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命伦理学语境中人的尊严 被引量:12
1
作者 韩跃红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7-112,共6页
学科语境的首要因素是学科宗旨。生命伦理学以保护人类生命及其相关权利为宗旨,其语境中人的尊严有三个主要特征:以生命尊严为内核,以人格尊严为外围;属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具有指导化解原则冲突、奠基相关权利、贯通法律和政策... 学科语境的首要因素是学科宗旨。生命伦理学以保护人类生命及其相关权利为宗旨,其语境中人的尊严有三个主要特征:以生命尊严为内核,以人格尊严为外围;属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具有指导化解原则冲突、奠基相关权利、贯通法律和政策等作用,是生命伦理学建制化行动的指南。在如何对待人的问题上,"人的尊严"凝聚了宗教和世俗、伦理和法律、政府和民间的道德共识,是生命伦理学的宝贵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伦理学 语境 人的尊严 生命尊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夫之人的尊严论及其深远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泽应 《船山学刊》 2014年第4期23-33,共11页
王夫之在穷究天人关系并考察人禽之别的基础上建构起了丰富而深刻的人的尊严理论。夫之人的尊严理论以人性尊严为始基,以人道尊严为重点,以人格尊严为旨归,强调"存人道以配天地,保天心以立人极",在尊重天道自然的同时凸显出&q... 王夫之在穷究天人关系并考察人禽之别的基础上建构起了丰富而深刻的人的尊严理论。夫之人的尊严理论以人性尊严为始基,以人道尊严为重点,以人格尊严为旨归,强调"存人道以配天地,保天心以立人极",在尊重天道自然的同时凸显出"依人建极"的人本主义色彩,并对人的身心形神予以人文性的关照,理欲合性,珍生务义,形成一种价值整合与价值导向辩证统一的尊严理论。这种人的尊严论是对人性、人道、人格及人的价值的全面系统把握和深刻论证,显示出身心合一、理欲合一、义利合一、性命合一的独特智慧,无疑是中国人学伦理思想史上乃至人类伦理思想史上高明、广大、深厚、悠久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好好开掘并在实践中努力践行和证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之 人的尊严理论 志节德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希腊时期“人的尊严”观念 被引量:1
3
作者 代峰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59,共5页
古希腊的思想家通过人与神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人",积淀了丰厚的人学思想,从中可以透析出自主、理性、平等、德性等关涉"人的尊严"的伦理意涵,为后世的思想家进一步探讨"人的尊严&qu... 古希腊的思想家通过人与神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人",积淀了丰厚的人学思想,从中可以透析出自主、理性、平等、德性等关涉"人的尊严"的伦理意涵,为后世的思想家进一步探讨"人的尊严"确立了研究范式,奠定了学理基础和方法论基础。而且,古希腊的思想家关于人类尊严、个人尊严的阐释在西方"人的尊严"观念发展史上具有"提出问题"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尊严 自主 理性 平等 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的尊严的实现方式——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角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三元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08-113,共6页
实现人的尊严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人为本,既是一个人的尊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尊严不断实现的过程。公平正义是人的尊严实现的基本前提,自我实现是人的尊严实现的根本方式,保障民生是人... 实现人的尊严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人为本,既是一个人的尊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尊严不断实现的过程。公平正义是人的尊严实现的基本前提,自我实现是人的尊严实现的根本方式,保障民生是人的尊严实现的现实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尊严 公平正义 自我实现 保障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尊严与文化间的对话:问题与前景 被引量:1
5
作者 威廉·A.巴比里 韦海波 《哲学分析》 CSSCI 2018年第2期79-85,197,共8页
从文化间对话的角度来看当代语境下的人的尊严问题,首先需要考察的是,尊严概念兴起的历史进程及其在全球法律、政治以及伦理道德中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对根植于西方观念的尊严概念进行文化间与宗教间的比较考察,尊严问题所面临的种种质... 从文化间对话的角度来看当代语境下的人的尊严问题,首先需要考察的是,尊严概念兴起的历史进程及其在全球法律、政治以及伦理道德中的重要性;其次,通过对根植于西方观念的尊严概念进行文化间与宗教间的比较考察,尊严问题所面临的种种质疑得以显明;在理解与对话的基础上,尊严问题的实践需要把握文化间的各种新机遇,视觉伦理学则为增进关于人的尊严之共识开辟了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尊严 文化间的法律 文化间的对话 自我价值 视觉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尊严的观念和现实主义的人权乌托邦 被引量:30
6
作者 尤尔根·哈贝马斯 鲍永玲(译) +1 位作者 薛华(校) 王才勇(校) 《哲学分析》 2010年第3期1-11,62,共12页
