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人格的二重化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被引量:2
1
作者 石敦国 朱广荣 《求实》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5-38,共4页
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的根本的存在方式,由此决定的社会人格和个体人格的统一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础。而荣辱观的混乱和颠倒又直接根源于社会人格与个体人格的分离,根源于人格的二重化。因此,只有... 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的根本的存在方式,由此决定的社会人格和个体人格的统一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础。而荣辱观的混乱和颠倒又直接根源于社会人格与个体人格的分离,根源于人格的二重化。因此,只有重建人格的统一性,才能彰显社会主义荣辱观。在人格二重化的条件下,国家、政党、政府是社会人格的代表,应当扶持贫弱、防止行业和社会分化、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认同和可供依赖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经验是消除人格的二重化,重建人格统一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望取得成效的基本条件。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也应当对此有所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的二重化 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