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3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0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卢斌 卢大儒 赵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8期796-798,805,共4页
目的:克隆编码人白细胞介素10(hIL-10)基因的全长cDNA,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在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活化的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扩增出hIL-10 cDNA,将测序正确的hIL-10 cDN... 目的:克隆编码人白细胞介素10(hIL-10)基因的全长cDNA,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在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活化的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扩增出hIL-10 cDNA,将测序正确的hIL-10 cDNA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构建重组表达载体。采用磷酸钙法转染CHO细胞,用ELISA法检测hIL-10基因的表达,用单四唑(MTT)检测hIL-10蛋白的活性。结果:RT-PCR产物插入Teasy载体,经序列测定证实hIL-10基因全序列克隆成功。在CHO细胞培养上清中有hIL-10的表达,该产物能抑制淋巴细胞转化。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IL-10,为进一步研究hIL-10在自身免疫、移植免疫及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介素10 克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携带EGFP标志人白细胞介素10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2
作者 林健清 林献忠 张志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构建携带EGFP标志人白细胞介素10(hIL-10)基因腺病毒载体。方法以pSNAV2.0-hIL-10重组质粒为模板,PCR扩增hIL-10基因,获得hIL-10cDNA片段,并酶切连接到带有含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标记的pDC316-IRES-EGFP-lacZalpha载体质粒上,P... 目的构建携带EGFP标志人白细胞介素10(hIL-10)基因腺病毒载体。方法以pSNAV2.0-hIL-10重组质粒为模板,PCR扩增hIL-10基因,获得hIL-10cDNA片段,并酶切连接到带有含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标记的pDC316-IRES-EGFP-lacZalpha载体质粒上,PmeI线性化重组质粒pDC316-hIL-10-IRES-EGFP,与腺病毒包装系统AdMax转染293包装细胞,包装产生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经反复感染293细胞扩增病毒后,进行离子交换法纯化病毒,并测定病毒颗粒数、滴度。结果经PCR鉴定、限制性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证明已正确构建重组穿梭质粒pDC316-hIL-10-IRES-EGFP和重组腺病毒质粒Ad-hIL-10-IRES-EGFP。扩增纯化后,测得重组腺病毒颗粒数为3.2×1011VP/ml,OD260/OD280值约为2.0,滴度为1.1×1010TCID50/ml。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腺病毒质粒Ad-hIL-10-IRES-EGFP,为进一步研究hIL-10基因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 腺病毒载体 基因重组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0和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脑梗死合并肺炎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吴莹姣 姜波涛 +3 位作者 谭红 张艺博 彭旭 陈婵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517,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及其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脑梗死住院期间并发肺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长沙市第一医院神内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脑梗死并发肺炎患者220...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及其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脑梗死住院期间并发肺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长沙市第一医院神内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脑梗死并发肺炎患者220例,根据肺炎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64例和轻症组156例;收集患者住院期间临床资料;检测血清IL-10与ApoE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IL-10-1082G/A、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 重症组血清IL-10、ApoE水平明显高于轻症组(P<0.01)。血清IL-10、ApoE对急性脑梗死住院期间合并重症肺炎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别为0.694、0.752,二元logistic回归拟合联合预测的AUC为0.893,明显高于单一指标(P<0.05)。2组IL-10-1082G/A基因型(GG/GA/AA)和等位基因(G、A)频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G等位基因发生重症感染的风险升高(OR=3.351,95%CI:1.885~5.955,P=0.000)。2组Apo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IL-10、ApoE水平对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并发重症肺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且IL-10-1082G/A基因多态性与肺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携带G等位基因患者发生重症肺炎的风险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医疗相关肺炎 白细胞介素10 载脂蛋白E类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0家族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价值
4
作者 罗琪 曾碧雨 +3 位作者 张荣 黄良江 付蕾 姚春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754,共7页
