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找寻人的共性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高国栋
刘敬东
-
机构
辽宁电视台对外部
-
出处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6年第1期29-32,共4页
-
文摘
找寻人的共性主讲:高国栋访谈:刘敬东刘:高先生,您创作的几部电视纪录片已连续拿了5个国际大奖,针对当前纪录片的热潮,想请您谈一谈中国的纪录片创作是否存在着与世界相接轨的问题?高:我认为不存在接不接轨的问题。纪录片创作与市场经济不同,它完全是一个文化范...
-
关键词
纪录片创作
创作者
猎奇心理
观众
主观性
人的共性
独龙族
中国纪录片
纪实手法
民族性与世界性
-
分类号
G220
[文化科学]
-
-
题名博士不会打领带?
- 2
-
-
作者
吴跃农
-
出处
《社会》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5-46,共2页
-
-
关键词
打领
读书人
新生入学
知识的社会
实践精神
学历程度
传统积淀
社会优势
人的共性
日常生活
-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
-
题名也谈产生共同美感与共鸣的原因
- 3
-
-
作者
张伯龄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30-30,共1页
-
文摘
能引起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的共同美感与共鸣的根本原因是人的共性。因为人类作为宇宙万物的一个总类别,是具有一些共同的心愿、共同的思想、共同的感情的。如主持正义,追求光明,热爱祖国,希望和平,向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酷爱生命,渴望爱情,远行思乡,久别怀亲,爱美之心,骨肉之情……这些都是任何阶级的人都共有的。如果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反映了这一类思想感情,那末,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不同阶级的人读了,就有可能被触动而引起共鸣。虽然人们对其具体内容的解释、理解、抒发、欣赏各不相同,但在“追求”“热爱”“希望”“向往”“渴望”等感情上则是一致的。十九世纪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诗句就越过时代、越为国界。
-
关键词
共同美感
同阶
思想感情
人的共性
爱情
引起共鸣
爱生
宇宙万物
倍恩
十九世纪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