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对话中的人物言语行为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乔慧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51-53,57,共4页
依据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对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对话中的人物语言进行言语行为的分析和研究,以帮助读者更透彻地理解小说揭示的主题。言语行为分析结果表明人物的简约语言之下蕴含着丰富的表意行为,... 依据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对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对话中的人物语言进行言语行为的分析和研究,以帮助读者更透彻地理解小说揭示的主题。言语行为分析结果表明人物的简约语言之下蕴含着丰富的表意行为,在对人物言语行为进行剖析和理解的基础上,读者可以逐层深入地领悟出小说深刻的中心思想,这恰好也是海明威的"冰山风格"想要带给读者的独特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对话 人物言语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物动机与作者动机(一)
2
作者 刘一兵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51-55,共5页
对于任何一个门类的艺术而言,其作品能够直观的外在形象或形式结构都是一种艺术表象。例如一幅油画作品,我们可以直观到的是由色彩、线条、明暗、构图、笔触等等所构成的具体造型。从这种意义上说,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对该作品作者某种表... 对于任何一个门类的艺术而言,其作品能够直观的外在形象或形式结构都是一种艺术表象。例如一幅油画作品,我们可以直观到的是由色彩、线条、明暗、构图、笔触等等所构成的具体造型。从这种意义上说,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对该作品作者某种表现的动机的一次完成。然而,人们常常忘记,艺术作品固然是“表现”,但它的本质却是“隐藏”。也就是说,我们直观到的东西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那些不能直观的东西,也就是隐藏在作品的外在形象和形式结构深处的东西。例如,我们看齐白石老人画的那些静物,有白菜、萝卜……如果我们只希望从画面上看到那些被再现的蔬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行为 影片 商业片 故事片 电影编剧 电影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与爱》人物塑造初窥
3
作者 周少金 《民族艺术研究》 1993年第6期21-24,共4页
《情与爱》没有耍花招,没有卖关子,切切实实地是说情和爱这桩事。看演出也好,读剧本(第三届中国艺术节演出本)也好,剧中人始终是在情、爱的纠葛中完成戏剧动作的观众们便从情感这个人类最复杂、最琢磨不透的领域里来完成各自的体验,或... 《情与爱》没有耍花招,没有卖关子,切切实实地是说情和爱这桩事。看演出也好,读剧本(第三届中国艺术节演出本)也好,剧中人始终是在情、爱的纠葛中完成戏剧动作的观众们便从情感这个人类最复杂、最琢磨不透的领域里来完成各自的体验,或悲哀、或愉悦、或沮丧、或振奋、或点燃高尚情感的火花——一切都是靠剧中人物来给予。作为一个观众(此时暂且可算评论者),我看舞台上的人物如同剧本本身,他们朴实、规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塑造 剧中人物 中国艺术节 人物关系 憨哥 编导者 审美层次 人物行为 人物设置 人物性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编剧到导演——董润年导演作品的叙事建构
4
作者 马浩艺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0-93,共4页
