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民币均衡汇率决定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分析——基于行为均衡汇率估算模型分析技术改进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肖红叶 王莉 胡海林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共6页
本文首先对经典行为均衡汇率模型简要解读。指出其在估算实践中,暗含技术上的严格假定。本文给出放松假定的改进。通过人民币均衡汇率估算的经验分析,对改进工作进行检验。为人民币均衡汇率估算研究搭建一个深入分析的技术平台。经验分... 本文首先对经典行为均衡汇率模型简要解读。指出其在估算实践中,暗含技术上的严格假定。本文给出放松假定的改进。通过人民币均衡汇率估算的经验分析,对改进工作进行检验。为人民币均衡汇率估算研究搭建一个深入分析的技术平台。经验分析的主要结论是,人民币实际汇率短期存在低估,但与长期均衡汇率比较,其实际汇率一直存在高估的情况。鉴于均衡汇率水平的决定机制复杂,人民币汇率水平升值调整必须慎之又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均衡汇率 行为均衡汇率模型 影响因素 决定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7~2013年人民币均衡汇率失调程度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严太华 程欢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0-54,共5页
利用行为均衡汇率理论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水平进行研究,建立了基于非抵补利率平价理论的行为均衡汇率模型,实证分析了1997—2013年人民币汇率的均衡汇率水平和失调程度;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各变量对于人民币汇率水平的短期影响和人民... 利用行为均衡汇率理论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水平进行研究,建立了基于非抵补利率平价理论的行为均衡汇率模型,实证分析了1997—2013年人民币汇率的均衡汇率水平和失调程度;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各变量对于人民币汇率水平的短期影响和人民币汇率系统自身的误差。分析表明:1997年1季度~2013年4季度,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在均衡汇率水平附近波动的幅度不超过±2%。2010年至今,人民币汇率失调程度一直低于±1%,基本达到均衡水平。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一是合理利用政府支出的消费方向调节汇率水平;二是进一步规范与完善资本市场;三是逐步提升汇率的自我修正机制;四是加快推进中国经济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均衡汇率 汇率失调 行为均衡汇率模型 误差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均衡汇率估计:粘性价格目标区模型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窦祥胜 杨炘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5-59,共5页
The managed 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 is one of special manifestations of target zone system,and actually it is a quasi-target zone system. Hence RMB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may be estimated by use of the method... The managed 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 is one of special manifestations of target zone system,and actually it is a quasi-target zone system. Hence RMB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may be estimated by use of the method of exchange rate target zone model. At present,the sticky-price model is one of best models,and it is a extension of flex-price model. The model is based on assumptions of price inertia and output decided by demand. Under those assumptions and the condition of the commodity and the currency market equilibrium,a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 may be established,and in the light of the equation,we may get a exchange rate function. Our research indicates a good outcome may be made,applying the sticky-price model to estimate RMB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均衡汇率 粘性价格目标区模型 中国 浮动汇率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统计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任英华 许涤龙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5-98,共4页
均衡汇率是制定现实汇率的基础 ,是判断现实汇率是否合理的标准。长期以来 ,人民币汇率的形成与调节缺乏均衡汇率。均衡汇率的不存在 ,不仅使中央银行对汇率的操作陷于被动 ,而且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 ,人民币更是面临着许多新的压力... 均衡汇率是制定现实汇率的基础 ,是判断现实汇率是否合理的标准。长期以来 ,人民币汇率的形成与调节缺乏均衡汇率。均衡汇率的不存在 ,不仅使中央银行对汇率的操作陷于被动 ,而且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 ,人民币更是面临着许多新的压力和挑战。本文在探讨人民币汇率决定因素的基础上 ,建立了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 ,并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方法 ,判定这些决定因素即利率差、通货膨胀率、国内生产总值、外汇储备、美元的名义有效汇率与人民币汇率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均衡汇率 决定因素 协整关系 协整回归方法 利率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孙章杰 傅强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2-117,共6页
本文改进传统回归均值系数分析的缺陷,引进汇率风险变量和适应性预期变量,通过构建行为均衡汇率(BEER)的状态空间模型,利用卡尔曼滤波估计时变系数,同时估计了人民币汇率的ECM模型,研究2000年1月~2011年12月各因素对人民币均衡汇率... 本文改进传统回归均值系数分析的缺陷,引进汇率风险变量和适应性预期变量,通过构建行为均衡汇率(BEER)的状态空间模型,利用卡尔曼滤波估计时变系数,同时估计了人民币汇率的ECM模型,研究2000年1月~2011年12月各因素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动态影响,并测算了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发现:政府支出、TOT、FDI对人民币的升值影响显著增强,其中贸易条件对人民币升值贡献最大;利率差R、汇率风险RIS和适应性预期变量,逐渐符合理论预测.人民币均衡汇率失衡均在6%以内,不存在较大偏差.近期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来自热钱流入,非经济基本因素的内在需求.解释变量对人民币汇率的长期影响符合理论预期,但短期内各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与长期影响有一定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均衡汇率 行为均衡汇率模型 状态空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际出口换汇成本、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调——基于中国外贸部门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林桂军 张斯琪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24,共7页
