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人的自我数据化及其防范——数字城市的前提性问题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姚尚建
-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7-55,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特色特大城市贫困治理研究”(19BZZ085)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在城市数字化转型中,全面而清晰的数据是城市透明治理的基础;这一转向颠覆了长期以来所遵循的人的核心,颠覆了承认人的主体性的城市治理。在数字城市转型期,由于法律制度的缺位和参与匮乏,智能计算介入城市治理的全过程,任何组织都能够以扫码等形式给城市生活设置门槛,城市的主体——人通过扫码等行为实现了自我数据化,从而助力自动化城市秩序。从技术中立的角度,计算机技术无法实现自我纠正;从技术向善的角度,任何削弱人的技术背后都存在道德缺陷,而这种缺陷只能由人自身加以克服。立足马克思主义的城市立场,这种缺陷的克服必须重申参与城市、控制城市的权利,在数字城市场景中,这种参与和控制首先是保有不被数字霸权吞噬的权利,必须是共同编制城市运行源代码的权利。
-
关键词
城市治理
数字治理
人的数据化
开放源代码
-
分类号
C912.81
[经济管理]
F4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299.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崩塌与重构:数据社会人的主体性危机及其出路
被引量:9
- 2
-
-
作者
吴铮
-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2-65,共4页
-
文摘
科技发展改变了社会的生产形式,现实空间中的物质生产转变为数据空间中的数据生产。现实空间、数据空间和人的关系成为哲学新的主题。随着数据空间的发展对现实空间的僭越,人的主体性从身体与意识的割裂,到意识结构的崩溃,再到能动性的消解,最终完全崩塌。理性的思辨难以挣脱数据牢笼全方位包裹,只能借用思维的暴力--断舍离这一极简主义的方法,一边将主体从数据包裹之中剥离出来,一边重新评估主体及一切价值,从而将人从数据牢笼中解放出来,走上反思性的主体性重构之路。
-
关键词
主体性崩塌
人的数据化
断舍离
数据空间
主体性重构
-
Keywords
subjective collapse
digitization of human
break-off
data space
subjective reconstruction
-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