董润年作为导演目前只有三部作品问世,《恋爱中的城市》以浪漫时尚爱情短片出道,创造上海空间内一出爱情快餐剧。2015年的《被光抓走的人》延续爱情主题,向婚姻问题发出个体的感受,采用文艺片的形式,多视角的叙事主体为线索,套用科幻的... 董润年作为导演目前只有三部作品问世,《恋爱中的城市》以浪漫时尚爱情短片出道,创造上海空间内一出爱情快餐剧。2015年的《被光抓走的人》延续爱情主题,向婚姻问题发出个体的感受,采用文艺片的形式,多视角的叙事主体为线索,套用科幻的外衣,尝试复现个体在婚姻爱情问题面前的抉择和心理困境。2023年元旦档期出品的《年会不能停!》商业化模式化明显,导演转战喜剧片,利用潮流文化和多线叙事的路线讲述当下普通从业者的经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建构 人物行为 交织式对比模式 因果式线性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髹漆家具纹饰之美 被引量:6
5
作者 程艳萍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69-270,共2页
楚髹漆家具纹饰是楚艺术精神在器物上的投射。这些纹饰或表现为自然性纹样,或表现为几何形纹样,或表现为人物行为纹样,把楚人的生活装饰得多彩而又浪漫神秘。透过这些神秘奇诡、自由浪漫、轻扬舒卷、飞动飘逸的纹样,我们仿佛看到了... 楚髹漆家具纹饰是楚艺术精神在器物上的投射。这些纹饰或表现为自然性纹样,或表现为几何形纹样,或表现为人物行为纹样,把楚人的生活装饰得多彩而又浪漫神秘。透过这些神秘奇诡、自由浪漫、轻扬舒卷、飞动飘逸的纹样,我们仿佛看到了上古时期具有丰厚原始文化遗存的楚民族生存活动的历史全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饰 家具 艺术精神 人物行为 生存活动 文化遗存 上古时期 纹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修辞的诗歌叙述话语与其诗性构建
6
作者 孙基林 王瑞玉 《百家评论》 2017年第3期123-129,共7页
诗歌“叙事”不同于一般叙事作品比如小说、散文等文体当中的“叙事”,严格说来称作“诗歌叙述”或更为妥贴一些。因为诗歌叙事往往没有小说、散文中较为完整清晰的人物行为、事件过程和故事情节,有的大多是事件的断片、
关键词 叙述话语 诗歌 叙事作品 诗性 修辞 人物行为 故事情节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一道语文试题想到的
7
作者 高维迎 《江苏教育》 2000年第11期26-27,共2页
某市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中有这样一道试题,根据要求写词语:(1)写出五个描写春天景物的词;(2)写出五个表现人物行为愚蠢的词。面对此题,学生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下笔。结果,从800份试卷分析统计,要求写的10个词语,学生人均写错5.... 某市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中有这样一道试题,根据要求写词语:(1)写出五个描写春天景物的词;(2)写出五个表现人物行为愚蠢的词。面对此题,学生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下笔。结果,从800份试卷分析统计,要求写的10个词语,学生人均写错5.8个。一道普通的语文试题,为何错误率如此之高呢?不能不引入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试题 学生 毕业考试 六年级 要求 试卷分析 词语 景物 人物行为 描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栅——群体”分析视角下《触不可及》的爱情
8
作者 梁颐 《电影评介》 2014年第18期16-18,共3页
2014年9月上映的电影《触不可及》中,导演赵宝刚演绎了影视剧表现爱情常用的套路,即一个群体边界强的男人的爱情故事。爱情是电影创作的永恒主题之一。真心相爱的两个人能够顺利地长相厮守地在一起,无疑是一个圆满的结局。但影片需要的... 2014年9月上映的电影《触不可及》中,导演赵宝刚演绎了影视剧表现爱情常用的套路,即一个群体边界强的男人的爱情故事。爱情是电影创作的永恒主题之一。真心相爱的两个人能够顺利地长相厮守地在一起,无疑是一个圆满的结局。但影片需要的是一波三折的故事,如何设置波折的情节才能让两个倾心相爱的男女在不影响爱情纯粹、完美的情况下,不能选择在一起,电影中常见的套路除了来自家族如父权的阻力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创作 赵宝刚 群体规范 男主角 《大宅门》 组织目标 人物设置 人物行为 群体理论 白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作,你能准确刻画吗?
