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孝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1
作者 郑晨 《社会》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0-21,共2页
在传统中国文化里,“孝文化”享有极高的地位,所谓“孝为百行之本,百善之先”,“孝文化”的经典著作——《孝经》甚至宣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于不孝”。在封建社会,“孝行”一度无限扩大,不仅包括子女对父母所做的一切,而且还涵盖了... 在传统中国文化里,“孝文化”享有极高的地位,所谓“孝为百行之本,百善之先”,“孝文化”的经典著作——《孝经》甚至宣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于不孝”。在封建社会,“孝行”一度无限扩大,不仅包括子女对父母所做的一切,而且还涵盖了子女的全部行为,要求“光宗耀祖”,于是,“孝”成了子女们的沉重心理包袱,窒息了子女们的独立精神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今天,我们的时代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那种“‘无违’即孝”,“父为子纲”,“子不言父之过”,“子为父隐”,“父母在不远游”,“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至也”等“孝道”,无疑是与当代社会进步潮流相背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文化 创造性转化 老年人 中国大陆 人格的健康发展 传统中国文化 老龄社会 新孝道 当代中国 子为父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