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试论人民公社图书馆的建立与发展
被引量:7
- 1
-
-
作者
黄宗忠
-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59年第3期16-19,共4页
-
文摘
【正】一、人民公社图害馆建立的意义及其作用 1958年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带动了图书馆事业的跃进。尤其人民公社化以后,人民公社图书馆象雨后春筍般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建立起来,据1958年9月的初步统计,全国有农村图书馆、室41万个,比大跃进以前的20万个增加一倍多。以湖北浠水县为例,该县到去年年底止,已建立人民公社图书馆8个,管理区图书馆61个,生产队图书室600多个,图书站2250个,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图书馆网。全国其他许多地区。
-
关键词
湖北浠水
人民公社化
人民公社图书馆
图书室
祖国
作用
大跃进
图书馆事业
形成
农村图书馆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谈“人民公社图书馆基本书目”
- 2
-
-
作者
陈光祚
-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59年第3期20-25,共6页
-
文摘
【正】 一、编制基本书目是目前广大人民公社图书馆的迫切要求自从人民公社化以来,各地人民公社图书馆雨后春筍般的建立和发展起来,成为公社文教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民公社图书馆是解决我国五亿农民读书问题的伟大事业,因此它有着极其广阔的发展前途。目前,各地人民公社图书馆在配合中心、服务生产以及丰富社员文化生活方面,都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许多人民公社图书馆由于刚刚建立,各方面缺乏经验,因而目前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必须迅速地得到解决。
-
关键词
文教事业
人民公社图书馆
人民公社化
作用
文化部
出版社
苏联
数量
重要组成部分
毛主席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人民公社图书馆
- 3
-
-
-
机构
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下放浠水师生
-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59年第3期1-15,共15页
-
文摘
【正】 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全国人民鼓足了冲天的干劲,掀起了工农业生产的高潮,出现了全民全面大跃进的局面。由于群众政治觉悟空前提高,生产力飞跃发展,人民公社在祖国广阔的土地上普遍地建立起来了。为了尽快地把我国建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广大劳动群众大(?)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在实践斗争中,群众深深地感到掌握必要的生产技术,必须要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正如他们所说:“社会主义是天堂,没有文化不能上。”
-
关键词
人民公社图书馆
文教事业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祖国
天堂
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管理区
科学文化知识
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如何多快好省地建立食堂图书站
- 4
-
-
作者
张育桓
-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59年第3期26-27,共2页
-
文摘
【正】 人民公社化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员物质生活的改善,广大社员迫切地要求学习文化和科学知识。为了满足社员文化生活的要求,必须大办人民公社图书馆(室),尤其是利用公社食堂普遍地建立图书站。在目前,如何多快好省地建立食堂图书站,便成为建立人民公社图书(?)网时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首要的关键,就在于紧紧依靠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从我们下放到湖北省浠水县云路管理区第四生产队帮助各排建立食堂图书站的情况来看,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多快好省地建立图书站。第四生产队共有四个排。
-
关键词
人民公社图书馆
急需解决
一般图
食堂
人民公社化
生产队
建立
学习文化
改善
生产力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党的教育方针的胜利——下放浠水总结报告
被引量:1
- 5
-
-
-
机构
武汉大学中共武大图书馆学系总支委员会
-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59年第3期28-33,共6页
-
文摘
【正】 在党的教育方针光辉照耀下,在比较彻底地清算了系里旧的、资产阶级教学路线的基础上,我系二、三年级同学及部分教师共98人于1958年11月17日至1959年2月3日下放到湖北省浠水县的十月人民公社、(?)马人民公社和兰溪人民公社。在下放期间,一边劳动、一边上课、一边通过建立和开展人民公社图书馆的实际工作,进行科学研究,把教学、科学研究同生产劳动紧紧地结合起来。这次下放,我们把课堂搬到了农村,拜劳动人民为师,以教学为中心,通过劳动带动了其他一切工作。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少的收获,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
-
关键词
浠水
人民公社图书馆
三年级
教育方针
生产劳动
科学研究
实际工作
劳动人民
劳动者
总结报告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