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杂剧人物服饰考论——以韩城宋墓壁画杂剧图为例
1
作者 张彬 任佳欣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0,共7页
陕西韩城盘乐村宋墓西壁杂剧壁画是目前考古发现的唯一一个脚色完备、色彩丰富的杂剧演出画面。杂剧壁画人物服饰的形制风格多样且色彩丰富,其对宋杂剧服饰文化的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壁画中杂剧脚色身份从左到右依次为末泥、副净、副... 陕西韩城盘乐村宋墓西壁杂剧壁画是目前考古发现的唯一一个脚色完备、色彩丰富的杂剧演出画面。杂剧壁画人物服饰的形制风格多样且色彩丰富,其对宋杂剧服饰文化的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壁画中杂剧脚色身份从左到右依次为末泥、副净、副净、副末与装孤,其服饰穿戴具备一定的程式性特征;杂剧壁画中人物服饰总体上来源于宋人日常服饰,但由于宋杂剧表演形式的需要,其又在宋人日常服饰基础上进行了部分创新;杂剧壁画中人物服饰与宋代服饰时尚存在明显互动,并深受其影响,凸显了宋杂剧服饰的独特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杂剧 宋墓壁画 人物服饰 日常服饰 服饰时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卷轴画中人物服饰的色彩搭配研究
2
作者 李莹 肖红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123-125,共3页
唐代卷轴画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生活,深入梳理人物服饰的色彩搭配,发现人物服饰色彩搭配注重对比色与点缀色的运用,善于用明艳的色彩如红、黄、青、绿等色与黑白搭配,在色相、色彩明度和纯度上对比明显,使人物服饰的色彩搭配更加丰富。
关键词 唐代卷轴画 人物服饰 色彩搭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乐宫壁画人物服饰纹样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焦媛媛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152-154,共3页
中华传统文化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属性,壁画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在文化表现和艺术呈现方面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感。在当前多元文化渗透的时代背景下,壁画属性的分析有助于更加全面了解该领域的文化内涵。因此,文章以永乐宫壁画为研究... 中华传统文化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属性,壁画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在文化表现和艺术呈现方面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感。在当前多元文化渗透的时代背景下,壁画属性的分析有助于更加全面了解该领域的文化内涵。因此,文章以永乐宫壁画为研究案例,对其人物服饰形制、纹样开展分析工作,研究结果对促进文化输出、明确壁画艺术价值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乐宫 壁画 人物服饰 纹样 艺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插图中的人物服饰审美演变研究
4
作者 任诗雨 《艺术科技》 2024年第16期1-3,共3页
目的:文章旨在对不同时期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插图中的人物服饰进行系统分析,探讨服饰风格如何随时代变迁而发展,以及这些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导向、文化趋势和科技进步的关系,揭示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插图中服饰审美的演变轨迹及其... 目的:文章旨在对不同时期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插图中的人物服饰进行系统分析,探讨服饰风格如何随时代变迁而发展,以及这些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导向、文化趋势和科技进步的关系,揭示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插图中服饰审美的演变轨迹及其背后的社会动因。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研究和图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并对比分析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插图中的人物服饰,结合当时的社会经济、政策变化、文化趋势和科技进步等因素,探讨服饰审美演变的原因和影响。结果:研究发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插图中人物服饰的风格从早期的单一逐渐发展为多样化和个性化。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服饰开始呈现出色彩鲜艳、图案丰富的特点,服饰设计也变得更加活泼;进入21世纪,服饰风格更加国际化、潮流化,同时保留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服饰元素,体现了文化自信和对多元文化的包容;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教材插图中的服饰设计更加细腻逼真,视觉效果显著强化,更加注重个性表达。