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NA干扰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TGF-β_1刺激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平 李世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体外构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序列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表达载体,研究其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CTGF表达基因和蛋白的影响。方法体外构建CTGF序列特异性siRNA质粒表达载体,Dosper脂质体转染人瘢痕疙瘩... 目的体外构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序列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表达载体,研究其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CTGF表达基因和蛋白的影响。方法体外构建CTGF序列特异性siRNA质粒表达载体,Dosper脂质体转染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后,用10ng/ml剂量的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刺激细胞,采用RQ-PCR和Western blot观察CTGF 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经TGF-β1刺激后,重组质粒组CTGF mRNA仅为正常表达的56.6%(P<0.05),CTGF蛋白仅为正常表达的基线水平(P<0.05)。结论siRNA质粒表达载体可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CTGF基因表达和蛋白分泌,即使在TGF-β1刺激条件下,其分泌功能仍明显受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RNA干扰 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00c抑制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孙慧娟 胡纯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10-213,共4页
目的:探讨miR-200c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human keloid fibroblasts,HKFs)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及阐明其机制。方法:将miR-200c mimics用oligofectami脂质体转染经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HKFs,CCK-8法测细胞增殖变化;3H-... 目的:探讨miR-200c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human keloid fibroblasts,HKFs)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及阐明其机制。方法:将miR-200c mimics用oligofectami脂质体转染经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HKFs,CCK-8法测细胞增殖变化;3H-脯氨酸掺入法测胶原蛋白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及磷酸化ERK1/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在有或无TGF-β1刺激下,miR一200c均能明显抑制HKFs的增殖能力及胶原合成,并且能明显减低磷酸化ERK1/2蛋白表达水平,但对非磷酸化ERK表达无影响。结论:miR-200c能抑制HKFs增殖和胶原合成.并起拮抗TGF-B1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ERK通路活性介导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00C 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羟基异黄酮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及侵袭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曹川 戴霞 +4 位作者 李世荣 李丹 张谊 冯智 陈艳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644-1646,共3页
目的观察5,7,4’-三羟基异黄酮(Genistein)对体外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及侵袭作用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作用的机制。方法以25、50、100μmol/L浓度Genistein处理体外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3H-... 目的观察5,7,4’-三羟基异黄酮(Genistein)对体外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及侵袭作用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作用的机制。方法以25、50、100μmol/L浓度Genistein处理体外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3H-脯氨酸掺入法检测细胞胶原合成,Transwell小室趋化运动模型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Genistein作用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胶原合成作用降低,细胞的侵袭能力显著下降。随着药物浓度增加,对细胞的这种抑制作用也增强。结论Genistein具有体外抗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纤维化与侵袭的作用,可成为治疗病理性瘢痕及纤维化疾病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7 4’-三羟基异黄酮 瘢痕疙瘩 纤维细胞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及生物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薛斌 王璞 董浦江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5-95,97,共2页