白细胞介素-10(IL-10)家族在多种细胞中表达,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肝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肝病,其特征是肝组织损伤后的异常修复、肝星状细胞活化及细胞外基质过度积累。IL-10家族成员包括IL-10、IL-1... 白细胞介素-10(IL-10)家族在多种细胞中表达,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肝纤维化是一种慢性肝病,其特征是肝组织损伤后的异常修复、肝星状细胞活化及细胞外基质过度积累。IL-10家族成员包括IL-10、IL-19、IL-20、IL-22、IL-24、IL-26、IL-28、IL-29、IL-35等,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相似性,其表达水平的变化与肝纤维化的发展密切相关。适度上调IL-10家族成员表达可维持肝星状细胞静止状态,促进巨噬细胞向抗炎表型转化,调节自然杀伤细胞活性,进而抑制炎症反应,调控细胞凋亡和自噬,最终逆转肝纤维化进程。本文总结探讨了IL-10家族在抗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相关中西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肝纤维化治疗提供新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白细胞介素10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0受体A基因突变导致的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临床特点及基因分析
5
作者 李玉佳 官德秀 +2 位作者 郭姝 郭景 徐樨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48,共9页
目的总结白细胞介素10受体A(interleukin 10 receptor A,IL-10RA)基因突变导致的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very early onse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VEO-IBD)患儿临床特点和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到2019年5月在首都医科... 目的总结白细胞介素10受体A(interleukin 10 receptor A,IL-10RA)基因突变导致的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very early onse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VEO-IBD)患儿临床特点和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到2019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院消化科住院的慢性腹泻的患儿中,确诊为VEO-IBD的患儿,其中病因为IL-10RA基因突变的患儿15例,对照组为15例非IL-10RA突变所致VEO-IBD患儿,统计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基因报告。结果IL-10RA基因突变所致的VEO-IBD患儿,克罗恩病(Crohn s disease,CD)11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4例,临床症状以慢性腹泻(15/15例,100.0%)、便血(15/15例,100.0%)为主,肠外表现依次为口腔黏膜溃疡(6/15例,40.0%)、皮肤红斑(5/15例,33.3%);肛周表现依次为直肠会阴瘘5例(5/15,33.3%),肛瘘4例(4/15,26.7%),肛裂3例(3/15,20.0%),直肠会阴瘘、皮赘并存1例(1/15,6.7%);全身表现为IL-10RA基因突变组营养不良13例(13/15例,86.7%),肛周病变13例(13/15例,86.7%);对照组营养不良6例(6/15例,40.0%),肛周病变5例(5/15例,33.3%),此两项指标与IL-10RA基因突变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例IL-10RA突变患儿中,共检测到9个突变位点,其中c.301c>T(p.R101W)和c.537G>A(p.T179T)为最常见的突变位点。IL-10RA突变导致炎症因子增高,引起肠道炎症反应。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明显延长。结论IL-10RA基因突变导致的VEO-IBD患儿发病年龄早,除消化道症状外,肠外表现和肛周病变较为常见,结肠镜下病变特点以结肠多发溃疡最常见,其次为炎性息肉。c.301c>T(p.R101W)和c.537G>A(p.T179T)为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位点。IL-10RA突变导致炎症因子增高,引起肠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 白细胞介素10受体A基因 儿童 慢性腹泻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基因多态性与山西东南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燕 王琦 +4 位作者 郑路 冯李慧 马丽 魏健 刘良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5-701,共7页
目的 研究山西省东南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17(IL-17)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健康对照组和T2DM组受试者基本信息及临床资料,提取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高温连接酶反应对IL-17基因4个位点(rs2... 目的 研究山西省东南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17(IL-17)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健康对照组和T2DM组受试者基本信息及临床资料,提取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高温连接酶反应对IL-17基因4个位点(rs2275913、rs3819024、rs4711998和rs8193036)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 两组IL-17基因4个SNP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校正年龄、BMI、WC和血脂异常等因素后,两组研究对象在不同遗传模型下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分析显示,T2DM组rs2275913位点AA基因型FPG和HOMA-IR显著低于AG和GG基因型,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三组间BMI、FINS、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T2DM组rs3819024位点AA基因型WC、HOMA-IR显著高于GG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L-17基因rs2275913、rs3819024、rs4711998、rs8193036多态性与山西省东南地区汉族人群T2DM可能无关,IL-17 rs2275913位点AA基因型、rs3819024位点GG基因型分别与山西东南地区汉族T2DM患者FPG和HOMA-IR、WC和HOMA-IR相关,可能是IL-17影响糖代谢的潜在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白细胞介素-17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A抑制剂治疗AP1S3基因突变的幼儿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冯小燕 刘欣欣 +1 位作者 卞亚伟 李钦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58-660,共3页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是儿童银屑病中少见且难治类型,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GPP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研究证实与IL-36RN、CARD14、AP1S3、MPO及SERPINA3基因突变有关[1]。