9
作者 王振刚 《新作文(小学中高年级版)》 2017年第1期84-85,共2页
动作描写,就是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动作描写,可以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头颈、眼耳、嘴巴、手肩、腰身、腿脚等动作都可以作为笔下的描写材料。抓住典型的动作进行细致地描写,读者阅读文字,透过文字,仿... 动作描写,就是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动作描写,可以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头颈、眼耳、嘴巴、手肩、腰身、腿脚等动作都可以作为笔下的描写材料。抓住典型的动作进行细致地描写,读者阅读文字,透过文字,仿佛能看到人物的一举一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描写 人物行为 内心世界 性格特征 读者阅读 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场”与“缺席”——香港内地合拍片影像空间的呈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峰 《电影评介》 2014年第10期57-59,共3页
电影是时间艺术,也是空间艺术.一部电影作品,首先传递给受众的是由景观、建筑、民族特色、地理因素、时代特征、人物行为、声音等声画因素构成的影像空间.电影的影像空间“首先是地理空间的表达,然后才是意义的生成.”[1]香港内地合拍... 电影是时间艺术,也是空间艺术.一部电影作品,首先传递给受众的是由景观、建筑、民族特色、地理因素、时代特征、人物行为、声音等声画因素构成的影像空间.电影的影像空间“首先是地理空间的表达,然后才是意义的生成.”[1]香港内地合拍片的影像空间近年来在地域选择上已经明显出现纯港空间逐步萎缩、纯内空间平稳增长、组合型空间方兴未艾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空间 合拍片 地域选择 电影作品 人物行为 时间艺术 域空间 王家卫 新龙门客栈 爱情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剧《孽缘记》观后谈
11
作者 剑秋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2-32,共1页
蒲仙戏《团园之后》问世之际,曾引起戏曲界的很大重视,它在反封建揭露封建制度造成的恶果是集中有力的,作品的思想价值不可低估,由此得到评论界普遍赞扬。我记得原作者的反封建意念十分强烈,好似胸中有一股跟封建道德势不两立之气猛冲出... 蒲仙戏《团园之后》问世之际,曾引起戏曲界的很大重视,它在反封建揭露封建制度造成的恶果是集中有力的,作品的思想价值不可低估,由此得到评论界普遍赞扬。我记得原作者的反封建意念十分强烈,好似胸中有一股跟封建道德势不两立之气猛冲出来,贯串戏的始终。虽然作者在剧本中竭力通过故事情节让形象来阐明意念,然而我们对该剧冷静观察,就不难看出这戏处处意念大于形象,在其情节转折中作者的意念往往超前突出,令人惊兀。当然封建皇朝和野蛮制度造成的恶果应予以充分暴露,但人物的行为逻辑应当是历史生活地描写得真实合情理才有艺术感染力,而思想意念超前,它不仅使人物行为不可信,还必然使整个剧本编痕累累。如果原作中确实存在上述缺点,那么在京剧改编时是应当也可能力求减少和避免的。而现在通过观看《孽缘记》的演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孽缘 思想价值 艺术感染力 冷静观察 人物行为 改编者 五里雾中 妙清 自始自终 弱女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潜台词在表演中的作用
12
作者 杨健 《戏剧之家》 2017年第8期133-133,共1页
潜台词是理解戏剧中人物行为的重要方式,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内在关键。文章通过对潜台词的概念以及潜台词的作用,来分析潜台词在表演中的作用。
关键词 潜台词 人物行为 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剧教学四题(续)
13
作者 田洪英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1987年第2期30-33,共4页