目的:建立可靠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培养方法,为瘢痕疙瘩体外研究提供平台。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进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使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37℃,5%CO2,饱和湿度下培养;描述其生长曲线、分裂指数、形... 目的:建立可靠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培养方法,为瘢痕疙瘩体外研究提供平台。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进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使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37℃,5%CO2,饱和湿度下培养;描述其生长曲线、分裂指数、形态及波形蛋白表达。结果: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培养成功率43%(6/14),48~65天可传第一代,以后每5~10天可传一代,细胞为长梭形,波形蛋白表达阳性。结论:培养出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可用作体外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纤维细胞 原代培养 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3对培养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赵自然 刘鹤松 赵伟刚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4-406,共3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3(GS-Rg3)对体外培养人瘢痕疙瘩的直接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活细胞计数法与MTT比色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GS-Rg3(25、50、100和200 mg.L-1)在不同作用时间(24、48和72 h)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与...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3(GS-Rg3)对体外培养人瘢痕疙瘩的直接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活细胞计数法与MTT比色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GS-Rg3(25、50、100和200 mg.L-1)在不同作用时间(24、48和72 h)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GS-Rg3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有抑制作用,随着时间延长及浓度增加,抑制作用有增加趋势。最大抑制浓度为100 mg.L-1。结论:GS-Rg3对体外培养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时间延长及浓度增加,其抑制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纤维细胞 人参皂苷/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Smad3沉默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Smad3对纤维连接蛋白及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波 果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2-526,共5页
目的:探讨SiRNA-Smad3沉默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eloid fibroblast,KFB)内Smad3基因后,对KFB细胞内纤维接蛋白及Ⅰ型胶原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分别用针对人Smad3 mRNA基因的特异性干扰片段和无关干扰片段转染体外原培养的人KFB,经RT-... 目的:探讨SiRNA-Smad3沉默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eloid fibroblast,KFB)内Smad3基因后,对KFB细胞内纤维接蛋白及Ⅰ型胶原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分别用针对人Smad3 mRNA基因的特异性干扰片段和无关干扰片段转染体外原培养的人KFB,经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及Ⅰ型胶原(CollagenⅠ,Col等KFB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分泌情况。结果:75nmol/L Smad3-siRNA特异性干扰片段转染KFB48h后KFB细胞内ColⅠ及合成和分泌较非特异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Smad3-siRNA可特异性抑制KFB细胞中Smad3基因表达,并效抑制体外培养的人原代KFB合成和分泌ColⅠ及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SMAD3 瘢痕疙瘩 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水仙碱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杜航航 沈为民 张恒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43-1346,共4页
目的:研究秋水仙碱对体外培养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eloid Fibroblast,KFB)的毒性作用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KFB,不同浓度秋水仙碱(1、2、4、8、16、32μg/ml)处理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检测KFB的毒性作用;采用流式细... 目的:研究秋水仙碱对体外培养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eloid Fibroblast,KFB)的毒性作用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KFB,不同浓度秋水仙碱(1、2、4、8、16、32μg/ml)处理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检测KFB的毒性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秋水仙碱对KFB的细胞周期(G2期)的影响。结果:MTT法结果显示1μg/ml组(12.56±0.79)%,2μg/ml组(27.35±0.50)%,4μg/ml组(34.36±0.25)%,8μg/ml组(39.38±0.57)%,16μg/ml组(40.38±0.23)%,32μg/ml组(44.65±0.60)%(F=2440.178,P=0.000);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0.67±0.46)%,1μg/ml组(4.26±1.51)%,2μg/ml组(24.51±4.69)%,4μg/ml组(45.12±2.75)%,8μg/ml组(55.81±5.04)%,16μg/ml组(69.90±3.61)%,32μg/ml组(85.53±2.06)%,F=491.609,P=0.000。秋水仙碱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对细胞分裂前期(G2期)产生影响,并呈时间依赖性和药物浓度依赖性。结论:在24 h时间点,秋水仙碱在1-32μg/ml浓度范围内可调控细胞的生长及细胞周期,可以抑制瘢痕疙瘩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水仙碱 瘢痕疙瘩 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氮杂-2-脱氧胞苷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娥 张恒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4-247,共4页
