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重读《曼哈顿的中国女人》 |
杨剑龙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17 |
2
|
|
2
|
异史氏与太史公 |
王秀亮
|
《蒲松龄研究》
|
2007 |
1
|
|
3
|
普希金的画 |
高莽
|
《中国书画》
|
2004 |
1
|
|
4
|
中国80后电影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 |
吴坚
|
《电影评介》
|
2014 |
0 |
|
5
|
关于《战争和人》答读者问 |
王火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2
|
|
6
|
婴宁,人性美的毁灭 |
邱淑建
|
《蒲松龄研究》
|
1992 |
3
|
|
7
|
揭示心灵的奥秘——高晓声小说的心理描写 |
王家伦
|
《高校教育管理》
|
1983 |
1
|
|
8
|
论傅泽的小说创作 |
何积全
李子和
|
《贵州文史丛刊》
|
1981 |
1
|
|
9
|
“海派电视”之我见 |
朱明辉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0
|
“梦”中的谭孝移 |
张元友
|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0 |
1
|
|
11
|
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力作 |
张陵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2
|
宋江何以赢得梁山众将的追随 |
刘崧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3
|
论尤二姐 |
夏麟书
|
《北方论丛》
|
1982 |
0 |
|
14
|
评《第三代》 |
徐塞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 |
0 |
|
15
|
沉沦的世界,盲目的抗争——浅论《孽海花》中女主人公形象 |
金国政
|
《云梦学刊》
|
1986 |
0 |
|
16
|
论《焦裕禄》的悲剧美感 |
林希信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17
|
郭沫若传记文学中“我”的形象 |
谷辅林
周海波
|
《郭沫若学刊》
|
1987 |
0 |
|
18
|
试论契诃夫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
许茵
|
《云梦学刊》
|
1984 |
0 |
|
19
|
德育教授”的人格面具——影片《顽主》赵尧舜形象浅析 |
高阳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20
|
漫论金河的小说创作 |
黎峻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