人的尊严的概念虽然在哲学文献中早就出现,却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才频繁出现于国际法文本和此后奠立的一些民族国家宪法之中。这并不意味着人的尊严概念仅是从事后给人的权利概念赋予道德内涵;相反,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这两个观... 人的尊严的概念虽然在哲学文献中早就出现,却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才频繁出现于国际法文本和此后奠立的一些民族国家宪法之中。这并不意味着人的尊严概念仅是从事后给人的权利概念赋予道德内涵;相反,人的尊严和人的权利这两个观念从一开始就存在着紧密的概念联系。从系统的角度和概念史的角度进行考察可以看到,在人权从理性道德加上主体权利的形式出发建构起来的过程中,人的尊严概念发挥了重要的催化作用,它既是所有基本权利的内蕴都从中汲取养料的道德"源泉",也是不同范畴的权利得以兼顾和平衡的基础。人权与人的尊严之间既有概念联系,又有现实张力,其间蕴藏着的一种具体乌托邦的激进力量,它是我们在为实现人类尊严的现实斗争中不可放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权利(人权) 人的尊严 正义 承认 现实主义 理想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宪法上的“人的尊严”
7
作者 杨志华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63-66,共4页
"人的尊严"是宪法的最高价值,它以人的主体性为基础,在整个宪法中具有原则性的指导作用,无论是自由还是人权,若无"人的尊严"之原理,即不被承认。我国宪法上虽无"人的尊严"之规定,但有与其相类似的"... "人的尊严"是宪法的最高价值,它以人的主体性为基础,在整个宪法中具有原则性的指导作用,无论是自由还是人权,若无"人的尊严"之原理,即不被承认。我国宪法上虽无"人的尊严"之规定,但有与其相类似的"人格尊严"的规定。在宪法中无论是以什么方式确定这一价值,都同样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高价值 人的尊严 人格尊严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尊严是在乎出来的
8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61-61,共1页
一个人的尊严是在乎出来的,也是在太在乎中失去的。太在乎与太不在乎,都可能无尊严可谈。因为,在尊严的两个极端上,不是敏感便是偏执。最好是拿自己当点事,这样好有人尊重你;也最好不要太拿自己当回事,这样好活得轻松。
关键词 人的尊严 生活哲学 生活哲理 生活美文 个人修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业:关系一个人的尊严
9
作者 董宏达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0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农民工就业 人的尊严 学生就业 城镇 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殖技术和女性的尊严 被引量:5
10
作者 程新宇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6-101,共6页
当代生殖技术对女性的尊严可能带来双重效应:一方面可能提升女性的尊严,另一方面也可能贬损女性的尊严。女性惟有摆脱父权制文化给定的女性形象,重构女性主体性,赢得做人的尊严,才能维护自己的女性尊严。也就是说女人只有首先被当做人... 当代生殖技术对女性的尊严可能带来双重效应:一方面可能提升女性的尊严,另一方面也可能贬损女性的尊严。女性惟有摆脱父权制文化给定的女性形象,重构女性主体性,赢得做人的尊严,才能维护自己的女性尊严。也就是说女人只有首先被当做人来尊重,然后才可能被当做女人来尊重。惟其如此,生殖技术对于女人才是福音,否则它会成为女人的梦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技术 人的尊严 人的尊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护弱势群体的尊严: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伦理关切 被引量:3
11
作者 邹海贵 《社会工作》 2010年第24期4-7,共4页
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人的尊严不断提升,维护和提升人的尊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有之义。人的尊严是一种价值,也是一种权利,本质上是人的社会性的价值表达。人的尊严问题特别与弱势群体相关,弱势群体具有贫困性、脆弱性和易... 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人的尊严不断提升,维护和提升人的尊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有之义。人的尊严是一种价值,也是一种权利,本质上是人的社会性的价值表达。人的尊严问题特别与弱势群体相关,弱势群体具有贫困性、脆弱性和易受伤害性的特性,使他们更容易受到侮辱,他们有更强烈的尊严诉求。维护弱势群体的尊严是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伦理关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尊严 弱势群体 社会救助制度 伦理关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格法让人们活得更有尊严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利明 《理论视野》 CSSCI 2014年第8期40-42,共3页
人格权法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人们生活得更幸福和更有尊严。为了全面维护人格尊严,就必须确认和保障自然人的人格权。人格权属于民法中的新生权力,而且人格权制度在民法中也是一项具有广阔前景的制度。加强和完善人格权制度,代表了现代民... 人格权法的目的就是为了使人们生活得更幸福和更有尊严。为了全面维护人格尊严,就必须确认和保障自然人的人格权。人格权属于民法中的新生权力,而且人格权制度在民法中也是一项具有广阔前景的制度。加强和完善人格权制度,代表了现代民法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权 人的尊严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业是生计,更是尊严
13
作者 苏枫 《小康》 2010年第4期38-39,共2页
2010年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详:“无论是农民工就业,还是大学生就业,以及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都时刻摆在我心里。因为我认为就业不仅关系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一个人的尊严。”几天之后,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 2010年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详:“无论是农民工就业,还是大学生就业,以及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都时刻摆在我心里。因为我认为就业不仅关系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一个人的尊严。”几天之后,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要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广大劳动者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就业 人的尊严 生计 十一届全国人大 温家宝总理 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 学生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人的理性选择———评毕淑敏的尊严观
