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肝移植受者围手术期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联合激素减量免疫诱导的疗效探讨
1
作者 习剑鑫 陈玉国 +2 位作者 耿笑辰 邱伟 吕国悦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7-214,共8页
目的观察重组抗白细胞分化抗原25(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25, 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联合激素减量免疫诱导方案预防儿童肝移植受者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 AR)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4年8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 目的观察重组抗白细胞分化抗原25(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25, 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联合激素减量免疫诱导方案预防儿童肝移植受者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 AR)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4年8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接受肝移植的79例儿童受者资料, 根据围手术期免疫诱导方案分为全量激素组60例、CD25单抗联合半量激素组19例。全量激素组围手术期采用全量激素诱导, 术后采用他克莫司联合激素免疫抑制;CD25单抗联合半量激素组围手术期采用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联合半量激素诱导, 术后单用他克莫司免疫抑制。对比两组术后AR、感染及激素相关并发症等主要结局, 以及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停留时间、移植物存活率、患者存活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等次要结局的差异。结果 CD25单抗联合半量激素组与全量激素组相比, 术后AR发生率(4/19比16/60)、感染发生率(12/19比40/60)、激素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1/19比24/60)、排斥反应发生时间[(9.00±6.78)d比(8.50±7.1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ICU停留时间[7.5(3.0, 11.0)d比3.5(0.0, 12.0)d]、住院花费[18.99(13.13, 41.45)万元比19.54(15.22±29.32)万元]、移植物存活率(18/19比59/60)、患者存活率(19/19比54/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两组住院时间[24.0(17.0, 34.0)d比35.0(27.0, 46.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联合激素减量免疫诱导方案安全有效, 能够在减少激素用量的同时实现相似的免疫抑制效果, 但与全量激素诱导相比, 并不能降低AR、感染及激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重组抗CD25人源单克隆抗体 急性排斥反应 糖皮质激素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periostin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2
作者 李雪娇 赵航 +6 位作者 张朔 康慧颖 周艳楠 贾爽 路旭 赵洪礼 海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28-2633,共6页
目的:制备抗periostin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建立稳定的细胞株。方法:以本实验室自主研发的抗periostin鼠单抗为基础,提取细胞总RNA,经RT-PCR扩增VH和VL基因测序获得可变区序列,将小鼠抗体CDR区域移植到人源抗体框架受体区域,基因合成后亚... 目的:制备抗periostin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建立稳定的细胞株。方法:以本实验室自主研发的抗periostin鼠单抗为基础,提取细胞总RNA,经RT-PCR扩增VH和VL基因测序获得可变区序列,将小鼠抗体CDR区域移植到人源抗体框架受体区域,基因合成后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ATX-GS2,稳定转染CHO细胞,经MSX加压筛选、有限稀释获得单克隆细胞株。结果:经RT-PCR扩增V_(H)和V_(L)基因,确定轻重链可变区序列,通过CDR移植方法,成功对鼠源单抗进行人源化改造,并构建了真核质粒载体,经转染至CHO细胞表达,成功获得人源化抗periostin抗体,ELISA和Western blot结果证明,制备的人源化抗体具有良好的活性和亲和力。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抗periostin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且该人源化抗体可以与体内periostin蛋白特异性结合,具有生物学活性,为精准治疗视网膜纤维化病变、组织器官纤维化病变及恶性肿瘤提供了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IOSTIN 人源单克隆抗体 视网膜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治疗激素耐药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晓红 高春记 +9 位作者 达万明 曹永彬 徐丽昕 吴亚妹 刘蓓 刘周阳 闫蓓 李松威 杨雪良 吴晓雄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35-1540,共6页
