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质生产力的人民导向——人的解放与生产力解放的辩证关系研究
1
作者 曾荣灿 张邦辉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4-298,共15页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的解放和生产力解放形成了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推动着社会不断向更高级的形态演进,旨在实现物质财富的增长和社会关系的和谐,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新质生产力作为一...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的解放和生产力解放形成了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辩证关系,推动着社会不断向更高级的形态演进,旨在实现物质财富的增长和社会关系的和谐,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质态跃升的生产力,具有鲜明的人民导向性,其核心要义在于始终坚持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内在动力,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重要目标,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特质。然而,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实现人的解放与生产力解放的良性循环仍然面临诸多困境。首先,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的突破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其次,高素质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难以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再次,生产关系的发展相对滞后,传统的体制机制束缚了生产力的充分释放;最后,绿色发展的质量亟待提高,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持续增加。因此,必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科研投入,攻克核心科技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加强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化人才流动机制改革,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深化体制改革,破除体制性障碍,建立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升绿色发展的质量,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从而推动人的解放与生产力解放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人民导向 人的解放 生产力解放 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行动纲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
作者 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张学森 《湖湘论坛》 CSSCI 2016年第4期10-12,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系统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向最为根本的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系统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向最为根本的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人民为研究中心的导向,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克服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两种错误倾向。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人民导向 问题导向 党的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的宣传观和新闻观——两个要点和一个落脚点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力丹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19年第2期5-10,共6页
习近平担任党的总书记以来,极为关注新闻舆论工作,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闻、宣传、舆论、网络工作的讲话,论证了党的新闻舆论的基本原则。习近平的宣传观和新闻观可以概括为两个要点和一个落脚点。两个要点即坚持党性原则、尊重新闻传播规... 习近平担任党的总书记以来,极为关注新闻舆论工作,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闻、宣传、舆论、网络工作的讲话,论证了党的新闻舆论的基本原则。习近平的宣传观和新闻观可以概括为两个要点和一个落脚点。两个要点即坚持党性原则、尊重新闻传播规律,一个落脚点即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两个要点,是习近平1989年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是他长期从事党务工作的经验总结。他担任浙江省省委书记时,曾在《浙江日报》的"之江新语"栏目连续发表232篇时事小言论,这些言论体现了他"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的诉求。根据习近平的一系列论述,只要媒体人坚持经常身处基层和社区,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就能发现问题,就能做到报道的主题既坚持党性,又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做到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坚持党性原则 尊重新闻传播规律 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评论:困境与对策
4
作者 张圆梦 《学术前沿》 CSSCI 2016年第15期91-95,共5页
马克思主义文艺评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我国坚持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格局的逐步扩大,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评论工作呈现繁荣发展的态势,但也面临着一系列实践上的困... 马克思主义文艺评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我国坚持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格局的逐步扩大,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评论工作呈现繁荣发展的态势,但也面临着一系列实践上的困境,致使一些文艺评论丧失了马克思主义文论固有的精神价值。这对于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功能的发挥以及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都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只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人民为导向的评判体系,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文艺评论赢得人民的支持,繁荣社会主义文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评论 中国化 人民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