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权威人格与权力感对道德思维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34
1
作者 李小平 杨晟宇 李梦遥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64-971,共8页
本研究考察了在一个道德两难的情境中,权威人格和权力感对道德思维方式的影响。研究以某市公检法系统的122名公务员为被试。首先采用权威人格问卷筛选出高权威人格组和低权威人格组被试,然后分别进行高、低权力感的启动,最后让被试对一... 本研究考察了在一个道德两难的情境中,权威人格和权力感对道德思维方式的影响。研究以某市公检法系统的122名公务员为被试。首先采用权威人格问卷筛选出高权威人格组和低权威人格组被试,然后分别进行高、低权力感的启动,最后让被试对一个道德上的两难情景做出选择,选择的结果可以反映被试的道德思维方式。研究结果显示,高权威人格组被试在启动了他们高的权力感后,产生了明显的以规则导向为主的道德思维,而对低权威人格被试,他们道德思维方式则不受权力感启动的影响。由于社会冲突的产生常常与冲突情境中的道德思维方式有关,因此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某些社会冲突产生的原因,并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解决冲突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威人格 权力感 道德思维 规则导向 结果导向 社会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偏见影响因素的权威主义人格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琼 郭永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81-986,共6页
权威主义人格是Adorno等人提出的一个概念,目的是揭示偏见的人格基础。在此基础上,Altemeyer提出右翼权威主义,它包含3个成分,分别是因袭主义、权威主义服从和权威主义攻击。后有研究者认为把这些概念作为态度来看待更为合适,而决定这... 权威主义人格是Adorno等人提出的一个概念,目的是揭示偏见的人格基础。在此基础上,Altemeyer提出右翼权威主义,它包含3个成分,分别是因袭主义、权威主义服从和权威主义攻击。后有研究者认为把这些概念作为态度来看待更为合适,而决定这些态度的人格基础是社会服从与自主。权威主义者对冒犯传统价值观的行为十分敏感,视其为威胁的重要来源,而感知到威胁就有可能导致偏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威主义人格 偏见 服从 因袭主义 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民阶层与制度认同:媒介、权威人格和地域差异的影响
3
作者 钟智锦 王童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5-83,共9页
根据制度正当化理论,弱势群体会因为自己的弱势地位而产生认知失调,为了减轻焦虑,他们会通过认同现有的制度来减轻认知失调带来的不适感。制度认同依赖于多个条件。一是权威人格,即人们是否愿意服从权威。二是媒介,因为个体对“制度”... 根据制度正当化理论,弱势群体会因为自己的弱势地位而产生认知失调,为了减轻焦虑,他们会通过认同现有的制度来减轻认知失调带来的不适感。制度认同依赖于多个条件。一是权威人格,即人们是否愿意服从权威。二是媒介,因为个体对“制度”这一抽象存在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媒介传播的信息。三是社会因素,如社会的经济发达程度、精英文化的影响力等。中国网民因社会地位不同导致制度认同存在差异;权威人格倾向越明显的人,制度认同越强烈;接触主流媒体的政治新闻能有效促进制度认同;贫富差距也是影响网民制度认同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认同 制度正当化 权威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校长权威 被引量:5
4
作者 傅维利 于开文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共5页
校长权威包括制度权威、道德权威、智慧权威和人格权威。作为专业领域中的领导者,校长不仅要善于了解和使用制度权威,更要追求与自身素养密切相关的道德权威、智慧权威和人格权威。"正当"与"公正"在校长的制度权威... 校长权威包括制度权威、道德权威、智慧权威和人格权威。作为专业领域中的领导者,校长不仅要善于了解和使用制度权威,更要追求与自身素养密切相关的道德权威、智慧权威和人格权威。"正当"与"公正"在校长的制度权威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智慧权威是校长职业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尚的道德支撑校长成为师生信服的楷模;优秀的人格特质是校长魅力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长 制度权威 道德权威 智慧权威 人格权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师的个人权威 被引量:5
5
作者 吴殿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0-182,共3页
权威作为一种制度化的合法权力,其本质是社会关系的体现。有权威才有影响力,在教育活动中,树立适度的教师权威是开展学校教育活动的必要前提。教师的个人权威由教师知识水平、施教能力、人格力量三要素共同组成,其中知识权威是基础,能... 权威作为一种制度化的合法权力,其本质是社会关系的体现。有权威才有影响力,在教育活动中,树立适度的教师权威是开展学校教育活动的必要前提。教师的个人权威由教师知识水平、施教能力、人格力量三要素共同组成,其中知识权威是基础,能力权威是支柱,人格权威是后盾。教师职业要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切实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自我意识,从而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个人权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个人权威 知识权威 能力权威 人格权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生对教师权威的偏好特征及教师权威改善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毕钰 傅维利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3-28,共6页