本研究探讨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激素耐药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防治中的作用。对2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耐激素的Ⅱ-Ⅳ度aGVHD的患者于第1、4、8 d给予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1 mg/(k... 本研究探讨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激素耐药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防治中的作用。对2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耐激素的Ⅱ-Ⅳ度aGVHD的患者于第1、4、8 d给予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1 mg/(kg·d)静脉输注,未达到疗效的病人间隔1周后重复本治疗。结果表明,所有患者中完全有效13例(61.9%),其中4例无病生存,8例生存伴轻度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1例死于白血病髓外复发;6例部分有效(28.57%),其中3例生存伴轻度cGVHD,3例死于肺部感染;2例无效(9.52%)死亡;总有效率90.5%,总生存率71.48%,尤其在单倍体造血衰竭性疾病的6例患者中,有效率高达100%。该药应用安全,未发现输注相关的毒副作用。结论:重组抗CD25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激素耐药的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有较好的疗效,且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抗CD25人源单克隆抗体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Ⅰ型干扰素受体亚基1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4
作者 裘霁宛 孔永 +4 位作者 陈卫 徐蕾 曹纯洁 陈涛 吴亦亮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4-411,共8页
Ⅰ型干扰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采用抗体阻断其信号转导通路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本研究以人Ⅰ型干扰素受体亚基1(IFNAR1)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新西兰白兔,采用B细胞克隆技术筛选兔抗人IFNAR... Ⅰ型干扰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采用抗体阻断其信号转导通路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本研究以人Ⅰ型干扰素受体亚基1(IFNAR1)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新西兰白兔,采用B细胞克隆技术筛选兔抗人IFNAR1单克隆抗体,经过人源化改造获得QX006N。体外研究结果显示,QX006N能特异性地结合人IFNAR1,亲和力约108 pmol/L,可阻断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及其介导的生物学效应。本研究为开发靶向干预Ⅰ型干扰素信号途径用于治疗SLE的抗体药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克隆 人源 单克隆抗体 IFNAR1 Ⅰ型干扰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化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彭如意 王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753-754,共2页
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结合了免疫学和药理学的原理,应用于疾病治疗已有几十年。单克隆抗体在治疗中的运用要特别考虑到生物药效率、耐受性、变化性和适用性。抗体的临床应用结果反映出了单克隆抗体药物存在的一些问题:(1)鼠源性单抗容... 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结合了免疫学和药理学的原理,应用于疾病治疗已有几十年。单克隆抗体在治疗中的运用要特别考虑到生物药效率、耐受性、变化性和适用性。抗体的临床应用结果反映出了单克隆抗体药物存在的一些问题:(1)鼠源性单抗容易产生人抗鼠抗体(HAMA),从而削弱其治疗的有效性:(2)由于鼠单抗是异源蛋白,在体内很快就被清除掉,并对清除抗体的器官产生损害;(3)抗体的分子量相对较大,所以抗体分子到达靶部位不足;(4)鼠源性单抗在人体中常不能有效地活化补体和Fc受体相关的效应功能,因此其应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这些就推动了人源性单抗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单克隆抗体 人源 性单抗 单克隆抗体药物 人抗鼠抗体 疾病治疗 生物药效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现状 被引量:6
6
作者 罗萍 邹全明 毛旭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4-456,共3页
关键词 治疗单克隆抗体 研究进展 临床应用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体内外抗肿瘤活性评价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7
作者 钱卫珠 侯盛 +4 位作者 李博华 杨扬 王晓芸 王荣福 王皓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4-487,共4页
目的建立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的评价方法。方法利用HER2表达阳性的人乳腺癌细胞系BT474建立抗HER2单抗体内外活性评价方法,对上海市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制备的抗HER2人源化单抗的体外生物学活性、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 目的建立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的评价方法。方法利用HER2表达阳性的人乳腺癌细胞系BT474建立抗HER2单抗体内外活性评价方法,对上海市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制备的抗HER2人源化单抗的体外生物学活性、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对BT474荷瘤裸鼠的治疗作用及荷瘤裸鼠瘤体组织H 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rh HER2mAb的分布与Herceptin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建立了完整的该人源化单抗的体内外活性评价方法,测评结果显示,上海市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制备的抗HER2人源化单抗在体外有效抑制BT474细胞增殖,与Herceptin体外生物学活性相似,EC50分别为148.3和145.9ng/ml;可通过ADCC效应杀伤BT474细胞,与Herceptin的EC50值一致,分别为185.0和183.9ng/ml;抑制BT474裸鼠异种移植模型肿瘤的生长,与无关抗体治疗组或PBS治疗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别(P<0.05),与Herceptin抑制能力接近,4mg/kg剂量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别;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抗体集中分布于肿瘤组织。结论建立的评价方法可对抗HER2单抗的抗肿瘤活性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国内研制的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与进口同种抗体相比具有相同的体内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 人源单克隆抗体 乳腺肿瘤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单克隆抗体人源化 被引量:3
