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别现代:人生论美学的学科边界与内在根据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建疆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4-172,共9页
从别现代而非后现代的角度看,人生论美学的学科边界需要厘清,它是在同社会美研究、伦理美研究、自然美研究以及同美育研究、境界研究的区分中确立自己的地位的。人生论美学具有形态学特征,这就是内审美形态。内审美包括无对象审美、内... 从别现代而非后现代的角度看,人生论美学的学科边界需要厘清,它是在同社会美研究、伦理美研究、自然美研究以及同美育研究、境界研究的区分中确立自己的地位的。人生论美学具有形态学特征,这就是内审美形态。内审美包括无对象审美、内景型审美和精神境界型审美,是人生论美学的识别标志和内在根据。中国修养文化中的人生理想、人生境界和修养方式构成了中国人生论美学的具体内涵。只有通过对学科边界的把握、对审美形态的确认和对学科基础的了解,才能深化人生论美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论美学 形态特征 文化背景 人生修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人类学与人生论美学的统一——人的自身生产的新实践美学维度透视 被引量:2
2
作者 郭玉生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17,共5页
审美人类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来研究人的本性和特质,人生论美学则是从人的本性和特质出发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新实践美学立足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历史地来到了将人的自身生产从审美人... 审美人类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来研究人的本性和特质,人生论美学则是从人的本性和特质出发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新实践美学立足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历史地来到了将人的自身生产从审美人类学和人生论美学统一起来进行透视的交汇点上。新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实践唯物主义,为新实践美学统一审美人类学和人生论美学来阐述人的自身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新实践美学紧扣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这个关键环节,从审美关系出发去研究人的自身生产,把人的本质研究和人的审美活动的研究统一起来,从而实现审美人类学和人生论美学统一。新实践美学的现实目的——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对于人的自身生产的研究走向审美人类学和人生论美学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人类学 人生论美学 新实践美学 人的自身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论美学与人生论美学建构的公民立场
3
作者 李咏吟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5-164,共10页
实践论美学与人生论美学,既是现代中国美学的两大重要流派,也是现代中国美学的两种基本思想建构方式。现代中国实践论美学的建立,源于马克思的实践立场,即通过对劳动实践的价值肯定,确证人的生命本质力量;现代中国人生论美学的建立,则... 实践论美学与人生论美学,既是现代中国美学的两大重要流派,也是现代中国美学的两种基本思想建构方式。现代中国实践论美学的建立,源于马克思的实践立场,即通过对劳动实践的价值肯定,确证人的生命本质力量;现代中国人生论美学的建立,则源于先秦儒家的诗乐人生理想或先秦道家的道法自然观念,强调人生的幸福自由。从变革意义上说,确立实践论美学与人生论美学的当代方案,只要引入公民原则,就能超越美学观念之争或美学概念辨析的积弊,为两种美学理论建构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论美学 人生论美学 美学主张 实践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国维“大文学”观的人生论美学意义及当代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朱鹏飞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8-135,共8页
王国维是中国现代人生论美学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以屈原作品为例,阐释和倡导了一种弘扬强烈的入世情怀、关注社会问题与人生百态,强调入世与出世统一、追求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双重实现的"大文学"观。这种"大文学&... 王国维是中国现代人生论美学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以屈原作品为例,阐释和倡导了一种弘扬强烈的入世情怀、关注社会问题与人生百态,强调入世与出世统一、追求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双重实现的"大文学"观。这种"大文学"观体现了人生论美学的基本精神,对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文学 人生论美学 当代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光潜“情趣”说的人生论美学内涵及其当代美育实践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郑玉明 刘广新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6-144,共9页