目的:探讨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人瘢痕疙瘩以及周围正常皮肤标本原代培养成纤维细胞,分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5-氮杂-2-脱氧胞苷药... 目的:探讨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人瘢痕疙瘩以及周围正常皮肤标本原代培养成纤维细胞,分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5-氮杂-2-脱氧胞苷药物干预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对照组、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5-氮杂-2-脱氧胞苷药物干预组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对照组4组,用RT-PCR检测各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mRNA、Smad7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各组细胞的周期及凋亡。结果: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较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TGF-β1mRNA表达增高(P=0.001),Smad7mRNA表达降低(P=0.001),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P=0.035)及细胞凋亡(P=0.006)比例降低;5-氮杂-2-脱氧胞苷干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后,TGF-β1mRNA表达降低(P=0.003),Smad7mRNA回升(P=0.000),FCM显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停滞于G0/G1期比例增加(P=0.000)并且细胞凋亡率增加(P=0.047),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组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可影响瘢痕疙瘩形成相关因子的表达并且可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促进其凋亡,而对正常皮肤的成纤维细胞无明显影响。瘢痕疙瘩的发病可能与相关基因甲基化有关,5-氮杂-2-脱氧胞苷可能成为瘢痕疙瘩治疗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纤维细胞 5-氮杂-2-脱氧胞苷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SNHG7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9
作者 任永强 李庆华 黄新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819-1824,共6页
目的:探究干扰小核仁RNA宿主基因7(SNHG7)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瘢痕疙瘩成纤维(KF)细胞,将si-NC、si-SNHG7、pcDNA3.1、pcDNA3.1-SNHG7、miR-NC、miR-122分别转染至KF细胞,记为si-NC组(SN... 目的:探究干扰小核仁RNA宿主基因7(SNHG7)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人瘢痕疙瘩成纤维(KF)细胞,将si-NC、si-SNHG7、pcDNA3.1、pcDNA3.1-SNHG7、miR-NC、miR-122分别转染至KF细胞,记为si-NC组(SNHG7阴性对照组)、si-SNHG7组(SNHG7抑制表达组)、pcDNA3.1组(SNHG7阳性对照组)、pcDNA3.1-SNHG7组(SNHG7过表达组)、miR-NC组(miR-122阳性对照组)、miR-122组(miR-122过表达组)。将si-SNHG7分别与anti-miR-NC、anti-miR-122共转染至KF细胞中,记为si-SNHG7+anti-miR-NC组(miR-122阴性对照组)、si-SNHG7+anti-miR-122组(miR-122抑制剂组)。RT-qPCR检测SNHG7和miR-122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素(Cyclin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A(P21)、Bcl-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表达水平;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SNHG7和miR-122的靶向关系。结果:与正常皮肤组织相比,瘢痕疙瘩组织SNHG7表达显著升高,miR-122表达显著降低(P<0.05)。抑制SNHG7表达和过表达miR-122,CyclinD1、Bcl-2表达显著降低,P21、Bax表达显著升高,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SNHG7靶向调控miR-122,抑制miR-122表达逆转SNHG7对KF增殖和凋亡的作用。结论:抑制SNHG7表达可抑制KF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具体机制可能与miR-122有关,为瘢痕疙瘩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HG7 MIR-122 瘢痕疙瘩纤维细胞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的SPARC基因沉默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调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茜 李心怡 +2 位作者 李小静 朱晓璇 丁以春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44-948,共5页
目的 观察慢病毒介导的SPARC基因沉默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 将携带SPARC shRNA的慢病毒载体(LV2N-shRNA-SPARC,sh-SPARC组)及空载体(LV2-NC,sh-NC组)转染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H... 目的 观察慢病毒介导的SPARC基因沉默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 将携带SPARC shRNA的慢病毒载体(LV2N-shRNA-SPARC,sh-SPARC组)及空载体(LV2-NC,sh-NC组)转染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HKF),以未作任何处理的成纤维细胞为空白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SPARC mRNA和蛋白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法测定HKF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TGF-β1及TβRⅠ的表达。结果 ①SPARC-shRNA慢病毒载体感染HKF后,sh-SPARC组细胞中SPARC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sh-NC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MT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h-SPARC组细胞增殖减慢(P<0.05);③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sh-SPARC组成纤维细胞进入S期的比例低于sh-NC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增加(P<0.05);④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h-SPARC组TGF-β1及TβRⅠ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SPARC基因沉默能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进程,促进凋亡,其机制可能与TGF-β信号通路的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 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 瘢痕疙瘩 纤维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Smad2特异siRNA的制备和活性鉴定