本文报告白细胞介素(IL)-17A抑制剂司库奇尤单抗成...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PP)是儿童银屑病中少见且难治类型,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GPP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研究证实与IL-36RN、CARD14、AP1S3、MPO及SERPINA3基因突变有关[1]。本文报告白细胞介素(IL)-17A抑制剂司库奇尤单抗成功治疗AP1S3基因突变的幼儿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脓疱型 泛发性 幼儿 基因 白细胞介素-17A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白细胞介素-10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5
8
作者 万小颖 秦立志 +4 位作者 施丽娟 王文洲 李挺 李碧春 吴信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88-795,共8页
白细胞介素-10(IL-10)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和抗炎反应。本研究旨在克隆并表达IL-10基因,以制备兔IL-10多克隆抗体。运用RT-PCR技术从新西兰白兔脾脏总RNA中扩增IL-10基因,将该基因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并转入大... 白细胞介素-10(IL-10)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和抗炎反应。本研究旨在克隆并表达IL-10基因,以制备兔IL-10多克隆抗体。运用RT-PCR技术从新西兰白兔脾脏总RNA中扩增IL-10基因,将该基因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获得融合蛋白,融合蛋白经纯化后免疫豚鼠制备多克隆抗体,最后分别用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结果表明:克隆得到了兔IL-10基因,大小为537bp,经核苷酸测序与GenBank已登录的基因序列(NM_001082045)相似性为99%;重组载体pET-IL-10构建成功;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融合蛋白成功表达;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高达1∶56 000,且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成功实现了兔IL-10基因的原核表达,并制备了豚鼠抗兔IL-10多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兔IL-10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基因 克隆 表达 抗体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0启动区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丙型肝炎的相关性 被引量:8
9
作者 曾俊涛 刘正稳 +1 位作者 韩群英 张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0(IL- 10)启动区- 592 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丙型肝炎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 RFLP)方法检测 85 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 75 名健康对照者 IL- 10...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0(IL- 10)启动区- 592 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丙型肝炎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 RFLP)方法检测 85 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 75 名健康对照者 IL- 10基因启动区域 592位点的基因型。结果 IL -10 基因启动区 592 位点基因型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与健康对照之间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 0. 05); IL- 10 基因启动区 592 位点基因型在血清 HCV RNA> 105拷贝/mL组和HCV RNA≤105拷贝/mL组之间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IL- 10 基因启动区 592 位点基因型在慢性丙型肝炎组和肝硬化组之间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 IL- 10 基因启动区 592 位点基因型在 ALT≥80U/L组中A/A基因型出现的比率高于ALT<80U/L组,两组之间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IL- 10基因启动区域 592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病毒血症水平无显著相关性;IL- 10 启动区域 592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 基因多态性 慢性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10基因多态性与脓毒症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于宝军 唐星明 +2 位作者 李志宇 乔安意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白细胞介素-1(IL-1)和IL-1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频率分布以及与脓毒症易感性的相关性,观察不同多态性基因型对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年10月至2004年12月在该院普通外科住院的181例患者,分为脓毒症...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白细胞介素-1(IL-1)和IL-1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频率分布以及与脓毒症易感性的相关性,观察不同多态性基因型对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年10月至2004年12月在该院普通外科住院的181例患者,分为脓毒症组(100例)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组(81例),以1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取外周血白细胞提取基因组DNA,用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检测IL-1基因上+3 953T、IL-10基因上-592A和-1082A,共3个SNP。