人民币均衡汇率及失调程度一直是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以外贸部门为视角,采用中国外贸部门的数据,利用边际出口换汇成本与外汇边际进口效率推出的均衡汇率模型,测算人民币均衡汇率及失调程度。结果表明:汇率改革将人民币汇率向更... 人民币均衡汇率及失调程度一直是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以外贸部门为视角,采用中国外贸部门的数据,利用边际出口换汇成本与外汇边际进口效率推出的均衡汇率模型,测算人民币均衡汇率及失调程度。结果表明:汇率改革将人民币汇率向更均衡的方向推进;边际出口换汇成本超过外汇边际进口效率时,出口出现过度扩张;人民币汇率深受世界经济的影响。应继续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鼓励企业通过创新等方式,降低出口换汇成本;运用恰当政策工具,保持合理进出口规模;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际出口换汇成本 人民币均衡汇率 汇率失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均衡汇率错位对进出口的影响——基于协整理论和二元选择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吕剑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6-51,共6页
本文基于协整理论,运用单位根检验、二步法、误差修正模型和二元选择Probit和Logit模型,对人民币均衡汇率错位对进、出口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创新之处:在模型中引入了反映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三个控制变量———工农业... 本文基于协整理论,运用单位根检验、二步法、误差修正模型和二元选择Probit和Logit模型,对人民币均衡汇率错位对进、出口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创新之处:在模型中引入了反映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三个控制变量———工农业对GDP的贡献度之差,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之差,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人口构成之差参与回归检验,显著性很强,使得模型更可信和稳定。结论表明:人民币均衡汇率错位对进、出口均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对进口的负面影响稍大于出口;人民币均衡汇率错位对进口向长期均衡水平的调整比出口更加有利;人民币均衡汇率高估错位幅度越大,越有利于进口;低估错位幅度越大,越有利于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均衡汇率错位 进出口 协整 PROBIT模型 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汇率决定理论中的利率平价——兼议人民币均衡汇率 被引量:6
8
作者 胡志浩 江振龙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28,54,共14页
本文系统梳理了主要汇率决定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发现,利率平价是距离现实问题最近且应用最为广泛的汇率决定理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利率平价理论中的抛补利率平价(CIP)和无抛补利率平价(UIP)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特征。危机前CIP... 本文系统梳理了主要汇率决定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发现,利率平价是距离现实问题最近且应用最为广泛的汇率决定理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利率平价理论中的抛补利率平价(CIP)和无抛补利率平价(UIP)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特征。危机前CIP是最稳定可靠的汇率决定理论,而UIP在实证研究中均被拒绝;而危机后,CIP竟表现出持续、显著性地偏离,而支持UIP的证据却开始不断显现。各种摩擦所引发的利率平价偏离,已成为当前汇率决定理论的研究前沿。1994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均衡汇率经历了三次重要改革,最终确立了人民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由于资本管制并未完全放开,人民币利率平价理论自然难以成立。但随着资本账户不断开放,利率平价对人民币汇率的牵引力会越来越强,与此同时,引发利率平价偏离的各种因素也将在人民币汇率及其衍生品定价中体现出来。而这一过程正是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决定 利率平价 人民币均衡汇率 人民币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衡汇率与金融发展相关吗?——基于BEER修正模型的人民币均衡汇率测算 被引量:3
9
作者 沈军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5-149,共5页
加入金融发展水平的均衡汇率测算是破解包括人民币汇率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汇率问题的可循之径。笔者论证了金融非中性是均衡汇率测算引入金融发展因素与形成BEER修正模型的理论依据,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中国金融发展的综合指标,在此基础上... 加入金融发展水平的均衡汇率测算是破解包括人民币汇率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汇率问题的可循之径。笔者论证了金融非中性是均衡汇率测算引入金融发展因素与形成BEER修正模型的理论依据,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中国金融发展的综合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与H-P滤波分析对1994年~2010年的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和汇率失调程度进行了测算。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人民币实际汇率有着较大程度的影响且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考虑中国金融发展水平因素后人民币汇率失调在5%以内,失调程度轻微。笔者从另一角度支持了Chueng等人的"人民币低估问题存在高估"的研究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均衡汇率 金融非中性 金融发展 BEER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均衡汇率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储幼阳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15,6,共5页
本文在Edwards发展中国家均衡汇率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经济学方法构造了人民 币均衡汇率模型,测算出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回答了人民币实际汇率是否需要调整的问题。
关键词 人民币均衡汇率 误差修正模型 中国 Edwards模型 均衡汇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估算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的评述
11
