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文明时代人的信息存在方式及其哲学意蕴 被引量:31
1
作者 王天思 《哲学分析》 CSSCI 2017年第4期18-29,共12页
信息文明的发展,使人类的存在方式发生根本转换。在这种转换中,同时作为信息基本特性和人类学基本特性的相互性,居于至关重要的地位。随着信息文明的发展,人类相互性和信息相互性的叠加会迎来一个相互性倍增效应,人类的相互性将出现呈... 信息文明的发展,使人类的存在方式发生根本转换。在这种转换中,同时作为信息基本特性和人类学基本特性的相互性,居于至关重要的地位。随着信息文明的发展,人类相互性和信息相互性的叠加会迎来一个相互性倍增效应,人类的相互性将出现呈几何级数强化的局势,人越来越以信息方式存在。这使人的社会化过程和自我意识的建构都会发生重要转换。信息文明提供了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这种需要的满足为最终目的的本体基础。信息共享的天然本性为人类文明发展奠定了共享范围原则上可以无限扩展的基础。共享的文明不仅具有通过信息活动所创造的物质条件,而且有人性发展的依据。信息文明时代人主要以信息方式存在,既在存在论层面蕴含着认识论甚至本体论的重要结论,又具有价值论的丰富意蕴;随之而来的,就是使用理论的真正激活;而使用理论则意味着因果模式的复杂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文明 人的信息存在方式 共享 AG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代的哲学,哲学的时代”--上海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王天恩教授访谈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天恩 袁晓晶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7,共5页
王天恩教授从事哲学研究三十余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哲学和认知哲学方面提出很多重要的理论。王天恩教授现阶段的研究兴趣与研究重点集中在"人工智能与哲学发展"这一主题上,提出了重视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从人的信息存... 王天恩教授从事哲学研究三十余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哲学和认知哲学方面提出很多重要的理论。王天恩教授现阶段的研究兴趣与研究重点集中在"人工智能与哲学发展"这一主题上,提出了重视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从人的信息存在方式去理解人类社会新价值的哲学理念,强调应加强哲学与科学的一体化发展。王天恩教授的研究,反映了哲学的时代性、前沿性、革命性等特征,注重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建立合作共赢的研究新形态,为哲学的时代性发展贡献了具有原创性与时代性的智慧之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哲学研究 人的信息存在方式 时代性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