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宪法的人民主权原则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雅琴 刘永艳 《理论视野》 2003年第6期35-37,共3页
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体现在宪法中的精神,它贯彻在宪法的始终,是在宪法制定过程中遵循的根本方针和准则,也是实施宪法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从世界范围看,宪法的一般原则有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制衡原则。我国宪法的基... 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体现在宪法中的精神,它贯彻在宪法的始终,是在宪法制定过程中遵循的根本方针和准则,也是实施宪法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从世界范围看,宪法的一般原则有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制衡原则。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既体现了这些原则,又体现了中国特色。其中,“人民主权”原则作为宪法的一般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只是具有形式意义的宪法原则,而在我国宪法,这项原则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人民主权是我国宪法的一项重要原则 人民主权作为我国宪法的一项重要原则,不同于资产阶级宪法的“人民主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宪法 人民主权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公民权利 选举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清华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 2004年第6期7-10,共4页
人民主权思想是卢梭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理想状态的描绘,卢梭从分析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出发,探究了如何建立一个平等自由的国家和实现人民主权的途径。但任何理论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社会的发展需要理论指导,而理论本身也需要不断... 人民主权思想是卢梭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理想状态的描绘,卢梭从分析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出发,探究了如何建立一个平等自由的国家和实现人民主权的途径。但任何理论都有其时代的局限性,社会的发展需要理论指导,而理论本身也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辩证地认识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对指导当今的社会发展不无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主权思想 卢梭 无意义 平等 国家 理论指导 社会 探究 理想状态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人民主权思想——基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渝昆 黄建都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04-108,共5页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中,马克思站在理性、人民性的立场上对黑格尔关于主权在君的思想展开全面的批判,在批判的基础上阐明并论证了有关人民主权的思想主张,人民主权意味着人民作为普遍理性的化身而成为国家的主人。人民的主权构...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中,马克思站在理性、人民性的立场上对黑格尔关于主权在君的思想展开全面的批判,在批判的基础上阐明并论证了有关人民主权的思想主张,人民主权意味着人民作为普遍理性的化身而成为国家的主人。人民的主权构成了未来民主制的一个重要环节。马克思对黑格尔君主主权的批判折射出他对理性的独特理解,其人民主权的思想在思想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黑格尔 君主主权 人民主权 理性 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民主权利的“全过程”特质——以选举权为中心的考察
4
作者 屠振宇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6期56-66,共11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创造性发展,促成了选举权在八二宪法框架下“全过程”特质的形成。八二宪法通过对“人民民主专政”规定的重新恢复,明确了民主与专政相结合的法治化方向,实现了选举权的全面转型与内涵迭代:一是进一... 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创造性发展,促成了选举权在八二宪法框架下“全过程”特质的形成。八二宪法通过对“人民民主专政”规定的重新恢复,明确了民主与专政相结合的法治化方向,实现了选举权的全面转型与内涵迭代:一是进一步深化普遍性原则,选举权享有主体实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全覆盖”;二是大力拓展民主形式,使选举权的保护范围从单一的人大选举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民主管理的“全方位”;三是澄清选民与代表关系,使选举权的内容从代表选举延伸到代表监督、代表罢免的“全链条”。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为视角,选举权作为“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权利”的本质属性得到充分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人民主权 选举权 全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政治承诺到宪法诉求:“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规范秩序分析
5
作者 韩向臣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9,共9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而且也是规范党和国家事业的基本秩序原则。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规范秩序,不断开创革命、建设与改革的新局面:在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时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而且也是规范党和国家事业的基本秩序原则。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规范秩序,不断开创革命、建设与改革的新局面:在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时期,“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政治承诺和履约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共同纲领》和“五四宪法”所奠基的现代中国的宪制结构,则将“以人民为中心”具化为日常政治的规范诉求;而在新时代实施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背景下,“以人民为中心”更是成为中国共产党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自我革命的原则性秩序框架,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初心与本色,规范着未来中国的历史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秩序 人民主权 人民为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法和国际组织对国家主权的冲击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淑丽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70-72,84,共4页
现代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发展对国家主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国家主权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改变了传统国际法上国家主权原则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国际法 国际组织 国家主权 区域组织 人民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国家主权思想的兴起与演进 被引量:2
7
