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信息文明时代人的信息存在方式及其哲学意蕴
被引量:
31
1
作者
王天思
《哲学分析》
CSSCI
2017年第4期18-29,共12页
信息文明的发展,使人类的存在方式发生根本转换。在这种转换中,同时作为信息基本特性和人类学基本特性的相互性,居于至关重要的地位。随着信息文明的发展,人类相互性和信息相互性的叠加会迎来一个相互性倍增效应,人类的相互性将出现呈...
信息文明的发展,使人类的存在方式发生根本转换。在这种转换中,同时作为信息基本特性和人类学基本特性的相互性,居于至关重要的地位。随着信息文明的发展,人类相互性和信息相互性的叠加会迎来一个相互性倍增效应,人类的相互性将出现呈几何级数强化的局势,人越来越以信息方式存在。这使人的社会化过程和自我意识的建构都会发生重要转换。信息文明提供了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这种需要的满足为最终目的的本体基础。信息共享的天然本性为人类文明发展奠定了共享范围原则上可以无限扩展的基础。共享的文明不仅具有通过信息活动所创造的物质条件,而且有人性发展的依据。信息文明时代人主要以信息方式存在,既在存在论层面蕴含着认识论甚至本体论的重要结论,又具有价值论的丰富意蕴;随之而来的,就是使用理论的真正激活;而使用理论则意味着因果模式的复杂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
文明
人的信息存在方式
共享
AG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时代的哲学,哲学的时代”--上海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王天恩教授访谈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天恩
袁晓晶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7,共5页
王天恩教授从事哲学研究三十余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哲学和认知哲学方面提出很多重要的理论。王天恩教授现阶段的研究兴趣与研究重点集中在"人工智能与哲学发展"这一主题上,提出了重视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从人的信息存...
王天恩教授从事哲学研究三十余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哲学和认知哲学方面提出很多重要的理论。王天恩教授现阶段的研究兴趣与研究重点集中在"人工智能与哲学发展"这一主题上,提出了重视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从人的信息存在方式去理解人类社会新价值的哲学理念,强调应加强哲学与科学的一体化发展。王天恩教授的研究,反映了哲学的时代性、前沿性、革命性等特征,注重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建立合作共赢的研究新形态,为哲学的时代性发展贡献了具有原创性与时代性的智慧之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哲学研究
人的信息存在方式
时代性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信息文明时代人的信息存在方式及其哲学意蕴
被引量:
31
1
作者
王天思
机构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部
出处
《哲学分析》
CSSCI
2017年第4期18-29,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大数据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7AZX003)阶段性成果
文摘
信息文明的发展,使人类的存在方式发生根本转换。在这种转换中,同时作为信息基本特性和人类学基本特性的相互性,居于至关重要的地位。随着信息文明的发展,人类相互性和信息相互性的叠加会迎来一个相互性倍增效应,人类的相互性将出现呈几何级数强化的局势,人越来越以信息方式存在。这使人的社会化过程和自我意识的建构都会发生重要转换。信息文明提供了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这种需要的满足为最终目的的本体基础。信息共享的天然本性为人类文明发展奠定了共享范围原则上可以无限扩展的基础。共享的文明不仅具有通过信息活动所创造的物质条件,而且有人性发展的依据。信息文明时代人主要以信息方式存在,既在存在论层面蕴含着认识论甚至本体论的重要结论,又具有价值论的丰富意蕴;随之而来的,就是使用理论的真正激活;而使用理论则意味着因果模式的复杂形式。
关键词
信息
文明
人的信息存在方式
共享
AGENT
Keywords
information civilization
the informational way of human existence
sharing
agent
分类号
B038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时代的哲学,哲学的时代”--上海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王天恩教授访谈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天恩
袁晓晶
机构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大学哲学系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7,共5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研究”(18JZD013)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大数据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研究”(17AZX003)阶段性成果。
文摘
王天恩教授从事哲学研究三十余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哲学和认知哲学方面提出很多重要的理论。王天恩教授现阶段的研究兴趣与研究重点集中在"人工智能与哲学发展"这一主题上,提出了重视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从人的信息存在方式去理解人类社会新价值的哲学理念,强调应加强哲学与科学的一体化发展。王天恩教授的研究,反映了哲学的时代性、前沿性、革命性等特征,注重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建立合作共赢的研究新形态,为哲学的时代性发展贡献了具有原创性与时代性的智慧之思。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哲学研究
人的信息存在方式
时代性
一体化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信息文明时代人的信息存在方式及其哲学意蕴
王天思
《哲学分析》
CSSCI
2017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时代的哲学,哲学的时代”--上海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王天恩教授访谈
王天恩
袁晓晶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