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全面理解人的主体性——《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述评
1
作者
刘敬东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82-183,共2页
关键词
《主体性哲学-
人的存在
及其
意义
》
书评
云南人民出版社
后现代主义
郭湛
个人主体性
群体主体性
人类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如何理解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哲学考察
被引量:
3
2
作者
杨国荣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3,共9页
人工智能首先关乎“人工”与“智能”的关系。“人工”相对于“自然”而言,“智能”则与理性能力相关,合起来,人工智能涉及非自然的理性能力。人工意义的存在,具有既定性,尽管它也可以通过所谓深度学习而有所变化,但总体上其形态是按人...
人工智能首先关乎“人工”与“智能”的关系。“人工”相对于“自然”而言,“智能”则与理性能力相关,合起来,人工智能涉及非自然的理性能力。人工意义的存在,具有既定性,尽管它也可以通过所谓深度学习而有所变化,但总体上其形态是按人的意向所规定的,它的追求,基本上无法超越人的设定。人工智能同时涉及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智能的“人工”性,决定了它首先与手段相关。人工智能则因其“人工性”,与人的自然生命始终存在距离:相对于人,人工智能无法摆脱物的形态,它与人的关系,总是具有物与对象关系的性质。人工智能在某种意义上也参与了世界的建构,元宇宙便可视为人工智能参与建立的存在,但在“元宇宙”的形态下,它可能异化为某种超然的存在。人工智能既有生成性,也具有通用性(generaluse)。如果说,生成性人工智能主要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动态性,那么,通用性人工智能则从广度上突出了人工智能的品格。从智能的形态看,可以区分一阶智能与二阶智能,一阶智能具有原创性,唯有人才具有,二阶智能则是被设定、非原创的,相对于人的智力,人工智能最多属于“二阶”功能,难以达到人类才具有的“一阶”性或创造性。人工智能将导向自动化,在一切几乎由机器代劳时,人的存在意义如何体现?这里的实质,在于创造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生成性与通用性
人的存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马克思的劳动本体论——基于马克思早期著作的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高惠珠
徐文越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20,共7页
立基于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以当时欧洲经济学、哲学理论的发展态势为背景,依据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原著中的理论成果及方法论启示,较清晰地说明了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的发端及其成型。联系当代中国现...
立基于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以当时欧洲经济学、哲学理论的发展态势为背景,依据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原著中的理论成果及方法论启示,较清晰地说明了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的发端及其成型。联系当代中国现实,劳动本体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基石的确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进一步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还将为劳动人权、劳动正义等主张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更为明确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本体论
人的存在意义
社会
存在
与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基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再读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被引量:
3
4
作者
刘春晓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5-77,共3页
通过梳理和分析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思想,认为恩格斯基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基础上的这一思想有两个先在预设,即劳动的先在性和人的社会性的先在性。劳动的先在性是一种逻辑先在;人的社会性则直接来源于我们的猿类祖先是一种社...
通过梳理和分析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思想,认为恩格斯基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基础上的这一思想有两个先在预设,即劳动的先在性和人的社会性的先在性。劳动的先在性是一种逻辑先在;人的社会性则直接来源于我们的猿类祖先是一种社会化的动物。然而后者是尚需科学考证的问题。现代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及未来学和系统哲学的研究表明,“人是怎么来的”问题不仅是一个自然科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它关涉到人类的生存意义和价值、人类的行为规范以及人类的发展方向等深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创造了人
生物进化
人的存在意义
和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面理解人的主体性——《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述评
1
作者
刘敬东
机构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82-183,共2页
关键词
《主体性哲学-
人的存在
及其
意义
》
书评
云南人民出版社
后现代主义
郭湛
个人主体性
群体主体性
人类主体性
分类号
G236 [文化科学]
B038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如何理解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哲学考察
被引量:
3
2
作者
杨国荣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西北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
出处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3,共9页
基金
2024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家精神弘扬与落实机制研究”(24JZD013)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基础研究”(21JZD018)
+1 种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当代中国重建”(19ZDA033)
山东“曾子研究院”、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项目。
文摘
人工智能首先关乎“人工”与“智能”的关系。“人工”相对于“自然”而言,“智能”则与理性能力相关,合起来,人工智能涉及非自然的理性能力。人工意义的存在,具有既定性,尽管它也可以通过所谓深度学习而有所变化,但总体上其形态是按人的意向所规定的,它的追求,基本上无法超越人的设定。人工智能同时涉及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智能的“人工”性,决定了它首先与手段相关。人工智能则因其“人工性”,与人的自然生命始终存在距离:相对于人,人工智能无法摆脱物的形态,它与人的关系,总是具有物与对象关系的性质。人工智能在某种意义上也参与了世界的建构,元宇宙便可视为人工智能参与建立的存在,但在“元宇宙”的形态下,它可能异化为某种超然的存在。人工智能既有生成性,也具有通用性(generaluse)。如果说,生成性人工智能主要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动态性,那么,通用性人工智能则从广度上突出了人工智能的品格。从智能的形态看,可以区分一阶智能与二阶智能,一阶智能具有原创性,唯有人才具有,二阶智能则是被设定、非原创的,相对于人的智力,人工智能最多属于“二阶”功能,难以达到人类才具有的“一阶”性或创造性。人工智能将导向自动化,在一切几乎由机器代劳时,人的存在意义如何体现?这里的实质,在于创造的走向。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生成性与通用性
人的存在意义
分类号
B82-0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马克思的劳动本体论——基于马克思早期著作的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高惠珠
徐文越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20,共7页
文摘
立基于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以当时欧洲经济学、哲学理论的发展态势为背景,依据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原著中的理论成果及方法论启示,较清晰地说明了马克思劳动本体论思想的发端及其成型。联系当代中国现实,劳动本体论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基石的确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进一步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还将为劳动人权、劳动正义等主张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更为明确的方向。
关键词
劳动本体论
人的存在意义
社会
存在
与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基石
Keywords
labor ontology, significance of man's existence, social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cornerston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分类号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再读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被引量:
3
4
作者
刘春晓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出处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5-77,共3页
文摘
通过梳理和分析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思想,认为恩格斯基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基础上的这一思想有两个先在预设,即劳动的先在性和人的社会性的先在性。劳动的先在性是一种逻辑先在;人的社会性则直接来源于我们的猿类祖先是一种社会化的动物。然而后者是尚需科学考证的问题。现代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及未来学和系统哲学的研究表明,“人是怎么来的”问题不仅是一个自然科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它关涉到人类的生存意义和价值、人类的行为规范以及人类的发展方向等深层问题。
关键词
劳动创造了人
生物进化
人的存在意义
和价值
分类号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Q11 [生物学—普通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全面理解人的主体性——《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述评
刘敬东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如何理解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哲学考察
杨国荣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马克思的劳动本体论——基于马克思早期著作的研究
高惠珠
徐文越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再读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刘春晓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