朱光潜的美学思想以"情趣"为核心范畴,认为美和艺术是情趣的意象化。他从艺术美出发,主张审美艺术人生和真善美的统一。他一方面强调艺术情趣源于人生活动,一方面关注人生实践的情趣化艺术化,这就使"情趣"说升华成... 朱光潜的美学思想以"情趣"为核心范畴,认为美和艺术是情趣的意象化。他从艺术美出发,主张审美艺术人生和真善美的统一。他一方面强调艺术情趣源于人生活动,一方面关注人生实践的情趣化艺术化,这就使"情趣"说升华成了重要的人生论美学命题。朱光潜的"情趣"说及情趣教育观,对今天的美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思想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趣”说 人生论美学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现代人生论美学到当代生活美学——生活美学的历史脉络与现代渊源 被引量:6
6
作者 潘立勇 刘强强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25,共10页
中国当代生活美学的建构理路可总结为"审美的生活"和"审美地生活"两种:前者指形式之美在日常生活领域的蔓延,后者为以审美的方式处身于世,此两种理路在中国现代美学均已具备。现代美学学者在引介西方美学之时,分别... 中国当代生活美学的建构理路可总结为"审美的生活"和"审美地生活"两种:前者指形式之美在日常生活领域的蔓延,后者为以审美的方式处身于世,此两种理路在中国现代美学均已具备。现代美学学者在引介西方美学之时,分别对审美活动的时间性、审美心理的兼容性和审美对象的空间性进行了改造,创构了人生论美学传统;并对传统儒学的心性涵养和礼乐教化进行审美化的诠释,分别在西学转化和中学诠释两方面构成了当代生活美学的历史脉络和现代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人生论美学 生活美学 中国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子恺的“真率”人生论美学思想与当代艺术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梅 金雅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5-153,共9页
"万物一体""童稚之心""有情化"等审美范畴,构成了丰子恺"真率"人生论美学思想的重要方面,凸显了他一贯坚守的"艺术化的人生"和"人生的艺术化"的审美理想。丰子恺的真率人... "万物一体""童稚之心""有情化"等审美范畴,构成了丰子恺"真率"人生论美学思想的重要方面,凸显了他一贯坚守的"艺术化的人生"和"人生的艺术化"的审美理想。丰子恺的真率人生论美学思想对于当代艺术实践活动涵养"美好的心性"、培育"趣味"、葆有"美的眼光"等,具有重要的启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率 人生论美学 当代艺术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人生论美学引论》
8
作者 金雅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9-89,共1页
本书以梁启超、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丰子恺、方东美等为主要个案,首次从人生论美学角度予以整合、挖掘、梳理、阐释、总结,着重提炼、探研了以趣味、境界、情趣、哲诗、真率、生生等为重要标识的中国现代人生论美学思想的民族化范... 本书以梁启超、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丰子恺、方东美等为主要个案,首次从人生论美学角度予以整合、挖掘、梳理、阐释、总结,着重提炼、探研了以趣味、境界、情趣、哲诗、真率、生生等为重要标识的中国现代人生论美学思想的民族化范畴命题。全书力求凸显中国现代人生论美学话语典范个案的风采面貌,观照其在20世纪上半叶传承化合中西古今的风范意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论美学 方东美 朱光潜 宗白华 王国维 梁启超 丰子恺 生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人生论美学的思考
9
作者 仲呈祥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6-127,256,共3页
近十余年来,以金雅教授为领军人物的学术团队锲而不舍地高举起"人生论美学"的旗帜,可谓登高一呼,应者云集,成果累累,已成气候。笔者是"人生论美学"的赞成者、信奉者。理由如次:第一,"人生论美学"传承和... 近十余年来,以金雅教授为领军人物的学术团队锲而不舍地高举起"人生论美学"的旗帜,可谓登高一呼,应者云集,成果累累,已成气候。笔者是"人生论美学"的赞成者、信奉者。理由如次:第一,"人生论美学"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第二,"人生论美学"昭示了中华传统美学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一条正确路径。第三,"人生论美学"紧扣"人生",即以人为本、以人生为对象的美学研究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因而具有强大坚实的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和用武之地,前途未有限量。第四,"人生论美学"为创建中国现当代美学美育理论和话语体系、创建中国美学学派,开通了一条充满希望和生气的大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体系 人生论美学 中华传统美学 中国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梁启超美学思想发展分期与演化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金雅 《浙江学刊》 CSSCI 2004年第5期110-116,共7页
