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民中心视角下职业教育变革途径的构建
1
作者 魏军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17期78-80,共3页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主要以院校教育为主,采用“理论课堂+实训课堂+实习”的教学模式。该模式虽有极大提升,但未能从根本上破解学生能力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讲话中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主要以院校教育为主,采用“理论课堂+实训课堂+实习”的教学模式。该模式虽有极大提升,但未能从根本上破解学生能力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讲话中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关键。本文探究总书记讲话内涵,发现了人民视角找问题,人民参与办教育,人民满意是目标的人民中心视角。基于这一人民视角,借鉴现代营销管理中的“全渠道”理念,从职业教育实施的多主体化、人才评价标准的统一化、职业教育受众的广泛化三个方面探索如何拓宽职业教育渠道,打破渠道壁垒,构建统一、灵活、高效的职业教育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人民中心 职业教育 全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人民中心”思想体系及其核心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何伟全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7,共7页
“人民中心”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初衷,也是其思想的核心理念。人民立场、人民主体、人民至上、人民幸福、人民共享、人民团结、人民评判七个方面相互联系、辩证统一、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习近平“人民中心”的思想体系。习近平“人民中心... “人民中心”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初衷,也是其思想的核心理念。人民立场、人民主体、人民至上、人民幸福、人民共享、人民团结、人民评判七个方面相互联系、辩证统一、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习近平“人民中心”的思想体系。习近平“人民中心”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是中国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升华,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神之源,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活力,体现了“中国之治”的自信,开拓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人民中心 思想体系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人的解放视域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研究
3
作者 郭小慧 麻海山 《昌吉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9-13,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首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的十九大再次重申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要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所包含的关于“人”自身发展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首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的十九大再次重申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要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所包含的关于“人”自身发展的辩证性,是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理论依据。新时代,在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下探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全面认识把握此思想的深刻内涵和实践价值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的解放 人民中心 发展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金融视角的人民币产品中心建设
4
作者 贺瑛 华蓉晖 《浙江金融》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13,共3页
自上海实施国际金融中心建没“三步走”战略以来。上海紧紧依托其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走人民币金融产品创新发展之路.并利用中国入世、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利率市场化契机,努力使上海率先成为投资、交易、开发人民币金融产品的中心... 自上海实施国际金融中心建没“三步走”战略以来。上海紧紧依托其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走人民币金融产品创新发展之路.并利用中国入世、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利率市场化契机,努力使上海率先成为投资、交易、开发人民币金融产品的中心。将人民币产品中心的建设作为突破口.是在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借鉴国际经验、比较自身优劣之后得出的一个重要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产品 行为金融 金融产品创新 “三步走”战略 国际金融 金融市场体系 国际国内形势 利率市场化 国入世 发展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源泉、价值导向及实践要求
5
作者 权维伟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1-14,共4页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和美好愿景。在党的百余年奋斗光辉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独立自主创造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和美好愿景。在党的百余年奋斗光辉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独立自主创造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方向、新选择、新途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在物质经济、政治民主、精神文化、社会治理、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根本超越,为破解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中心 国式现代化 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与发展
6
作者 丁耀鹏 《今古文创》 2021年第13期58-60,共3页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者这一重要地位,人民群众本身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通过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核心内涵和精神要义,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人民地位至上论、奋斗目标人民幸福论、发展...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者这一重要地位,人民群众本身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通过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核心内涵和精神要义,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人民地位至上论、奋斗目标人民幸福论、发展成果人民共享论的角度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与发展,对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以及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中心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继承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推进意识形态建设的百年历程、基本经验及现实启示 被引量:6
7
作者 梁华平 陆卫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17,共8页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认同、整合与革命动员,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确立、巩固与群众动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拨乱反正、凝聚发展共识与改革动员和新时代发...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认同、整合与革命动员,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确立、巩固与群众动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拨乱反正、凝聚发展共识与改革动员和新时代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复兴动员的四个阶段。在这一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意识形态建设需要凝聚时代共识、需要坚持斗争精神、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需要牢牢掌握领导权、需要守护人民中心的价值选择、需要推进话语转换。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作为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百年历程和基本经验给予了重要的现实启示:必须坚持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维度,必须坚持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性,必须坚持意识形态建设的守正创新,必须坚持意识形态建设的人民主体,将意识形态建设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有机统一,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领航定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共产党 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人民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地位重要论述的三重逻辑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东生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56-60,共5页
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地位重要论述具有三重逻辑:从马克思的话语来看,人民主体地位的强调具有鲜明的阶级意识、价值意识和人类解放意识;从现实来看,人民主体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得到最大程度彰显,体现为人民群众是中国现代... 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地位重要论述具有三重逻辑:从马克思的话语来看,人民主体地位的强调具有鲜明的阶级意识、价值意识和人类解放意识;从现实来看,人民主体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得到最大程度彰显,体现为人民群众是中国现代化的创造主体和价值主体;从实践来看,坚守人民主体地位需要在实践中予以确认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人民主体 人民中心 群众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