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学理性解读 被引量:14
1
作者 韩喜平 杜都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8,共7页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解决主要矛盾的目标所在。“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学理基础和实践需求,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本质优势,也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美...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解决主要矛盾的目标所在。“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学理基础和实践需求,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本质优势,也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有着深刻的内涵,而且内涵和外延随着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美好生活的满足,要求以强大且成熟的物质生产为保障,要求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社会主要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价值视阈中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论 被引量:4
2
作者 曾繁亮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3-79,共7页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及其满足问题是典型而重大的价值论问题。探索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逻辑或价值论基础,必须同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进一步开掘有机结合起来。在马克思理论中,既有关于价值论一般原理的精辟论述,更有体现...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及其满足问题是典型而重大的价值论问题。探索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逻辑或价值论基础,必须同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进一步开掘有机结合起来。在马克思理论中,既有关于价值论一般原理的精辟论述,更有体现马克思全部理论终极价值旨归的宏大而彻底的价值体系建构。在此基础上守正开新:以人民主体为中心、需要范畴为核心,以需要地位论、需要主体论、需要标准论、需要结构论和需要保障论五大架构为逻辑体系,从而初步开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论"的价值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价值论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侯坤 许静波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9-123,共5页
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顺应自然发展规律的现实要求,也是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势必要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更高、更... 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顺应自然发展规律的现实要求,也是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势必要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要以生态知识教育为重点,夯实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强化生态文化与法制建设,实现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消费和金融为美好生活服务 被引量:4
4
作者 杜冲霄 白雪秋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0-81,共2页
消费、金融作为现代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息息相关。当前消费、金融领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影响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对此,要加强党对消费和金融的领导,进一步挖掘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充分汲取国外的经... 消费、金融作为现代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息息相关。当前消费、金融领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影响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对此,要加强党对消费和金融的领导,进一步挖掘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充分汲取国外的经验和教训,以便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 金融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平衡发展指数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6
5
作者 许宪春 任雪 汤美微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4,共1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定量研究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监测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程度及其动态变化,本文在认真研究人民美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定量研究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监测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程度及其动态变化,本文在认真研究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由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民生福祉4个领域,区域和城乡2个维度,共20个二级指标和49个三级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本文重点阐述构建清华大学中国平衡发展指数指标体系的基本理论及其基本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要矛盾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平衡发展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环境权保障路径的选择及展开 被引量:8
6
作者 秦天宝 袁野阳光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4期71-81,155,共12页
新发展格局下的环境权实现了对传统环境权概念的继承与超越,其内涵重在强调人民有权享有优美生态环境的生活状态,其功能则增加了营造优美生态环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内容,是一项独立的新一代人权。由于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格局下的环境权实现了对传统环境权概念的继承与超越,其内涵重在强调人民有权享有优美生态环境的生活状态,其功能则增加了营造优美生态环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内容,是一项独立的新一代人权。由于新发展格局下的环境权并非完全可放弃的权利,故立法者应当审慎选择其保障路径。尽管环境权具有充分的道德正当性,但其内涵难以确定、外延过于模糊,致使其难以通过法律权利构成要件的审查,且出于法律体系融贯性和社会成本考量,环境权难以在现实中落地。若环境权保障采用规定国家义务的方式,则可能以更低社会成本实现更好的现实效果。因此,当前我国宜规定国家具有环境权保障的客观义务。相关义务应在防治生态环境问题和营造优美生态环境两个层面上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环境权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环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 被引量:3
7
作者 黄恒学 彭组峰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5-31,共7页
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已经确立的改革目标。只有加速推进和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但是,在中国市场化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落后的思想认识和传统体制的惯性,依然束缚和阻碍社会... 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已经确立的改革目标。只有加速推进和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但是,在中国市场化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落后的思想认识和传统体制的惯性,依然束缚和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回顾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艰难历程,从改革的原动力、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中国市场化改革实践等多角度来探索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市场化改革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实现中国梦之间的内在联系,系统分析全面深化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关键问题与基本思路,以进一步推动思想解放和中国市场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市场化改革 解放生产力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中国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领悟社会主要矛盾新论断,开拓消费经济研究新视野——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体会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裕国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7-73,共7页
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历史方位和标志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深入领悟十九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理论,需要我们深入思考若干重要问题:第一,发展是促成主要矛盾转化的基础和关键;第二,坚持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第三,推进新时代新民生事业... 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历史方位和标志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深入领悟十九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理论,需要我们深入思考若干重要问题:第一,发展是促成主要矛盾转化的基础和关键;第二,坚持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第三,推进新时代新民生事业进步至关重要。当前亟待深刻领悟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消费经济学研究提出的新要求,拓展消费经济学研究视野,首先,注重从人民更加美好生活需要出发的集成化研究;其次,注重居民生活需要层次递进与幸福感和满意程度的关联研究;再次,要加强"反对消费领域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的研究;最后,需要研究新时代提升大众消费者内在素质以及开展新型消费教育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要矛盾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消费经济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