作者 张名誉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1年第5期62-64,共3页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人民币均衡汇率再次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运用各种理论模型及不同的估计方法对人民币均衡汇率及失调程度进行广泛与深入的研究。通过对这些成果的梳理,有助于理清一些概念上的混淆,而且...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人民币均衡汇率再次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运用各种理论模型及不同的估计方法对人民币均衡汇率及失调程度进行广泛与深入的研究。通过对这些成果的梳理,有助于理清一些概念上的混淆,而且通过借鉴国外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对人民币均衡汇率更深入的研究。文章首先对涉及均衡汇率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对常用的均衡汇率估算模型进行介绍,然后,简要评述国外人民币均衡汇率估计的结果,最后对于目前研究状况及现存文献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均衡汇率 购买力平价 行为均衡汇率 基本因素均衡汇率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GE模型的人民币均衡汇率影响因素
12
作者 何诗萌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51,共5页
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不断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未来变动趋势再次成为研究热点。本文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通过引入凯恩斯主义的垄断竞争市场和价格粘性,构建了一个符合中国实际的由本国和外国两个经... 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不断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未来变动趋势再次成为研究热点。本文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通过引入凯恩斯主义的垄断竞争市场和价格粘性,构建了一个符合中国实际的由本国和外国两个经济体组成的开放经济两国DSGE模型,运用Matlab平台下的Dynare软件包模拟了在技术冲击和利率冲击下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变动情况。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技术冲击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影响非常显著;美国技术冲击对人民币均衡汇率有一定影响力,但并不持久;来自我国和美国的利率冲击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影响极其微弱,且与利率平价理论不符。基于此,应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提高非贸易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加快人民币利率市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均衡汇率 DSGE模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购买力平价学说的人民币均衡汇率 被引量:3
13
作者 席鑫焱 吴骏 《当代经济管理》 2008年第7期73-75,共3页
对购买力平价学说进行了重新审视,给出了购买力平价学说的动态表述,然后依据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005年人民币兑美元的均衡汇率为$1=$6左右,在未来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又将使人民币实际长期均衡... 对购买力平价学说进行了重新审视,给出了购买力平价学说的动态表述,然后依据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005年人民币兑美元的均衡汇率为$1=$6左右,在未来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又将使人民币实际长期均衡汇率平均每年将升值2.44%,如果中国政府计划用10年时间使人民币市场汇率回归到长期均衡汇率,则人民币实际汇率平均每年又将升值2.3%,综合考虑上述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则在未来10年内人民币实际汇率平均每年将升值4.7%左右,这样10年后人民币市场汇率才能回归到长期均衡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均衡汇率 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 相对价格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均衡汇率失调问题研究--一个改进的简约单方程BEER模型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佳 林斌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35,共4页
本文在传统的BEER模型的基础上对影响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宏观经济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进行细分,构建一个改进的简约单方程模型,并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测算人民币汇率失调程度,最后得出结论:这几年我国劳动生产... 本文在传统的BEER模型的基础上对影响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宏观经济中期因素和长期因素进行细分,构建一个改进的简约单方程模型,并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测算人民币汇率失调程度,最后得出结论:这几年我国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以及贸易条件的改善,要求人民币汇率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不断升值,而开放度等宏观经济因素在中期内则起着相反的作用,因此人民币汇率变动受到宏观经济基本面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均衡汇率 失调 BEER 中期因素 长期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ER改进模型的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调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海军 《价格月刊》 2010年第9期13-17,共5页
研究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调问题的关键在于科学地确定均衡汇率影响因素以及准确地测定均衡汇率水平。通过将行为均衡汇率理论(BEER)模型进行改进,构建了一个半对数形式的协整方程,对1995年~2010年间的季度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 研究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调问题的关键在于科学地确定均衡汇率影响因素以及准确地测定均衡汇率水平。通过将行为均衡汇率理论(BEER)模型进行改进,构建了一个半对数形式的协整方程,对1995年~2010年间的季度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贸易条件改善、对外净资产占GDP比重上升会促使人民币均衡汇率升值;国内利率上升、对外开放程度提高会促使人民币均衡汇率贬值。最后运用H-P滤波技术测算了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以及实际汇率失调幅度,并进一步分析了汇率失调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均衡汇率 汇率失调 改进的BEER模型 协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ER模型的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衡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田诗文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3,共23页