小学生对教师权威的偏好反映的是小学生对教师某些权威类型的喜欢程度。教师权威可分为制度权威、智慧权威、道德权威、人格权威和知识权威等5个基本维度。小学生对教师权威的偏好特征表现为:偏好程度总体较高并具有一定程度的性别和角... 小学生对教师权威的偏好反映的是小学生对教师某些权威类型的喜欢程度。教师权威可分为制度权威、智慧权威、道德权威、人格权威和知识权威等5个基本维度。小学生对教师权威的偏好特征表现为:偏好程度总体较高并具有一定程度的性别和角色差异;在各个维度及其二级分析指标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衡性和年龄方面的发展差异性。基于小学生对教师权威偏好的视角,教师提高权威水平的主要策略有:全方位发展,努力成为在多方面都有较高权威的教师;关注差异,构建尊重小学生异质化发展的班级共同体;根据不同年级小学生对教师权威的偏好倾向,有所侧重地展现相应的权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教师权威 制度权威 智慧权威 道德权威 人格权威 知识权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关系:权威模式、鱼塘困境及和谐路径 被引量:5
7
作者 石秀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4-92,共9页
中国在市场化过程中取得了诸多成绩,然而在劳动关系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并且有走向紧张的迹象。本文对此给出了一个理论性解释,认为传统社会的权威模式依然在市场体制中延展,干扰了自平衡的劳动关系调节机制的建立。在传统模式中,集... 中国在市场化过程中取得了诸多成绩,然而在劳动关系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并且有走向紧张的迹象。本文对此给出了一个理论性解释,认为传统社会的权威模式依然在市场体制中延展,干扰了自平衡的劳动关系调节机制的建立。在传统模式中,集权性和非妥协性是两个最关键的障碍。对于所造成的鱼塘困境作了描述,对如何走出鱼塘困境提出了路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威模式 权威人格 劳动关系 包容与妥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心理学中的人格研究与精神分析法 被引量:7
8
作者 魏万磊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32,156,共8页
政治心理学起源于对政治现象中政治人的精神与生理的关注,故此,对于政治人格的精神病理学研究一直是这门学科的主题。然而,人格一词对于政治学家和心理学家而言范围大小不同,心理学家将人格作为解释个体在面临不同刺激时的行为反应模式... 政治心理学起源于对政治现象中政治人的精神与生理的关注,故此,对于政治人格的精神病理学研究一直是这门学科的主题。然而,人格一词对于政治学家和心理学家而言范围大小不同,心理学家将人格作为解释个体在面临不同刺激时的行为反应模式,政治学家更倾向于将人格看作一种心理防卫机制,进而探讨这种机制对于政治行为产生的影响。从概念界定到研究方法等方面,精神分析既促进了人格研究的深化和成型,又给政治—人格分析法带来了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心理学 人格 权威人格 人格—政治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心理传统性及现代性、人格特质与双元孝道的关系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启明 徐海燕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1年第6期539-543,共5页
为了考察心理传统性及现代性、特质移情、权威主义人格与双元孝道之间的关系,426名大学生完成了心理传统性与现代性量表、特质移情量表、权威主义人格量表、孝道信念量表。结果显示:1)心理现代性、特质移情对互惠性孝道直接效应和间接... 为了考察心理传统性及现代性、特质移情、权威主义人格与双元孝道之间的关系,426名大学生完成了心理传统性与现代性量表、特质移情量表、权威主义人格量表、孝道信念量表。结果显示:1)心理现代性、特质移情对互惠性孝道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显著,特质移情在心理现代性与互惠性孝道之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2)心理传统性、权威主义人格对权威性孝道直接的效应及间接效应显著,权威主义人格在心理传统性与权威性孝道之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惠性孝道 权威性孝道 心理传统性及现代性 特质移情 权威主义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而成命:政治价值观的人格基础
10
作者 赵东东 郑建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77,共9页
政治价值观不仅受到政治制度和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同时还受制于个体自身的心理结构。本研究以认知-情感系统理论为框架,通过构建一个有调节的多重并行中介模型,探讨人格特质对政治价值观的影响机制。基于3840份具有高学历、年轻化特征... 政治价值观不仅受到政治制度和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同时还受制于个体自身的心理结构。本研究以认知-情感系统理论为框架,通过构建一个有调节的多重并行中介模型,探讨人格特质对政治价值观的影响机制。基于3840份具有高学历、年轻化特征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格特质显著影响政治价值观,权威主义人格和社会支配倾向在人格特质和政治价值观之间起中介作用,教育水平不仅能调节权威主义人格和社会支配倾向对政治价值观的影响,还削弱了人格特质通过权威主义人格和社会支配倾向对政治价值观的间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价值观 人格特质 权威主义人格 社会支配倾向 教育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曾国藩文化人格论
11
