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乡村旅游地返乡从业居民“人的再生产”机制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张圆刚
田文娟
王亚楠
郭佳昕
-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
出处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0-82,共1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乡村旅游区域不平衡性测度、过程与机制——以浙江省为例”(4247125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国内大循环驱动的长三角乡村旅游适配机制与发展路径研究”(22YJCZH248)
上海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保护机制与文旅创新协同发展研究”(YB2023-G-001)共同资助。
-
文摘
返乡从业居民是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其个体发展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议题。文章从人本位出发,分析了乡村旅游地返乡从业者“人的再生产”概念。首先,研究探索了“人的再生产”维度,包括人地关系再嵌入、文化价值观再生产、人际关系再生产、劳动形式再生产和自我再实现。第二,研究建构了“人的再生产”模型,其中,人地关系和劳动形式再生产构成“人的再生产”物质与时空基础,文化价值观和人际关系再生产构成文化与社会条件。在此基础上,返乡者实现了阶段性主-客身份转换和自我存在方式重构。第三,研究分析了乡村旅游地返乡从业者“人的再生产”阶段历程及策略,准备阶段,策略包含心态建设、人际筹备、职业搜寻与确认;初返阶段,策略包含逃避、对抗、纠偏;适应阶段,策略包含记忆回归、情感联结、社会合作;稳定到发展阶段,策略包含资源复盘、发展对比、未来规划。研究可为乡村旅游地的返乡政策制定和治理提供理论参照。
-
关键词
乡村旅游地
返乡居民
返乡从业
人的再生产
乡村振兴
-
Keywords
rural tourism destination
returning residents
returning for employment
reproduction of man
rural revitalization
-
分类号
F59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
-
题名大学评价的指标陷阱及其风险规避
被引量:15
- 2
-
-
作者
陈亮
商一杰
栾培中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陕西教师发展研究院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
出处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4-92,F0003,共10页
-
基金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阐释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讲话精神专项项目“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要义证成与落实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2zdpy001
陕西教师发展研究计划项目“陕西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2JSZ011。
-
文摘
大学评价是大学发展的风向标。近年来,受实证主义、计算主义与唯科学主义等思潮影响,追求可控性和精准量化的理念已渗透进大学组织的生命体中。可视化指标是大学内在质量的外在表征,数据化指标是提升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习惯性的量化评价催生难以变革的指标文化。大学评价已陷入指标陷阱。指标陷阱将大学高质量发展窄化为“物的再生产”,以排名指向的零和竞争取代合作意识,统一的指标体系导致大学同质化发展。根源在于,大学对高等教育的本质规律把握不准,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够完善,社会泛在的教育认知误导使然。构想高等教育评价现代化的美好未来,尚需大学内外部主体协同解构指标陷阱,实现“人的再生产”与“物的再生产”有机融合,以发展性评价消解结果性评价的马太效应,以此发挥评价赋能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切实价值。
-
关键词
大学评价
量化指标
指标陷阱
过程性评价
增值性评价
人的再生产
物的再生产
-
Keywords
university rankings
quantitative metrics
formative evaluation
“reproduction of human being”
-
分类号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