作者 侯德彤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61-72,共12页
国家主权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的根本属性,是指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国内外事务的权力,它具有对内最高、对外独立双重属性。国家主权思想则是指是人们对国家主权的系统化、理论化认识。国家主权思想最早是在西欧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和资... 国家主权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的根本属性,是指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国内外事务的权力,它具有对内最高、对外独立双重属性。国家主权思想则是指是人们对国家主权的系统化、理论化认识。国家主权思想最早是在西欧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而产生、发展,并随着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向世界其他地区流布传播。中国近代国家主权思想从鸦片战争时期开始萌芽,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洋务运动期洋务派的挽利权思想;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的兴民权以维国权思想以及辛亥革命时期新知识界的人民主权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国家 国家主权 主权思想 人民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启超的国家主权思想
8
作者 侯德彤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1年第6期82-92,共11页
梁启超是清末民初中国著名政治活动家和启蒙思想家,在风云变幻的中国近代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梁启超的政治生涯正值中国内外时局剧烈变动的时期,其国家主权思想也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戊戌维新前... 梁启超是清末民初中国著名政治活动家和启蒙思想家,在风云变幻的中国近代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梁启超的政治生涯正值中国内外时局剧烈变动的时期,其国家主权思想也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戊戌维新前后,可以概括为兴民权以维国权;1899夏秋之际至1903年访问北美大陆之前一度倾心共和,同情革命,接受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1903年从北美归来思想大变,开始服膺伯伦知理的国家有机体说,主张主权在国。梁启超的国家主权思想对清末民初的政治变迁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国家 民权 国权 共和 人民主权 主权在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毛泽东与人民民主
9
作者 李岩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43-46,共4页
毛泽东毕生为争取人民民主而奋斗,从为人民争取民主到为人民享受民主而殚精竭虑。他主张要扩大民主,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加国家管理,确保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以此根治官僚主义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关键词 毛泽东 人民主权 革命任务 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建设 国家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伦理:当代中国制度伦理构建的核心命题 被引量:8
10
作者 傅鹤鸣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9-93,共5页
当代中国制度伦理建设的根本任务在于解决国家公权力的道德合法性问题,而法律又是现代法治中国国家公权力唯一合法来源。因此,让具有中国特色法律伦理的现代"到场",用以构建当代中国法律的现代伦理品格,这应属我国制度伦理建... 当代中国制度伦理建设的根本任务在于解决国家公权力的道德合法性问题,而法律又是现代法治中国国家公权力唯一合法来源。因此,让具有中国特色法律伦理的现代"到场",用以构建当代中国法律的现代伦理品格,这应属我国制度伦理建设的核心命题。而要完成当代中国法律伦理现代品格的塑造,根本问题在于如何让当代中国法律具有道德以及具有什么样的道德?无疑,在法律是民主的制度化与法律化的今天,只有以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方式实现对"国家公权力"的完全驾驭的问题,才能真正让当代中国法律具有现代伦理品格。同时需指出的是,当代中国法律应具有的现代伦理品格,不是实现一般意义上的自由或平等,而是实现制度意义上的、以公共利益为基础的、兼顾起点与结果平等的公平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伦理 法律伦理 人民主权 公平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20世纪初的中国国民外交 被引量:13
11
作者 顾莹惠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4期409-416,共8页
国民外交源于人民主权思想 ,是国民为捍卫国家主权和自身权利 ,谋求国家发展 ,争取世界和平而以非官方的身份从事的对外交涉和交流。 2 0世纪初中国国民外交的勃兴 ,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至一定阶段的产物。 2 0世纪初的中国国民外交... 国民外交源于人民主权思想 ,是国民为捍卫国家主权和自身权利 ,谋求国家发展 ,争取世界和平而以非官方的身份从事的对外交涉和交流。 2 0世纪初中国国民外交的勃兴 ,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至一定阶段的产物。 2 0世纪初的中国国民外交有着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和多种活动方式并行的鲜明时代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初 中国 国民外交 历史作用 人民主权思想 孙中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哈贝马斯的程序民主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钢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6-53,共8页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有效性》一书中重新对民主进行了反思。他既不满意自由主义建立在立宪民主政体的政治正义观念之上的民主理论,也不满意以伦理的价值同一性原则为依据的共和主义的民主理论。在他看来,这两种民主理论都是片面的,前者...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有效性》一书中重新对民主进行了反思。他既不满意自由主义建立在立宪民主政体的政治正义观念之上的民主理论,也不满意以伦理的价值同一性原则为依据的共和主义的民主理论。在他看来,这两种民主理论都是片面的,前者在政治实践中赋予民主的规范意义太弱,后者赋予民主的规范意义则太强。为了对民主在政治实践中的作用做出恰当的解释,他提出了一种程序民主的思想。该思想的宗旨是,通过对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的民主思想进行调和,制定出一种既能顾及保护个人自由的人权原则,又能够使公民在伦理和政治上的自由权利得到切实维护的民主实践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 人民主权 民主原理 权利体系 商议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改革起点的政治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关海庭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25,共10页
