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的自我数据化及其防范——数字城市的前提性问题 被引量:6
1
作者 姚尚建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7-55,共9页
在城市数字化转型中,全面而清晰的数据是城市透明治理的基础;这一转向颠覆了长期以来所遵循的人的核心,颠覆了承认人的主体性的城市治理。在数字城市转型期,由于法律制度的缺位和参与匮乏,智能计算介入城市治理的全过程,任何组织都能够... 在城市数字化转型中,全面而清晰的数据是城市透明治理的基础;这一转向颠覆了长期以来所遵循的人的核心,颠覆了承认人的主体性的城市治理。在数字城市转型期,由于法律制度的缺位和参与匮乏,智能计算介入城市治理的全过程,任何组织都能够以扫码等形式给城市生活设置门槛,城市的主体——人通过扫码等行为实现了自我数据化,从而助力自动化城市秩序。从技术中立的角度,计算机技术无法实现自我纠正;从技术向善的角度,任何削弱人的技术背后都存在道德缺陷,而这种缺陷只能由人自身加以克服。立足马克思主义的城市立场,这种缺陷的克服必须重申参与城市、控制城市的权利,在数字城市场景中,这种参与和控制首先是保有不被数字霸权吞噬的权利,必须是共同编制城市运行源代码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治理 数字治理 人的数据化 开放源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崩塌与重构:数据社会人的主体性危机及其出路 被引量:9
2
作者 吴铮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2-65,共4页
科技发展改变了社会的生产形式,现实空间中的物质生产转变为数据空间中的数据生产。现实空间、数据空间和人的关系成为哲学新的主题。随着数据空间的发展对现实空间的僭越,人的主体性从身体与意识的割裂,到意识结构的崩溃,再到能动性的... 科技发展改变了社会的生产形式,现实空间中的物质生产转变为数据空间中的数据生产。现实空间、数据空间和人的关系成为哲学新的主题。随着数据空间的发展对现实空间的僭越,人的主体性从身体与意识的割裂,到意识结构的崩溃,再到能动性的消解,最终完全崩塌。理性的思辨难以挣脱数据牢笼全方位包裹,只能借用思维的暴力--断舍离这一极简主义的方法,一边将主体从数据包裹之中剥离出来,一边重新评估主体及一切价值,从而将人从数据牢笼中解放出来,走上反思性的主体性重构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崩塌 人的数据化 断舍离 数据空间 主体性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