三、叙述与动作在叙事性文学中,戏剧与其他文学样式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如在小说中,作者可以以任何人称的身份直接出现,他既可以叙述,也可以评说议论。小说中人物的一切,也都是经由作者的视角传达给读者的,而戏剧则不然。戏剧中的一切... 三、叙述与动作在叙事性文学中,戏剧与其他文学样式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如在小说中,作者可以以任何人称的身份直接出现,他既可以叙述,也可以评说议论。小说中人物的一切,也都是经由作者的视角传达给读者的,而戏剧则不然。戏剧中的一切都是由剧中人物独自完成的,是人物行为的直观再现,作者的一切都溶进了角色之中(作者的舞台指示,无论蕴含着多少良苦用心,对于观众也是不存在的)。所以,高尔基说:“剧本是最难运用的一种文学形式。其所以难,是因为剧本要求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自己的特征,而不是作者提示。”学生在习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恰恰是在这个“难”字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剧中人物 动作性 舞台指示 人物行为 奥塞罗 达尔杜弗 娜拉 突转 鲁侍萍 周朴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哑剧语言探微
14
作者 郭溥澜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81-84,共4页
语言,是艺术的生命。艺术,通过语言得以实现。 戏剧语言,是戏剧的支柱和躯干,是传递创作者思想感情和创作意图的重要工具和桥梁。但,作为戏剧中一个种类的哑剧,和它的创造者,却别出心裁,偏偏拆除了这直抵观众心灵的桥梁,真是令人大惑不... 语言,是艺术的生命。艺术,通过语言得以实现。 戏剧语言,是戏剧的支柱和躯干,是传递创作者思想感情和创作意图的重要工具和桥梁。但,作为戏剧中一个种类的哑剧,和它的创造者,却别出心裁,偏偏拆除了这直抵观众心灵的桥梁,真是令人大惑不解。是演员,却令其禁声,不准说话。这于演员,于观众,岂不有些残酷?生活中,人们该说时不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思想感情 运动感 《人生》 奇异的 令人 情感指向 正因 作者观 具象 人物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园戏《皂隶与女贼》评论选
15
《福建艺术》 2014年第5期22-22,共1页
刘祯(中国梅兰芳纪念馆副馆长,研究员): 《皂吏与女贼》写女贼一枝梅与皂吏杨一索由解差与女囚的关系转变为爱情关系的过程。此戏如果从现实的人物行为来看是不合情理的,如一枝梅在逃脱后又返回来解救因为自己逃脱而被问罪的杨一索... 刘祯(中国梅兰芳纪念馆副馆长,研究员): 《皂吏与女贼》写女贼一枝梅与皂吏杨一索由解差与女囚的关系转变为爱情关系的过程。此戏如果从现实的人物行为来看是不合情理的,如一枝梅在逃脱后又返回来解救因为自己逃脱而被问罪的杨一索,这样的行为方式在现实中发生的几率几乎非常微小,但作为一出戏,如此结构情节确有人物性格塑造的合理性。作为一个女匪,一枝梅除了有应付解差想逃脱的本能愿望,还有女性的情感诉求,也有在这类另类女性身上所有的侠义性格,这几方面是此剧结构情节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贼 情感诉求 一枝梅 女匪 性格塑造 一出戏 人物行为 刘祯 戏剧观念 行为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头花脑》导演片析
16
作者 缪依杭 《上海戏剧》 1988年第2期12-,共1页
滑稽戏演员的表演特性,往往和他惯用的出噱头方法结合在一起;要改变戏路,谈何容易。甚至一些著名的滑稽演员如文彬彬,也基本上属于千“人”一“面”的类型。这种现象好的一面是有助于促进演员表演个性的形成,不好的一面则是作茧自缚,容... 滑稽戏演员的表演特性,往往和他惯用的出噱头方法结合在一起;要改变戏路,谈何容易。甚至一些著名的滑稽演员如文彬彬,也基本上属于千“人”一“面”的类型。这种现象好的一面是有助于促进演员表演个性的形成,不好的一面则是作茧自缚,容易产生人物个性的变形。近年来,滑稽戏导演几乎都在努力解决一个共同的命题:既充分珍重演员吐出的艺术之丝,又帮助演员破茧而出。青艺滑稽剧团的《花头花脑》又走出了可喜的一步。演员蔡剑英从其获得表演奖的《出租的新娘》以来,已形成近于“风骚旦”(一种行当名称,不是贬义)的戏路,扮演这类人物时,出噱头得心应手,在观众中颇有影响。《花》剧中的康乃馨,是来自香港的时装公司未婚女经理,对花布设计师胡迪感情奔放,公开说“我爱他”,进而引起胡迪女友白玉兰的误会。倘从人物行为的皮相看,平庸的导演很容易把她纳入蔡剑英一贯的表演轨道中去。那样做大家省力,也会有噱头,但却失去了人物纯真美好的爱国之心、爱美之意、爱才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个性 头花 人物行为 文彬彬 我爱 周艺 破茧而出 扮演者 两种生活 别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情人难成眷属——《十五桩离婚案的调查剖析》观后