中国改革的成功启动取决于一系列的政治要素: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保持"人民主权"思想是最重要的前提;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不断深化,是改革启动的思想源泉;中国原有政治结构中的上、中、下层形成的合力,是改革启动的强大动力... 中国改革的成功启动取决于一系列的政治要素: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保持"人民主权"思想是最重要的前提;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不断深化,是改革启动的思想源泉;中国原有政治结构中的上、中、下层形成的合力,是改革启动的强大动力;领导人个人的作用和党的领导集体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改革迈出第一步的重要原因;改革和开放的有机结合,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最成功的经验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主权 思想源泉 有机合力 继承和发扬 改革和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管理思想的民本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代月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9,共4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管理思想立足于人民主权与劳动解放,从存在论上彰显社会先在于国家;基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现实判断,分析了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以及社会的自主管理,从价值论上强调社会权利是公共权力合法性的来源。其现实启示是:加强...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管理思想立足于人民主权与劳动解放,从存在论上彰显社会先在于国家;基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现实判断,分析了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以及社会的自主管理,从价值论上强调社会权利是公共权力合法性的来源。其现实启示是:加强社会权利导向的社会管理;培育公民参与意识,逐步使我国的社会管理实现从"为民作主"到"靠民作主",进而"由民作主"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国家 人民主权 社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价值目标引论 被引量:7
15
作者 肖唐镖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4-47,共4页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价值目标引论肖唐镖评价一套政治体制完善与否,标志主要有两个:一是其价值目标或政治目的的合理性程度,即它是否符合社会与时代进步和发展的要求;二是其运行机制和操作程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程度,也就是它是否能...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价值目标引论肖唐镖评价一套政治体制完善与否,标志主要有两个:一是其价值目标或政治目的的合理性程度,即它是否符合社会与时代进步和发展的要求;二是其运行机制和操作程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程度,也就是它是否能使政治体制所内含的价值目标得到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目标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政治权力 利益原则 价值追求 价值体系 人民主权 价值原则 价值观念 公共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时期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运动述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关海庭 马胜强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2-122,共11页
延安时期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运动经历了思想准备、实践发展和理论形成三个阶段,它是"五四"以来文化传统、中国共产党文化实践活动的全面展开以及苏联社会主义文化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并直接促进了以"人民主权"思... 延安时期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运动经历了思想准备、实践发展和理论形成三个阶段,它是"五四"以来文化传统、中国共产党文化实践活动的全面展开以及苏联社会主义文化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并直接促进了以"人民主权"思想为核心,以政治性、平民性、能动性为特征的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的形成,这种政治文化对后来党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建设运动 中共政治文化 人民主权 政治性 平民性 能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反民主抑或过时?——西方学者对当代西方政党政治定位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叶麒麟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81,共5页
源于西方的政党政治自诞生伊始,便在西方学术界中陷入了民主和反民主的争论与分歧之中。另外,自20世纪后半期以来,西方政党政治被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正在走向衰落,成为民主政治发展的过去式。如何看待西方学者关于西方政党政治的争论与分... 源于西方的政党政治自诞生伊始,便在西方学术界中陷入了民主和反民主的争论与分歧之中。另外,自20世纪后半期以来,西方政党政治被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正在走向衰落,成为民主政治发展的过去式。如何看待西方学者关于西方政党政治的争论与分歧,如何对当代西方政党政治进行定位,将是当代民主政治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政党政治 人民主权 政党政治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哈贝马斯的话语政治观 被引量:3
18
作者 季乃礼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21-26,共6页
哈贝马斯作为当今著名的思想家,研究他的思想的论著较多,但是对他的政治思想的论述却较少。哈贝马斯主要的政治思想是话语政治,话语政治强调人们把讨论、说服作为解决政治问题的主要方式,讨论中要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它既体现在通过何... 哈贝马斯作为当今著名的思想家,研究他的思想的论著较多,但是对他的政治思想的论述却较少。哈贝马斯主要的政治思想是话语政治,话语政治强调人们把讨论、说服作为解决政治问题的主要方式,讨论中要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它既体现在通过何种程序保证人们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表达政治意见的类型,也表现在民众达成的政治意见如何影响现有的行政权力。话语政治在改变选民被特权阶层操纵方面是有益的和值得肯定的,但是话语政治过于理想化,很难真正落实到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话语政治 人权 人民主权 商谈 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国家审计政治属性的理论逻辑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和焰 《北方论丛》 2022年第3期36-44,共9页
通过运用人民主权理论、公共财政理论和公共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国家审计的政治属性。国家审计权力体制的设置和国家审计权力配置应当在服务于人民、有利于人民当家做主的原则的指引下来进行安排。国家审计是对政府使用管理公共财政资源的... 通过运用人民主权理论、公共财政理论和公共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国家审计的政治属性。国家审计权力体制的设置和国家审计权力配置应当在服务于人民、有利于人民当家做主的原则的指引下来进行安排。国家审计是对政府使用管理公共财政资源的合法、合理和效果的监督,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政府“花公民的钱,为公民办事”。国家审计是在公共委托代理问题的前提下设立的,国家审计的目的在于消除委托代理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新时代中国经济政治社会领域的发展促进了国家审计发生一系列重要而深刻的变化,审计监督的政治属性不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人民主权 公共财政 委托代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之平衡 被引量:1
20
作者 隋臻玮 于正河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1998年第3期73-74,共2页
权力与权利构成一对行政法学的重要范畴,是基于“人民主权”的历史背景而产生和发展的。现代民主国家都把人民主权视为最高政治原则和宪法原则,并通过宪法规定了实现人民主权的两条根本途径,即转化为国家政权和具体化为公民、群体权... 权力与权利构成一对行政法学的重要范畴,是基于“人民主权”的历史背景而产生和发展的。现代民主国家都把人民主权视为最高政治原则和宪法原则,并通过宪法规定了实现人民主权的两条根本途径,即转化为国家政权和具体化为公民、群体权利。国家行政权力的和谐运转,能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权力 公民权利 行政执法程序 权力与权利 人民主权 救济制度 权利滥用 人民意志 社会公共利益 依法行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