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卢卡奇对商品形式占支配地位的社会中人的存在方式的批判 |
陈学明
陈悦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
2
|
全球化与人的存在方式 |
贾英健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8
|
|
|
3
|
人伦之“分”与人的存在方式——先秦儒家人性理论新解 |
陈继红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
4
|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存在方式之涵义阐释 |
王智慧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
5
|
从人的存在方式看马克思的人学革命--《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人学价值 |
林锋
魏琰琰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
6
|
论网络文化对人的存在方式的消极效应 |
刘建华
|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
7
|
《神圣家族》中人的存在方式与人道主义的创立 |
任帅军
杨寄荣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
8
|
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人的存在方式的变革 |
吴美川
|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
9
|
论银行与人的存在方式: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中心 |
黄志军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
10
|
论作为人存在方式的“活动” |
李怀君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1990 |
0 |
|
|
11
|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语境中的微观权力问题 |
陈飞
|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制度”概念的存在论辨析 |
高兆明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7
|
|
|
13
|
区域性音乐文化的存在基础——一种广义的音乐文化学探索 |
范晓峰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1997 |
2
|
|
|
14
|
文学本体论应当用“存在论”加以概括 |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
15
|
虚拟网络空间的话语狂欢 |
马大康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5
|
|
|
16
|
“人的问题”研究中的五个重大问题 |
杨耕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1
|
|
|
17
|
文化价值的人学阐释 |
万光侠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12
|
|
|
18
|
大学德育:在文化动力中生成 |
彭未名
|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
19
|
幼儿园活动教学的哲学基础剖析 |
秦光兰
|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
20
|
关于马克思人学研究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
晏辉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