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两茎灯草"是"败笔"——严监生人物形象分析及教材选编建议 |
卢永霞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2
|
寻找灵魂的共振:电影《刺猬的优雅》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
李萍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3
|
为爱读书:电影《朗读者》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
董丽丽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4
|
高考小说人物形象分析题“典型失分点”例析 |
席欣圣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5
|
谈谈春宝娘的多重奴隶身份及文化意义——《为奴隶的母亲》人物形象分析 |
陈兴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
1996 |
1
|
|
6
|
创伤后的成长——《海边的曼彻斯特》主人公李·钱德勒人物形象分析 |
刘珊珊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7
|
对电影《后裔》中人物形象的分析 |
王会凡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8
|
论动画电影人物形象的多元化趋势 |
刘莉莉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9
|
生命的困惑与挣扎──试析老舍小说人物的精神世界 |
王利丽
|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0 |
3
|
|
10
|
“看见”什么与如何“看见”——论文学形象的教学内容取向 |
任富强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1
|
“形固有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红楼梦》中李纨形象新论 |
张训涛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5
|
|
12
|
“雷雨式人物”面面观——繁漪悲剧性格新探 |
蒋清凤
|
《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
2001 |
4
|
|
13
|
试析《呼啸山庄》中希刺克利夫和凯瑟琳的自私性 |
孙冬梅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14
|
试论《离骚》句群及其运用 |
江林昌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1
|
|
15
|
《变色龙》:生命教育的人性之维 |
杨定胜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6
|
基于教材研读的阅读课堂教学改进——以《故乡》结尾段的教学为例 |
吴欣歆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7
|
细看眉眼处 风情在其中 |
周世忠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8
|
论莉莉·巴特的悲剧命运 |
杨庆萍
|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00 |
0 |
|
19
|
一场“御人”与“人御”的战斗——论《狂人日记》的权欲书写兼谈鲁迅的“人国”理想 |
岳寒飞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20
|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
陈洁怡
|
《职教论坛》
|
200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