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民调解员进法院的社会学思考——对法院附设调解机构的分析与展望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0-104,共5页
受社会转型、非诉解纷功能弱化、诉讼费全面下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民调解工作室"之类的法院附设调解机构雨后春笋般地在各地挂牌。人民调解员进法院后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变革和社会责任。其中,社会变革包括解纷机构与人员的... 受社会转型、非诉解纷功能弱化、诉讼费全面下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民调解工作室"之类的法院附设调解机构雨后春笋般地在各地挂牌。人民调解员进法院后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变革和社会责任。其中,社会变革包括解纷机构与人员的变化、解纷流程的变化。社会责任包括立法责任、司法责任、政府及其他社会主体的责任。因此,客观分析这一新生事物背后的社会原因,准确预断人民调解的适度司法化抑或司法调解的适度社会化趋向,以及可能引发的社会变革与社会责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设调解机构 人民调解司法 社会变革 社会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私力救济的法治困境及其解决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耀海 盛丰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8-176,289,共9页
私力救济作为与公力救济相对应的救济方式,在具有内在合理性的同时,也内涵局限。中国当下,在公力救济的领域内,出现越来越多的私力救济,形成法治的实现困境:漠视法治、反对公权和对抗公权。由此,会造成社会离心、导致后续违法,形成违法... 私力救济作为与公力救济相对应的救济方式,在具有内在合理性的同时,也内涵局限。中国当下,在公力救济的领域内,出现越来越多的私力救济,形成法治的实现困境:漠视法治、反对公权和对抗公权。由此,会造成社会离心、导致后续违法,形成违法示范,进而固化仇恨。其基本原因在于公权私用后的救济弱化。必须让民众监督和控制权力,实现人民化司法,才能有效修正被弱化的公权,从而提高公力救济的实现程度。作为保障,严厉打击私力救济运用也是必要的补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力救济 公力救济 救济分裂 法治 人民化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