色体末端添加端粒重复序列,与维持端粒长度与功能有关.为探索hTERT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以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为研究对象,观察了hTERT基因过表达对hUVEC细胞增殖作用和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利用构建的pEGFP-C1-hTERT融合基因表达载体转染hUVEC,结果显示,转染后的细胞可见GFP表达,提示转染细胞有GFP-hTERT融合蛋白表达.RT-PCR、免疫组化和TRAP-PCR-ELISA法显示,与未转染细胞比较,转染细胞的hTERT mRNA、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端粒酶活性明显增强.MTT实验显示,转染hTERT基因的细胞在72 h后细胞增殖速率明显大于未转染细胞及空载体转染细胞.结果提示,过表达hTERT基因可提高血管内皮细胞端粒酶的活性和增殖能力.实验结果证明,端粒酶活性与细胞增殖活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真核表达载体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RT-PCR检测人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用于乳腺癌鉴别诊断及与c-Myc基因的相关性 被引量:3
8
作者 唐峰 陈忠清 +5 位作者 包芸 朱腾芳 王虹 朱虹光 许祖德 胡锡琪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27-731,共5页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在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观察原癌基因c-Myc与hTERT 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乳腺普通型导管增生、不典型导管增生、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病例,采用实时荧光定...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在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观察原癌基因c-Myc与hTERT 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乳腺普通型导管增生、不典型导管增生、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病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Real-ti me RT-PCR)定量检测hTERT和c-Myc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以NhTERT=10为临界值,所有正常组织和良性病变NhTERT值均小于临界值,而hTERT基因转录升高的导管原位癌及浸润性导管癌其NhTERT值均大于此临界值。显示hTERT和c-Myc基因转录水平呈正相关(γ=0.7395,P<0.01)。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TERT基因表达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能为常规病理学诊断提供客观的参考指标,从而提高乳腺不典型导管增生与导管原位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原癌基因c-Myc转录水平上调可能与乳腺癌hTERT基因转录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端粒酶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C-MYC原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沉默对肺腺癌细胞侵袭、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周雪峰 王建军 +4 位作者 王家顺 潘永成 李劲松 汪文东 赵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靶向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转染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hTERT的siRNA表达质粒转染A549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蛋白的表达水平,确定有效后,通过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 目的:探讨靶向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转染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hTERT的siRNA表达质粒转染A549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蛋白的表达水平,确定有效后,通过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体外侵袭能力,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测定转染后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成功构建靶向hTERT的siRNA表达质粒。实验组siRNA转染后的细胞侵袭能力较对照组减弱(P<0.01),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且表现出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测定显示,实验组siRNA转染48h后,肿瘤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靶向hTERT的siRNA转染后可以显著降低A549细胞侵袭能力,抑制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基因沉默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上皮内瘤及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毕磊 陈方敏 +3 位作者 石家齐 严波 肖峰 范诗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3-676,共4页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上皮内瘤及前列腺癌组织中的原位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良性前列腺增生15例、前列腺上皮内瘤11例及前列腺癌17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原位表达,分析...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上皮内瘤及前列腺癌组织中的原位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良性前列腺增生15例、前列腺上皮内瘤11例及前列腺癌17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原位表达,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上皮内瘤及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差异并探讨Gleason评分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强度的相关性。统计学分析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组与前列腺癌组间有统计学意义(0%vs 88.24%,P<0.001);在前列腺上皮内瘤组与前列腺癌组间有统计学意义(36.36%vs 88.24%,P=0.01);在前列腺上皮内瘤组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间也有统计学意义(36.36%vs 0%,P=0.022)。