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李颀歌行体人物诗与盛唐气象
被引量:
4
1
作者
魏景波
魏耕原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118,共8页
以往的文学史家,由于理路的扁平与叙述的方便,往往把李颀置于盛唐大家名家之后讨论,不仅把他淡化得模糊,且存在盛唐前后期的倒置。李颀歌行体对初唐朝代易革、边塞、闺怨三大题材予以大刀阔斧的革新,而且与送别酬赠诗结合起来,成为新型...
以往的文学史家,由于理路的扁平与叙述的方便,往往把李颀置于盛唐大家名家之后讨论,不仅把他淡化得模糊,且存在盛唐前后期的倒置。李颀歌行体对初唐朝代易革、边塞、闺怨三大题材予以大刀阔斧的革新,而且与送别酬赠诗结合起来,成为新型的人物诗,刻画了形形色色的各色人物。这些人物多为时代精英,展现了盛唐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而七言歌行也在李颀手中绽放出新奇光彩,对此后的李白、杜甫、王维、高适、岑参都有绝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颀
歌行体
人物诗
盛唐气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说是那寂寞的心的嘱托——培贵诗歌创作漫议
2
作者
蒋登科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5-37,共3页
从七一年发表处女作至今,培贵已经在诗歌创作之路跋涉了二十几个春秋。虽然他奉献给诗坛的只有两本诗集《彩色人生》和《风景树》,但是,他的诗已深深嵌入了人们的心灵,吕进,公刘、木斧、石天河、叶潮、罗良德、杨泉、余见都曾对他的诗...
从七一年发表处女作至今,培贵已经在诗歌创作之路跋涉了二十几个春秋。虽然他奉献给诗坛的只有两本诗集《彩色人生》和《风景树》,但是,他的诗已深深嵌入了人们的心灵,吕进,公刘、木斧、石天河、叶潮、罗良德、杨泉、余见都曾对他的诗进行过评价。在中国当代诗坛上,培贵是那种以质量而不是数量取胜的诗人。应该说,这是真诗人的基本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
歌创作
外在世界
人物诗
风景树
艺术追求
现代主义
内心世界
陌生化
文体自觉
基本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声两歌一手二牍——论《红楼梦》的“隐复”之笔及其两面运思方式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庆信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10-115,共6页
一声两歌一手二牍——论《红楼梦》的“隐复”之笔及其两面运思方式李庆信《红楼梦》叙事本文中,不时出现一些显中寓隐、弦外有音的“隐复”之笔,这些“隐复”之笔既有暗示故事或人物未来信息的作用,显义层面又是故事情节或人物话语...
一声两歌一手二牍——论《红楼梦》的“隐复”之笔及其两面运思方式李庆信《红楼梦》叙事本文中,不时出现一些显中寓隐、弦外有音的“隐复”之笔,这些“隐复”之笔既有暗示故事或人物未来信息的作用,显义层面又是故事情节或人物话语的有机成分,不露人为暗示痕迹,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人物
话语
叙述人
运思方式
人物诗
“金玉姻缘”
叙事本文
黛玉
甲戌本
贾雨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颀歌行体人物诗与盛唐气象
被引量:
4
1
作者
魏景波
魏耕原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118,共8页
文摘
以往的文学史家,由于理路的扁平与叙述的方便,往往把李颀置于盛唐大家名家之后讨论,不仅把他淡化得模糊,且存在盛唐前后期的倒置。李颀歌行体对初唐朝代易革、边塞、闺怨三大题材予以大刀阔斧的革新,而且与送别酬赠诗结合起来,成为新型的人物诗,刻画了形形色色的各色人物。这些人物多为时代精英,展现了盛唐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而七言歌行也在李颀手中绽放出新奇光彩,对此后的李白、杜甫、王维、高适、岑参都有绝大的影响。
关键词
李颀
歌行体
人物诗
盛唐气象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说是那寂寞的心的嘱托——培贵诗歌创作漫议
2
作者
蒋登科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5-37,共3页
文摘
从七一年发表处女作至今,培贵已经在诗歌创作之路跋涉了二十几个春秋。虽然他奉献给诗坛的只有两本诗集《彩色人生》和《风景树》,但是,他的诗已深深嵌入了人们的心灵,吕进,公刘、木斧、石天河、叶潮、罗良德、杨泉、余见都曾对他的诗进行过评价。在中国当代诗坛上,培贵是那种以质量而不是数量取胜的诗人。应该说,这是真诗人的基本特点。
关键词
诗
歌创作
外在世界
人物诗
风景树
艺术追求
现代主义
内心世界
陌生化
文体自觉
基本特点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声两歌一手二牍——论《红楼梦》的“隐复”之笔及其两面运思方式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庆信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10-115,共6页
文摘
一声两歌一手二牍——论《红楼梦》的“隐复”之笔及其两面运思方式李庆信《红楼梦》叙事本文中,不时出现一些显中寓隐、弦外有音的“隐复”之笔,这些“隐复”之笔既有暗示故事或人物未来信息的作用,显义层面又是故事情节或人物话语的有机成分,不露人为暗示痕迹,充分...
关键词
《红楼梦》
人物
话语
叙述人
运思方式
人物诗
“金玉姻缘”
叙事本文
黛玉
甲戌本
贾雨村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李颀歌行体人物诗与盛唐气象
魏景波
魏耕原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说是那寂寞的心的嘱托——培贵诗歌创作漫议
蒋登科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一声两歌一手二牍——论《红楼梦》的“隐复”之笔及其两面运思方式
李庆信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