对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衡程度的测算与研究是分析是否应该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和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行为均衡汇率(BEER)模型,选取劳动生产率差异、贸易条件、贸易开放度、资本流动管制、政府支出、实际利差... 对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衡程度的测算与研究是分析是否应该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和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行为均衡汇率(BEER)模型,选取劳动生产率差异、贸易条件、贸易开放度、资本流动管制、政府支出、实际利差作为基本经济因素,测算1997年第一季度至2018年第四季度的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衡程度,并通过样本外预测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发现汇率失衡是常态,共经历了3次低估和3次高估。本文建立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发现汇率失衡可以得到经济系统的自动修复;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发现劳动生产率差异、贸易条件的波动对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较强。本文深入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失衡的过程及经济背景,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均衡汇率 汇率失衡 行为均衡汇率模型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均衡汇率变动趋势的实证研究——基于DSGE模型的分析
17
作者 曾志斌 何诗萌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5-9,共5页
人民币汇率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理论界与实务界的研究热点和关注焦点。本文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通过引入凯恩斯主义的垄断竞争市场和价格粘性,构建了一个符合中国实际的由本国和外国两个经济体组成的开放经济两国DSGE模型,运用Mat... 人民币汇率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理论界与实务界的研究热点和关注焦点。本文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通过引入凯恩斯主义的垄断竞争市场和价格粘性,构建了一个符合中国实际的由本国和外国两个经济体组成的开放经济两国DSGE模型,运用Matlab平台下的Dynare软件包模拟了在技术冲击和利率冲击下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变动趋势。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技术冲击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影响非常显著;美国技术冲击对人民币均衡汇率有一定影响力,但并不持久;来自我国和美国的利率冲击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影响极其微弱,且与利率平价理论不符。基于此,本文提出应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提高非贸易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加快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实现人民币均衡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均衡汇率 DSGE模型 影响因素 变动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均衡、失衡与政策调节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红 张荧天 张培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31-136,共6页
文章基于行为均衡汇率理论(BEER),选取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时间序列数据测算出人民币均衡汇率及其失衡程度,并构建TVP-SV-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宏观政策对汇率暂时性失衡和长期失衡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被低估和高... 文章基于行为均衡汇率理论(BEER),选取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时间序列数据测算出人民币均衡汇率及其失衡程度,并构建TVP-SV-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宏观政策对汇率暂时性失衡和长期失衡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被低估和高估呈常态化,最高不超过7%,且相较于高估而言,被低估的时间更长;不同类型的宏观经济政策对长、中、短期汇率失衡的调节效应存在异质性,汇率政策在短期调节效果较好,货币政策在中期调节效果较好,宏观审慎政策在短期和中长期均有助于缓解汇率失衡;短期资本流动会加剧汇率暂时性失衡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均衡汇率 暂时性失衡 长期失衡 宏观政策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是否被低估?——基于BEER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叶亚飞 石建勋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7年第2期86-93,共8页
基于BEER理论构建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系统涵盖可能影响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定量因素与定性因素,实证检验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衡程度。研究发现,"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约被低估5%~6%,而相对生产率差异、央行干预以及人民币风险溢酬... 基于BEER理论构建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系统涵盖可能影响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定量因素与定性因素,实证检验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衡程度。研究发现,"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约被低估5%~6%,而相对生产率差异、央行干预以及人民币风险溢酬是影响人民币实际汇率偏离均衡的关键因素。从国内经济基本面来看,人民币不具备长期贬值基础,但短期贬值压力依旧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实际汇率 人民币均衡汇率 汇率失衡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购买力平价的实证检验——基于中国加入SDR后的视角 被引量:1
20
作者 于恩锋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65-73,共9页
2005年7月开始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使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确定逐渐具有了市场基础。2015年11月人民币加入SOR对我国汇率市场化程度提出了新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使用2005—2015年数据测算购买力平价理论在我国人民币与其他国家货币双... 2005年7月开始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使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确定逐渐具有了市场基础。2015年11月人民币加入SOR对我国汇率市场化程度提出了新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使用2005—2015年数据测算购买力平价理论在我国人民币与其他国家货币双边汇率决定中的有效性,同时测算对购买力平价偏离的半衰期,结果表明:人民币与印度卢比、韩元和南非兰特的双边汇率支持弱购买力平价成立,但半衰期存在差别;强购买力平价没有得到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购买力平价 半衰期 人民币国际化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汇率市场化 人民币均衡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