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格示范:大学领导者的道德责任
1
作者 程勉中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1998年第6期45-47,62,共4页
关键词 大学领导者 道德责任 人格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高校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及其影响
2
作者 胡鹏 黄新平 梁国杰 《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 2001年第1期59-61,共3页
关键词 高校 教师 人格示范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学教师的人格魅力 被引量:27
3
作者 杨柳 杜侦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3-85,共3页
高等学校面临新的严峻考验,大学教师的人格魅力也正接受检验。本文试从大学教师人格魅力的意义、表现、塑造等方面展开论述,提出完善大学教师人格魅力的若干设想。
关键词 教师 大学 人格魅力 智能结构 人格示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教师一般育人能力探讨 被引量:27
4
作者 靳玉乐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2,共12页
新时代高校教师一般育人能力的提出有其内在的逻辑和独特的价值意蕴,是一种超越了学科专业差异的通识能力,是高校教师育人能力的共性能力素质要求,是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能力,包括以情立教的教育情怀感染能力、以德育人... 新时代高校教师一般育人能力的提出有其内在的逻辑和独特的价值意蕴,是一种超越了学科专业差异的通识能力,是高校教师育人能力的共性能力素质要求,是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能力,包括以情立教的教育情怀感染能力、以德育人的人格示范能力、以行施教的教育过程引导能力和政治引领的课程思政能力。教育情怀感染能力是高校教师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而展现出来的敬业精神、理想信念和人文关怀对学生的影响能力;人格示范能力是高校教师为胜任育人工作所必备的良好的性格修养、心理倾向、情感意志、道德品质以及规范的行为方式等人格特质;教育过程引导能力是高校教师通过育人方式、方法等表现出来的实践智慧,包括学习指导、互动交往、组织管理、环境营造、学生评价、资源整合等能力;课程思政能力是高校教师通过教书以达成育人目标的能力,是其充分挖掘学科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知识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统一起来的能力。这四种能力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不是彼此孤立、相互割裂的,而是一个结构性的整体,共同构成高校教师的一般育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教师 一般育人能力 教育情怀感染能力 人格示范能力 教育过程引导能力 课程思政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德教育的基本原则
5
作者 张忠恒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12X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师德教育 基本原则 教书育人 人格示范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