在诊断为SIRS或脓毒症24 h内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用RT-PCR法检测IL-1和IL-10 mRNA的表达;同时取血浆用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蛋白表达。结果:SIRS组和脓毒症组中,+3 953T、-592A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脓毒症早期,IL-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在+3 953C/T组明显高于C/C组;而IL-10两个SNP对脓毒症早期的IL-10表达水平,无明显的影响作用。结论:该研究显示,IL-1及IL-10基因上SNP差异可能是脓毒症患者易感的原因之一。在脓毒症发生机制中,有促炎介质和抑炎因子的共同参与,其表达水平与SIRS及脓毒症的发生和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10 单核苷酸多态性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0基因转移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诱生炎症细胞因子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锦华 余学清 +1 位作者 陈永雄 张仕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21-324,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白细胞介素10(IL-10)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基因转移系统,观察IL-10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mesengialcel,GMC)中细胞因子的产生及其基因表达... 目的:通过建立白细胞介素10(IL-10)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基因转移系统,观察IL-10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mesengialcel,GMC)中细胞因子的产生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IL-10)SN将外源基因IL-10转移至大鼠GMC:(1)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ELISA检测IL-10基因的整合和表达;(2)以RT-PCR观察IL-10基因转移对LPS诱导的GM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的影响,以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TNF-α的蛋白质表达。结果:外源性IL-10基因已整合到靶细胞染色体DNA并有效地表达,它能抑制LPS诱生GMC过度产生IL-1β,TNF-α。结论:外源性IL-10基因可以转移到GMC并稳定表达,它能抑制GMC炎症效应中细胞因子的产生及其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 肾小球系膜 炎症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变异及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单核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6和10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谢高强 于晖 +4 位作者 陈敬洲 赵连成 任福秀 史平 武阳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89-595,共7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基因变异及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ygen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缺乏体力活动、超重等]与单核细胞分泌IL-6和IL-10的关系.方法:2010年在北京社区人...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基因变异及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ygen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缺乏体力活动、超重等]与单核细胞分泌IL-6和IL-10的关系.方法:2010年在北京社区人群随机抽取无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病史的40名51 ~80岁的健康人,收集吸烟、饮酒资料,测量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指标,并检测IL-6(rs1800796、rs1524107、rs2066992)、IL-10基因变异(rs1800872、rs1554286、rs3021094).分离静脉血单核细胞,在RPMI 1640培养液中培养24 h,分为二等份,一份加入ox-LDL(50 mg/L)刺激,另一份加入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继续培养48 h,采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IL-6和IL-10的浓度.结果:配对Wilcoxon检验显示,与PBS培养液相比,ox-LDL培养液中单核细胞分泌IL-6、IL-10以及IL-6/IL-10显著升高(P<0.01).以PBS和ox-LDL培养液中IL浓度作为重复测量结果,调整年龄、性别后,重复测量的多因素一般线性模型显示,超重者(BMI≥26 kg/m2)单核细胞分泌IL-10显著低于体重较轻者(P =0.007),IL-6/IL-10则显著高于体重较低者(P=0.003);缺乏体力活动者[metabolic equivalent of energy,METS< 166 kJ/(kg&#183;d)]单核细胞分泌的IL-6/IL-10显著高于体力活动较高者(P=0.046);饮酒者单核细胞分泌的IL-6和IL-10显著高于不饮酒者(P =0.049和0.006);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eholesterol,HDL-c)较高者(≥56.4 mg/dL)单核细胞分泌IL-6显著升高(P=0.027);IL-10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rs1800872、rs1554286、rs3021094)与ox-LDL对单核细胞分泌IL-10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IL-6基因SNP与ox-LDL无显著交互作用.结论:ox-LDL、缺乏体力活动、超重等心血管因素与炎症-抗炎平衡向炎症方向偏斜密切相关,IL-10基因和ox-LDL的交互作用与抗炎细胞因子IL-10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变异(遗传学) 运动活动 超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状态下外周血白细胞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10基因表达的荧光定量PCR检测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佩杰 王茹 董强刚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建立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表达的绝对定量实时PCR检测技术。