8
作者 袁清安 俞炜源 黄翠芬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68-72,共5页
鼠源性单克隆抗体应用于临床由于HAMA反应的存在而受到阻碍。以CDR移植为核心,以同源分析及分子模建为辅助设计的人源化方案,已成为克服HAMA反应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 人源 CDR移植 HAMA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源单克隆抗体人源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臣 温文彦 张春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336-2337,2343,共3页
杂交瘤技术诞生以来,鼠源单克隆抗体为人类疾病的研究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而鼠源单克隆抗体用于疾病的治疗时却有严重的不足,单克隆抗体人源化已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对单克隆抗体人源化的有关实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抗体人源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大规模制备及活性鉴定方法学建立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观平 汪一帆 应栩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84-888,共5页
目的建立大规模表达重组人源化HER2单克隆抗体(Anti-her2)并测定重组抗体活性的方法。方法利用Anti-her2重链、轻链真核表达载体质粒共同转化CHO细胞,筛选稳定表达株,然后放大培养,并利用Protein A亲和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SDS-PAGE、HPL... 目的建立大规模表达重组人源化HER2单克隆抗体(Anti-her2)并测定重组抗体活性的方法。方法利用Anti-her2重链、轻链真核表达载体质粒共同转化CHO细胞,筛选稳定表达株,然后放大培养,并利用Protein A亲和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SDS-PAGE、HPLC检测产物纯度,Western blot检测产物特异性,同时比较重组抗体的活性。结果筛选得到1株稳定表达的细胞株,收液后蛋白BCA定量为135.9 mg·L-1。纯化后获得的目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85 kD,蛋白纯度在99%以上,与商品化的“赫赛汀”一致;活性检测显示其活性与“赫赛汀”相当,细胞实验揭示其能显著抑制BT-474细胞增殖及胞内HER2的表达。结论该方法筛选获得的重组蛋白,与商品化药物性质基本一致,这为重组抗体药物的大规模悬浮培养放大和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 HER2 人源 单克隆抗体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性抗体人源度评价与人源化的计算方法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文振 周雨薇 +1 位作者 刘文雯 黄健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9-634,共6页
治疗性抗体已成为全球生物制药行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何从海量非人源抗体中选择出或者基于非人源的先导抗体设计出人源化程度高的抗体从而降低其免疫原性,这一问题已成为当今抗体药物开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相应的经验、实验及计... 治疗性抗体已成为全球生物制药行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何从海量非人源抗体中选择出或者基于非人源的先导抗体设计出人源化程度高的抗体从而降低其免疫原性,这一问题已成为当今抗体药物开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相应的经验、实验及计算方法统称为抗体人源化技术。已有研究证明,在保持抗体特异性、亲和力和稳定性等特征的前提下,提高抗体人源度能够有效降低其免疫原性。抗体人源化相关计算方法主要涉及人源化抗体的设计、抗体人源度的计算与评价等。当前,许多计算工具已被证实为抗体人源化和人源度评价的有效工具。该文系统性概述了抗体人源化的理论依据以及基于此开发出的计算方法的发展历程,并讨论了相关计算方法研究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源度评价 深度学习 人源 免疫原性 机器学习 治疗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化CD25单克隆抗体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微 任汉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34-137,共4页
