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学生人格现代化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马博虎
张朝红
惠平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138-140,共3页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现代化的实证调查,描述了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人格现代化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当代大学生人格现代化呈现过渡性特征和低质性特征,而影响大学生人格现代化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利益的刺激、地域差异和现代科学教育等。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人格现代化
现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格现代化与教育的三种选择
被引量:
2
2
作者
薛晓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109-114,共6页
人格现代化使教育面临三种选择 :一是重新认识人类精神的永恒价值 ,从人类本性中寻求人格现代化的内在依据。二是直面历史与时代的叩问 ,既要从泛道德主义的传统中解放出来 ,又要防止落入西方科学本位主义的陷阱。三是摆脱封闭狭隘的人...
人格现代化使教育面临三种选择 :一是重新认识人类精神的永恒价值 ,从人类本性中寻求人格现代化的内在依据。二是直面历史与时代的叩问 ,既要从泛道德主义的传统中解放出来 ,又要防止落入西方科学本位主义的陷阱。三是摆脱封闭狭隘的人伦传统 ,实现道德视野的文化转向 ,向开放性、普适化、义务性的道德人格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现代化
人格
价值
人格
教育
教育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个体与集体:民族人格现代化的走向
3
作者
李秋洪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0-75,54,共7页
本文讨论了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两种价值观各自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功能,指出它们各有其历史地位和社会适应范围;集体成功与合作性等特质也是现代人格的重要因素;各民族的价值观和基本人格都包含有现代性和传统性两种因素;跟传统人格具...
本文讨论了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两种价值观各自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功能,指出它们各有其历史地位和社会适应范围;集体成功与合作性等特质也是现代人格的重要因素;各民族的价值观和基本人格都包含有现代性和传统性两种因素;跟传统人格具有不同的民族形式一样,现代人格也具有多种文化类型而不仅仅只有一种模式。现代人格不仅具有文化的共同性,也具有文化的特殊性。多元的民族价值观和基本人格是人类文明活力的精神源泉。包括集体价值准则在内的现代价值观和尊崇集体成功的现代人格将是推动人类社会与文化发展的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
人格
人格现代化
集体主义价值观
个人主义价值观
个体与集体
成就动机
传统
人格
基本
人格
现代
价值观
两种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邓小平“四有”新人思想与人格现代化
4
作者
杨志和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13,177,共9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内在要求并推动着人格现代化,人格现代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又有着重要的保障和制约作用,邓小平科学地解决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人格理想之间既相矛盾又相统一的理论难题,创造性地将“四有”新人人格模式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内在要求并推动着人格现代化,人格现代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又有着重要的保障和制约作用,邓小平科学地解决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人格理想之间既相矛盾又相统一的理论难题,创造性地将“四有”新人人格模式建立在市场经济与人格现代化互动统一的基础之上。同时,“四有”新人思想的产生是邓小平对中华民族人格传统,尤其是“五四”以后中国革命时期人格理想继承和转换的结果。“四有”新人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体系结构,它描绘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格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四有”新人
人格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化人格的标准与培养
5
作者
夏志华
王锦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29-131,共3页
实现现代化建设需要现代化建设者。探讨什么是人的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现代化人格的标准、以及培养现代化人格的途径,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人的
现代化
现代化
人格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土”观念对农民现代化的负面影响
被引量:
4
6
作者
张应杭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3-46,共4页
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是在农民占绝对多数人口的现实背景下进行的,因此,农业人口质的现代化问题始终具有最根本性的意义。本文认为,中国农民特有的那一份深沉的“安土”心理,即对乡土的过分依恋心理对农业人对质的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障...