14
作者 莫诩 治平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8年第5期121-124,共4页
一毕淑敏是中国当代文坛上成就裴然、引人注目的一位中年女作家,近年来她在各种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和散文,题材涉及现实生活的许多方面,有不少作品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大凡一个优秀的作家,除了会给读者编讲引人入胜的... 一毕淑敏是中国当代文坛上成就裴然、引人注目的一位中年女作家,近年来她在各种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和散文,题材涉及现实生活的许多方面,有不少作品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大凡一个优秀的作家,除了会给读者编讲引人入胜的故事以外,总还能给这个社会、这个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淑敏 理性选择 身份地位 现代人 人的尊严 社会评价 等级系统 马尾巴 社会身份 社会整体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尊严与权力的较量──简析韩国当代名作《扭曲的英雄》
15
作者 王秀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7年第6期128-132,共5页
关键词 孩子们 三十年 韩国 文学奖 现代社会 政治意识形态 人的尊严 代名 性格特征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西方版画中的人文关怀
16
作者 张子欣 江华 《艺术家》 2024年第1期122-124,共3页
本文从历史观察的角度出发,首先,对人文关怀与版画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概述;其次,对中西方版画中展现出的人文关怀进行了阐述;最后,以当下时代为视角,对当代社会中西方版画中的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进行论述。一、人文关怀和版画(一... 本文从历史观察的角度出发,首先,对人文关怀与版画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概述;其次,对中西方版画中展现出的人文关怀进行了阐述;最后,以当下时代为视角,对当代社会中西方版画中的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进行论述。一、人文关怀和版画(一)人文关怀与版画的概述人文关怀是指以人性的关怀为中心,对人的生存状况、人的尊严与人性、个体的自由与人类的解放,给予正面肯定与关怀,核心是对人性的肯定及其价值的确证。当前普遍认为人性化关怀最早起源于西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化关怀 人文关怀 正面肯定 人的尊严 人类的解放 版画 人性的关怀 人的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本”是人权的宪政基础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孔武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3-95,共3页
就我国宪法文本而言,“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一种规范性表述,而非描述性表述,其中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判断,表明“以人为本”已经以实证法形式上升为国家理念,为我国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宪政和人权理论与制度奠定了坚固的基础。我国宪法中... 就我国宪法文本而言,“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一种规范性表述,而非描述性表述,其中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判断,表明“以人为本”已经以实证法形式上升为国家理念,为我国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宪政和人权理论与制度奠定了坚固的基础。我国宪法中基本权利的保障有其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从比较法来看,如果说西方实证宪法和宪政理论肯定“人的尊严”构成了人权的核心,那么在我国,“以人为本”则构成了人权体系的宪政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 宪政 人的尊严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看吧,这“非常态”书写——陈希我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莉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1-137,共7页
关键词 书写 常态 普通读者 人的尊严 阅读过程 世界 感受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毕淑敏散文的叙事艺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芳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4期91-92,共2页
关键词 毕淑敏 叙事艺术 散文 人的尊严 艺术特色 刚柔相济 当代作家 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子“大丈夫”人格思想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长泰 《船山学刊》 2006年第4期83-86,共4页
“大丈夫”人格价值观抬高了“自我”地位,树立了人的尊严和社会规范。“大丈夫”人格的现代启示是它是管理者领导风范人格的重要标准。
关键词 人格思想 大丈夫 孟子 人格价值观 领导风范 现代启示 社会规范 人的尊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