Gleason评分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强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在前列腺组织中的高表达,对于鉴别病变的良恶性具有重要意义;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强度随着Gleason评分的增加而呈现增强趋势;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在前列腺上皮内瘤中表达阳性的患者应列为密切的临床监控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上皮内瘤 前列腺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启动子区的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玉忠 李杰 +2 位作者 姜国忠 王建民 薛乐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 :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启动子区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用核酸内切酶NotⅠ和KpnⅠ酶切报告基因GFP ,插入pcDNA3.1 (+)载体 ,得到pcDNA3.1 (+) -GFP(PG)载体 ;用PCR方法扩增hTERT基因ATG上游的启动子序列 ,测序后用核酸内切酶Bg... 目的 :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启动子区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用核酸内切酶NotⅠ和KpnⅠ酶切报告基因GFP ,插入pcDNA3.1 (+)载体 ,得到pcDNA3.1 (+) -GFP(PG)载体 ;用PCR方法扩增hTERT基因ATG上游的启动子序列 ,测序后用核酸内切酶BglⅡ和KpnⅠ酶切插入PG载体 ,得到pcDNA3.1 (+) -GFP -hTERT(PGT)载体。将PGT载体转染人食管癌EC970 6细胞系 ,经G4 1 8筛选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克隆得到的启动子序列与文献相符 ,重组载体经酶切鉴定方向正确 ,含有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启动子序列。经转染人食管癌EC970 6细胞系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的阳性克隆。结论 :克隆的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启动子序列在真核细胞中具有启动子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启动子 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核心启动子调控的人TRAIL蛋白在人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红梅 于月成 +4 位作者 宋天保 辛晓燕 张明 魏晓丽 许静洪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06-1109,共4页
目的: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核心启动子(hTERT)调控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TRAIL在转染的卵巢癌细胞SKOV3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方法将TRAIL基因克隆入带有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pIRES2-EGFP真... 目的: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核心启动子(hTERT)调控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TRAIL在转染的卵巢癌细胞SKOV3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方法将TRAIL基因克隆入带有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pIRES2-EGFP真核表达载体中。获得由hTERT基因核心启动子调控的绿色荧光蛋白和带有效应型TRAIL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hTERTpromoter-pIRES2-EGFP-TRAIL。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hTERT调控的TRAI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卵巢癌SKOV3细胞,采用G418筛选获得阳性克隆;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蛋白质印迹分析、流式细胞术(FCM)结合间接免疫荧光、RT-PCR法检测转染前后卵巢癌细胞中外源基因的表达。结果:经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证实所构建载体正确。转染细胞中的TRAIL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结论:成功地构建了hTRET基因核心启动子调控的TRAI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在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中得到稳定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核心启动子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基因治疗 卵巢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三尖杉酯碱诱导HL-60细胞人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的变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孟小莉 林茂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61-164,共4页
为了探讨高三尖杉酯碱 (homoharringtonine ,HHT)抑制HL 6 0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机制及意义 ,采用半定量RT PCR和PCR ELISA法检测HHT作用后的HL 6 0细胞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mRNA表达和端粒酶活性的变化 ,用TUNEL法检测HL 6 0细胞的凋... 为了探讨高三尖杉酯碱 (homoharringtonine ,HHT)抑制HL 6 0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机制及意义 ,采用半定量RT PCR和PCR ELISA法检测HHT作用后的HL 6 0细胞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mRNA表达和端粒酶活性的变化 ,用TUNEL法检测HL 6 0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发现 :与空白对照相比 ,0 .0 0 5 - 0 .0 3μg/mlHHT作用HL 6 0细胞 12小时 ,hTERT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 ,随HHT浓度增加至 0 .0 4 - 0 .0 5 μg/ml,hTERTmRNA表达明显下降至检测不出。与 0小时相比 ,0 .0 2 μg/mlHHT作用 6 - 18小时后 ,HL 6 0细胞hTERT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 ,2 4小时后hTERTmRNA表达明显减少 ,至 30小时未能检出hTERTmRNA表达。HL 6 0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与hTERTmRNA的表达下降趋势基本一致。随HL 6 0细胞hTERTmRNA的表达下降和端粒酶活性的抑制 ,其凋亡率明显增加。结论 :HHT能抑制HL 6 0细胞hTERTmRNA的转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三尖杉酯碱 HL-60细胞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细胞凋亡 抗癌药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包装 被引量:3
14
作者 任充华 张婷婷 +3 位作者 杨涵江 王昕 陈知龙 张智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9-43,50,共6页
