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人格矛盾的社会问题透视
1
作者 潘振云 《河南社会科学》 2003年第4期94-96,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公众不仅承受了极大的心灵震撼,而且精神世界也经历了强烈冲击,内心深层次问题也以比较尖锐的形式暴露出来。积极探索解决和消除心理深层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对社会成员的心理素质教育,倡导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树立...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公众不仅承受了极大的心灵震撼,而且精神世界也经历了强烈冲击,内心深层次问题也以比较尖锐的形式暴露出来。积极探索解决和消除心理深层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对社会成员的心理素质教育,倡导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管理思想,实行人性化管理,促进社会利益分配的平衡,建立有效的社会网络支持系统,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矛盾 社会问题 心理调适 心理素质教育 社会网络支持系统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人格的内在矛盾
2
作者 徐爱国 《远程教育杂志》 1997年第1期35-37,共3页
关于《聊斋志异》,几乎所有论者都从艺术的角度肯定了它的价值。有人说:“《聊斋志异》一书,为近代说部珍品,几乎家弦户诵,甚至用为研文之助。”(王小隐《负暄絮语》)有人赞其“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邹弢《三借庐笔谈》卷十)有人... 关于《聊斋志异》,几乎所有论者都从艺术的角度肯定了它的价值。有人说:“《聊斋志异》一书,为近代说部珍品,几乎家弦户诵,甚至用为研文之助。”(王小隐《负暄絮语》)有人赞其“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邹弢《三借庐笔谈》卷十)有人誉“其运笔可谓古峭矣,序事可谓简洁矣,铸语可谓典赡矣。”冯镇峦更称《聊斋志异》是“诸法俱备,无妙不臻”。即便是对《聊斋志异》颇有微词的纪昀、俞樾等人,也不得不承认《聊斋志异》是“才子之笔”、“藻缋,不失为古艳”。然而对于其思想内容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蒲松龄 八股文 科举制度 思想内容 人格矛盾 农民起义 内在矛盾 个性解放 博士弟子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君子志向与妾妇心态间的张力与冲突——东林党人的矛盾人格解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姚星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3-91,共9页
作为庶族地主利益的代表,东林党人凭据君子人格的张扬、以"天下之公"的名义抗礼王权,希望通过将君主符号化限制其私权的肆意发挥,这对王权的整体性和天然合法性造成了伤害,东林党人意识到了这种罪责——"忠君"是道... 作为庶族地主利益的代表,东林党人凭据君子人格的张扬、以"天下之公"的名义抗礼王权,希望通过将君主符号化限制其私权的肆意发挥,这对王权的整体性和天然合法性造成了伤害,东林党人意识到了这种罪责——"忠君"是道德君子必须固守的核心价值——而深怀歉疚与不安,因而不断标榜对君主的"忠心"再三提醒和确认自己的人臣本分,以期摆脱精神背叛者的道德困境并获得心理上的补偿。因此东林党人并不像有些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身心透明的道德标本,他们同社会大众一样,有着自己的利益诉求,内心充满张力和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林党 矛盾人格 道德困境 君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谒与人格:杜甫的困惑之一
4
作者 刘明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3期81-85,共5页
伟大诗人杜甫一生有种种困惑:人格与干谒的矛盾、仕途的挫折、退隐或复出的选择、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等等,都是困扰他终身的问题.诸多的困惑,构成了杜甫丰富的人生,形成了杜甫诗歌独有的韵味,也酿成了杜甫的悲剧命运.本文只讨论杜甫诸多... 伟大诗人杜甫一生有种种困惑:人格与干谒的矛盾、仕途的挫折、退隐或复出的选择、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等等,都是困扰他终身的问题.诸多的困惑,构成了杜甫丰富的人生,形成了杜甫诗歌独有的韵味,也酿成了杜甫的悲剧命运.本文只讨论杜甫诸多困惑中的一个,即他在干谒谋官过程中表现出的人格矛盾,并看他怎样战胜这种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诗歌 干谒 困惑 人格矛盾 理想与现实 古代知识分子 悲剧命运 自我实现 中国历史 玄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作人的佛禅意识与小品散文创作 被引量:3
5
作者 胡绍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106-111,共6页