本研究探讨人源化重组CD25单克隆抗体(rhCD25MAb)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的影响。应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不加或同时加rhCD25MAb或环孢菌素A(CsA)进行体外培养,或先用PHA刺激T细胞活化后再加入rhCD25MAb继续进... 本研究探讨人源化重组CD25单克隆抗体(rhCD25MAb)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的影响。应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不加或同时加rhCD25MAb或环孢菌素A(CsA)进行体外培养,或先用PHA刺激T细胞活化后再加入rhCD25MAb继续进行培养。用MTT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3、CD25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可溶性IL-2R(sIL-2R)水平。结果显示:rh-CD25MAb和CsA均能有效抑制PHA活化的T细胞的增殖,且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总体比较,CsA对T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更强。虽然CsA和rhCD25MAb均能降低细胞培养上清中的sIL-2R的水平及CD25+/CD3+的比例,但rhCD25MAb的作用明显强于CsA。rhCD25MAb无论是在T细胞活化前还是活化后均能抑制T细胞表达CD25抗原和分泌sIL-2R。结论:rhCD25MAb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它能抑制T细胞活化及抑制活化的T细胞增殖,临床上它不仅可用于治疗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还可用于预防aGVH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源抗CD25单克隆抗体 T淋巴细胞 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 细胞表面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在动物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前景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昶 刘秋燕 +3 位作者 任向阳 吴青 陈陆 王川庆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7年第3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疾病治疗 特异性抗体 BALB/C小鼠 杂交瘤细胞 骨髓瘤细胞 免疫学检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化CD52单克隆抗体诱导食蟹猴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4
作者 单廷 张景斌 +3 位作者 曲林林 李秋荣 李宁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建立人源化CD52单克隆抗体诱导食蟹猴的动物模型。方法:使用流式细胞仪筛选出红细胞表面不表达CD52抗原的食蟹猴,并观察给药后不同时间血中淋巴细胞数量变化情况。结果:食蟹猴血中淋巴细胞呈现出快速被清除及恢复的过程。CD20+B淋... 目的:建立人源化CD52单克隆抗体诱导食蟹猴的动物模型。方法:使用流式细胞仪筛选出红细胞表面不表达CD52抗原的食蟹猴,并观察给药后不同时间血中淋巴细胞数量变化情况。结果:食蟹猴血中淋巴细胞呈现出快速被清除及恢复的过程。CD20+B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分别在给药后213、5和56 d恢复至给药前水平。结论:食蟹猴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清除效果略低于临床病人,恢复速度较快。本实验模型可用于临床人源化CD52单克隆抗体器官移植前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源CD52单克隆抗体 食蟹猴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珠单克隆抗体联合化疗用于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瑞 王冠英 +1 位作者 张玉姣 赵新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79-386,共8页
目的:评价贝伐珠单克隆抗体(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在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 PubMed、 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近5年重要国际肿... 目的:评价贝伐珠单克隆抗体(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在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 PubMed、 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近5年重要国际肿瘤学会议摘要,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收集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使用新辅助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联合组)对比单用新辅助化疗(化疗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进行质量评价,资料提取后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六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共4440例患者符合条件。 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组较化疗组病理完全缓解率有所提高(24.7%与20.1%,RR=1.23,95%CI:1.10~1.37,P<0.01);联合组无论激素受体是否阳性均可提高病理完全缓解率(激素受体阳性亚组:13.1%与10.2%,RR=1.28,95%CI:1.04~1.58,P<0.05;激素受体阴性亚组:46.3%与37.1%,RR=1.25,95%CI:1.12~1.39,P<0.01);联合组高血压(3.2%与0.6%, RR=5.292,95%CI:2.933~9.549,P <0.01)、黏膜炎(10.5%与2.0%,RR =5.340,95%CI:3.743~7.617,P<0.01)的发生率更高,其他不良反应如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感染、手术并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手足综合征联合组的发生率均高于化疗组(均P<0.05),而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治疗中,不论患者激素受体阳性与否,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效果较好,但一些不良反应发生率也相应增加,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筛选出优势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乳腺肿瘤/药物疗法 抗体 单克隆/治疗应用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分析 学疗法 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在犬细小病毒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6