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是在农民占绝对多数人口的现实背景下进行的,因此,农业人口质的现代化问题始终具有最根本性的意义。本文认为,中国农民特有的那一份深沉的“安土”心理,即对乡土的过分依恋心理对农业人对质的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障碍。这个障碍主要表现为,其一,在“安土”心理中极易在人格塑造中形成一种保守性性格,缺乏开拓创新的进取心;其二,在“安土”心理中也易在人格中形成一种自大的封闭性格,这种封闭性技主要表现为形成唯我独尊的心态。作者认为,改变这种“安土”心理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在国家进行国民教育中进行一种“发展”观教育。为此,必须反对目前知识界一些人对农耕文化中因“安土”而衍生的稳定、平和品性的天真赞美.这种赞美之所以是天真的,是因为它缺乏现实基础,因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需要中国农民在人格品性中摈弃“安土”心态,而培来一神永远的进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现代化
中国农民
发展能力
人格
心态
地理环境
生存能力
人格
品性
生存和发展
我国农民
人格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之本——《边际人》简评
7
作者
严英龙
《学海》
1997年第4期112-112,共1页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之本——《边际人》简评严英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这一前提下,应该更加重视人的素质提高、价值取向和职业道德的更新发展以及人力资源的全面开掘,这些都是可以归纳为一...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之本——《边际人》简评严英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这一前提下,应该更加重视人的素质提高、价值取向和职业道德的更新发展以及人力资源的全面开掘,这些都是可以归纳为一个基本的目标,即要加快实现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
现代化
社会主义
现代化
边际人
创新精神
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中国人的
现代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人格现代化
学术专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市场经济体制与现代人格之构建
8
作者
郑百灵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42-44,共3页
市场经济体制与现代人格之构建郑百灵现代化建设是全方位的,不仅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必须现代化,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思想观念也必须现代化,更重的的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人本身的现代化。可以说,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最重要标志...
市场经济体制与现代人格之构建郑百灵现代化建设是全方位的,不仅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必须现代化,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思想观念也必须现代化,更重的的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人本身的现代化。可以说,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最重要标志.当前,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现代
人格
社会
现代化
人格
特质
社会主义
现代化
人格现代化
价值体系
社会结构
独立
人格
意识
社会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领导干部新人格的塑造
9
作者
黄轩庄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9年第3期22-25,共4页
一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也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重视和加强领导干部人格的塑造和完善是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也是当前开展“三讲”教育活动需要注意解决的重要问题。人格是个人自身...
一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也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重视和加强领导干部人格的塑造和完善是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也是当前开展“三讲”教育活动需要注意解决的重要问题。人格是个人自身的知识、能力、德行、意志、情感、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人格
品质
文化素质
社会转型
创新素质
现代化
人格
人格
塑造
人格
状况
创新能力
社会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格论纲——兼论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被引量:
3
10
作者
郝萃英
张建华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0-106,共7页
本文揭示了人格的本质,概括了中国古代人格传统,分析了中国现实人格的多元共存结构,提供了现代化人格模型,论证了人格塑造的基本规律、方向和道路。
关键词
人格
传统
人格
现代
人格
现代化
人格
人格
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球化视野中的公民道德建设
被引量:
1
11
作者
张博颖
陈菊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4-139,共6页
经济科技全球化为普遍伦理准备了一系列基础性条件,也为普遍伦理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根据和必要支持。目前世界各国的公民道德建设都是在全球化这一共同的时代大背景下进行的,这一时代背景使各国在进行公民道德建设时都应对普遍伦理予以考...