周作人的佛禅意识与小品散文创作胡绍华周作人的一生并不信佛,但佛学一直是他“杂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他本世纪初直至30年代末从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道主义观点出发,漠视佛教修持的终极目的而取其道德实践的现实意义,对合于世俗人... 周作人的佛禅意识与小品散文创作胡绍华周作人的一生并不信佛,但佛学一直是他“杂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他本世纪初直至30年代末从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道主义观点出发,漠视佛教修持的终极目的而取其道德实践的现实意义,对合于世俗人情物理的“戒律”及其有关经论甚为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小品散文 佛禅 “性灵”说 小品文 文学作品 创作观 文学观 隐逸思想 人格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子》的政治哲学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守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3期91-97,共7页
《淮南子》作为一种政治哲学,蕴含了两个意识层。在隐层,刘安由于独特的人生体验而走上了庄子之路,从而片面追求“内圣”,否定了“外王”;而在显层;作者从“务为治”的前提出发,以道为主,兼采儒法诸家,对“无为”的内涵进行了新的阐述,... 《淮南子》作为一种政治哲学,蕴含了两个意识层。在隐层,刘安由于独特的人生体验而走上了庄子之路,从而片面追求“内圣”,否定了“外王”;而在显层;作者从“务为治”的前提出发,以道为主,兼采儒法诸家,对“无为”的内涵进行了新的阐述,使“内圣外王”在现实中具有统一性和实现的可能性。《淮南子》的政治哲学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一方面,作者试图从“天下为公”的原则出发,反对一人专制的暴政;另一方面,又摆脱不了“普遍王权”观念的纠缠,最后的落脚点还是“刘氏之书”。两个意识层的矛盾实际上是汉初知识分子精神上的独立性和现实中的依赖性的人格矛盾在思想上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政治哲学 内圣外王 无为而治 庄子 天下为公 至德之世 可能性 人格矛盾 黄老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晋西小说刍议
7
作者 唐云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6-18,共3页
李晋西的小说数量不多,她可能属于那种不轻易动笔的作家。从我手中的作品目录看,从1986年到1995年的十年间,她只发表了16个短篇和一个中篇。数量如此之少,不能引起评论界的关注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十年来她如此顽强地延续着自己的写... 李晋西的小说数量不多,她可能属于那种不轻易动笔的作家。从我手中的作品目录看,从1986年到1995年的十年间,她只发表了16个短篇和一个中篇。数量如此之少,不能引起评论界的关注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十年来她如此顽强地延续着自己的写作,不紧不慢地经营,无所谓沉沦或崛起,也无所谓高潮或低潮,省内几家刊物也不紧不慢地发表她的小说,没有专号,也没有讨论会,但她的身影却处处闪现。赵哓铃女士在向我推荐她的作品时一再说明,李晋西的小说一般很难让人理解,这也可能是作品发表数量少的一大原因。但作为一个独特而恒久的现象,李晋西肯定还有更多的东西有待我们作进一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西 小说 男性世界 图书装订 作品目录 乡村情怀 孤独者 人格矛盾 九十年代 女性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劳力开发为人力的可持续性研究
8
作者 王喜权 《求是学刊》 CSSCI 1998年第6期45-47,共3页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是一种迅速变化和更新的再生产,产值的增长主要是通过科技的投入来实现,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像物质资本一样,人力资源也是科技进步的载体,并且是具有能动性的载体。经济增长与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既不...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是一种迅速变化和更新的再生产,产值的增长主要是通过科技的投入来实现,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像物质资本一样,人力资源也是科技进步的载体,并且是具有能动性的载体。经济增长与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也不是简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者 人力资源开发 可持续性 人力开发 劳动力大市场 直接投资 矛盾人格 劳动力流动 经济增长方式 国有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