结论: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插图中人物服饰的审美演变,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反映,也是政策导向、文化趋势和科技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演变过程不仅记录了我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趋势,还体现了教育理念从标准化向个性化发展的转变。未来,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教材插图中的服饰设计将朝着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和科技化的方向发展,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和有趣的学习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 插图 人物服饰 审美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楼梦》人物服饰——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缩影 被引量:7
5
作者 崔荣荣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111-113,116,共4页
中国著名的古典小说《红楼梦》蕴藏了大量有关服饰文化方面的内容,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明末清初服饰特征、形制及文化内涵的重要素材,具有很好的历史价值和现代审美价值。为此,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中主要人物服饰的分析,探索传统服饰文... 中国著名的古典小说《红楼梦》蕴藏了大量有关服饰文化方面的内容,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明末清初服饰特征、形制及文化内涵的重要素材,具有很好的历史价值和现代审美价值。为此,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中主要人物服饰的分析,探索传统服饰文化的特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人物服饰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高窟早期三窟世俗人物服饰研究
6
作者 竺小恩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44-51,共8页
莫高窟早期三窟世俗人物服饰大致有3类:一是上着宽袖长袍或襦袄,下着曳地长裙,总体上属于褒衣博袍式;二是上褶下裤,属于胡服——裤褶服;三是故事画中的人物服饰与佛国中的菩萨、飞天等神灵相近。3类服饰可见莫高窟早期壁画世俗人物服饰... 莫高窟早期三窟世俗人物服饰大致有3类:一是上着宽袖长袍或襦袄,下着曳地长裙,总体上属于褒衣博袍式;二是上褶下裤,属于胡服——裤褶服;三是故事画中的人物服饰与佛国中的菩萨、飞天等神灵相近。3类服饰可见莫高窟早期壁画世俗人物服饰的三大来源:一是受华夏民族褒衣博袍的影响,服饰具有中原风韵;二是受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的影响,服饰明显保留着胡服的特点;三是受西域波斯,尤其是佛国的影响,世俗人物服饰具有飘逸神灵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早期三窟 世俗人物服饰 供养人服饰 神灵化 胡服 中原风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手机游戏中像素画人物服饰的设计
7
作者 李立锋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9年第12期103-105,共3页
手机游戏是游戏产业重要组成部分,手机游戏中人物角色的服饰设计,是用来表现游戏风格、文化内涵的重要元素之一。从游戏人物服饰的表现以及与游戏风格的协调性入手可以更好地阐述用像素画绘制人物服饰的手段和方法。
关键词 手机游戏 人物服饰 像素画 游戏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红楼梦》人物服饰的翻译看可译性限度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琦 《海外英语》 2013年第8X期136-138,共3页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具有巨大的文学价值。其中红楼人物"衣着"百态,人物服饰极具特色,各式服饰折射出了丰富的民族、社会文化内涵。该文以杨宪益、戴乃迭英译本人物服饰的翻译为例,从文化层面探讨《红楼梦》人物...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具有巨大的文学价值。其中红楼人物"衣着"百态,人物服饰极具特色,各式服饰折射出了丰富的民族、社会文化内涵。该文以杨宪益、戴乃迭英译本人物服饰的翻译为例,从文化层面探讨《红楼梦》人物服饰翻译的可译性限度,并提出了翻译的补偿策略,以期使原作的内容和精神最大限度地在译作中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人物服饰 可译性限度 补偿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元素在阅读教学中的价值及解读途径——以《红楼梦》人物服饰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何海琴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Z期77-80,共4页
《红楼梦》这部巨著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生动典型的人物塑造提升了其文学价值,拓展了其解读空间,也为相应的阅读教学指出了路径。服饰、器物等是小说中人物描写的重要背景,充分烘托出人物的性格,同时作为一种文化意... 《红楼梦》这部巨著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生动典型的人物塑造提升了其文学价值,拓展了其解读空间,也为相应的阅读教学指出了路径。服饰、器物等是小说中人物描写的重要背景,充分烘托出人物的性格,同时作为一种文化意象,为展现作品内涵、提升鉴赏高度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人物服饰 阅读教学 文学价值 文化元素 解读 中国封建社会 人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服饰描写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瑞琼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2年第7期147-149,共3页
