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让中医药产业为马中人民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1
作者 鲁卡尼斯曼 《中国报道》 2024年第8期70-70,共1页
中医药正在更深层次、更多维度地融入马来西亚,为马来西亚民众的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年是马来西亚与中国建交50周年。50年来,马来西亚与中国一直是互尊互信、互利共赢的好邻居、好伙伴。截止到2023年,中国已经连续15年成为马来西亚... 中医药正在更深层次、更多维度地融入马来西亚,为马来西亚民众的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年是马来西亚与中国建交50周年。50年来,马来西亚与中国一直是互尊互信、互利共赢的好邻居、好伙伴。截止到2023年,中国已经连续15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马来西亚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23年,马中双边贸易总额超1902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两国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6.5%,达470.8亿美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产业 人民福祉 互利共赢 马来西亚 贸易伙伴 多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筑牢民生之本 增进人民福祉——2024年“两会”代表、委员热议就业
2
作者 浩宇 《中国就业》 2024年第4期4-7,共4页
春回大地,芳草又菁。在这生机勃发的时节,2024年全国“两会”如约而至。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设置为1200万人以上。相比2023年“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的目标,两字之差体现出更为鲜明的态度... 春回大地,芳草又菁。在这生机勃发的时节,2024年全国“两会”如约而至。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设置为1200万人以上。相比2023年“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的目标,两字之差体现出更为鲜明的态度,表明了我国稳增长保民生的坚定决心,以及加大就业优先导向的宏观政策力度。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推动就业形势持续改善。今年2月,人民网开展2024年全国“两会”调查,广纳民情民意,“就业”入选10大热词。面对群众关切,“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为“民生首问”提出真知灼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 就业预期 政府工作报告 民情民意 如约而至 目标设置 人民福祉 就业优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改革创新 增进人民福祉——四联股份合作公司创新发展惠民生
3
《新经济》 2018年第6期91-93,共3页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大棋局下,医疗、教育、社保、就业、文化等改善民生领域的改革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待的问题入手,不断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瞄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大棋局下,医疗、教育、社保、就业、文化等改善民生领域的改革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待的问题入手,不断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瞄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份合作公司 社区党委 公司净利润 物业租赁 国资委 人民福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提高福祉为导向的全球学习型城市建设——基于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4
作者 国卉男 秦一鸣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110,共9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学习型城市建设作为推动城市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旨在通过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创新,为市民创造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本文基于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学习型城市建设作为推动城市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旨在通过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创新,为市民创造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本文基于城市发展阶段理论,揭示了城市发展阶段对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影响。初创城市、升级城市、成熟城市和转型城市各采取不同策略:初创城市聚焦卫生知识普及和城市治理,以脱贫解困为目标;升级城市注重提供丰富的文化服务,增强市民城市认同感;成熟城市强化健康意识教育,优化民生保障;转型城市通过规划引导与人力资源开发,推动经济转型。结合不同阶段学习型城市具备的多元、全纳、公平、可持续和包容等特点,文章提出以福祉为导向的学习型城市建设策略,旨在为全球城市规划者、教育专家及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与借鉴,共同推动学习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实现全球共同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发展阶段 学习型城市 人民福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价值立场的伦理维度
5
作者 龚天平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6,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是一个具有深刻伦理内蕴的价值立场,是指要以有益于人民利益为道德判断标准,具体展开为人民利益的至上性、个人利益的正当性、人民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协调性。中国式现代化要以人民为...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是一个具有深刻伦理内蕴的价值立场,是指要以有益于人民利益为道德判断标准,具体展开为人民利益的至上性、个人利益的正当性、人民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协调性。中国式现代化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据在于后者是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根本服务取向,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成功经验和根本价值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价值原则的充分彰显。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以人民为中心的伦理要求包括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公平正义、坚持绿色发展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为中心 人民福祉 公平正义 绿色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改革开新局砥砺奋进再扬帆——写在第26个全国爱耳日来临之际
6
作者 梁巍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13-114,127,共3页
2024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 2024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1])。为中国听力语言康复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导向和赓续不辍的奋斗方向,也是各行各业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听力语言康复 人民福祉 奋斗方向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7
作者 周文彰 《中国报道》 2020年第1期45-47,共3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彰显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不变初心。我国国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彰显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不变初心。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和改善民生 人民福祉 国家治理体系 民生保障 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统筹城乡 改革发展成果 执政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开展幸福河湖建设
8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河北水利》 2023年第1期1-1,共1页
2022年12月27日,河北省发布总河湖长2号令并印发《关于开展幸福河湖建设的指导意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和“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增进人民福祉,推动绿色发展,奋力开创经济强省、美丽河北... 2022年12月27日,河北省发布总河湖长2号令并印发《关于开展幸福河湖建设的指导意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和“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增进人民福祉,推动绿色发展,奋力开创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福祉 河湖 美丽河北 经济强省 造福人民 幸福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河湖长制建设幸福河湖的意见》
9
作者 《山西水利》 2023年第12期6-7,共2页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美丽山西建设,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就优化升级河湖...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美丽山西建设,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就优化升级河湖长制、加快建设幸福河湖提出如下意见。2023年12月22日关于强化河湖长制建设幸福河湖的意见一、总体要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打造“河湖安澜、清水绿岸、环境宜居、人水和谐”的幸福河湖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福祉 河湖 优化升级 加快推进 人水和谐 改善人民生活 造福人民 环境宜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 全面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李国英部长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节选)——写在2022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之际
10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2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的宣传活动也同时开启。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我国纪念今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是“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 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的宣传活动也同时开启。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我国纪念今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是“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水利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之本 世界水日 中国水周 安全保障能力 人民福祉 地下水超采 万物之母 水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手织密保护网 捍卫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11
