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劳动:人的自我实现还是自我束缚?——兼评鲍德里亚对劳动概念的理解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晓升
黄继红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14,共7页
马克思认为劳动包含人的自我实现的维度和满足人的需求的维度。在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导致了劳动的异化,使劳动变成了只是满足人的需求的劳动。只有消除私有制、消除异化劳动,劳动才有可能成为人的自我实现的活动。而鲍德里亚认为,在发...
马克思认为劳动包含人的自我实现的维度和满足人的需求的维度。在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导致了劳动的异化,使劳动变成了只是满足人的需求的劳动。只有消除私有制、消除异化劳动,劳动才有可能成为人的自我实现的活动。而鲍德里亚认为,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虽然资本不再剥削劳动,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自觉自愿劳动,但是这种劳动仍然不是自我实现的劳动,因为劳动是按照结构价值规律来进行的。资本系统利用结构价值控制人,劳动甚至变成束缚人的一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人的自我实现
结构价值
鲍德里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学位授予具体标准制定权的法理省思
被引量:
1
2
作者
魏文松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15,共8页
新颁布的《学位法》第22条是国家立法对学位授予具体标准制定权进行赋权的法律依据,构成了这一权利的规范基础。法律授权与大学自治的双重授权逻辑,能够解释学位授予具体标准制定权正当性基础的基本法理。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核心是这...
新颁布的《学位法》第22条是国家立法对学位授予具体标准制定权进行赋权的法律依据,构成了这一权利的规范基础。法律授权与大学自治的双重授权逻辑,能够解释学位授予具体标准制定权正当性基础的基本法理。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核心是这一权利生成的深层次法理。行政法规赋权难以构成上位法依据、司法权介入学位授予纠纷受到限缩以及大学自治面临合法性与合理性危机,是学位授予具体标准制定权在适用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遵循法律保留原则、正当程序原则、比例原则,能够促成对学位授予具体标准制定权在原则层面的多维度约束。对学位授予具体标准制定权的合理规制,应当基于促进“人的自我实现”这一目标,并以此作为价值基础。在立法上可以采取统一规定与列举情形相结合的方式,从而明确学位授予具体标准制定权的行使限度。在司法审查环节需要实现程序性审查与合理性审查的双轮驱动。此外,现代大学自治也应当保持一定的谦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位授予具体标准制定权
法律授权
大学自治
人的自我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语境中的“正义”概念
被引量:
5
3
作者
孙亮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59,179-180,共6页
正义之于马克思不能纠缠于"词句之争"。马克思"拜物教批判"中包含认识论维度的"物化"(Verdinglichung)与存在论维度的"物象化"(Versachlichung),这两个方面能够成为勘定"正义"的基...
正义之于马克思不能纠缠于"词句之争"。马克思"拜物教批判"中包含认识论维度的"物化"(Verdinglichung)与存在论维度的"物象化"(Versachlichung),这两个方面能够成为勘定"正义"的基本原则。依据西方政治哲学的"正义"观念,人们将基于资本主义这一特定社会形态之"契约"的正义形式看作是一切社会的"自然属性",从而为交换正义作"辩护",即"正义拜物教"。而马克思立足于存在论的物象化(Versachlichung)批判了传统的"正义"观念,并认定正义是基于商品交易的社会,从而站在共产主义的角度对其进行"解构"。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辩证地走向一种"过渡时期"的"建构性"正义观念,从而真正通达"人的自我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拜物教批判
正义
“
人的自我实现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积极心理学在东西方视角下的差异分析——评《积极心理学:探索人类优势的科学与实践》
被引量:
1
4
作者
马薇薇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28-128,共1页
作为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新思潮,积极心理学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核心,专注于研究人内心的积极品质,挖掘人类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进而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在东西方差异视角下,比较研究不同文化与社会环境下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状况,...
