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人际关系看人格——认知-情感系统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17
1
作者 杨慧芳 郭永玉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7,共5页
人格的认知—情感系统理论(cognitive-affective system theory of personality,简称CAPS)被视为是与大五人格理论齐名的一种人格理论。该文拟从个体外部的人际关系层面来阐述该理论,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然后,又从CAPS与其它人际关系... 人格的认知—情感系统理论(cognitive-affective system theory of personality,简称CAPS)被视为是与大五人格理论齐名的一种人格理论。该文拟从个体外部的人际关系层面来阐述该理论,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然后,又从CAPS与其它人际关系理论的契合说明该理论是一种整合性的人格理论。最后,指出了CAPS的优点和局限性,并由此对人格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的认知-情感系统理论(caps) 人际关系 二人群体 情境中的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场负面八卦对被八卦员工行为的影响:基于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理论的元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黎飞 卫旭华 程德俊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681-2695,共15页
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职场负面八卦对被八卦员工行为的影响。然而,目前关于二者关系机制的研究视角较为分散,且研究结论存在诸多分歧。为了厘清职场负面八卦与被八卦员工行为之间的关系,对2000年以来51个研究、61个样本的197个效应值进... 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职场负面八卦对被八卦员工行为的影响。然而,目前关于二者关系机制的研究视角较为分散,且研究结论存在诸多分歧。为了厘清职场负面八卦与被八卦员工行为之间的关系,对2000年以来51个研究、61个样本的197个效应值进行了定量整合,基于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理论构建了职场负面八卦影响员工行为的解释机制,探索了负面八卦感知属性和文化差异在调和职场负面八卦与员工行为矛盾结论方面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职场负面八卦对被八卦员工的行为产生了消极影响,职场负面八卦具体通过降低积极人际认知对被八卦员工的行为产生消极影响。从负面八卦感知属性的调节作用来看,当员工感知已被负面八卦时会表现出更加消极的行为,而当员工感知将被负面八卦时则会表现出更加积极的行为。从文化差异的调节作用来看,西方文化情境中职场负面八卦对被八卦员工行为的负向影响弱于东方文化情境。以上结论对于研究和管理职场负面八卦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场负面八卦 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理论 负面八卦感知属性 文化差异 员工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PS理论与人格心理学的整合 被引量:9
3
作者 修巧艳 高峰强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9-93,共5页
米契尔等人在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理论中提出了认知情感单元,认为个体在单元的长 期可通达性和单元之间关系的结构上存在差异,这是个体独特性的基础。该理论假设,当个体在不 同时间,遇到不同情境时,人格系统会产生具有独特的正面图和... 米契尔等人在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理论中提出了认知情感单元,认为个体在单元的长 期可通达性和单元之间关系的结构上存在差异,这是个体独特性的基础。该理论假设,当个体在不 同时间,遇到不同情境时,人格系统会产生具有独特的正面图和情境—行为剖面图。这一理论重新 界定了人格系统、状态、特质与动力等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人格心理学领域的矛盾,为人格心 理学提供了一种整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s理论 认知-情感单元 情境-行为剖面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创新社区中用户人格特质如何影响其创意实施贡献——一个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
4
作者 张慧颖 米学娇 曲霏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19-128,共10页
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用户创新价值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用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独特见解和需求洞察能够为企业提供宝贵的创新灵感和方向,对企业持续创新和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开放创新社区中用户的创新价值... 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用户创新价值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用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独特见解和需求洞察能够为企业提供宝贵的创新灵感和方向,对企业持续创新和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开放创新社区中用户的创新价值(如用户的创意实施贡献)展开研究。基于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理论,构建用户人格特质影响创意实施贡献的作用路径和边界条件模型,以MIUI社区用户数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①用户开放性人格特质显著正向影响创意实施贡献,而神经质人格特质显著负向影响创意实施贡献;②认知能力、用户契合行为在开放性人格对创意实施贡献的影响过程中发挥链式中介作用,消极情感、用户契合行为在神经质人格对创意实施贡献影响过程中发挥链式中介作用;③同伴认可显著正向调节认知能力在开放性人格与创意实施贡献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并显著正向调节消极情感、用户契合行为在神经质人格与创意实施贡献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于厘清用户人格特质影响创意实施贡献的具体机制,优化企业在开放创新社区中的用户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特质 用户创意实施贡献 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理论 用户契合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人格理论在运动心理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黄志剑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5-47,50,共4页
探讨以认知-情感系统理论为代表的动态人格理论在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内的适用性和应用前景。结果表明,正是因为认知-情感系统理论对于个体在不同情境下的认知、情感及行为表现在"跨情境差异的规律性"这一现象的有力解释,预示... 探讨以认知-情感系统理论为代表的动态人格理论在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内的适用性和应用前景。结果表明,正是因为认知-情感系统理论对于个体在不同情境下的认知、情感及行为表现在"跨情境差异的规律性"这一现象的有力解释,预示着这一新的人格理论在优秀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研究及运动员心理选材和心理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人格 体操 心理选材 人格理论 认知-情感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契尔的认知社会学习理论述评 被引量:5
6