【目的】构建能够表达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腺病毒。【方法】通过对PCI-neo-hTERT质粒的改造,依次构建出JMB293-hTERT、pAdTrack-hTERT载体,将pAdTrack-hTERT经PmeⅠ线性化后与pAdEasy-1载体共转化到BJ5183细菌中进行重组,经... 【目的】构建能够表达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腺病毒。【方法】通过对PCI-neo-hTERT质粒的改造,依次构建出JMB293-hTERT、pAdTrack-hTERT载体,将pAdTrack-hTERT经PmeⅠ线性化后与pAdEasy-1载体共转化到BJ5183细菌中进行重组,经卡那霉素抗性筛选获得重组腺病毒载体pAdEasy-hTERT。将pAdEasy-hTERT PacⅠ酶切线性化并回收后,转染HEK293人胚肾细胞,培养7d后,收集细胞并反复冻融,收集细胞裂解液;反复扩增3次后,测定重组hTERT腺病毒的滴度。【结果】①利用酶切连接的方法得到了穿梭载体pAdTrack-hTERT;②通过同源重组将外源目的基因hTERT整合到腺病毒骨架载体中,得到重组质粒pAdEasy-hTERT;③成功获得了滴度为6.73×1010 GFU/mL的高滴度腺病毒颗粒。【结论】含有hTERT基因的重组腺病毒颗粒包装成功,为后续哺乳动物原代细胞永生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 重组腺病毒 细胞永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表位多抗原肽疫苗的体外抗肿瘤免疫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廖忠莉 汤旭东 +6 位作者 王国珍 周媛 杨武晨 周圆圆 覃勇 胡建 郭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35-1039,共5页
目的检测基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表位R540的多抗原肽(multiple antigen peptide,MAP)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将HLA-A2限制性hTERT CTL表位... 目的检测基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表位R540的多抗原肽(multiple antigen peptide,MAP)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将HLA-A2限制性hTERT CTL表位的多抗原肽负载正常人外周血来源(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的树突细胞,并将负载多肽的树突细胞刺激淋巴细胞产生hTERT特异性的CTL细胞,采用51Cr释放实验检测所诱导的CTL细胞体外抗肿瘤杀伤效应。结果 hTERT特异性CTL表位的多抗原肽所诱导的CTL细胞对hTERT及HLA-A2表达均阳性的肿瘤细胞杀伤作用较之其单肽疫苗杀伤活性明显增强,在最大效靶比(E/T)80∶1时,高出率均大于25%。而对HLA-A2阴性的HepG2肝癌细胞及hTERT阴性的U2OS骨肉瘤细胞不具有杀伤效应,同时其对自体淋巴细胞和树突细胞也不具有杀伤效应。结论 HLA-A2限制性hTERT CTL表位多抗原肽相较于其单肽能在体外诱导更强的抗肿瘤免疫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多抗原肽 肿瘤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对膀胱尿路上皮癌BIU-87细胞株端粒酶活性抑制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景抗震 高建平 +2 位作者 程文 张征宇 葛京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37-241,I0001,共6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使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沉默,对膀胱尿路上皮癌BIU-87细胞株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针对hTERT基因设计构建多种siRNA表达载体,并转染至膀胱肿瘤BIU-87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单四唑(MTT)检测端粒酶活...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使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沉默,对膀胱尿路上皮癌BIU-87细胞株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针对hTERT基因设计构建多种siRNA表达载体,并转染至膀胱肿瘤BIU-87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单四唑(MTT)检测端粒酶活性,观察siRNA表达载体对hTERT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实时荧光定量和MTT检测证明,所构建的载体能导致不同程度的hTERT基因沉默,并成功地抑制BIU-87细胞的生长。结论:RNA干扰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BIU-87)端粒酶hTERT基因,能影响端粒酶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端粒酶活性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 端粒酶 膀胱尿路上皮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巧 赵国强 +4 位作者 刘红梅 宫亚欧 丁兰萍 薛乐勋 杨胜利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1-413,共3页
中图分类号Q782摘要目的: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hTERT,并观察融合蛋白的表达。方法:用RTPCR方法从人肝癌组织中扩增出带有EcoRⅠ酶切位点的hTERT基因片段,与pGEMTEasy连接,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JM109,经蓝白筛选、PC... 中图分类号Q782摘要目的: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hTERT,并观察融合蛋白的表达。方法:用RTPCR方法从人肝癌组织中扩增出带有EcoRⅠ酶切位点的hTERT基因片段,与pGEMTEasy连接,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JM109,经蓝白筛选、PCR扩增等筛选阳性菌落,用EcoRⅠ酶切获取目的片段,并与EcoRⅠ酶切过的pGEX4T-1质粒连接,重组子转化BL21感受态大肠杆菌,PCR扩增筛选出阳性菌落。基因测序并用Omega2.0软件比较分析重组质粒中hTERT基因片段与GenBank中的已知序列的同源性。通过诱导pGEX4T1融合蛋白表达,用抗hTERT多抗对融合蛋白进行Westernblot鉴定,薄层凝胶光密度扫描测定融合蛋白表达量。结果:PCR扩增等方法证实,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hTERT构建成功,其中hTERT基因片段与GenBank中相应基因同源性为98.7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68%。Westernblot检出GST-hTERT融合蛋白,其表达量达28.4%。结论:成功构建了pGEX-4T-1-hTERT原核重组质粒并获得高度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原核表达载体 重组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LA-A^* 0201限制性CTL表位的预测和鉴定 被引量:3
18
作者 耿建 黄桂春 +1 位作者 王锐 陈龙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13-18,共6页
