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人的多维存在性 被引量:5
1
作者 邬焜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8-22,共5页
人是一个自然与社会,生理、心理与行为的多维存在的统一。人的本质并不简单直接地来源或存在于某一独立的单线之中,而是来源或存在于多维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建构。人的遗传结构中编码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个体发育的信息程序:一种是保证... 人是一个自然与社会,生理、心理与行为的多维存在的统一。人的本质并不简单直接地来源或存在于某一独立的单线之中,而是来源或存在于多维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建构。人的遗传结构中编码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个体发育的信息程序:一种是保证个体最一般的基础性生理、心理和行为活动的第一维结构生成的决定论式程序;另一种是规定某些可能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的第二维结构建构的非决定论式程序。人与兽的区别主要并不表现于个体生成的第一维结构之中,而是主要表现于在第一维结构之上建构出来的第二维结构之中。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结构都具有二维统一的性质。人的多维存在性表明,人的本质是非决定的、开放的,人只能是一种在多维的综合中生成、建构和创造着自身本质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基因 二维结构 个体发育 人的自然存在 一维结构 非决定论 行为结构 心理活动 生理结构 心理和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自我认识的三种形态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金海 《学术界》 CSSCI 1995年第2期5-10,共6页
人类自我认识的三种形态杨金海按照里格尔的观点,“自我意识是从感性的和知觉的世界的存在反思而来的,并且,本质上是从他物的回归。”(《精神现象学习》(上),第116页)这种反思性的自我意识只是人的狭义的自我认识,广义的自... 人类自我认识的三种形态杨金海按照里格尔的观点,“自我意识是从感性的和知觉的世界的存在反思而来的,并且,本质上是从他物的回归。”(《精神现象学习》(上),第116页)这种反思性的自我意识只是人的狭义的自我认识,广义的自我认识还应当包括人对自身的感性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认识 人的存在方式 自然主义 人类自我意识 领悟性 费尔巴哈 黑格尔 人的本质 人的自然存在 理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人性和人的本质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惠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S2期236-239,共4页
关键词 人的本质 自然属性 人性 社会属性 人的自然存在 人的类本质 人的现实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亚里士多德 社会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的实践对象化理论(上) 被引量:1
4
作者 山石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1-5,共5页
探讨实践活动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对象性关系以及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本质,对于揭开人、人与世界的关系、人类社会及其历史的“秘密”,具有根本性的方法论的意义;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的整个理论(不仅仅是哲学)的内在相关性、完整... 探讨实践活动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对象性关系以及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本质,对于揭开人、人与世界的关系、人类社会及其历史的“秘密”,具有根本性的方法论的意义;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的整个理论(不仅仅是哲学)的内在相关性、完整统一性,也将具有至关重要的、整体性的方法论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象性关系 自然存在 对象性活动 实践对象 马克思 人的对象化 人的本质力量 实践活动 自然 人的自然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与涡漩——读刘恒的小说《白涡》 被引量:2
5
作者 德万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2-34,共3页
读《白涡》,我被它那充溢的生活情趣和细微的体察观照所吸引,不由得不思索小说中呈现的世界和我所存在的世界。这两个世界在我脑海中渗融错杂因而又形成一个世界,我尝试将它记录下来。 在我所得到的这一新的世界中,白色和涡漩具有特为... 读《白涡》,我被它那充溢的生活情趣和细微的体察观照所吸引,不由得不思索小说中呈现的世界和我所存在的世界。这两个世界在我脑海中渗融错杂因而又形成一个世界,我尝试将它记录下来。 在我所得到的这一新的世界中,白色和涡漩具有特为明显的标志,或者说是意象,而这一新的世界倒确实是由白色和涡漩引发的。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漩 小说世界 刘恒 人的自然存在 文人 意象 现实世界 生活情趣 人生之路 现代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怆凉与辉煌的坐标——读《三人行》随笔
6
作者 董志贤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60-66,96,共8页
(一)《三人行》瓜熟蒂落的时代 鲁迅作为中国文化一块时代的丰碑,向世界、向后代子孙们传递着多层次、多意蕴的丰富而又复杂的信息。他不仅表现在文学领域里而且在心理学、社会学、语义学等多方面都有精美的矿藏,需要后人学者用新的理... (一)《三人行》瓜熟蒂落的时代 鲁迅作为中国文化一块时代的丰碑,向世界、向后代子孙们传递着多层次、多意蕴的丰富而又复杂的信息。他不仅表现在文学领域里而且在心理学、社会学、语义学等多方面都有精美的矿藏,需要后人学者用新的理论、新的手段去开采挖掘。正如曾智中形容的,他是一座深广厚实的大山。要领略这座大山的所有风采,不是一二个人的一二本书,也不是一两代人的努力所能奏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精神 许广平 随笔 坐标 莲花 《两地书》 性关系 自然人性 婚姻 人的自然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