经济科技全球化为普遍伦理准备了一系列基础性条件,也为普遍伦理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根据和必要支持。目前世界各国的公民道德建设都是在全球化这一共同的时代大背景下进行的,这一时代背景使各国在进行公民道德建设时都应对普遍伦理予以考虑和吸收,也使各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具有一定的共通性,从而使国家间的公民道德交流成为可能。地球村落的形成必然会引起国家伦理边界的变化,但是应当看到,在世界上仍然存在不同民族和国家、不同阶级和不同利益的情况下,在强调普世伦理价值的同时,还需要对其作具体的分析。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我们应当采取积极措施,以促成新型现代化人格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普遍伦理
公民道德
现代化
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生人格现代化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马博虎
张朝红
惠平山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138-140,共3页
文摘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现代化的实证调查,描述了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人格现代化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当代大学生人格现代化呈现过渡性特征和低质性特征,而影响大学生人格现代化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利益的刺激、地域差异和现代科学教育等。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人格现代化
现状
影响因素
Keywords
modern college students
personality modernization
current situation
affecting factor
分类号
C913.5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格现代化与教育的三种选择
被引量:
2
2
作者
薛晓阳
机构
扬州大学师范学院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109-114,共6页
文摘
人格现代化使教育面临三种选择 :一是重新认识人类精神的永恒价值 ,从人类本性中寻求人格现代化的内在依据。二是直面历史与时代的叩问 ,既要从泛道德主义的传统中解放出来 ,又要防止落入西方科学本位主义的陷阱。三是摆脱封闭狭隘的人伦传统 ,实现道德视野的文化转向 ,向开放性、普适化、义务性的道德人格超越。
关键词
人格现代化
人格
价值
人格
教育
教育选择
Keywords
Personality Modernization
Merit of Personality
Education of Personality
Educational Choice
分类号
B82-063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个体与集体:民族人格现代化的走向
3
作者
李秋洪
机构
广西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70-75,54,共7页
文摘
本文讨论了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两种价值观各自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功能,指出它们各有其历史地位和社会适应范围;集体成功与合作性等特质也是现代人格的重要因素;各民族的价值观和基本人格都包含有现代性和传统性两种因素;跟传统人格具有不同的民族形式一样,现代人格也具有多种文化类型而不仅仅只有一种模式。现代人格不仅具有文化的共同性,也具有文化的特殊性。多元的民族价值观和基本人格是人类文明活力的精神源泉。包括集体价值准则在内的现代价值观和尊崇集体成功的现代人格将是推动人类社会与文化发展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
现代
人格
人格现代化
集体主义价值观
个人主义价值观
个体与集体
成就动机
传统
人格
基本
人格
现代
价值观
两种价值观
分类号
B825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邓小平“四有”新人思想与人格现代化
4
作者
杨志和
机构
陕西财经学院经济学系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13,177,共9页
文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内在要求并推动着人格现代化,人格现代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又有着重要的保障和制约作用,邓小平科学地解决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人格理想之间既相矛盾又相统一的理论难题,创造性地将“四有”新人人格模式建立在市场经济与人格现代化互动统一的基础之上。同时,“四有”新人思想的产生是邓小平对中华民族人格传统,尤其是“五四”以后中国革命时期人格理想继承和转换的结果。“四有”新人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体系结构,它描绘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格的新模式。
关键词
邓小平
“四有”新人
人格现代化
分类号
D2-0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化人格的标准与培养
5
作者
夏志华
王锦祥
机构
江西城市职业学院人文外语学院
江西农业大学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29-131,共3页
文摘
实现现代化建设需要现代化建设者。探讨什么是人的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现代化人格的标准、以及培养现代化人格的途径,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人的
现代化
现代化
人格
培养
分类号
C92-05 [社会学—人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土”观念对农民现代化的负面影响
被引量:
4
6
作者
张应杭
机构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3-46,共4页
文摘
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是在农民占绝对多数人口的现实背景下进行的,因此,农业人口质的现代化问题始终具有最根本性的意义。本文认为,中国农民特有的那一份深沉的“安土”心理,即对乡土的过分依恋心理对农业人对质的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障碍。这个障碍主要表现为,其一,在“安土”心理中极易在人格塑造中形成一种保守性性格,缺乏开拓创新的进取心;其二,在“安土”心理中也易在人格中形成一种自大的封闭性格,这种封闭性技主要表现为形成唯我独尊的心态。作者认为,改变这种“安土”心理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在国家进行国民教育中进行一种“发展”观教育。为此,必须反对目前知识界一些人对农耕文化中因“安土”而衍生的稳定、平和品性的天真赞美.这种赞美之所以是天真的,是因为它缺乏现实基础,因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需要中国农民在人格品性中摈弃“安土”心态,而培来一神永远的进取精神。
关键词
农民
现代化
中国农民
发展能力
人格
心态
地理环境
生存能力
人格
品性
生存和发展
我国农民
人格现代化
分类号
D6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之本——《边际人》简评
7
作者
严英龙
机构
江苏省社科院
出处
《学海》
1997年第4期112-112,共1页
文摘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之本——《边际人》简评严英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这一前提下,应该更加重视人的素质提高、价值取向和职业道德的更新发展以及人力资源的全面开掘,这些都是可以归纳为一个基本的目标,即要加快实现社会主义...