11
作者 高中玉 林子豪 +6 位作者 汪滋民 江华 袁湘斌 赵耀忠 吴宏 史毅 金由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特异性抑制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内Smad2 基因表达,筛选高效特异性siRNA。方法:根据siRNA设计原则,针对人Smad2 基因序列特征设计Smad2 特异siRNA(1 3),转染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RT ... 目的:探讨应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特异性抑制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内Smad2 基因表达,筛选高效特异性siRNA。方法:根据siRNA设计原则,针对人Smad2 基因序列特征设计Smad2 特异siRNA(1 3),转染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RT PCR检测siRNA对Smad2 基因的抑制效果。结果:Smad2 siRNA 3 可有效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Smad2 基因的表达。随siRNA 3 终浓度由50 nmol/L增加到100 nmol/L 及200 nmol/L,抑制效率逐渐增强(P<0.05);siRNA 3以终浓度200 nmol/L转染后24 h抑制效果最强,48 h 逐渐减弱,但仍明显抑制(P< 0. 05)。结论:应用RNA干扰技术可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Smad2 基因的表达,其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时间、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SMAD2 瘢痕疙瘩 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KK3基因过表达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郭洪耀 乔军波 +1 位作者 林斌 沙树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4-477,共4页
目的:探究DKK3基因过表达对人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取瘢痕疙瘩组织21例和正常皮肤组织20例,采用qRT-PCR检测其中DKK3 mRNA的表达水平。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 DNA3. 0-DKK3,通过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其转入瘢痕成纤维细胞中... 目的:探究DKK3基因过表达对人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取瘢痕疙瘩组织21例和正常皮肤组织20例,采用qRT-PCR检测其中DKK3 mRNA的表达水平。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 DNA3. 0-DKK3,通过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其转入瘢痕成纤维细胞中(DKK3组),未转染细胞为对照组,转染pc DNA3. 0空质粒的细胞为pc DNA组。转染48 h后,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效率; CCK-8法检测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双染法检测成纤维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DKK3 mRNA在瘢痕疙瘩组织中表达下调(P <0. 05)。3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DKK3 mRNA和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DKK3组高于其他两组(P <0. 05)。3组细胞凋亡和增殖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DKK3组增殖减少,凋亡增加(P <0. 05)。结论:DKK3基因过表达可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KK3 瘢痕 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齿苋提取物调控miR-199a-5p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佳音 饶美荣 +1 位作者 钟咪 曾芬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69-972,共4页
目的探讨马齿苋提取物调控miR-199a-5p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HKF)生长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将HKF细胞分为对照组、马齿苋提取物(50、100、200μg/mL)组、miR-NC组、miR-199a-5p组、anti-miR-NC+200μg/mL马齿苋提取物组、anti-miR-1... 目的探讨马齿苋提取物调控miR-199a-5p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HKF)生长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将HKF细胞分为对照组、马齿苋提取物(50、100、200μg/mL)组、miR-NC组、miR-199a-5p组、anti-miR-NC+200μg/mL马齿苋提取物组、anti-miR-199a-5p+200μg/mL马齿苋提取物组。CCK-8法检测HKF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RT-qPCR法检测细胞miR-199a-5p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Col-Ⅰ、Col-Ⅲ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马齿苋提取物组细胞活力、S期细胞比例、Col-Ⅰ和Col-Ⅲ蛋白表达降低(P<0.05),miR-199a-5p表达、G_(0)/G_(1)期细胞比例升高(P<0.05)。与miR-NC组比较,miR-199a-5p组细胞活力、S期细胞比例、Col-Ⅰ和Col-Ⅲ蛋白表达降低(P<0.05),G_(0)/G_(1)期细胞比例升高(P<0.05)。与anti-miR-NC+200μg/mL马齿苋提取物组比较,anti-miR-199a-5p+200μg/mL马齿苋提取物组细胞活力、S期细胞比例、Col-Ⅰ和Col-Ⅲ蛋白表达升高(P<0.05),G_(0)/G_(1)期细胞比例降低(P<0.05)。结论马齿苋提取物可能通过上调miR-199a-5p表达抑制HKF细胞生长和胶原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提取物 瘢痕疙瘩纤维细胞 miR-199a-5p 增殖 胶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细胞增强因子2C通过促进叉头框蛋白O1转录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邱韵洁 吴义珠 +2 位作者 石志伟 周永华 沈国良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67-475,共9页