作者 汪恭富 杨沈 +4 位作者 朱燕 葛继霞 王存刚 梁军 殷玉武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犬细小病毒病 治疗方案 单克隆抗体 应用 治愈率 跟踪分析 病例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在犬细小病毒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旺恭富 杨沈 殷玉武 《畜牧兽医杂志》 2007年第5期76-77,共2页
通过选用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与常规对症治疗两种方法,对206个犬细小病毒病病例,并将其分为两组(每组为103个病例),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对比治疗,其中一组选用了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对病犬进行治疗,治愈94只,治愈率达91.26%,治疗效... 通过选用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与常规对症治疗两种方法,对206个犬细小病毒病病例,并将其分为两组(每组为103个病例),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对比治疗,其中一组选用了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对病犬进行治疗,治愈94只,治愈率达91.26%,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其它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 犬细小病毒痛 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立克氏病病毒MEQ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韦平 崔治中 +2 位作者 龙进学 金文杰 刘岳龙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9,共5页
基因表达与病毒感染细胞及致瘤能力之间关系的阐明 ,将有助于我们对马立克氏病病毒 (MDV) meq基因功能的了解 .该研究利用通过杆状病毒载体在昆虫细胞系 SF9上高度表达的 MEQ蛋白免疫 BALB/ c小鼠 ,然后收获其免疫脾细胞与肿瘤细胞系 SP... 基因表达与病毒感染细胞及致瘤能力之间关系的阐明 ,将有助于我们对马立克氏病病毒 (MDV) meq基因功能的了解 .该研究利用通过杆状病毒载体在昆虫细胞系 SF9上高度表达的 MEQ蛋白免疫 BALB/ c小鼠 ,然后收获其免疫脾细胞与肿瘤细胞系 SP2 / 0通过 PEG于体外融合 .获得的杂交瘤细胞被克隆并通过与MDV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做免疫荧光试验 (FA) ,进行其分泌抗 MEQ单克隆抗体 (Mc Ab)能力的筛选 .获得 4株稳定产生抗 MEQ蛋白 Mc Ab的杂交瘤细胞 ,其中 3 G1 2 E6通过 FA和免疫酶组化技术能够检测到 MDV致瘤株感染的 CEF及自然 MD肿瘤细胞中表达的 meq基因产物 .研究的结果首次发现 ,MDV致瘤株 GA、RB1 B感染的 CEF及自然 MD肿瘤细胞中均有 meq基因的表达 ,但在弱毒疫苗株 CVI988感染的 CEF和免疫鸡组织细胞中则未检测到 MEQ.作者认为这是由于 meq基因在致瘤株中表达水平高 ,而在非致瘤株中表达水平低所致 ,这可能是决定 MDV毒力 (virulence)或致瘤性(oncogenicity)的关键因素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氏病病毒 MEQ 蛋白 单克隆抗体 制备 应用研究 功能分析 免疫酶组技术 鸡疾病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计数可预测英夫利昔单克隆抗体治疗活动性克罗恩病的疗效 被引量:1
19
作者 沈海燕 徐承富 陈春晓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85,共5页
目的:分析血小板计数预测英夫利昔单克隆抗体( IFX )治疗活动性克罗恩病疗效的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确诊并接受IFX规律治疗的克罗恩病患者74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24例,诊断... 目的:分析血小板计数预测英夫利昔单克隆抗体( IFX )治疗活动性克罗恩病疗效的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确诊并接受IFX规律治疗的克罗恩病患者74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24例,诊断时年龄中位数21岁,病程中位数10个月。在开始治疗前和第三次、第六次治疗后检测患者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并评估克罗恩病活动指数。结果:IFX治疗三次后,患者克罗恩病活动指数以及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减少(均P<0.01),血红蛋白和血细胞容积增加(均P<0.01);第六次治疗后上述指标比第三次治疗后进一步改善。共53例患者经三次治疗后达到临床缓解(克罗恩病活动指数<150);进一步分析发现,患者治疗前血小板计数与克罗恩病严重程度相关,且病程较长、治疗前克罗恩病活动指数和血小板计数较大的患者IFX治疗三次后不易缓解。结论:克罗恩病患者血小板计数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且可作为预测IFX早期疗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hn病/治疗 抗体 单克隆/治疗应用 血小板计数 治疗结果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化抗体、小分子抗体与肿瘤治疗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华粱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93年第3期19-22,共4页
从1984年第一次报道人-鼠嵌合抗体成功地在骨髓瘤细胞表达,开创了基因工程抗体技术以来,基因工程抗体又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1986年首次报道人源化抗体(又称改形抗体,reshaping antibody)构建和表达成功:1988年第一次证明抗体的Fab'... 从1984年第一次报道人-鼠嵌合抗体成功地在骨髓瘤细胞表达,开创了基因工程抗体技术以来,基因工程抗体又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1986年首次报道人源化抗体(又称改形抗体,reshaping antibody)构建和表达成功:1988年第一次证明抗体的Fab'和Fv片段可以在大肠杆菌中正确地装配成保持原抗体特异性的小分子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人源 小分子 肿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