17
作者 叶涛 《上海戏剧》 1984年第3期11-12,共2页
上海戏剧学院一九八○级毕业公演的《十五桩离婚案的调查剖析》,是北京刘树纲同志新作。这个很长的剧名与作者想写成一个“报告剧”的意图有关,但上海戏剧学院演出处理显然偏重心理分析,着力于发掘人物行为的动机及产生某种动机的思想... 上海戏剧学院一九八○级毕业公演的《十五桩离婚案的调查剖析》,是北京刘树纲同志新作。这个很长的剧名与作者想写成一个“报告剧”的意图有关,但上海戏剧学院演出处理显然偏重心理分析,着力于发掘人物行为的动机及产生某种动机的思想感情契机,并不强调行为本身的纪实报告,从而使演出具有发人深省的社会问题剧的格调。导演魏淑娴同志倾注全力于剧中人物心灵的剖析,追求角色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婚案 魏淑娴 上海戏剧学院 社会问题剧 人物行为 剧中人物 心理分析 离婚申请书 都幸福 舞台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住特性 塑造角色——我演“小保姆”和“田莉莉”
18
作者 张秋英 《剧影月报》 2014年第6期122-122,共1页
紧紧抓住人物行为特点,把握住人物的性格内涵,认真刻画人物的细节特征,才能演好人物,演好滑稽戏。滑稽戏讲究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夸张适度的动作。"寓情理之中,出意料之外"的包袱噱头,达到诱人发笑的效果。动作必须符合人物特性,不能一... 紧紧抓住人物行为特点,把握住人物的性格内涵,认真刻画人物的细节特征,才能演好人物,演好滑稽戏。滑稽戏讲究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夸张适度的动作。"寓情理之中,出意料之外"的包袱噱头,达到诱人发笑的效果。动作必须符合人物特性,不能一味地单纯追求包袱笑料和噱头。只有为人物形象所创造的噱头和笑料才会有发人深省和回味无穷的笑,才会使人物形象有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吟梅 人物形象 细节特征 丁玲玲 人物行为 刻画人物 幽默风趣 越剧团 大闸 人物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办好基层电视台的新闻节目
19
作者 陶玉香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第6X期50-51,共2页
在众多的电视媒体中,基层电视台无疑是生存条件最差的,从设备、人才、技术、资源上等各方面都无法与上级台相比。那么作为基级电视台如何做好新闻节目,留住观众视线,提高收视率。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关键词 生存条件 喉舌作用 致富典型 领导活动 人物采访 双阳 农业技术部门 细节描写 会议程序 人物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碧玉簪》談如何区別精华与糟粕——就教于何慢同志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一綱 《上海戏剧》 1963年第10期16-21,共6页
越剧《碧王簪》是个传統剧目,好多剧团都曾有演出,影响很大。它的主題思想有过爭論,何慢同志为此写过一篇《〈碧玉簪〉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及其爭論》的长文,肯定这是个“思想性与艺术性都很坚实的优秀传統剧目”;最近出版的《越剧丛刊》... 越剧《碧王簪》是个传統剧目,好多剧团都曾有演出,影响很大。它的主題思想有过爭論,何慢同志为此写过一篇《〈碧玉簪〉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及其爭論》的长文,肯定这是个“思想性与艺术性都很坚实的优秀传統剧目”;最近出版的《越剧丛刊》第二册,收集了这个“优秀传統剧目”,黄沙同志的評介里也肯定了剧本主題思想的积极意义。这些論断我是不同意的。并且涉及如何区別宣扬封建道德与暴露封建道德,如何区別民主性的精华与封建性的槽粕等理論問题。这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玉簪 李秀英 吴汉杀妻 少女形象 方卿 改编者 王家 人物行为 人物关系 艺术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