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鲁迅小说中人物话语的戏剧艺术审美效果 |
孙淑芳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2
|
从语用学角度看《傲慢与偏见》人物话语 |
王姝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3
|
《黑色圣母像》中人物话语的不同表达形式及其主题呈现 |
莫露
|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2022 |
0 |
|
4
|
从疏离走向沟通——浅析《大教堂》中的人物话语表达方式及其主题呈现 |
余杨帆
|
《戏剧之家》
|
2019 |
0 |
|
5
|
叙事文体学视域下《善良的乡下人》中的叙述视角与人物话语分析 |
严晓茵
|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2022 |
0 |
|
6
|
谈《史记》人物话语的翻译——以《大宛列传》为例 |
熊风
张丽红
|
《海外英语》
|
2021 |
0 |
|
7
|
在人物话语的解析中细品《老王》的“愧怍” |
郭跃辉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2 |
0 |
|
8
|
用语用原则浅析《许三观卖血记》人物话语 |
陈丽媚
|
《今古文创》
|
2022 |
0 |
|
9
|
试用会话原则理论分析《白鹿原》小说人物话语片段 |
王娅妮
|
《海外英语》
|
2019 |
0 |
|
10
|
叙事学视角下《红楼梦》中话语英译对比研究 |
冯全功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12 |
9
|
|
11
|
叙事学视角下《手》中话语英译对比研究 |
韩江洪
刘天娇
|
《宜春学院学报》
|
2019 |
0 |
|
12
|
从话语归属看《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修辞特点 |
赵红
|
《外语研究》
|
2003 |
1
|
|
13
|
试论《圣经》人物对英语习语的影响 |
王涛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7 |
1
|
|
14
|
叙事学视角下《阿Q正传》的英译本研究 |
霍跃红
王璐
|
《大连大学学报》
|
2015 |
6
|
|
15
|
刘姥姥的“搞笑”艺术与语境 |
祝敏青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6
|
诗歌叙事视角的碰撞——英美译者对汉诗叙事视角的调整及其作用 |
余苏凌
|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
2012 |
1
|
|
17
|
从《阿Q正传》看引语形式的汉英转换策略 |
唐伟胜
|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3 |
3
|
|
18
|
《印第安人营地》语言艺术探究 |
赵玉闪
高晓薇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9
|
《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的叙事文体学解读 |
王爱丽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20
|
再论《德伯家的苔丝》的语言特色 |
诸国忠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