作者 修巧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3-116,共4页
 米契尔在满足延宕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些富有创新性的成果,成为这方面的头号代表人物。他在批判传统人格理论的基础上,强调个体与情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五种认知社会学习个体变量,来解释个体间行为的差异,和坎特一起探讨了...  米契尔在满足延宕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些富有创新性的成果,成为这方面的头号代表人物。他在批判传统人格理论的基础上,强调个体与情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五种认知社会学习个体变量,来解释个体间行为的差异,和坎特一起探讨了个体对人和情境进行分类的认知原型方法。1995年,米契尔等人扩展了社会认知方法,提出了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理论,做出了整合人格心理学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契尔 认知社会学习理论 人格心理学 自我控制行为 满足延宕研究 认知-情感人格系统 人格变量理论 认知原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格心理学的未来:等待“大一” 被引量:9
7
作者 罗珊红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1998年第4期21-24,共4页
本文对当前人格心理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从中发现其发展趋势是需要“大一”———一个大理论来指导人格研究,然后以“大五”模型和“认知-情感系统理论”为例深入分析了“大一”的可取性、可能性和可行性。最后对人格心理学的未... 本文对当前人格心理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从中发现其发展趋势是需要“大一”———一个大理论来指导人格研究,然后以“大五”模型和“认知-情感系统理论”为例深入分析了“大一”的可取性、可能性和可行性。最后对人格心理学的未来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心理学 “大五”模型 特质研究 认知-情感系统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底线心智对员工知识破坏行为的影响机制
8
作者 谭春平 闫伊娜 张羽琦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9-139,共11页
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使得员工的知识破坏问题日趋明显,严重损害组织可持续发展。以两阶段配对的772份问卷为样本,基于认知-情感系统理论,从员工认知和情感两条路径探究领导底线心智对员工知识破坏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领导底线心智... 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使得员工的知识破坏问题日趋明显,严重损害组织可持续发展。以两阶段配对的772份问卷为样本,基于认知-情感系统理论,从员工认知和情感两条路径探究领导底线心智对员工知识破坏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领导底线心智通过违反规范可接受感知与职场焦虑引发员工知识破坏行为,相较于情感路径(职场焦虑),认知路径(违反规范可接受感知)的影响更显著;高水平合作氛围不仅会弱化领导底线心智对违反规范可接受感知和职场焦虑的影响,而且会削弱领导底线心智通过二者对员工知识破坏行为的传导作用。研究结论对保护员工与组织免受知识破坏侵害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破坏行为 知识隐藏 领导底线心智 认知-情感系统理论 领导者心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创新平台激励与约束机制对用户创新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朱祖平 阮荣彬 宋格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54,共11页
平台的开放共享特征促使用户更主动地参与到价值创造活动中,企业吸纳用户参与创新过程成为其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从认知—情感双重视角出发,以创新自我效能感、情感承诺为中介变量,以主动型人格为调节变量,探究开放式创新平台激励... 平台的开放共享特征促使用户更主动地参与到价值创造活动中,企业吸纳用户参与创新过程成为其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从认知—情感双重视角出发,以创新自我效能感、情感承诺为中介变量,以主动型人格为调节变量,探究开放式创新平台激励与约束机制对用户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及边界条件。结果显示,开放式创新平台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对用户创新行为均具有正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与情感承诺分别在开放式创新平台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与用户创新行为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主动型人格分别在开放式创新平台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与用户创新行为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平台 激励机制 约束机制 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理论 主动型人格 用户创新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张状态下优秀运动员动态心理特征分析——情绪反应变化视角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志剑 王魏芳 杨健梅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37,共5页
采用实验法,研究放松状态和紧张状态下优秀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的情绪反应特点。研究发现:优秀运动员的情绪反应剖面图变化平稳,而普通大学生剖面图变化陡峭;健将级运动员在紧张应激情境下良性心境增加,负性心境减少,并且在紧张情境下情... 采用实验法,研究放松状态和紧张状态下优秀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的情绪反应特点。研究发现:优秀运动员的情绪反应剖面图变化平稳,而普通大学生剖面图变化陡峭;健将级运动员在紧张应激情境下良性心境增加,负性心境减少,并且在紧张情境下情绪反应稳定,而一级运动员的情绪反应呈起伏变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心理 认知-情感人格理论 BFS心境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人机协作与员工工作意义感重塑 被引量:7
11
作者 杜辉 毛基业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27,共1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当前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为当企业提升员工工作意义感提供了新的情境。本文基于认知-情感系统理论,分析个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当前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为当企业提升员工工作意义感提供了新的情境。本文基于认知-情感系统理论,分析个体在人机协作中的“情境-认知-情感链”,研究发现:在人机协作的不同阶段员工的工作意义感可分成三种模式,即初级阶段的数字化情境-工作体验感-工作意义感、深入阶段的工作场景智能化-工作认同感-工作意义感、共生阶段的数据交互重构-工作成就感-工作意义感。本研究丰富了认知-情感系统理论的内涵,拓展了企业推进数字化、促进员工适应人机协作的复杂工作场景、提高工作意义感的路径。基于此,企业应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注重组织关怀、从场景到系统整体实施数字化、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和提升员工工作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人工智能 人机协作 工作意义感 认知-情感系统理论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