作者 薛麒麟 《江淮论坛》 CSSCI 1996年第3期71-75,共5页
关键词 文化人格 曾国藩 “中体西用” 传统文化 现实困境 中西文化 权威人格 第一次鸦片战争 内圣 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人格观念初探
12
作者 王兴国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2-78,共7页
中国古代人格观念初探王兴国一、中国人格观念的起源及其历史影响在中国古代汉语中,没有“人格”(persona、personality)这个词。中文里的“人格”是到了近代才假道日本而来的。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在中国古代没有... 中国古代人格观念初探王兴国一、中国人格观念的起源及其历史影响在中国古代汉语中,没有“人格”(persona、personality)这个词。中文里的“人格”是到了近代才假道日本而来的。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在中国古代没有人格的观念。实际上,在中国古代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人格 人格观念 中国古代 圣人 现代新儒家 权威人格 “内圣” “内圣外王” 王阳明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霍克海默尔和阿多诺对启蒙道德的批判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雨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8-64,共7页
霍克海默尔和阿多诺认为启蒙道德本质上是一种权威主义道德,并造成了一种权威人格。他们由此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运行过程、启蒙哲学的内在缺失、资产阶级文化意识形态的作用三个方面揭示了权威主义道德形成的根源及其危害,指出应... 霍克海默尔和阿多诺认为启蒙道德本质上是一种权威主义道德,并造成了一种权威人格。他们由此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运行过程、启蒙哲学的内在缺失、资产阶级文化意识形态的作用三个方面揭示了权威主义道德形成的根源及其危害,指出应当通过发挥哲学的社会批判功能和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破除权威主义道德和人格,形成人的自由独立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道德 权威主义道德和人格 人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行政文化对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负面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苇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12-115,共4页
传统行政文化是影响到决策的深层因素,其思维模式、权威型人格、差序格局和知识阶层的依附性对决策产生了负面影响,是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主要障碍。决策要实现科学化与民主化,除了要进行制度上的改革,更应该从基础因素入手,即促进我... 传统行政文化是影响到决策的深层因素,其思维模式、权威型人格、差序格局和知识阶层的依附性对决策产生了负面影响,是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主要障碍。决策要实现科学化与民主化,除了要进行制度上的改革,更应该从基础因素入手,即促进我国行政文化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行政文化 决策 内在超越 权威人格 差序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统伦理观念对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影响
15
作者 张力 《云南社会科学》 1988年第3期11-16,共6页
作为主流文化的我国传统伦理观念,如封建宗法等级观念、儒家传统“忠”、“孝”观念等,对于亚文化层次的企业管理思想以及管理实践中企业价值观和企业内行为规范有着深刻的影响,致使我国企业中形成了几十年一贯制的不平等的上下人际关系... 作为主流文化的我国传统伦理观念,如封建宗法等级观念、儒家传统“忠”、“孝”观念等,对于亚文化层次的企业管理思想以及管理实践中企业价值观和企业内行为规范有着深刻的影响,致使我国企业中形成了几十年一贯制的不平等的上下人际关系,带着浓厚封建色彩的对企业领导者个人的人身依附关系,某些管理干部的“权威人格”等等。本文指出,这些消极落后因素对我国企业管理的现代化产生了严重的偏离和阻碍作用,已成为企业改革进程中的顽固对抗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管理现代化 行为规范 人身依附关系 宗法等级 传统伦理观念 企业价值观 权威人格 企业管理思想 管理实践 主流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享与共识:中国式管理的一种选择
16
作者 邹统钎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年第6期22-26,共5页
分享与共识:中国式管理的一种选择邹统钎“同舟共济则与你同舟航行的人永远不会凿船自沉。”——无名氏。在大中华文化圈内,人们对建立中国式管理达成共识,即需要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融合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在融合方式上,有人主... 分享与共识:中国式管理的一种选择邹统钎“同舟共济则与你同舟航行的人永远不会凿船自沉。”——无名氏。在大中华文化圈内,人们对建立中国式管理达成共识,即需要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融合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在融合方式上,有人主张西方现代管理技术与中国管理环境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管理 家族企业 管理方式 权威人格 西方管理思想 管理理论 个人主义 人本主义 社会交换关系 自我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