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的现实性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出发点
1
作者 尹玮煜 杨晗旭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12,共3页
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本质论。但在从事实证研究以后,马克思开始把关注点转向人的存在问题。他始终没有放弃人的本质论,而是把人的本质论和人的存在论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关于"人的现实性"的观点。... 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本质论。但在从事实证研究以后,马克思开始把关注点转向人的存在问题。他始终没有放弃人的本质论,而是把人的本质论和人的存在论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关于"人的现实性"的观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出发点就是探讨"人的现实性"。忽视这一出发点,事实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功能,割裂了马克思主义人学与其整个理论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现实性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学中的“人”:现实性与科学性的耦合
2
作者 李明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15,共5页
目前,经济学者关于经济学的科学性的观点主要有两类:一类认为经济学的科学性体现为经济学的数学化;另一类认为经济学是人文学科,数学化不仅不能使经济学成为科学,反而使其远离科学。本文在充分借鉴西方科学哲学的理论成果基础上,运用马... 目前,经济学者关于经济学的科学性的观点主要有两类:一类认为经济学的科学性体现为经济学的数学化;另一类认为经济学是人文学科,数学化不仅不能使经济学成为科学,反而使其远离科学。本文在充分借鉴西方科学哲学的理论成果基础上,运用马克思的科学观对经济学的科学性进行了考察并得出结论:由于涉及"人"的因素,难以通过自然科学的方法实现经济学的"科学化",但并不意味着经济学不能用数学工具分析问题,经济学的科学性体现在如何科学地刻画"人"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 人的现实性 科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人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基础 被引量:5
3
作者 颜军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0-83,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实践活动,需要科学的人学理论作为其基础理论。马克思人学理论是马克思从哲学层面对人做的深刻思考,是以"人"为研究对象,以人的存在和发展为线索,以人的需要为主题,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旨的...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实践活动,需要科学的人学理论作为其基础理论。马克思人学理论是马克思从哲学层面对人做的深刻思考,是以"人"为研究对象,以人的存在和发展为线索,以人的需要为主题,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旨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人学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的、实践的人学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哲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人学理论 人的现实性 人的需要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中“人”之主体性探析
4
作者 陈锦宣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6,共4页
对"以人为本"中的"人"的主体性解读是当前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学习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对"以人为本"中人的理解需要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从"现实的人"出发。人的现实... 对"以人为本"中的"人"的主体性解读是当前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学习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对"以人为本"中人的理解需要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从"现实的人"出发。人的现实性和具体性是通过它的实践性体现出来的,在它的阶级性和社会历史性中得以显现。作为阶级主体的现实的具体的人,既是实践的主体,也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价值的主体,更是解放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学 以人为本 人的现实性 人的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类活动的时间结构看美的本质
5
作者 王一川 《求是学刊》 1986年第1期60-64,共5页
关键词 远景 人类活动 时间结构 美的本质 人的现实性 马克思 柏拉图 基本规定 黑格尔 存在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