目的:探究肌细胞增强因子(MEF)2C通过调控叉头框蛋白(FOX)O1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s)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EF2C和FOXO1在人瘢痕疙瘩组织和KFs中的表达。将MEF2C干扰质粒... 目的:探究肌细胞增强因子(MEF)2C通过调控叉头框蛋白(FOX)O1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s)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EF2C和FOXO1在人瘢痕疙瘩组织和KFs中的表达。将MEF2C干扰质粒和FOXO1过表达质粒共转染至KFs后,构建5组细胞模型:空白对照组(KF组)、小干扰RNA(si RNA)阴性对照组(siRNA-NC组)、MEF2C干扰组(siRNA-MEF2C组)、MEF2C干扰+空载体组(siRNA-MEF2C+Ov-NC组)、MEF2C干扰+FOXO1过表达组(si RNA-MEF2C+Ov-FOXO1组)。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测定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增殖核抗原(Ki-67)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检测纤维化相关蛋白的表达。通过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分析预测转录因子MEF2C与FOXO1启动子的潜在结合位点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IP)进行验证。结果:MEF2C在人瘢痕疙瘩组织和KFs中均表达上调,且敲低MEF2C可抑制KFs增殖、迁移、侵袭和纤维化。此外,MEF2C可促进FOXO1转录。FOXO1在人瘢痕疙瘩组织和KFs中呈现高表达且可部分逆转MEF2C缺失对KFs增殖、迁移、侵袭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结论:转录因子MEF2C可通过上调FOXO1的表达从而促进KFs增殖、迁移、侵袭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纤维细胞 FOXO1 MEF2C 细胞外基质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死亡诱导剂联合紫草素协同促进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建军 王艳华 +10 位作者 唐玉婷 张静宜 马芳 贺茜 杨慧霞 赵启鹏 白志刚 郝银菊 李桂忠 姜怡邓 沈江涌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8-276,共9页
目的探讨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Era)联合紫草素(shikonin,SHK)协同促进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uman hypertrophic scar fibroblasts,HSFBs)铁死亡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提供的增生性瘢痕,提取HSFBs;HE染色、免疫荧... 目的探讨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Era)联合紫草素(shikonin,SHK)协同促进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uman hypertrophic scar fibroblasts,HSFBs)铁死亡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提供的增生性瘢痕,提取HSFBs;HE染色、免疫荧光鉴定HSFBs;CCK-8检测不同浓度Era、SHK对HSFBs的抑制率,计算IC 50值;CompuSyn软件计算联用指数(CI);设置对照组、Era组、SHK组和Era+SHK组,干预24 h后观察细胞数量及形态变化;划痕、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相应生化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DA)、总铁离子、活性氧(ROS)变化;蛋白印迹实验检测collagenⅠ、α-SMA、GOT1、SLC7A11、GPX4、FTH1表达。结果原代HSFBs Era的IC 50值为2.22μmol·L^(-1),SHK的IC 50值为3.94μmol·L^(-1),作为单用药浓度;CompuSyn软件计算CI值,选取CI=0.39597对应浓度(Era:1.2μmol·L^(-1)+SHK:1.5μmol·L^(-1))为联合用药浓度(各药浓度减小,抑制率>50%)。与单药组比,SHK+Era组HSFBs数量减少,细胞膜断裂、出泡,细胞皱缩变小,胞质浓缩;HSFBs迁移、侵袭能力减弱(P<0.05),CollagenⅠ、a-SMA蛋白表达降低(P<0.05);MDA、总铁离子、ROS含量升高(P<0.05),SLC7A11、GOT1、GPX4、FTH1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Era联合SHK可协同抑制HSFBs增殖、迁移及纤维化水平,其机制可能是Era增强SHK对GOT1的抑制,提升细胞铁离子、ROS、脂质过氧化物水平,进而促进HSFBs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诱导剂 紫草素 铁死亡 GOT1 增生性瘢痕 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红菌素A通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依赖途径促进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自噬的研究
16
作者 陈雷刚 任慧敏 +3 位作者 吴远慧 安国芝 景晓蕾 赵同心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77-581,共5页
目的:探究竹红菌素A(HA)通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依赖途径促进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s)自噬的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KFs并进行传代,将第3代KFs分为对照组、不同剂量HA组(分别予0.125、0.25、0.5、1.0μmol/L HA处理)、si-阴... 目的:探究竹红菌素A(HA)通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依赖途径促进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s)自噬的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KFs并进行传代,将第3代KFs分为对照组、不同剂量HA组(分别予0.125、0.25、0.5、1.0μmol/L HA处理)、si-阴性对照(NC)组、si-NC+HA组(转染NC si RNA+1.0μmol/L HA)及si-磷酸酯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HA组(转染PTEN siRNA+1.0μmol/L HA)。