作为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新思潮,积极心理学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核心,专注于研究人内心的积极品质,挖掘人类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进而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在东西方差异视角下,比较研究不同文化与社会环境下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状况,对于促进积极心理学的创新发展、实现积极心理学的本土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现代心理学研究
东西方差异
文化与社会
人的自我实现
差异分析
积极品质
个人与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劳动:人的自我实现还是自我束缚?——兼评鲍德里亚对劳动概念的理解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晓升
黄继红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14,共7页
文摘
马克思认为劳动包含人的自我实现的维度和满足人的需求的维度。在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导致了劳动的异化,使劳动变成了只是满足人的需求的劳动。只有消除私有制、消除异化劳动,劳动才有可能成为人的自我实现的活动。而鲍德里亚认为,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虽然资本不再剥削劳动,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自觉自愿劳动,但是这种劳动仍然不是自我实现的劳动,因为劳动是按照结构价值规律来进行的。资本系统利用结构价值控制人,劳动甚至变成束缚人的一种手段。
关键词
劳动
人的自我实现
结构价值
鲍德里亚
分类号
B2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位授予具体标准制定权的法理省思
被引量:
1
2
作者
魏文松
机构
东南大学法学院
东南大学人权研究院
出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15,共8页
基金
教育部教育类教指委中文专委会——北京语言文字工作协会2024年度教育教学改革课题“语言文字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律保障研究”(编号:2024JGYB064)。
文摘
新颁布的《学位法》第22条是国家立法对学位授予具体标准制定权进行赋权的法律依据,构成了这一权利的规范基础。法律授权与大学自治的双重授权逻辑,能够解释学位授予具体标准制定权正当性基础的基本法理。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核心是这一权利生成的深层次法理。行政法规赋权难以构成上位法依据、司法权介入学位授予纠纷受到限缩以及大学自治面临合法性与合理性危机,是学位授予具体标准制定权在适用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遵循法律保留原则、正当程序原则、比例原则,能够促成对学位授予具体标准制定权在原则层面的多维度约束。对学位授予具体标准制定权的合理规制,应当基于促进“人的自我实现”这一目标,并以此作为价值基础。在立法上可以采取统一规定与列举情形相结合的方式,从而明确学位授予具体标准制定权的行使限度。在司法审查环节需要实现程序性审查与合理性审查的双轮驱动。此外,现代大学自治也应当保持一定的谦抑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具体标准制定权
法律授权
大学自治
人的自我实现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语境中的“正义”概念
被引量:
5
3
作者
孙亮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59,179-180,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政治哲学语境中的‘阶级’概念与历史唯物主义创新研究"(12CZX009)
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文化观念与核心价值"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正义之于马克思不能纠缠于"词句之争"。马克思"拜物教批判"中包含认识论维度的"物化"(Verdinglichung)与存在论维度的"物象化"(Versachlichung),这两个方面能够成为勘定"正义"的基本原则。依据西方政治哲学的"正义"观念,人们将基于资本主义这一特定社会形态之"契约"的正义形式看作是一切社会的"自然属性",从而为交换正义作"辩护",即"正义拜物教"。而马克思立足于存在论的物象化(Versachlichung)批判了传统的"正义"观念,并认定正义是基于商品交易的社会,从而站在共产主义的角度对其进行"解构"。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辩证地走向一种"过渡时期"的"建构性"正义观念,从而真正通达"人的自我实现"。
关键词
马克思
拜物教批判
正义
“
人的自我实现
”
Keywords
Marx,criticism on fetishism,justice,'self realization of human beings'
分类号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积极心理学在东西方视角下的差异分析——评《积极心理学:探索人类优势的科学与实践》
被引量:
1
4
作者
马薇薇
机构
吉林警察学院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28-128,共1页
基金
吉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项目“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警察心理管理研究”(课题编号:JJKH20170769SK)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作为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新思潮,积极心理学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核心,专注于研究人内心的积极品质,挖掘人类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进而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在东西方差异视角下,比较研究不同文化与社会环境下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状况,对于促进积极心理学的创新发展、实现积极心理学的本土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现代心理学研究
东西方差异
文化与社会
人的自我实现
差异分析
积极品质
个人与社会
分类号
B84 [哲学宗教—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劳动:人的自我实现还是自我束缚?——兼评鲍德里亚对劳动概念的理解
王晓升
黄继红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学位授予具体标准制定权的法理省思
魏文松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语境中的“正义”概念
孙亮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积极心理学在东西方视角下的差异分析——评《积极心理学:探索人类优势的科学与实践》
马薇薇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