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25名健康运动员生理状态下外周血白细胞IFNγ-、IL-2、IL-4和IL-10 mRNA的... 目的:建立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表达的绝对定量实时PCR检测技术。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25名健康运动员生理状态下外周血白细胞IFNγ-、IL-2、IL-4和IL-10 mRNA的表达。结果: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能够对健康受试者外周血白细胞IFNγ-、IL-2、IL-4和IL-10的mRNA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相关系数r>0.99。结论:从分子水平为检测运动过程中细胞因子的改变、评估运动员免疫机能状态提供了简易和准确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y(IFN-y) 白细胞介素2(IL-2) 白细胞介素4(IL-4) 白细胞介素10(IL-10) 信使核糖核酸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0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国忠 潘速跃 +2 位作者 杜冉 陆兵勋 李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294-297,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204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131名健康者(对照组)的IL-10-592C/A、IL-10-819C/T及IL-10-1082G/A,共3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进行分...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204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131名健康者(对照组)的IL-10-592C/A、IL-10-819C/T及IL-10-1082G/A,共3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组IL-10-1082G/A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64,P=0.001);IL-10-1082A等位基因频率为99.5%,对照组为9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L-10-592C/A和IL-10-819C/T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0-1082G/A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其中A等位基因频率增高与脑梗死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 脑梗塞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0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佩 林俊 +2 位作者 张信美 邓琳 马俊彦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9-484,共6页
为了探讨中国汉族妇女白细胞介素-10(IL-10)启动子的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文章应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聚合酶链反应(ARMS-PCR)结合DNA测序法,以及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对11... 为了探讨中国汉族妇女白细胞介素-10(IL-10)启动子的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文章应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聚合酶链反应(ARMS-PCR)结合DNA测序法,以及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对119例不同期别的EMs组患者和120例随机抽取的汉族妇女进行了IL-10-1082G/A、-819T/C和-592A/C的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EMs组-1082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而EMs组-819C或-592C、-819CC和TC或-592CC和AC的等位基因或基因型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Ⅲ-Ⅳ期EMs患者-819C或-592C、-819CC和TC或-592CC和AC的等位基因或基因型频率又显著高于Ⅰ-Ⅱ期EMs患者和对照组(P<0.01)。这表明IL-10-819T/C和-592A/C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妇女EMs发病的易感性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白细胞介素-10 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0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颖 何帮顺 +2 位作者 潘玉琴 刘长明 王书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95-1300,共6页
目的:分析胃癌(gastric cancer,GC)患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启动子区域转录起始位点上游第1082位点、819位点及592位点多态性,探讨其与GC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 目的:分析胃癌(gastric cancer,GC)患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启动子区域转录起始位点上游第1082位点、819位点及592位点多态性,探讨其与GC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GC组患者129例和正常对照组98例健康人的IL-10的基因多态性,免疫印迹法检测GC组与对照组的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感染情况,SPSS11.0软件包统计分析各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IL-10-1082位点的多态性在GC组(AA:57.36%、GA:40.31%、GG:2.32%)与对照组(AA:75.51%、GA:24.49%)的基因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GA基因型在GC组中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G等位基因在GC组中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7)。IL-10-819及IL-10-592的各基因型及其等位基因在GC组及对照组中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H.pylori感染组中IL-10-1082GA基因型在GC组中的分布显著高于其在对照组中的分布(OR=2.65,95%CI1.16,6.08;P=0.031)。结论:IL-10-1082GA基因型携带者GC的发病风险增高,IL-10-1082位点的G等位基因发病风险增高,且IL-10-1082GA基因型与H.pylori感染对于GC的发生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疾病遗传易感性 白细胞介素10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荣昌猪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晓琪 郭万柱 +1 位作者 黄亚平 张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4446-4447,4459,共3页