关键词
人的
现代化
社会主义
现代化
边际人
创新精神
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中国人的
现代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人格现代化
学术专著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市场经济体制与现代人格之构建
8
作者
郑百灵
出处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42-44,共3页
文摘
市场经济体制与现代人格之构建郑百灵现代化建设是全方位的,不仅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必须现代化,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思想观念也必须现代化,更重的的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人本身的现代化。可以说,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最重要标志.当前,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现代
人格
社会
现代化
人格
特质
社会主义
现代化
人格现代化
价值体系
社会结构
独立
人格
意识
社会变迁
分类号
B825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领导干部新人格的塑造
9
作者
黄轩庄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系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9年第3期22-25,共4页
文摘
一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也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重视和加强领导干部人格的塑造和完善是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也是当前开展“三讲”教育活动需要注意解决的重要问题。人格是个人自身的知识、能力、德行、意志、情感、信...
关键词
领导干部
人格
品质
文化素质
社会转型
创新素质
现代化
人格
人格
塑造
人格
状况
创新能力
社会
现代化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格论纲——兼论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被引量:
3
10
作者
郝萃英
张建华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0-106,共7页
文摘
本文揭示了人格的本质,概括了中国古代人格传统,分析了中国现实人格的多元共存结构,提供了现代化人格模型,论证了人格塑造的基本规律、方向和道路。
关键词
人格
传统
人格
现代
人格
现代化
人格
人格
塑造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球化视野中的公民道德建设
被引量:
1
11
作者
张博颖
陈菊
机构
天津社会科学院
出处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4-139,共6页
文摘
经济科技全球化为普遍伦理准备了一系列基础性条件,也为普遍伦理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根据和必要支持。目前世界各国的公民道德建设都是在全球化这一共同的时代大背景下进行的,这一时代背景使各国在进行公民道德建设时都应对普遍伦理予以考虑和吸收,也使各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具有一定的共通性,从而使国家间的公民道德交流成为可能。地球村落的形成必然会引起国家伦理边界的变化,但是应当看到,在世界上仍然存在不同民族和国家、不同阶级和不同利益的情况下,在强调普世伦理价值的同时,还需要对其作具体的分析。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我们应当采取积极措施,以促成新型现代化人格的生成。
关键词
全球化
普遍伦理
公民道德
现代化
人格
Keywords
Globalization
general ethic
civic virtue
modern personality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学生人格现代化研究
马博虎
张朝红
惠平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人格现代化与教育的三种选择
薛晓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个体与集体:民族人格现代化的走向
李秋洪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邓小平“四有”新人思想与人格现代化
杨志和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现代化人格的标准与培养
夏志华
王锦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安土”观念对农民现代化的负面影响
张应杭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之本——《边际人》简评
严英龙
《学海》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市场经济体制与现代人格之构建
郑百灵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试论领导干部新人格的塑造
黄轩庄
《社会科学家》
CSSCI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人格论纲——兼论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郝萃英
张建华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全球化视野中的公民道德建设
张博颖
陈菊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