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胶原代谢指标Ⅰ型胶原(Col-Ⅰ)、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1的轻链3(LC3)-Ⅱ/LC3-Ⅰ、Beclin-1及m TOR途径中PTEN、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p-mTOR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剂量HA组KFs的A_(450)值,Col-Ⅰ、α-SMA、FN含量以及p-PI3K、p-AKT、p-mTOR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PTEN、LC3-Ⅱ/LC3-Ⅰ、Beclin-1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si-PTEN+HA组KFs的A_(450)值,Col-Ⅰ、α-SMA、FN含量以及p-PI3K、p-AKT、p-mTOR的表达水平均高于si-NC+HA组(P<0.05);而PTEN、LC3-Ⅱ/LC3-Ⅰ、Beclin-1表达水平均低于si-NC+HA组(P<0.05)。结论:HA通过调控m TOR途径介导的细胞自噬可抑制KFs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纤维细胞 竹红菌素A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参多糖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周期阻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田艳 朱飞 +3 位作者 宋采滢 朱秋璇 程盛荣 陈文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42-1146,共5页
目的:探讨党参多糖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四唑盐比色测定法[3-(4,5-Dimethylth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检测党参多糖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筛选党参多糖加药浓度,... 目的:探讨党参多糖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四唑盐比色测定法[3-(4,5-Dimethylth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检测党参多糖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筛选党参多糖加药浓度,采用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比例和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Ⅲ)、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和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 B,AKT)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当党参多糖浓度小于80μmol/L时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本实验选择浓度为10、20、40μmol/L的党参多糖作为后续实验加药标准浓度;与0μmol/L组相比,10、20和40μmol/L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克隆形成能力降低,细胞周期阻滞于G_(0)/G_(1)期,PCNA、Cyclin D1、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的表达下调,细胞凋亡率升高,PI3K和AKT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结论:党参多糖能够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进程,其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多糖 瘢痕疙瘩纤维细胞 增殖 细胞周期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凌草甲素对人瘢痕疙瘩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18
作者 宋采滢 高翔 +3 位作者 朱秋璇 程盛荣 陈文东 朱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06-1712,共7页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ORI)对人瘢痕疙瘩来源的成纤维细胞(HKF)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ORI对HKF的增殖活性的影响,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HKF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蛋白免...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ORI)对人瘢痕疙瘩来源的成纤维细胞(HKF)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ORI对HKF的增殖活性的影响,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HKF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ORI对HKF的细胞外基质形成相关mRNA和纤维连接蛋白1(FN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Ⅰ)、COLⅢ表达的影响。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ORI组,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ORI对HKF内TGF-β1诱导的相关mRNA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Smad2、Smad3、磷酸化Smad2蛋白(p-Smad2)、p-Smad3表达的影响。结果CCK-8显示随着ORI浓度增加,HKF细胞抑制率逐渐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24 h迁移面积、侵袭细胞数显著下降,FN1、α-SMA、COL I、COLⅢ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NLRP3、ASC、Smad2、Smad3、p-Smad2、p-Smad3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TGF-β1+ORI组NLRP3、ASC、Smad2、Smad3、p-Smad2、p-Smad3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ORI通过阻断TGF-β1/Smad信号通路和NLRP3介导的炎症反应,抑制HKF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以及细胞外基质的形成和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甲素 人瘢痕疙瘩来源的纤维细胞 细胞外基质 NLRP3 TGF-β1 SMAD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199a-3p对小鼠皮肤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冼文娇 梁景南 +1 位作者 卢巍 洪跃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4-940,共7页