根据GenBank收录的猪白细胞介素-10(PIL-10)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经刀豆蛋白素A(conA)诱导猪淋巴细胞并提取总RNA,RT-PCR方法首次扩增出荣昌猪PIL-10的全长基因。序列分析表明PIL-10全长771 bp。设计1对引物亚克隆荣昌猪IL-10基因成熟蛋... 根据GenBank收录的猪白细胞介素-10(PIL-10)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经刀豆蛋白素A(conA)诱导猪淋巴细胞并提取总RNA,RT-PCR方法首次扩增出荣昌猪PIL-10的全长基因。序列分析表明PIL-10全长771 bp。设计1对引物亚克隆荣昌猪IL-10基因成熟蛋白编码基因(477 bp)。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PET32a(+)-PIL-10融合表达载体,经酶切鉴定,DNA测序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正确。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SDS-PAGE,重组菌的RT-PCR,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融合表达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昌猪 白细胞介素-10 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细胞介素10(hIL-10)基因的克隆和序列测定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月梅 王斌 +1 位作者 印湖莲 杨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17-20,共4页
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自行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成功地从活化的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扩增出hIL-10cDNA基因。并定向插入pUC18载体中,经DNA序列测定最终确定为hlL-10cDNA基... 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自行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成功地从活化的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扩增出hIL-10cDNA基因。并定向插入pUC18载体中,经DNA序列测定最终确定为hlL-10cDNA基困,这将为令后hIL-10基因探针的制备和基因表达,进一步在基因水平上探讨hIL-10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 CDNA 分子 克隆 序列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临床类型紫癜性肾炎患儿白细胞介素10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元俊 陈荣华 +2 位作者 陈吉庆 张爱华 蔡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在不同临床类型紫癜性肾炎(HSPN)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及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40例HSPN患儿活动期和恢复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在不同临床类型紫癜性肾炎(HSPN)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及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40例HSPN患儿活动期和恢复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IL-10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①HSPN活动期PBMC中IL-10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48±0.12)比(0.39±0.10)和(1023.90±158.78)pg/ml比(895.51±141.06)pg/ml,P分别<0.01及0.05],恢复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0.42±0.13)比(0.39±0.10)和(941.25±165.36)pg/ml比(895.51±141.06)pg/ml,P均>0.05]。②临床上表现为蛋白尿型、肾病综合征型及急性肾炎综合征型者,活动期PBMC中IL-10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表现为单纯血尿型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SPN患儿活动期IL-10表达异常且与临床类型有一定的关系。IL-10在其发病中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性肾炎 白细胞介素10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白细胞介素-10的基因克隆与原核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连云宗 李极品 +2 位作者 吴玉水 程烽 朱忠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61-662,共2页
目的:构建病毒白细胞介素IL-10(vIL-10)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以EB病毒B95-8细胞培养上清为模板,用PCR扩增EB病毒BCRF1基因。PCR产物经EcoRI和XhoI双酶切后,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 目的:构建病毒白细胞介素IL-10(vIL-10)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以EB病毒B95-8细胞培养上清为模板,用PCR扩增EB病毒BCRF1基因。PCR产物经EcoRI和XhoI双酶切后,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S,在IPTG诱导下表达目的蛋白。结果:以终浓度为100μmol/L的IPTG于30℃诱导6h后,重组菌可高效表达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24000的His-vIL-10融合蛋白。结论:成功地克隆vIL-10的编码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为制备抗vIL-10单克隆抗体(mAb)、分析vIL-10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白细胞介素-10 大肠杆菌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