目的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而在肿瘤组织中广泛表达,且与肿瘤生长密切相关,是肿瘤免疫治疗的理想靶位。HLA-A*0201是中国人群中最为常见的HLA-I类分子的型别,阳性率达30%... 目的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而在肿瘤组织中广泛表达,且与肿瘤生长密切相关,是肿瘤免疫治疗的理想靶位。HLA-A*0201是中国人群中最为常见的HLA-I类分子的型别,阳性率达30%。筛选hTERT HLA-A*0201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lymphocyte,CTL)表位,对于有hTERT表达的人群的肿瘤免疫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文中采用生物信息学和免疫学方法,预测和鉴定hTERT的HLA-A*0201限制性CTL表位。方法联合利用表位预测数据库SYFPEITHI、BIMAS和NetCTL和分子模拟技术对hTERT的HLA-A*0201限制性CTL表位进行预测。用T2细胞株测定各肽与HLA-A*0201分子的亲和力和稳定性。酶联免疫吸附斑点法(enzyme linkedimmunospot assay,ELISPOT)检测HLA-A*0201+健康人对肽的T淋巴细胞反应。结果预测得出hTERT抗原的6个CTL表位,即ILAKFLHWL(540~548)、LMSVYVVEL(548~556)、ILSTLLCSL(836~844)、CLKELVARV(76~84)、LLGASVLGL(675~683)、FLDLQVNSL(923~931)。分子模拟的计算结果提示ILAKFLHWL(540~548)和LLGASVLGL(675~683)肽与HLA-A*0201分子之间的结合较其他多肽稳固。亲和力实验结果表明上述2个肽与HLA-A*0201的亲合力较强,荧光系数FI分别为3.20和2.98,肽-HLA-A*0201复合物半数解离时间DC50均大于8 h。ELISPOT显示ILLGASVLGL(675~683)与其他5个肽相比,可诱导较强的T淋巴细胞反应,T细胞频率为(534±57)个斑点形成细胞(spot-forming cell,SFC)/106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euclear cell,PBMC)。结论 ILLGASVLGL(675~683)有可能是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LA-A*0201的限制性CTL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T细胞表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进行RNAi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全师 王欣璐 +3 位作者 李华 王巧愚 王全颖 杨广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715-1719,共5页
目的构建靶向性干扰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的特异性小干扰RNA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采用PCR法分别扩增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DNA序列、U6启动子序列和靶向性干扰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特异性小干扰RNA对应的DNA序列,随后将与之相应的DNA序列... 目的构建靶向性干扰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的特异性小干扰RNA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采用PCR法分别扩增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DNA序列、U6启动子序列和靶向性干扰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特异性小干扰RNA对应的DNA序列,随后将与之相应的DNA序列片断依次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LXSN中,并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和测序对该重组表达载体进行鉴定。以荧光显微镜和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重组病毒表达EGFP蛋白的情况。以MTT方法检测初步分析重组病毒对人Hela细胞的RNAi效果。结果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测序结果均表明成功构建了靶向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小干扰RNA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XSN/EGFP-U6-siTERT。以磷酸钙共转染法制备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滴定了病毒滴度后,重组病毒感染人Hela细胞24h时用流式细胞仪测得EGFP表达的阳性率为24.1%。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人Hela细胞48h时,MTT实验测得细胞死亡率为53.2%。结论成功构建了针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小干扰RNA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XSN/EGFP-U6-siTERT,并制备了重组逆转录病毒,初步观察了效应,为进一步利用小干扰RNA技术研究肿瘤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逆转录病毒载体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转染对人髓核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剑宏 阮狄克 +8 位作者 王德利 张超 何勍 王超锋 张燕 辛洪奎 顾韬 徐成 刘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43-849,共7页
目的:研究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vector-me-diated 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rAAV-hTERT)转染对体外培养人髓核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机械与酶消化的方法获得... 目的:研究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vector-me-diated 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rAAV-hTERT)转染对体外培养人髓核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机械与酶消化的方法获得均一性的人椎间盘髓核细胞,将构建好的rAAV-hTERT转染P2代体外单层培养的髓核细胞。用重组腺相关病毒-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 vector-mediated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rAAV-EGFP)作为标记基因观察细胞转染效率,按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infection,MOI)103、104、105病毒基因组拷贝数/细胞(vector genomes/cell,v.g/cell)设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筛选病毒转染的最佳MOI;设立rAAV-hTERT转染组、AAV空病毒转染组及空白细胞对照组,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reaction,RT-PCR)及免疫印迹(Western-blot)方法检测rAAV-hTERT转染后hTERT基因在髓核细胞内的表达,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及酶联免疫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ELISA)检测髓核细胞合成Ⅱ型胶原及蛋白多糖能力的变化。结果:rAAV-EGFP转染细胞后第7天时,MOI为105v.g/cell组转染效率可达73.9%,明显高于MOI 103、104v.g/cell组(P<0.05);rAAV-hTERT转染组在转染后的第7、60、90、120天均可检测到hTERT基因的表达,而其他两组则无表达;转染rAAV-hTERT后120d之前,rAAV-hTERT转染组分泌蛋白多糖及Ⅱ型胶原较其他两组均明显增高(P<0.05),而两对照组之间则始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rAAV-hTERT能成功转染人椎间盘髓核细胞并正确表达,rAAV-hTERT转染能有效延长髓核细胞分泌Ⅱ型胶原及蛋白多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核细胞 腺相关病毒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