作者 郑新俭 +1 位作者 杨红灿 吴利雅 《中国食品》 2019年第21期28-35,共8页
食药安全无小事,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是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内容,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维护食品药品安全,检察机关、市场监督部门、药品监管部门等执法司法机关责无旁贷。近年来,全国检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 食药安全无小事,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是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内容,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维护食品药品安全,检察机关、市场监督部门、药品监管部门等执法司法机关责无旁贷。近年来,全国检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统一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综合发挥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为促进形成健康安全的食品药品环境作出应有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公益诉讼 食品药品安全 检察职能 人民福祉 人民为中心 新闻发布会 综合发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定事故预防理念 为人民生命安全负责——访山东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总队长田玉国
12
作者 谭跃 马晓伟 +1 位作者 胡祖毓 《道路交通管理》 2020年第1期26-28,共3页
近年来,山东省各级公安交管部门紧紧围绕“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总要求,着力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能力,着力提升交通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着力提升执法服务规范化、精细化水... 近年来,山东省各级公安交管部门紧紧围绕“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总要求,着力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能力,着力提升交通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着力提升执法服务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各项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至2018年,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连续“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公安厅 公安交管部门 人民福祉 道路交通事故 交通管理 服务规范化 死亡人数 人民生命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谋“新”重“质” 推动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
13
作者 高福 《中国科技产业》 2024年第7期22-23,共2页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进入新时代以来,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生物产业作为蓬勃发展的战略...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进入新时代以来,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生物产业作为蓬勃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人民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更应该积极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打造新引擎,开辟新赛道,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为发展国民经济与增进人民福祉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创新 人民生命健康 生物产业 新引擎 人民福祉 高质量发展 支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渠引江清水北上 润及河北千家万户
14
作者 李娜 《河北水利》 2024年第12期6-7,共2页
202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向河北供水10周年。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和大动脉,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 202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向河北供水10周年。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和大动脉,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通水十年来,有效改善了我省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状况,有力支撑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显著提升了河湖水生态环境,明显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 基础设施 国家重大战略 人民福祉 水生态环境 南水北调工程 群众饮水安全 有力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综合治理: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国宁 郑丙辉 +5 位作者 李明 王鹏 刘巨伏 王震 彭增亮 熊璠 《中国水利》 2024年第3期52-56,共5页
流域性是江河湖泊最根本、最鲜明的特性。流域内自然要素、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文化要素紧密关联,共同构成了复合大系统,流域的特性决定了治水管水的思维和行为必须以流域为基础单元。基于流域自身要素禀赋特征,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切入点... 流域性是江河湖泊最根本、最鲜明的特性。流域内自然要素、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文化要素紧密关联,共同构成了复合大系统,流域的特性决定了治水管水的思维和行为必须以流域为基础单元。基于流域自身要素禀赋特征,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切入点,抓住“水”这一关乎发展的“牛鼻子”,把流域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福祉相结合,对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实现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2023年12月23日举办的第三届永定河论坛上,来自木兰溪、邛海、流溪河、松花江、汾河、大沽河、永定河等流域的代表和有关专家,围绕流域治理的顶层设计、路径举措、模式创新、机制建设等聚力汇智,分享流域治理经验,共同探讨流域综合治理高质量发展之策,推动流域治理的互鉴与共生。现摘编部分观点,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综合治理 流域治理 木兰溪 大沽河 顶层设计 绿色转型 人民福祉 流溪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专题征稿启事
16
作者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中华民族的世纪创举”。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
关键词 南水北调 跨流域调水工程 北方水资源 战略性工程 人民福祉 后续工程 短缺 长远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专题征稿启事
17
作者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中华民族的世纪创举”。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
关键词 南水北调 跨流域调水工程 北方水资源 战略性工程 人民福祉 后续工程 短缺 长远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建设与高质量发展”专题征稿启事
18
作者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中华民族的世纪创举”。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枢纽... 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中华民族的世纪创举”。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和丹江口库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跨流域调水工程 陶岔渠首枢纽工程 北方水资源 战略性工程 丹江口库区 人民福祉 后续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特点
19
作者 陈金龙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3,共4页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相对于全面深化改革而言的,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延伸、拓展和升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进行了...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相对于全面深化改革而言的,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延伸、拓展和升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进行了总体概括,即“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系统集成 人民福祉 全面深化改革 社会公平正义 《决定》 鲜明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标准化加快推进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县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国家标准解读
20
作者 郭凯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6期29-35,共7页
2023年12月28日,第20号国家标准公告发布了GB/T 43507—2023《县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并于发布之日起实施。这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继2011年《灾后过渡性安置区基本公共服务》国家标准之后又一项重要标准。为此,《中国... 2023年12月28日,第20号国家标准公告发布了GB/T 43507—2023《县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并于发布之日起实施。这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继2011年《灾后过渡性安置区基本公共服务》国家标准之后又一项重要标准。为此,《中国标准化》杂志社采访了标准主要起草人、山东省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处长马晓鸥。《中国标准化》:请您介绍一下标准制定的背景以及社会需求。马晓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国家治理的基础在县域,县乡政府执行公共政策的能力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直接关系人民福祉。发挥县域基本公共服务的统筹和优化配置功能,优化我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县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是从实践上对党的二十大相关战略目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标准体系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标准化 主要起草人 人民福祉 公告发布 最后一公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