从现存资料看 ,梁启超的美学思想活动主要为 1 896至 1 92 8年间。其间以 1 91 8年欧游为界 ,可分为 1 896至 1 91 7年的萌芽期与 1 91 8至 1 92 8年的成型期。前期以《变法通议·论幼学》为起点 ,借《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和《惟... 从现存资料看 ,梁启超的美学思想活动主要为 1 896至 1 92 8年间。其间以 1 91 8年欧游为界 ,可分为 1 896至 1 91 7年的萌芽期与 1 91 8至 1 92 8年的成型期。前期以《变法通议·论幼学》为起点 ,借《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和《惟心》奠定了审美、人生、艺术三位一体的美学思想的基石 ,并通过“力”与“移人”的范畴突出了艺术审美的功能问题。后期以《欧游心影录》为起点 ,借《“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等一批论著 ,论释了“趣味”这一极富特色的核心范畴 ,并通过“趣味”将美的人生价值层面与艺术的情感实践层面相联结 ,延续、丰富、深化了前期的美学思想。梁启超美学思想的前后期发展呈现出“变而非变”的演化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美学思想 分期 演化特征 人生论美学 人文意蕴 审美观念 理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人生的艺术操守与娱乐化的审美矫正 被引量:1
11
作者 傅守祥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0-74,共5页
艺术与人生的关系一直是文艺理论史上的重要话题,"为人生"与"为艺术"之争更是几度交锋,如何实现二者之间"和而不同"式的互助双赢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与总结的。当代大众文化的诸种艺术呈现中的喜剧性... 艺术与人生的关系一直是文艺理论史上的重要话题,"为人生"与"为艺术"之争更是几度交锋,如何实现二者之间"和而不同"式的互助双赢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与总结的。当代大众文化的诸种艺术呈现中的喜剧性审美出现了普遍性、蔓延性的精神偏差,娱乐化过度、"三俗"作品猖獗等"伪喜剧"现象甚嚣尘上。此种文艺乱象从内部分析则主因是将"艺术与人生"关系剥离、淡化、错位甚至倒置,将"为人生"庸俗化、低俗化甚至恶俗化。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对于大众文化生产的段子化、杂耍化、拼贴化、感官化以及"养眼"与"愚乐"式审美噱头横飞等时疫,坚守喜剧精神、焕发喜剧美学所蕴含的批判精神、智性清透和通俗智慧至关重要。鉴于当前的审美乱象和文化迷失,亟需将兼具中华传统美学特色与现代美学精神的"人生论美学"发扬光大,以此为核心实现新世纪的美学自觉与文化自觉,以切实的"审美介入"矫正文化时弊,并推动重建文艺的"公共性"与审美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生产 艺术作品 艺术操守 娱乐化 艺术审美 矫正 大众文化 人生论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美学的理论基础与审美价值
12
作者 吴时红 《重庆社会科学》 2008年第12期107-113,共7页
实践美学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哲学,逻辑起点是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概念。当前实践美学研究的不足是停留在一般的、宏观的、社会学的层面而未能进入特殊的、微观的、心理学的层面,所以尚有待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强调审美对于现世人生的意义... 实践美学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哲学,逻辑起点是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概念。当前实践美学研究的不足是停留在一般的、宏观的、社会学的层面而未能进入特殊的、微观的、心理学的层面,所以尚有待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强调审美对于现世人生的意义,重申美学对于当今人的生存状况与心灵世界的深切关注,倡导美对人类灵魂与道德人格建构方面的积极作用,探索美学研究与人生论的整合,才是丰富和发展实践美学的最终落脚点,才是美学研究的原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美学 新实践美学 后实践美学 人生论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启超美学思想的性质是政治美学吗——与莫先武博士商榷
13
作者 朱鹏飞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8-125,共8页
莫先武博士撰写商榷文章认为,梁启超美学思想的性质是政治美学,进而断论金雅教授将梁启超美学思想界定为人生论美学是政治和审美的二元对立。这种观点与结论从学理、逻辑上看都存在问题:第一,从学理上讲,莫先武博士把所有不直接关注政... 莫先武博士撰写商榷文章认为,梁启超美学思想的性质是政治美学,进而断论金雅教授将梁启超美学思想界定为人生论美学是政治和审美的二元对立。这种观点与结论从学理、逻辑上看都存在问题:第一,从学理上讲,莫先武博士把所有不直接关注政治问题的研究都称为"纯审美"研究,并以此认为金雅教授对梁启超美学思想的研究是一种"审美政治二元对立论",在学理上失据;第二,从逻辑上看,仅仅根据梁启超前期政治家的身份和倡导通过审美改造国民性的主张,就简单认定其全部美学思想都是政治美学,于逻辑上不清。此外,莫先武博士对金雅教授专著《梁启超美学思想研究》的理解也有片面之嫌,对金雅教授总结的梁氏趣味主义人生论美学的特点特质缺乏全面准确的把握。我个人认为,梁启超美学思想的性质,从总体上看,符合金雅教授得出的结论,即审美、艺术、人生三位一体的趣味主义人生论美学。金雅教授在其专著中对这一人生论美学思想体系及其特质,率先作出了相对系统而深入的开掘、提炼、阐释、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美学 政治美学 人生论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