鲁迅先生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革命家、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一生都在进行文学创作、文学史研究、文学批评等,对我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积极影响。鲁迅先生一生创作出了众多文学作品,包括《呐喊》《彷徨... 鲁迅先生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革命家、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一生都在进行文学创作、文学史研究、文学批评等,对我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积极影响。鲁迅先生一生创作出了众多文学作品,包括《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小说集,《三闲集》《且介亭杂文》等杂文集,根据对鲁迅先生的作品的研究,其作品中对人物服饰的描写是鲁迅先生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特色之一,鲁迅先生通过描写人物服饰反映出人物的形象、时代文化、文章的主题等,可见人物服饰描写有着非常重要的文学作用。文章通过介绍服饰的文化意义,研究鲁迅作品中人物服饰的描写手法,分析鲁迅作品中的人物服饰描写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作品 人物服饰 服饰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熙载夜宴图》中人物服饰设色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欣如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0年第9期40-41,共2页
南唐画家顾闳中所绘的《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古代工笔人物画长卷的杰出代表作品,是其最具影响的作品之一。画家顾闳中描绘记录了韩熙载夜宴宾客的场景,全卷设色艳丽,但不失雅致,极具节奏感。文章重点研究了《韩熙载夜宴图》的人物服饰... 南唐画家顾闳中所绘的《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古代工笔人物画长卷的杰出代表作品,是其最具影响的作品之一。画家顾闳中描绘记录了韩熙载夜宴宾客的场景,全卷设色艳丽,但不失雅致,极具节奏感。文章重点研究了《韩熙载夜宴图》的人物服饰设色,从设色的技法、布局,再到服饰的色彩特点以及主从关系等角度进行探讨,研究了色彩的对比、节奏、装饰性、寓意等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熙载夜宴图》 人物服饰 设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画人物立体感中的人物服饰应用探讨
12
作者 龚霞 《染整技术》 CAS 2018年第8期84-86,共3页
西洋油画讲究的是"浓墨重彩"的绘画艺术手法,为了强调人物形象,在细节处理上采用的是"形"与"意"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够突出人物的立体感,还能够提高画面的光泽效果,使画面动静结合。
关键词 油画人物 立体感 人物服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瓶梅词话》中人物服饰主要颜色词语研究
13
作者 霍冕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89-93,共5页
《金瓶梅词话》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世情小说,在小说中出现了大量描写人物服饰色彩的颜色词。从研究《词话》人物服饰主要颜色词入手,分析人物服饰颜色词的构词方式、着色范围以及在文中出现的频率等,以期为汉... 《金瓶梅词话》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世情小说,在小说中出现了大量描写人物服饰色彩的颜色词。从研究《词话》人物服饰主要颜色词入手,分析人物服饰颜色词的构词方式、着色范围以及在文中出现的频率等,以期为汉语颜色词语研究以及明代社会服饰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词话》 人物服饰 颜色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石资寿寺壁画中人物服饰考
14
作者 李瑞 刘继玲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2年第5期105-108,共4页
对灵石资寿寺壁画中服饰的考察不同于实物遗存的研究,有着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壁画中人物的服饰与绘制壁画的画者及其所处时代环境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对灵石资寿寺壁画中服饰的考察绝不仅是硬性抽取服饰内容作单独讨论,同时也要结合、保... 对灵石资寿寺壁画中服饰的考察不同于实物遗存的研究,有着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壁画中人物的服饰与绘制壁画的画者及其所处时代环境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对灵石资寿寺壁画中服饰的考察绝不仅是硬性抽取服饰内容作单独讨论,同时也要结合、保留其文化精神核心层面,讨论促成其壁画服饰典型的原因和内涵等,从而进一步凸显古人服饰设计智慧,也为当代服饰设计提供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石资寿寺 壁画人物服饰 秩序感 服饰 审美价值 装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稷山金墓中砖雕杂剧人物服饰分析
