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文明的历史性贡献 |
韩喜平
|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8
|
|
2
|
马克思人的本质话语演进及其共同体指归 |
黄婷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3
|
是从乌托邦到科学,还是从科学到乌托邦——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乌托邦理论 |
陈振明
|
《东南学术》
CSSCI
|
1999 |
1
|
|
4
|
“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启示 |
高兆明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4 |
1
|
|
5
|
意识形态批判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特质 |
程彪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6
|
从唯物史观释读霍布斯鲍姆技术价值思想的多重意蕴 |
王圆圆
|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7
|
法兰克福学派的总体性批判理论及其实践效应 |
何海燕
|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8
|
论早期马克思哲学的价值关怀 |
郭春明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9
|
从“理性启蒙”到“感性自由”——现代性语境中教育的异化与价值重建 |
陈仁
杨兆山
李颖辉
|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
2017 |
|
|
10
|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时代精神 |
陶春丽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