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格障碍诊断与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胡佳 仇剑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43-1147,共5页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一版(the first edition of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1)正式提出人格障碍的诊断;DSM-3开创性地提出了用一个系统的框架来理解人格障碍,并提出了多轴诊断策略、类别诊...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一版(the first edition of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1)正式提出人格障碍的诊断;DSM-3开创性地提出了用一个系统的框架来理解人格障碍,并提出了多轴诊断策略、类别诊断标准;之后的DSM系统关于人格障碍的诊断沿用了DSM-3的策略与标准。2013年出版的DSM-5,在沿用以往的人格障碍诊断标准的同时提出了人格障碍替代模式(alternative model for personality disorders,AMPD),表明了人格障碍诊断和评估新的发展方向。AMPD强调用标准A即自我及人际功能损害来预测人格障碍的严重性,用标准B即病理性人格特质来鉴别不同的人格障碍类型。标准A的内容可追溯到心理动力学的概念,比如Kernberg人格组织模型中提到的自体与客体的区分与整合。AMPD提出了分别用于评估人格功能损害程度、病理性人格特质的人格障碍评估工具:人格功能水平量表(Level of Personality Functioning Scale,LPFS)、DSM-5人格量表,并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基于Kernberg人格组织模型的人格障碍评估工具人格组织结构化访谈问卷被证明与LPFS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障碍 诊断 评估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 人格障碍替代模式 人格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性人格特质维度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苏佳 高瑜 +2 位作者 张寅 郑鹏 陈图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82-1385,共4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病理性人格特质维度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4月—2019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心理科60例抑郁症住院患者纳入研究,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病理性人格特质维度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4月—2019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心理科60例抑郁症住院患者纳入研究,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5th Edition,DSM-5)中的人格问卷(Preliminary Application of DSM-5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PID-5)评估人格特质维度,药物治疗开始及治疗2周、3周、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患者抑郁严重程度。结果:经过4周治疗,住院患者的抑郁症状好转;DSM-5的5个病理性人格特质维度中,负性情绪、分离、对抗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受到部分病理性人格特质维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特质维度 抑郁 人格障碍替代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