15
作者 张慧 《艺术科技》 2018年第1期9-10,61,共3页
金杂剧是在辽散乐和北宋杂剧的基础上,结合北方民间的民俗演艺传统而发展起来的。20世纪70年代,在稷山县陆续发现了一批仿木构的金代砖雕墓,这些墓室的最大特色就是以杂剧砖雕为主要装饰。这些杂剧砖雕造型优美、神态生动,为我们研究当... 金杂剧是在辽散乐和北宋杂剧的基础上,结合北方民间的民俗演艺传统而发展起来的。20世纪70年代,在稷山县陆续发现了一批仿木构的金代砖雕墓,这些墓室的最大特色就是以杂剧砖雕为主要装饰。这些杂剧砖雕造型优美、神态生动,为我们研究当地杂剧人物服饰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稷山金墓 杂剧 人物服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骑图》人物服饰考——“世传东丹王是也”
16
作者 胡亦博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4-73,共10页
《番骑图》又名《东丹王出行图》,画面以卷末出现“世传东丹王是也”为名,引起了古今学者的广泛议论。文章采用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尝试从人物服饰入手,通过以首服为据的身份分析,衣裳为引的阶层分析,配饰为源的细节分析,考证出画卷中骑... 《番骑图》又名《东丹王出行图》,画面以卷末出现“世传东丹王是也”为名,引起了古今学者的广泛议论。文章采用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尝试从人物服饰入手,通过以首服为据的身份分析,衣裳为引的阶层分析,配饰为源的细节分析,考证出画卷中骑者的人物身份,并结合视觉语境下的缨带、马饰、马耳以及卷末文字等图像信息,进一步得出此画并非东丹王本人所绘,画卷中戴着“金冠”的骑者为皇帝或者贵族,与史料记载东丹王形象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骑图 人物服饰 东丹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乐宫《朝元图》人物服饰设计中宋代服饰文化特征研究
17
作者 李君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2年第17期17-19,共3页
永乐宫壁画是我国元代壁画中的璀璨明珠,在我国壁画艺术史上广受关注,《朝元图》更是其代表著作,而且大多数壁画都具有丰富多样的人物服饰,这也是众人在对壁画展开研究时经常会关注的要点。本文主要是对永乐宫《朝元图》人物服饰中宋代... 永乐宫壁画是我国元代壁画中的璀璨明珠,在我国壁画艺术史上广受关注,《朝元图》更是其代表著作,而且大多数壁画都具有丰富多样的人物服饰,这也是众人在对壁画展开研究时经常会关注的要点。本文主要是对永乐宫《朝元图》人物服饰中宋代服饰文化特征展开了研究,希望借此来发挥出永乐宫壁画对于我国现代服饰设计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乐宫 朝元图 人物服饰 宋代服饰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宫本《韩熙载夜宴图》断代初探——以画面人物服饰形象为例
18
作者 薛凯文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0年第11期94-95,共2页
众多学者认为北京故宫本的《韩熙载夜宴图》出自五代南唐时期顾闳中的笔下,但从对故宫本《韩熙载夜宴图》的分析上看,其很有可能是宋时期的作品。文章将从画面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服饰两个方向来阐明故宫本《韩熙载夜宴图》有可能出自宋人... 众多学者认为北京故宫本的《韩熙载夜宴图》出自五代南唐时期顾闳中的笔下,但从对故宫本《韩熙载夜宴图》的分析上看,其很有可能是宋时期的作品。文章将从画面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服饰两个方向来阐明故宫本《韩熙载夜宴图》有可能出自宋人之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熙载夜宴图》 人物形象 人物服饰 风格考证 两宋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韩城宋墓杂剧壁画人物服饰考论
19
作者 任佳欣 张彬 《丝绸》 2025年第4期112-121,共10页
宋朝是杂剧艺术发展和形成的重要时期,杂剧服饰在此时期也形成了一定的穿戴范式,陕西韩城盘乐村西壁的杂剧壁画是目前考古发现宋时期唯一一个脚色完备、色彩丰富、服饰形制明确的图像材料。基于现有研究以服饰史的角度对其涉入较少,文... 宋朝是杂剧艺术发展和形成的重要时期,杂剧服饰在此时期也形成了一定的穿戴范式,陕西韩城盘乐村西壁的杂剧壁画是目前考古发现宋时期唯一一个脚色完备、色彩丰富、服饰形制明确的图像材料。基于现有研究以服饰史的角度对其涉入较少,文章旨在从杂剧服饰的穿戴范式与图像程式性出发,通过文献与图像、图像与图像的互证对比,深入分析韩城宋墓杂剧壁画中的人物服饰。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杂剧服饰与脚色身份的辨析及其与宋人日常社会风尚和杂剧服饰文化特征的讨论。研究表明,杂剧壁画中脚色服饰的穿戴已形成一定的程式性,脚色身份从右到左依次为装孤、副末、副净、副净、末泥;杂剧服饰中的簪花与围肚均来源于宋人服饰审美风尚。此外,以诨裹为例的杂剧服饰奠定了后世戏曲服饰的滑稽逗乐的审美因子,为人们研究宋代杂剧服饰发展和演变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剧壁画 人物服饰 脚色名称 日常服饰 服饰时尚 服饰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画中服饰提升人物立体感的体现
20
作者 张良军 《染整技术》 CAS 2018年第2期67-69,共3页
写实人物造型的艺术作品中,体现人物形象最直接的方式除了对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的细致描绘之外,服装也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浓色重彩是油画作品的绘画基本特点,能让油画作品中人物服装服饰的组合造型更为突出。
关键词 油画 人物服饰 立体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