目的 探讨微小RNA-199a-3p(miR-199a-3p)对小鼠皮肤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调控作用及其作用靶基因。方法 构建小鼠皮肤瘢痕疙瘩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iR-199a-3p、瘢痕疙瘩相关基因和Smad1的mRNA表达。原代分离和体外... 目的 探讨微小RNA-199a-3p(miR-199a-3p)对小鼠皮肤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调控作用及其作用靶基因。方法 构建小鼠皮肤瘢痕疙瘩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iR-199a-3p、瘢痕疙瘩相关基因和Smad1的mRNA表达。原代分离和体外培养成体C57BL/6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利用脂质体将miR-199a-3p模拟物和Smad1 siRNA转染至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中;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99a-3p的靶基因;Cell Counting Kit-8(CCK8)方法验证miR-199a-3p和沉默Smad1对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RT-q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过表达miR-199a-3p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瘢痕疙瘩相关基因和Smad1的mRNA和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分别转染Smad1 siRNA和miR-199a-3p模拟物后瘢痕疙瘩相关基因、Smad1的蛋白表达。结果 疤痕疙瘩组织中瘢痕疙瘩相关基因Col1a1(t=-3.334,P=0.016)、Col3a1(t=-5.927,P=0.001)和ACTA2(t=-3.673,P=0.010)mRNA表达和Smad1(t=-4.403,P=0.010)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小鼠皮肤组织,而miR-199a-3p(t=7.059,P<0.001)表达显著下降。在皮肤成纤维细胞中过表达miR-199a-3p可以抑制瘢痕疙瘩的相关基因Col1a1(t=5.514,P=0.005)、Col3a1(t=5.132,P=0.014)和ACTA2(t=4.136,P=0.026)mRNA表达和相关蛋白Col1a1(t=4.643,P=0.001)、Col3a1(t=6.554,P=0.003)和α-SMA(t=4.681,P=0.008)表达。miR-199a-3p与Smad1 3′-UTR有结合作用。过表达miR-199a-3p抑制Smad1 mRNA(t=3.556,P=0.024)和蛋白(t=3.781,P=0.019)的表达。分别转染miR-199a-3p模拟物和Smad1 siRNA后均能同时抑制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F=18.622,P<0.001、<0.001)和瘢痕疙瘩的相关蛋白Col1a1(F=18.804,P=0.003、0.022)、Col3a1(F=33.212,P=0.001、0.001)和α-SMA(F=10.181,P=0.020、0.028)表达。结论 miR-199a-3p通过靶向Smad1抑制瘢痕疙瘩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瘢痕疙瘩 皮肤纤维细胞 微小RNA SMA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GF-β1/Smad3信号通路探讨新会陈皮多糖对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梁景南 卢巍 +1 位作者 廖颖怡 冼文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3-338,共6页
目的探究新会陈皮多糖对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提取和纯化新会陈皮的陈皮多糖成分,原代分离并培养C57BL/6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设置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及低、中、高剂量实验组(50、100、200μg/mL陈皮多糖),处理24 ... 目的探究新会陈皮多糖对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提取和纯化新会陈皮的陈皮多糖成分,原代分离并培养C57BL/6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设置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及低、中、高剂量实验组(50、100、200μg/mL陈皮多糖),处理24 h后,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观察陈皮多糖对细胞存活率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陈皮多糖对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瘢痕疙瘩形成相关基因Col1a1、Col3a1、TGF-β1和ACTA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陈皮多糖对成纤维细胞中磷酸化p-Smad3的激活水平。结果空白对照组和中、高剂量实验组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90.54±6.75)%和(78.90±4.24)%;Col1a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13±0.15、0.57±0.16和0.48±0.05;Col3a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81±0.13、0.49±0.11和0.50±0.03;TGF-β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11±0.15、0.60±0.13和0.33±0.11;p-Smad3/Smad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96±0.05、0.75±0.06和0.71±0.03。Col1a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01±0.17、0.58±0.11和0.52±0.12;Col3a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01±0.12、0.56±0.19和0.65±0.14;ACTA2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01±0.13、0.24±0.04和0.22±0.07;TGF-β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9、0.50±0.10和0.49±0.15。高剂量陈皮多糖时间处理的p-Smad3/Smad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86±0.06、0.66±0.06、0.55±0.13、0.43±0.09、0.35±0.06和0.27±0.12。中、高剂量的陈皮多糖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陈皮多糖通过抑制TGF-β1/Smad3通路激活来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瘢痕疙瘩形成相关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陈皮多糖 纤维细胞 增殖 TGF-β1/Smad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